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之“爱”∵

经中云“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世人常有感叹:爱之愈深,则憎怨之可能愈大。故南传《法句经》中有言:“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世人的爱是狭隘的,从这个“爱”转变,又会生出亲爱、欲乐、爱欲、渴爱等四种。所谓爱,乃指对与自己有亲族血缘关系之情爱而言;所谓亲爱,乃对他人之友情;所谓欲乐,则是对某一特定人物之爱情;所谓爱欲,专指建立于两性之情爱;所谓渴爱,指因过份执着以致于痴病之爱情。此五阶段皆属人类之爱,其本质皆以自我为核心的自爱开始,由自爱出发而至性爱,更甚者,以自爱为主而形成强烈的渴爱,此中层次逐渐加深。渴爱乃人类之爱的本体,由此种爱乃产生苦恼,更由此苦恼而生悲,悲之原意即为痛苦。人类不仅能感受自己之痛苦,亦能感受他人之苦恼,那么如何脱离这虚幻不实的苦爱,佛教告诉我们若对所有苦恼之人,皆以亲切、友情待之,则可称为慈,而慈乃由“友”演变而来者,其意即含深刻之友情,故慈悲实为爱之代名词。慈悲之极致为“无缘大慈”,意指吾人不存私念,不以己欲,于毫无条件、毫无意识下,而帮助任何人,此亦称大爱,为佛教待人态度之最高表现,也是脱离世俗之爱,实践佛教之真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