隋代佛教简介

黄忏华

北朝最后一代的宇文周,到了静帝大定元年(581),外戚左丞相隋国公杨坚把他废掉,自己作了皇帝,改国号为隋,改年号为开皇,这就是隋文帝。隋朝建立了八年之后(589),又派兵攻灭了南朝最后一代的陈,于是西晋灭亡以后南北对峙了二百七十多年的局面,重新统一。

佛教于后汉的末年传人中土,经过数百年,到隋、唐时代而极盛。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大成时期,这个时期的宗派和它的教义,是中国佛教的精华。就隋代说,虽然立国仅仅三十七年,然而在政治上兼并南北两朝,在佛教上也整理、综合南北两大思想体系,而树立新教义,开建新宗派,划一大时期。

隋文帝(581-604)继承了北周的统治,一开头就改变了周武帝对佛法的政策,而利用佛教为统治国家的工具之一,来巩固他的政权。他于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生在冯翊(汉郡名,西魏以后改称同州,现在陕西省大荔县)的般若尼寺,为比丘尼智仙所养育,可说是自幼就和佛教有关系(见续高僧传卷26道密传)。开皇元年(581),昙延以沙门的仪貌谒见,劝他兴复佛法,于是下诏修复北周所毁废的寺院,听许人民自由出家,并令每户出钱营造经象。京师(长安)及并州、相州、洛州等诸大都邑,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又别写一切经藏于秘阁。于是天下从风,从而民间的佛经比儒家的六经多到几十百倍(见隋书经籍志)。昙延是一位涅盘学者,蒲州桑泉人,少年,听仁寿寺僧妙讲涅盘经,深悟经旨,于是出家。到受具足戒后,更广听华严、大论、十地、地持、佛性、宝性等经论,后来入南部太行山百梯寺幽居,撰涅盘经义疏,周武帝曾敕令敷讲,既而入朝摧破南朝陈使周弘正的论难。弘正抄录他所撰义疏并图写他的仪貌归陈,每晚向北方致礼,称为昙延菩萨。周武帝以昙延有功于国,授为国统。到武帝要废斥佛、道二教,极力谏止,武帝不从,于是重新隐于太行山。到宣帝恢复佛教,预菩萨僧之例。开皇元年,披剃着法服谒见文帝,劝帝复兴佛法。开皇二年(582),预那连提黎耶舍的译。开皇三年(583)迁都大兴(即今西安),敕于广恩坊给地,立“延法师众”。开皇四年,下敕把延法师众改为延兴寺。五年,预阁那崛多的译。八年(588)圆寂,年七十三岁,所着有涅盘经义疏(15卷)、宝性论疏、胜鬘经疏、仁王经疏,现今都散佚不传。弟子有慧海、童真、慧诞、法常、道洪等。

开皇元年,文帝令法师僧猛住大兴善寺,敷讲十地,既而授为隋国大统三藏法师。那一年的冬天,在北齐时结伴到西域求佛典的沙门宝暹、道邃、僧昙等十人,携带梵本二百六十部归国上进,敕付所司(主管部门)访求译人令从事传译。四年,关内亢旱,文帝引民众到洛州就食,敕律师灵藏同行。灵藏,深通僧祗律及大智度论,曾与文帝为布衣交,到文帝即位,为建立大兴善寺,前后度僧数万人。六年(586)圆寂,年六十八岁。

又在开皇七年(587),诏昙迁为昭玄大沙门统。昙迁是北地摄论学派的创始者,祖先是博陵饶阳,后来住在太原,二十一岁出家,起初学胜鬘经,受具足戒后,回到邺下,到处听讲,特别就地论南道派的创始者慧光的弟子昙遵,禀求佛法的纲要,后来更于华严、十地、维摩、楞伽、地持、起信及唯识等经论,作精深的探究。到周武帝攻灭北齐,毁灭齐境的佛教,结伴逃到建康,住在道寺时与同伴谈唯识义,于幽微的义旨每有所疑滞。后来到桂州,获得摄大乘论,以为全如意珠。隋代的初年,和同伴往彭城,讲摄论,又讲楞伽、起信、成实等论。开皇七年秋,应文帝召入长安,住在大兴善寺。既而应众请,讲摄论,受业千人,并监掌阁那崛多及达摩笈多的译事。后来文帝建禅定寺,以迁为寺主。此后,摄论以禅定寺为根据,专行于北地。炀帝大业三年(607)圆寂,年六十六岁。所着有摄论(10卷)、楞伽、起信、唯识、成实等疏,九识、四智等章。现今都散佚不传。

开皇十一年(591),诏相州灵裕法师到京为国统。灵裕前后上表三次固辞不就,于是厚赐还山。灵裕是地论、涅盘、律部、般若等学者,定州钜鹿曲阳人,十五岁出家。二十岁,听说慧光在邺都弘化,即前往就教,刚巧慧光已经圆寂,于是从慧光的弟子道凭听受地论。二十二岁,受具足戒,即诵四分、僧祗两律,又从慧光的弟子昙隐单学四分。自此专以华严、涅盘、地论、律部为业。既而又从当时北地的毗昙学者安(全名不详)、游(智游)、荣(全名不详)等三听杂心,从嵩、林等二师(全名不详)学成实。学成后,在邺都开讲,时人称为“裕菩萨”。到周武帝攻灭北齐,废佛教,他和同伴二十余人,隐藏在村落中,昼诵儒书,夜谈佛理。开皇三年,敕立僧官,相州刺使樊叔略举为都统。十一年自长安回相州,住在演空寺,炀帝大业元年(605)圆寂,年八十八岁。所着有十地、华严、涅盘、地持、般若、大集、四分、胜鬘、观无量寿、无量寿、遗教等经律论的注疏及大乘义章、往生论注等。弟子有渊、慧休、道昂、灵智、昙荣、道辩等,四分律宗的学者智首,也曾经列席听讲。

开皇十六年(596),敕请洪遵律师为讲律众主。洪遵,相州人,幼年出家,起初住在嵩山少林寺依慧光的弟子道云学律,并听华严、大论。既而往邺下从慧光的另一弟子道晖受四分,并重听大论、毗昙。又就诸禅师学“调顺法”。开皇七年诏入长安,令住大兴善寺。十一年,敕与天竺僧共同翻梵文经典。起先关内素来崇奉僧祗律,洪遵专弘扬四分律,于是僧祗绝响。大业四年(608)圆寂,年七十九岁。所着有大纯钞五卷,弟子有洪渊,又有慧琎、玄琬等。

此外隋文帝为佛教做的事情:其一是听许境内的人民自由出家。据续高僧传卷十八昙迁传说:文帝于开皇十年(590)四月即度僧尼多到几十万人。据续高僧传卷十靖嵩传:文帝于开皇十年,新度的僧众,有五十多万人。其二是建寺。文帝在建国的初年,把陟岵寺改称为大兴善寺,令为国行道。又敕令五岳名山各建立佛寺一所,既而又令诸州县各建立僧寺一所、尼寺一所。并在即帝位以前所经历的四十五州,各创设或改称大兴善寺。又先后创设延兴、光明、净影、胜光及禅定等寺。佛祖历代通载(卷十)说他“崇缉寺宇,向有五千”。辩正论(卷三)则说“海内诸寺三千七百九十二所”。但文帝在开皇九年灭陈时,下诏把它的旧都建康的城邑宫室荡平耕垦,于是在南北朝时代盛极一时的南京寺刹,全被毁灭。其三是立塔。文帝在即位前,有天竺沙门,授以佛舍利一里,即位后,令全国各州建立舍利塔安置,前后三次。第一次是仁寿元年(601),在他的诞辰六月十三日,敕令全国三十州建立宝塔,请谙解法相、并能宣导佛化的大德沙门童真、昙迁、宝积、道密、智嶷等三十人,分送舍利前往安置塔内,所有建塔的标准,完全照阿育王的制度(续高僧传昙迁传)。第二次是仁寿二年,在佛诞四月八日,请大德沙门智教、明芬、道端、昙遂等分送舍利,在全国五十三州入函建塔。第三次是仁寿四年,也是在四月八日,下敕在三十州增设宝塔,请大德法显、静琳等送舍利。前后一百十三所建塔的一切费用,任人布施,但以十文为限,用以建塔。其四是造象、写经。据辩正论说,从开皇元年到仁寿末年(581一604),建造金、铜、檀香、夹、牙、石等象,大小十万六千五百八十躯,修治故象一百五十万八千九百四十余躯。并且在开皇二十年(600)下诏,有毁坏佛象及天尊象的,以“大逆不道”论罪。关于写经,据说缮写新经十三万二千八十六卷,修治故经三千八百五十三部。

文帝在佛教史上,还有一个对于佛教义学有关系的事情,是以长安为中心而建立教学系统。这是在当时流行的学派中间,选出着名的学者,集中在通都大邑,分为五众即是五个集团:一涅盘众,二、地论众(此中地论是宗华严经的),三、大论众(大论即大智度论,是宗大品般若经的),四、讲律众,五、禅门众。每众立一众主,负担教习所长佛典的专责。五众的众主可考的是:涅盘众主法总、童真、善胄;地论众主慧迁、灵璨;大论众主法彦、宝袭、智隐;讲律众主洪遵;禅门众主法应。此外长安还建立了二十五众,如续高僧传卷十五义解篇的后论说:“召诸学徒并会京辇,其中高第自为等级,故二十五众峙列帝城,随慕学方,任其披化。”二十五众的详情不明,只续高僧传卷七亡名传中说:“有弟子僧琨,性沈审,善音调,为隋二十五众读经法主。”又卷九僧粲传中说:“补为二十五众第一摩诃衍匠。”

继承文帝的炀帝(605-616),也信仰佛教,即位前,尝迎请智顗为设千僧斋,并尊称为“智者”。大业初年,为文帝造西禅寺,又在高阳造降圣寺,在并州造弘善寺,在扬州造慧日道,在长安造清禅、日严、香台等寺,又舍九宫为九寺,并在泰陵、庄陵二处造寺。又尝在大业九年(613),下诏把所有的寺院改称为道。关于度僧,尝在洛阳设无遮大会,度清信士女一百二十人为僧尼。又尝诏天下州郡七日行道,总度千僧,亲制愿文,自称菩萨戒弟子。据辩正论(卷三)说,所度僧尼共一万六千二百人。然而尝于大业三年(607)下诏令沙门、道士致敬王者。又尝于五年下诏令无德的僧尼还俗,寺院按照僧尼的数量保留,其余的一概拆毁。关于造象写经,据辩正论称,尝铸刻新象三千八百五十躯,又修治故象十万一千躯。所装补的故经及缮写的新本,共六百一十二藏、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三部、九十万三千五百八十卷。然而炀帝对于佛典翻译事业有关系的事情,是在洛阳的上林园内创设翻经馆,罗致译人的翘楚,四事供承,为后世设立翻经院的嚆矢。

据唐代的道世所撰法苑珠林(卷百)的统计:文帝、炀帝二代,新造的寺院三千九百八十五所,新度的僧尼二十三万六千二百人。

当南北朝时代的末叶,摩诃摩耶经(一名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由南齐的昙景、大集月藏经由北齐的那连提黎耶舍先后译出,于是产生一种末法思想,认为其时已入末法时代(此土抱末法到来的意识最早的,在文献上,以慧思为最初,见于其立誓愿文中,其时在大集月藏经译出以前),加上北周武帝的灭法,因而一般虔诚的名德,为防备佛法灭尽,继晌堂山唐邕的大业迹之后,开凿石窟,镌刻佛经。其中最伟大的是灵裕在隋开皇九年(589)所凿造的那罗延窟(本于大集经月藏分建立塔寺品),全名是“金刚性力住持那罗延窟”,通称响堂洞。续高僧传卷九灵裕传,说灵裕“后于宝山造石龛一所,名为金刚性力住持那罗延窟,面别镌法灭之相”。实际灵裕所镌刻的,是关于法灭的经文,不是法灭之相。灵裕身历周武帝的法难,于是于开皇九年,入宝山(属河南省安阳县)开凿石窟,在窟内造庐舍那、阿弥陀、弥勒三尊的坐象之外,刻释迦牟尼佛以下三十五佛及毗婆尸如来以下的过去七佛等坐象。在窟内的入口外壁,刻迦毗罗神王和那罗延神王之外,刻叹三宝偈、法华经寿量品自我偈、胜鬘经一乘章赞叹如来文、大集经月藏分法灭尽品初文、涅盘经中雪山童子舍身求法的无常偈等。又在窟的入口内壁,刻大集经月藏分中五五百年文及摩诃摩耶经文等。并在贯通两壁的上壁,刻法华经偈。到隋大业初年,幽州智泉寺沙门静琬(冥报记及大唐内典录等作智苑),为备法灭,发愿造一部石刻大藏经,把它封藏起来(据帝京景物略说:“北齐,南岳慧思大师虑东土藏教有毁灭时,发愿刻石藏,付嘱座下静琬。”然此说,不见于其他文献)于是在幽州西南五十里大房山的一部白带山(又名石经山),把岩壁开凿为石室,镌刻佛经。又取方石另外镌刻,把它藏在石室里面,每一间石室藏满,就用石头把门堵塞,并且将铁融化把它封锢起来。到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大涅盘经告成。静琬所造石经,藏满七间石室,静琬以唐贞观十三年(639)圆寂。这个石经大业,其后绵亘唐、辽、金、元四代,大约七百年,相继进行。此外,隋代所开凿的石窟,有山东历城的神通寺千佛崖等。又云冈、龙门、响堂山、天龙山等石窟及敦煌千佛洞等,隋代也续有开凿。

关于隋代的佛典翻译。隋代外来的译人,有北印度乌国的那连提黎耶舍、健陀罗国的阇那崛多及南印度罗啰国的达摩笈多等。此土的译人,有洛阳上林园翻经馆沙门彦琮(开元释教录卷七没有把彦琮列入隋代译人之内,此从续高僧传卷二译经篇)等。那连提黎耶舍元来在北齐译经,北周灭佛法时,那连耶舍改着俗装,到各处避难。到隋代重兴佛教,应文帝之请,入长安,住大兴善寺,从开皇二年到开皇五年,更译出大广严法门经(二卷)、大方等大集日藏经(十卷,与大集日密分同本),莲华面经(二卷)、大云轮请雨经(二卷)等八部二十三卷。前后所译出的经论,共十五部八十余卷。开皇九年(589)圆寂,年九十岁。同时又有同国沙门毗尼多流支来长安,于开皇二年译出大乘方广总持经、象头精舍经二部各五卷。

阇那崛多元来在北周译经。曾一度欲回国,中途为突厥所挽留。开皇五年,文帝应昙延等三十余人之请,遣使延请他东来,住大兴善寺,从事传译。所译的经典有佛本行集经(六十卷)、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五卷)、诸佛护念经(十卷)、入法界体性经(一卷)、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妙法莲华经添品(七卷,现行本作添品妙法莲华经)等共三十七部、一百七十六卷(开元释教录作三十九部、一百九十二卷,此据续高僧传卷二译经篇),又有优婆塞达磨阇那(续高僧传卷二作达摩般若),译出业报差别经一部一卷。

达摩笈多于开皇十年游方到瓜州(即现今甘肃敦煌县),有旨延请到长安,初住大兴善寺从事传译。后来应征移住炀帝在洛阳的上林园所设置的翻经馆,从开皇中叶到大业末年的二十八年中,共译出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起世因本经(十卷)、金刚般若经(二卷)、菩提资粮论(六卷)、摄大乘论释论(十卷)、缘生论(一卷)等七部三十二卷(开元录作九部四十六卷)。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圆寂。

沙门彦琮,参预笈多的译事,记录笈多所陈述游履西域各国的见闻,着成“大隋西国传”一部共十篇:一方物、二时候、三居处、四国政、五学教、六礼仪、七饮食、八服章、九宝货、十山河国邑人物。

彦琮,赵郡柏人人,十岁出家,幼年即且讲且听,遭遇周武帝的法难,被选为通道观学士。到隋开皇初年,北齐沙门宝暹等把在西域所获得的梵本新经,赉送到长安,文帝敕令彦琮翻译。后来随文帝东巡,归途停留在太原。开皇十二年(592)住长安大兴善寺,重掌翻译。仁寿二年敕令撰众经目录。既而又令撰西域传(或即大隋西国传)。又令将舍利瑞图经及国家祥瑞录翻译为梵文。大业二年(606),敕在洛阳的上林园内设置翻经馆给他居住,令披阅新林、平邑所获得的昆仑书佛经,并令编撰目录,依次序逐渐翻译。又令裴矩和他一同修纂天竺记。大业六年(610)圆寂。前后所译出的经典,共二十三部一百多卷,都久经佚失。彦琮久参与当时的译事,深通梵文,尝着辩正论,论定翻译的楷式,其中有着名的“十条八备”,原书已经佚失。

文帝在开皇十四年(594),敕令大兴善寺翻经众沙门法经等,整理从后汉以来译出的经典,撰众经目录七卷,世称法经录。翻经学士费长房,在开皇十七年(597),撰历代三宝纪十五卷,通称长房录。又彦琮等翻经沙门及学士,在仁寿二年,奉敕撰众经目录四卷。

隋代从文帝开皇元年到恭帝义宁二年(618)共三十八年。中外僧俗译人共九人。所译出的经、论及传录等,共有六十四部三百零一卷(据开元释教录卷七)。但其中法经众经目录二部十二卷、费长房开皇三宝录(历代三宝纪的异名)一部十五卷,应归入撰述类。

关于隋代的佛教思想体系。隋唐间,名德沙门辈出,就中在隋代,北方有地论南道派的慧远,南方有天台宗的智顗、三论宗的吉藏,都是集隋代以前数百年佛教义学的大成的。普法宗信行的三阶教,也属于这个类型。慧远即周武帝攻灭北齐后召集沙门百余人申述对佛教存废问题出而与武帝往复争论的人。他是从地论南道派创始者慧光的上首弟子法上专学七年,洞明佛教的奥旨。周武帝毁灭佛教后,隐于汲郡的西山。开皇七年(587),应文帝之请,先后住长安大兴善寺和净影寺,经常从事讲说,随讲撰疏,他所撰的章疏,有五十余卷:现存主要的有十地经论义记四卷(原来是七卷,现阙第五卷以下三卷)、大般涅盘经义记十卷、维摩经义记八卷、无量寿经义疏二卷、温室经义记一卷及大乘义章二十六卷、大乘起信论义疏四卷。此外有地持经义记、华严经疏(七卷、依法藏所撰华严经传记卷一,是慧远晚年的述作,只写到十回向品,没有完成)、观无量寿经义记,已经佚失。开皇二年(592)圆寂,年七十岁。慧远传承慧光、法上的系统,是集地论南道派的学说之大成。他在所撰大乘义章中,把佛教义学的大纲分作教法聚、义法聚、染聚、净聚、杂聚(杂聚已经佚失)五大类,每类每一义门都是先述毗昙,次叙成实,然后归结到地论、涅盘。他盛弘十地经论,但十地经在他:不外乎华严经中的十地品,所以他同时是宗华严的。他晚年又列席北地摄论学派的创始者昙迁的讲筵,还着了起信论义疏。所以他的学说,在地论之外,还接受了涅盘、摄论乃至起信的思想。慧远主要的学说,是把八识中第八“阿赖耶识”和楞伽所说“如来藏心”、涅盘所说“佛性”看做同一,说它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而一切万法是这个如来藏的缘起所生。如大乘义章卷一佛性义中说:“加来藏中缘起法界恒沙佛法。”这个如来藏缘起,慧远又叫它作“真性缘起”或“真识缘起”、“法界缘起”。如义章二谛义中说:“妄想无体,起必托真。真者所谓如来藏性,缘起集成生死涅盘,真所集故,无不真实。”又说:“若论其实,皆明法界缘起法门,语其行德,皆是真性缘起所成。”这个“法界缘起”思想,为后世“华严宗”智俨、法藏“法界缘起”学说的张本。

智顗从慧思,咨受法华行法,学成后,到建康(南京),住在瓦官寺,开法华经题,前后住了八年,入天台山,住了九年,应陈后主(583一588)之请,再到建康,在光宅寺讲法华经,这就是现存的法华文句。到陈为隋所灭,他游化两湖,又往庐山。晋王杨广尊称他为“智者”。他在荆州玉泉山立寺,先后讲法华玄义及摩诃止观。开皇十七年(597)圆寂,年六十岁。主要的着作,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等,世称天台三大部。当智顗的时代,印度佛教的一切法门,都移植于中土,智顗以各种观法为中心来判释整个佛法的浅深权实,会归到他从当时流行的大乘经里的法华经为中心,来说明佛陀一代说法的精神所在。他的思想体系是以南朝佛教即远承龙树的三论、涅盘两个学派的义学为骨髓,加上北朝佛教的义学,唱出“诸法实相”、“圆融三谛”、“一念三千”、“一心三观”、“六即”等学说。

吉藏,承鸠摩罗什、僧肇所传三论法门,而网罗魏晋南北朝诸家的学说一一研究批评它。吉藏本来是安息人,以梁武帝太清三年(549)生于建康。七岁,从三论宗的兴皇法朗出家,自此以后,跟随法朗专学三论。陈代的末年,往越州,住在嘉祥寺,盛弘三论,大成一宗的教义。到隋炀帝时(605-616),先后在杨州的慧日道、长安的日严寺等,敷讲三论。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圆寂,年七十五岁。所着有中论疏、十二门论疏、百论疏、三论玄义、大乘玄论、二谛义等。主要的学说,是“破邪显正”、“言教二谛”、“八不中道”等。

信行,魏州卫国人,生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即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幼年出家,涉猎各种经论,后来在相州法藏寺,舍弃具足戒,从事劳役;行头陀行,以乞食为业。他不问男女道俗都行礼拜。开皇九年(598)应召入长安,住真寂寺,十四年(594)圆寂,年五十五岁。所着据开元释教录卷十八,有三阶佛法(四卷)、对相起行法(一卷)、明大乘无尽藏法(一卷)等三十五部四十四卷。信行开创了所谓“三阶教”的一派。三阶教,又称“普法宗”,就时、处、机(人)把佛教分作三阶:就时(时三阶),佛入灭以后到一千年或一千五百年,是正法和象法,即第一阶、第二阶。佛灭后初五百年是第一阶,次五百年是第二阶。其后即佛灭一千年以后是第三阶末法时代。就处(处三阶)也分秽土、净土等三种,净土是第一阶,婆婆是第二阶。第一阶是正见成就的世界,第二阶是破戒不破见的世界,假如是戒见俱破的世界是第三阶。就机(人三阶)也分三种:最上利根的一乘根机是第一阶,此中摄持戒正见、破戒正见两种一乘根机。利根正见成就的三乘根机是第二阶,此中也摄戒见俱不破、破戒不破见两种。而第三阶的根机是戒见俱破的颠倒众生。三阶是依根机的分类,假如就教法,不出一乘、三乘两种。第一阶、第二阶的众生,正见成就,不作爱憎的差别,所以各别学一乘三乘法,即解脱生死、获得菩提。而第三阶的机类,成就我见、边见,所以偏学一乘,偏学三乘,或偏念弥陀,偏念法华,爱此憎彼,非彼是此,其结果则犯诽谤的重罪,而永无出离之期。所以在第三阶末法时代,对戒见俱破的众生,用正法、象法二季众生的教法一乘教、三乘教,不能救度。偏信一佛一经的别法,是不当根的佛法,非是学时。第三阶的对根起行,只合依普佛依普法的佛法,即佛无差别,法无差别、普法普佛、普真普正的佛法。这一派的解行,与传统的解行迥异,为佛教各派所非难。信行圆寂后不久,开皇二十年(600),敕禁断三阶教的教典,不听传行。然而信奉这一派的徒众依然不绝,到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敕令除去诸寺三阶院的隔障,并禁断除毁三阶教的教典,因而渐次衰微。

北地摄论学派的兴起,也在隋文帝时代,昙迁的学说不传,然而他的着述当中有九识章,他的弟子道英又深会“无相思尘”的大旨。所以他的学说,大概和真谛的学说是一致的。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