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佛教的因缘

丁雅萍

鲁迅先生与佛教发生因缘很早,大约在一岁时,就在他的故乡绍兴东昌坊附近的长庆寺,拜了一个名阿隆和尚的为师,还得了一个“长庚”的法名。他后来写文章,也常用这二字来做笔名。鲁迅先生在晚年,曾写了一篇《我的第一个师傅》文章来纪念他。

幼年时,他喜看含有佛教寓言意味的《目莲戏》,当时他把戏中扮无常者的姿态画出来。后来在一本《朝花夕拾》的回忆文中,还写了《目莲戏》和《无常》等篇,

大约在民国三年,鲁迅先生研究佛学很勤,他看了《瑜珈师地论》、《翻译名义集》《阅藏知津》等书,就对他的好友许筹裳先生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他把我们平常对于人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早已给我们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同年、鲁迅先生又看了《大乘起信论》、陆续买了许多佛经,并和好友许筹裳先生订了合作买佛经的协定。这一年,他购买的佛经真是不少,几乎化去他大部份薪水。他一面研究佛经,一面又把很多的佛经寄给他的二弟周作人。

是年七月,鲁迅先生捐资银六十元给南京金陵刻经处印送《百喻经》及《地藏十论经》。《百喻经》是以寓言方式,宣扬佛教教义的一部故事体的读物。在文学上有很大的价值。由于《百喻经》在民间流传不广,鲁迅先生就极力赞助王品青先生进行校点《百喻经》工作,(当时该书名称改为《痴华鬘》。)鲁迅先生还特地为该书写了一篇序文。从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这部经的高度重视。

鲁迅先生在厦门时,曾和太虚大师会见过,鲁迅先生在日记中云:“晚赴闽南佛学院,公宴太虚大师,坐众卅余人,谈长久。”

鲁迅先生对曼殊和尚的看法,有如下的言语:“研究曼殊和尚的事,确比研究《左传》、《公羊》等来得有趣。”

鲁迅先生写了《中国小说史略》后,很想再写一部《中国文学史略》,且拟把六朝的佛学与文学的影响专写一章,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可惜此书没有写出来。

鲁迅先生在所着各集中,引举佛典很多,如在为《柔石〈二月〉序》一文中写道:“释迦牟尼从夜半醒来,目睹宫女们睡态之丑,于是概然出家。”其他如在为叶永蓁《小小十年》作序中也都有引用。“释迦牟尼出世以后,割肉喂鹰,投身饲虎的是小乘。”

鲁迅先生曾师事过章太炎老居士,受章老的思想影响很大,他与佛教之有上述一段的因缘,均于章老有关。鲁迅曾写过《章太炎先生二三事》及《因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两文。

佛教自汉明帚时,传人中国后,对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许多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与佛教有关连的。因此深入研究佛教对鲁迅先生的影响,更能全面而深刻地了解鲁迅先生的为人及其伟大的作品。

附原经文节录如下:

摘自《内明》201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