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自序

写在三版出书之前

第一章∵我写本书的动机

第二章∵佛教的特色

第三章∵消除几种不必要的误会

第四章∵几个简要的佛教道理

第五章∵信仰佛教的好处

第六章∵几点补充说明

第七章∵如何做个佛教徒

後记

序一

开证∵∵

我认识林世敏老师,是从他的童年开始的,因此我了解他的为人正直豪爽,仁慈宽厚。

从小他随着父母亲出入佛门,听经闻法,种下了善根。又因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慾强,所以对於各种宗教的教义,乃至有关人生哲学之类的学问,无不下了苦心研究、追求。

他是个真理的追求者、爱好者。他对佛理确实有所心得,知道佛理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因此不惜牺牲宝贵的时间,在教学之暇,废寝忘食,写成了这一本「佛教的精神与特色」,贡献给无数的爱好追求真理的青年朋友们。

我认为这一本书,对於今日的青年朋友,确实有启发、鼓舞、指导的作用。虽然它是根据佛理写成的,而实际上,它是用虚心、客观、诚恳的态度探讨真理的结晶。真理并不是佛教所独有的,而是属於全体人类的。只要是一种颠扑不破、平等圆满的真知灼见,不论它是来自那一种宗教的经典、发自那一个人的嘴说出来的、出自那一个人的手写出来的,它都是有益世道人心,可以为人类谋求永恒的幸福,值得全体人类虚心地、诚恳地来接受的。

因此,林世敏老师的这本「佛教的精神与特色」,不只限於信仰佛教的青年,就是信仰其他宗教或尚未有信仰的同学,大家也都应该好好地来读它。只要一读,将会受益不浅。同时我认为它是有益於国家、社会人群的一本好书,更值得其他社会人士阅读,所以我乐於为序介绍。

一九七一、五、十五∵∵写於宏法寺∵∵

序二

郭刚∵∵

林世敏是我高三时候的同学,由於兴趣相投,虽只同窗一年,就成了莫逆,

大学时,我们都在台北就读,接触的机会也就更多了。世敏才华四溢,平时喜欢研谈佛学,他对人生的热爱以及对真理的认真,都是旁人所不及的。

有时,我们两人为着穷人生的究竟,常畅谈至深夜;为了论宗教的问题,竟争得面红耳赤。也因为如此,在这谈论及争辩中,使我这个从没到过寺院,从未听过佛法的人,得了许多益处,对於佛教也有些微的认识和了解,因此纠正了我从小就认为佛教是迷信、拜偶像的错误观念。

许久以前,世敏就常提起他要写一本有关简介佛教的书籍,使别人对佛教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并向一些有心学佛的人,指示一条可行的路。

世敏的「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终於出版了,这不过是他发愿的第一步,希望有缘者读後,能对佛法有所了解,进而以此一灯,点亮十灯、百灯、千灯、万灯乃至於无尽灯。这就是作者和一切对真理爱好者的厚望。

一九七一、五、二十∵∵写於复华中学∵∵

自序

佛说法四十九年,留下许多的教理。二千五百多年来,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殚精竭虑、苦研精究;莫不深深地佩服释迦牟尼的博学多闻,论理的精辟,思想的严密,以及救世的仁心。

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这些佛理不但没有同科学相冲突,反而与科学一再地印证,证明它的永恒性与真实性。

人类从野蛮进化到文明,几千年来不知道产生了多少宗教,也不知道有多少宗教在时间的浪涛里消失隐没。而佛教——一种现今流传最久,教化最广的宗教,它所以能历久常新,一直屹立不移,靠的不是威势强权,也不是愚民神话,而是一种道道地地、客观如实,且可以加以修行证得的伟大教理。

然而近半世纪以来,佛教随着世衰道微,加上本身的不图振作,像一颗璀灿耀目的珍珠,逐渐被尘垢玷染,终於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人们把一切不必要的误会与曲解,附加到佛教的身上,致使一个伟大美好的宗教,丧失了它原有的尊严与威信。

我从小生长於佛教家庭,耳濡目染,受佛教影响甚深。进了大学之後,发奋研究佛学,佛理的博大精深,令我耳目一新,欣喜不胜;佛理的圆融透剔,使我潜移默化,受益匪浅。

我常常踏着月色,步上万寿山头。俯视芸芸众生,熙熙攘攘,都为争逐名利而苍老。而今日佛法衰微,举世滔滔,莫知所止,二千五百年前有释迦牟尼高举智慧火炬,指示迷津,照朗宇宙万有;难道三千年後就没有上智大贤,敲响暮鼓晨钟,以唤起苦海众生梦?想到这里,每每悲从中来,泪洒荒山。

这本书是我为这一代纯洁、善良、具有光明前程的青年朋友们写的,我深切地盼望他们能从本书或多或少得到正确的启发,来日能为宣扬佛法而效力献身。

一九七一、五、廿五∵∵写於高雄∵∵

写在三版出书之前

拙作「佛教的精神与特色」,初版三千册十天内就销售一空,再版三千册仍然不敷需要,因此不得不决定三版出书。

真的作梦也没想到,这一本严肃的书竟会深受青年们的喜爱,同时一般社会人士也纷纷来信鼓励,对我来说,这真是平生最大的快慰。

师大教授、名作家谢冰莹女士说:「大作对於一般大中学生及社会青年学佛太有帮助了,真是功德无量。」

文化学院哲学系主任吴怡博士说:「本书立论严谨公正,有益於世道人心。」

莲因寺住持忏云法师也来信说:「大作是契合初机,适於学生阅读的好书。」

菩提树杂志主编朱斐先生说:「居士年轻有为,能自费为佛教文化作一份宣扬工作,衷心佩服。」

复华中学校长孙永庆先生亦在全校动员月会上,向全体老师们推荐说:「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书,值得老师们读,也值得介绍给同学们看。」

毕业於中兴大学农经研究所的纪洁芳小姐说:「大作内容充实,资料正确,用心良苦,发心可佩,值得钦敬及赞助。」

一位就读於侨大先修班的张雅湄同学说:「我好高兴能见到这一本书,它让我初步明白到佛教的意义...............我想你这一本书是不会使人失望的。」

限於篇幅,我不能一一列举,我祗能在这儿向所有指教、鼓励我的师长、朋友、同学们致最大的谢意。

最後我要在这儿呼吁的是:佛教本身有如此圆融,透彻、博大、精深的道理,也有如此众多喜爱、醉心、向往佛理的群众,佛教是不该沈默的,是不该颓唐的。有志的同道啊!让我们一起携手,在苦难的时代中,为苦难的同胞们作点有意义的工作吧!

一九七一年十月廿八日∵∵世敏于高雄∵∵

第一章∵∵我写本书的动机

「为什麽你想写这一本书呢?」当然这个问题,只有我自己能够回答得清楚,

我确信我写作的动机,绝不是为了出名或赚钱,因为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既赚不到钱,也出不了名。

以下我所叙述的,就是我写本书的动机,我把它归纳为三点来说明:

第一∵∵我确信佛法为救治今日社会所必需

今日社会,无论中外,都遭受到一股物慾洪流的冲击,人在高度科学发明与物质享受中迷失了自己,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根本地被动摇了,於是国际间有毁灭人类的核子武器大竞赛;有似厉鬼、如野兽的披头、嬉皮;有贪官污吏;有奸杀枪夺。人人争名夺利,个个昏头胀脑,人们不知道自己在何处,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麽,表面上豪饮狂欢,内心却空虚苦闷。

於是夜阑人静的时候;理智稍为清醒的时候,有些人会怀疑地自问:「人生是为何而来?生命的价值是什麽?生活的目的又在那里呢?」

更有些人会对社会秩序的瘫痪,道德的破产,人性的堕落而感到忧心如焚。人类如果不找出自救之道,便只有自我毁灭一途。

而自救之道,在什麽地方呢?「解铃还是系铃人。」在人类自己本身呀!

只有透过人类理性的觉醒,才能够重整道德,重建秩序,人类的未来才有幸福的曙光。

我确信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的遗教,对於今日的世道人心,正有补偏救弊,对症下药之效。

佛法的广大无边,平等圆融,通上彻下是最有用的。它提出的药方是:人人要平心静虑,快乐不在外界,幸福在自我心中,唯有透过静思熟虑,少欲知足,舍己为人,自己才能快乐,一切苦恼才会熄灭。

不是吗?先要风平浪静,水波方才不兴;水波不起,就明澄如镜,能够映照山光树影,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如此才能从迷失中找回了自己。

哈!青山本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原无忧,因风皱面。

人本来就是自由自在,无忧无愁的,那来的烦恼?那来的苦闷呢?啊!为的是「雪」,为的是「风」呀!

然而;雪融而无痕,雪在那儿?风吹而无影,风在何处?人却偏偏作茧自缚,自寻烦恼,是可笑呢?还是可悲?

第二∵∵佛教可以指导这一代青年努力的方向

无论是太保、阿飞,还是嬉皮、披头,他们都是心理的缺陷者,不是自大就是自卑,或兼而有之,他们风驰电掣地骑着飞车闹街,为的是引起别人的注目,只因为他们的内心旁徨;他们吞服迷幻药,猛抽大麻烟,为的是逃避现实的困扰,只因为他们的内心苦闷;而生长在这个时代的青年们,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正确的奋斗方向,谁能不愤世嫉俗?谁能不消极悲观呢?

而佛教,佛教就是要人先坐下来,先静下来省察自己、认识自己、磨链自己,只有省察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狂妄、嚣张、幼稚和无知;也惟有认识自己,才不会盲目地自大和自卑;更先要磨链自己,才能有坚强的意志,聪明的智慧,充沛的勇气去面对一切困难,披荆斩棘,完成伟大的事业和人格。

佛教的道理浩瀚而无垠、精深而博大,可以满足各类青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包括思想纯正、品学兼优的好青年在内)。

佛教的宇宙观,广大而壮阔,可以扩展青年的胸襟,激发青年海阔天空的豪情,探讨大自然奥秘的雄心。

佛教的人生观,民胞而物与,积极而奋发,可以鼓舞青年服务的热忱,救世的悲心。

佛教的终极理想,就是使人人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真正的自由和平等,真正的净化和解脱,那时人不再饱受忧患的煎熬,不再是谁的奴仆,不再是谁的羔羊;而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主宰。每一个人未来的前途操纵在自己的手中;(这才是最妥当保险的,仰人鼻息,总是痛苦的。)而幸福和快乐全是人自己努力获得的。(这才显出它的难能和可贵,才显出人性的庄严和神圣。)

青年总是模仿心强,可塑性高,佛教没有权威和权柄可以刺激青年的自大狂和统治慾。佛教没有阶级的对立,佛和众生一律平等,分不出谁是主、谁是仆,谁是羔羊、谁是牧人。

看哪!滚滚江水,波涛壮阔,分不清那儿是波,何处是水,水就是波,波就是水呀!众生是未来佛,佛是过去的众生呀!(意即: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

这启示青年:人类虽有阶级、肤色、语言、风俗、信仰的不同,但在人格上和佛性上——一种未来可以成佛的潜能,基本上是平等的。就像一颗被保存在宝盒内,玲珑透剔,晶莹光洁的钻石;和另一颗暂被污泥染垢,黯淡无光彩的钻石,它们的价值不是相同的吗?

波和水不可分,佛与众生不可分;波水是一体,佛众生是一家,啊!人类原是休戚与共,苦乐同当的,人不能舍弃同类而自我享乐(波不能离水而自生),因此要抱着服务心、同情心、平等心,以自己的聪明才力为人群造福。

青年的努力途径就是这一条「自利利他」、「人我互惠」的康庄大道;青年奋斗的方向就是这一个「先忧後乐」、「世界大同」的理想目标。

这就是佛教的启示!释迦的教导!

第三∵∵为有心研究佛学的朋友略尽绵薄心力

我在教育界服务,虽然还不到三年,但发觉对佛教具有研究兴趣的同学,为数不少。课余饭後,三三两两,在绿荫树下,在满园花开的校庭,他们会热心地围着我,追问看有关佛教的问题。

佛教讲布施,在一切布施中,又以「法布施」功德最大(即以道理来启发、教导别人)。虽然自己所知不多,所学不丰,但自幼生长佛教家庭,耳濡目染;在大学四年中,亦曾立志钻研。佛法如蜜,中边皆甜;不嚐则已,一嚐惊奇,令人爱不忍释。

我虽然不是一位「传教士」,但我认为有拿佛教道理来说给不懂佛法的人听的责任,让他们多少能了解佛教的教义,启发他们善良纯洁的心性,能为他们自己努力奋发,力争上游;又能为广大人群服务献身。我想这是一件有意义的,同时也是我所乐意做的一件事。

而在学校服务,为人师表,更要视学生如子弟,固然要将混杂广博的知识,去芜存菁,分析整理,尽心尽力地教授给学生;但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於知识的传授,最重要的还是在「传道」、「解惑」:用做人处世的道理教导他们,解答他们对於人生问题的疑惑,期能振聋发瞶,增德益智,使同学们不但具有丰富的学识,同时更具有优良的品行、正确的人生观,能贡献所学造福社会。

然而平日同学对佛教的问难,虽然尽量地满足其求知慾,但总是点点滴滴,缺乏系统的介绍,不能使他们有通盘的了解,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本书的出版,就是要把佛学作浅近的说明与介绍,希望同学们能对佛教有正确而明晰的认识,进而以佛的训诲敦品励学,做个活活泼泼的好学生,将来做个堂堂正正的好国民。

第二章∵∵佛教的特色

如果我们拿佛教和世界上现存的其他宗教相比较,很明显的可以发现佛教和它们之间,有着诸多的不同,为了解释的方便,我把它归纳为十点来说明,也就是说佛教最少具有以下十个特色。

第一∵∵佛是人而不是神

遍看全世界各个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一个宗教的教主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居的。这个神能够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祂主宰着人类的吉凶祸福,牠操纵着万物的生死荣辱。人类只有匍匐在祂的面前,赞美与讴歌,把一切成就荣耀归於万能的神,信仰祂的才能上天堂,反对祂的只有堕入地狱,绝无抗辩申诉的余地。

而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这里要请读者们注意的是:「唯我***」的「我」字,并不是单指的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

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而不必听命於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释迦牟尼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於人自己的努力与才智。

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在自己的行为善恶与努力与否。没有一个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狱。赞美与讴歌不能离苦得乐,只有脚踏实地去修心养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净化昇华,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

释迦牟尼也不能像变法似地点石成金.他主张「人要怎麽收获,就先要怎麽栽。」他不能使一棵莲雾树长出苹果来,你若想要收获苹果,就先要播下苹果的种子。释迦牟尼只不过是告诉你如何栽培,以便来日有丰硕的收获,但栽培的工作还是要你自己动手。

梁启超先生在「学问的趣味」一文中,不是也做过这样的比喻吗?他说冬天晒太阳的滋味舒服透了,但「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次),无非是为我们指出一条「成佛之道」——自己创造最彻底圆满的智慧与人格。但这一条路却是要自己凭着毅力、智慧、恒心去走完它的。所以佛说:「工作须你们自己去做,因为我只教你们该走的路。」

成佛没有捷径,修行是点滴功夫,「不经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第二∵∵佛是真平等者

我说佛是真平等者,并不是信口胡说的,我们先就当时印度社会背景来观察:

谁都知道释迦牟尼时代的印度,社会分成婆罗门、贵族、平民、奴隶等四大阶级,而贵为太子的释迦牟尼眼见社会阶级的不合理,毅然树起平等的旗帜,主张废除阶级对立,倡言众生平等。

请诸君好好地想一想,历史上所有的革命,都是卑贱低下的阶级要求「提高」和显贵高上的阶级平等,绝对没有像释迦牟尼一样,自己愿意「降低」他的太子身份与平民、奴隶平等的。由於他这种大公无私,无所为而为的作风,所以我说他是真平等者。

同时佛教又主张「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又把平等的意义推上更进一步的境地。

我想「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的意思,一定还有些同学们不太清楚,这儿我应该简单地叙述一下:

(一)无缘大慈:佛教主张不但对跟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爱,如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等;同时对跟自己没有亲戚、朋友关系的人也要慈爱,如跟我从不交往或素不相识的人,也一样地关怀爱护。

「无缘大慈」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礼运大同篇所说的「不独亲其亲,子其子。」的意思。

(二)同体大悲:同体大悲就是一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把宇宙间一切众生看成人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

儒家所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正可表现「同体大悲」的胸襟。而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愿深心,更是同体大悲的极致。

最後我要加以说明的,也就是最能表现佛教「真平等」精神者,就是佛教把平等的观念,不局限於万物之灵的人,佛教反对除人类以外的一切动物都是被创造来给人饱享口腹的论调。一切动物临死的悲鸣哀号,真是惨不忍睹,恸不忍闻,连孟子都要慨言:「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佛教更进一步地肯定这些被我们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所滥捕乱杀的动物,无不具有佛性——一种来日可以成佛的潜能,纵使人与其他动物之间,在形体上、智慧上有所不同,但在求生存的权利上,在佛性上却是平等的。(就像一个穷凶极恶或是愚蠢无知的人,他亦具有「人性」一样,我们要以「人道」来对待他,用「人道」来教育他、感化他。)

古人说:「天有好生之德。」又说:「万物与我并生。」都是一种视万物为一体的平等思想。只不过是没有佛教说的如此透彻罢了。

第三∵∵佛不是生而知之者

释迦牟尼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他姓乔答摩,名叫悉达多,西元前六世纪生於北印度,亦即今天毗邻尼泊尔南方国境,卡德曼多约二百公里处伦明丽的地方。

他在廿九岁那年舍弃了即将可以继承的王位,出家学道,寻求解脱人生苦恼的方法。六年後,也就是卅五岁的时候,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旁的菩提树下证得了正觉,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

从此人们才称释迦牟尼为佛陀,或简称做佛。意即:真理的觉醒;或简称做:觉者。

我简介佛陀修行的经过,主要的目的,是要告诉各位,释迦牟尼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够藉修行而悟道,所有千千万万的人类也都可以群起仿效,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证果。

释迦牟尼——他祗是人类无数的先知先觉之一,而我们是後知後觉者。佛与我们的不同,不是在人格上、地位上的不同,只是在一个「觉」字的不同罢了。即韩愈说的:「闻道有先後。」

第四∵∵佛教不承认有顽劣不可教化的人

依照其他宗教的说法,他们的教主或万能的主,在百般威迫利诱之後,或苦口婆心、谆谆教诲之余,如果仍然不知幡然觉悟,投靠到神的旗帜下,忏悔、承认自己是个迷途的罪人,可怜的羔羊的话,那麽一旦最後的审判到来,一律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

古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世上做人父母的,永远敞开着大门,盼望着浪子能够回头,尽管他们的子女是个罪恶满贯的强盗。从来没有一对父母,希望或忍心自己的孩子永远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的地狱中受苦的。

佛教承认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认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恶,而是无知,一切罪恶都是由於无知(佛教叫「无明」)所引生出来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开导、启发众生,就变成了佛的责任了。佛关怀众生,「如母忆子」,不但不忍心众生身受地狱之苦,而且广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菩提是「觉悟」或「正道」的意思,证菩提就是得道或成佛之意。)

这是何等慈心!何等悲愿!这才是真博爱!这才是真怜愍呀!

第五∵∵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可成佛

在前面第三点里,已经提到过佛与众生,只是在於觉悟时间的先後而已。韩愈说:「闻道有先後。」正可拿来做辅助说明。

「佛」只是对一个觉悟者的通称而已。就像我们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为「教师」一样,教师不只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师,处处可以有教师。同样的道理,佛不是单指释迦牟尼一个人,人人可以成佛,处处可以有佛,不只这个世界有佛,宇宙中无数个星球上都可以有佛。(当然也有众生。)

这一点也是佛教同他教根本不同的地方,其他的宗教只能承认他们「独一无二」的神,而尽力地攻讦、否定他教的神为「假神」。

同时在他们的教义下,人类无论如何地努力奋斗,永远不能与神并驾齐驱,同处於平等的境地(永远是主仆关系)。因为神是造物者,而人只不过是神所造的「物」之一而已。

第六∵∵佛教不承认有创造万物的神

依照某些宗教的说法,宇宙万物是由万能的主所创造的,他们的证据是旧约中的「创世纪」。

其实稍为懂点思想的人,马上就可以会意「神」也是人类思想的产物,人类凭着自己的观念和形像造神。而人类创造了「神」,目的之一是在解释「宇宙人生的起源」,佛家称它做「第一因」。但「神」本身从何而来?外教徒不但不肯去追究,而且十分肯定地说:「神是万能的,祂是自然存在的。」

亲爱的朋友呀!如果神能够「自己存在」,换句话说祂不用被别人创造,就可以自己存在,那麽「神创造宇宙人生」的观念又有什麽意义呢?(因为同理宇宙人生也可以自然存在了。)

这里我们列下一个数学式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虽然不十分恰当,但多少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

假设宇宙人生的起源为X。

求X=?

外教徒的解答是这样的,他们不必引用定理或已知的假设,直接就写了答案:

X=神

然而神是从那儿来的呢?请看下列的式子:

X=神=Y

稍有数学观念的人都知道,Y也是一个未知数,换句话说这个问题照样没有得到解答。

佛教根本否定「神创造万物」的假设,根本就不承认宇宙有第一个「开始」。所谓一件事的「开始」祗是前一件事的「结束」而已。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中,一件事物的消逝就构成另一件事物生起的条件。

张澄基博士在他所着的「什麽是佛法?」书中,对这个问题曾经做过如下的解说:

「『开始』这个观念,是因人类『有限』的心理(所产生的),不能涵括万千的因果关系。」

比如说我们去看第三场的「乱世佳人」电影,从七点「开始」演,到十点一结束」,但是我们再仔细想一想,第三场电影的「开始」,其实就是第二场的「结束」,而第三场的「结束」,不就是第四场的「开始」吗?

所以说「开始」这个概念,只是对某一特定事物而言才有意义;对整个错综复杂、因果相续的宇宙而言,就没有意义了。时间是流动不息的,谁能从中找出停止不动、所谓「现在」的一点来?然後说这一点就是「开始」呢?

其实佛教对於讨论这一类对人生没有利益的问题,(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并不感兴趣,因为宇宙是无始的,也是无终的,人们殚精竭虑去追求「宇宙的第一因」,将是枉然的,徒劳无功的。当你千辛万苦寻求到「第一因」时,你势必发觉在它之前还有一个「因」。如此循环不息,周而复始,你永远寻求不出一个固定不变的「第一因」来。

同时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如果你还是要钻牛角尖,那麽当你还没有追求到「宇宙第一因」的答案时,你可能已经死了。

在佛经里,有一段极精彩的比喻:

「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他的亲友带他去看外科医生。假如当时那人说:『我不愿把这箭拔出来,我要知道是谁射我的,他是刹帝利种?婆罗门种?吠舍种?还是首陀罗种?他的姓名与氏族是什麽?他是高是矮还是中等身材?他的肤色是黑是棕还是金黄色?他来自那一城市乡镇?我不愿取出此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麽弓所射中,弓弦是什麽样的?那一型的箭?笛羽是那种毛制的,笛簇又是什麽材料所制?......』如此;这人必当死亡,而不得闻知这些答案。」

所以佛教不浪费篇幅和时间,苦苦去追究「宇宙的第一因」的问题。因为追求也是无用的,同时也是对人生无益的,这些跟人们脱离生、老、病、死的痛苦无关,不能使人从而得到宁静、解脱的快乐。

话题稍为扯远了,现在我们再谈佛教反对宇宙万物是由神所创造的,而认为万物都是「因缘聚合」而成的。

比如我们眼前的一座山,它是土石之积;湖泊是凹地积水而成;再看教室的桌椅,则是木匠用木头做成的。

如果把土石散开则不复成「山」;把湖泊的水抽乾则成凹地,那来「湖泊」的影子?再把木板一片片地拆散,请问「桌椅」在那里?

这些有形体可见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简称它们叫「色」,因为它们只是「因缘暂时的聚合」而已,并不是真实不变的,所以我们说它们是「空」的——没有永存不变的实体。

这就是佛经上「色即是空」的简单道理。

然而,佛教说「色即是空」,这「空」字并不是「空空如也」的「空」,也不是「一无所有」的「空」,而是一种含着「妙有」的「真空」。

这句话怎麽个说法呢?我且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眼前有一杯水,把水加热後就变成水蒸气了,再也看不见水的影子。但这并不是说水真的就消失成「空」,当水蒸气遇冷的时候,又会还原成「水」了。

再者懂得化学的人,都知道水是氢氧的化合物,换句话说「水」不过是氢和氧暂时的化合的「物」而已。水经过电解以後,又会变成氢气和氧气了。依此类推宇宙万事万物,没有一件不是因缘暂时聚合生成的,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因缘合则生,因缘散则灭,那里有创造万物的「神」?那有被创造的「万物」呀?

第七∵∵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

佛对众生说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随着时空的不同而设教。

佛因为教化的对象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对於智慧高的人,佛就告诉他能够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当下即悟的道理;对於智慧稍低的人,佛就告诉他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去修行。

又如:对於热中名利的人,佛就告诉他「名利皆空」的道理;而对於消极悲观,认为人生毫无意义,生命全是虚无空幻的人,佛就告诉他「人生是难得的,生命是宝贵的,人可以藉努力以获致幸福和快乐。」来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

同样的道理,由於时空的不同,佛就有不同的比喻和说明:

例如:台北的人问佛说:「台中如何去法?」佛的答案是:「南下.」至於回答高雄的人则说:「北上。」依此类推,祗要众生所处地方不同,佛的回答也就不一样了。

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个法门(法门就是修行的方法)。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为适应众生的根器,为对治众生的烦恼而创设的。

如果没有众生也就不须要有佛法了。佛法如「药」,众生没有烦恼的「病」,药就不需要了。

佛法传世逾二千五百余年,能适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众生,这就是它能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所致。而这种教育方法,正是佛教的特色之一。

第八∵∵佛法是入世的

佛教讲的道理,虽然最终的目的是「出世」的,但它和「入世」的精神并不抵触。(所谓「出世」并不是脱离、逃避世间,而是改造这个世间,重建这个世界。)

佛经上所讲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就是说明修行要在人间,觉悟也要在人间,每一个有心向道的人,他不可能厌弃这个世界,逃避这世界上的人类,而「独善其身」地修成正果。因为一个人要想成佛,他除了具备聪明智慧之外,还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去普渡众生。要以这两种「悲」和「智」交互运用,相辅相成,做到彻底、圆满的境地才能成佛。所以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从修行一直到成佛,既没有「入世」,也没有「出世」,因为一直是在这个世间进行的呀!

而佛经上虽然有所谓「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等净土,劝人念佛往生彼国,但稍为了解佛法真谛的人都知道,这是诸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的一种权宜方便,佛教最後的目的是在於「化人间为庄严净土,变地狱为极乐世界。」这才是佛教的真正宗旨,并不是要人人逃避这个世界而躲到西方净土去享福。

第九∵∵佛教没有排他性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只承认他们自己所信的宗教教义才是唯一的「真理」,而排斥他教教理为「邪说」。

而佛教认为一切宗教,祗有教义深浅的区分,很少有好坏邪正的差别的。任何一种能够存在世上千年以上的宗教,一定对世道人心有着或多或少的裨益的,否则这个宗教早就被人类的「智慧」所唾弃,以及被时间的浪涛所冲失了。

问题只是在於某些宗教只能给人以短暂的、少数的快乐;而有些宗教则能予人以永恒的、多数的幸福。而佛教正是属於少数的後者之一的。

在佛法传世的近二千五百年之中,佛教一直与其他的宗教和平共处,历史上为了传教而与其他宗教发生流血冲突的事,佛教从来没有过。

这里我要请朋友们看印度阿育王(西元前三世纪),遵照释迦牟尼的宽大慈悲,兼容并蓄的遗教,有一段至今原文尚存,被雕刻在岩石上的诰文:「不可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的宗教。应如理尊重他教。这样做,不但能帮助自己宗教的成长,而且也对别的宗教尽了义务。反过来做,则不但替自己的宗教掘了坟墓,也伤害了别的宗教。」

「因此,和谐才是好的。大家都应该谛听,而且心甘情愿地谛听其他宗教的教义。」(谛听即留心听。)

从这一段文字看来,这种宽容和诚意,正是佛教文化中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真理」在佛教看来是没有国界的,它不须任何宗教的「商标」。它也不属於任何一个宗教,或属於任何时代中的任何一个人。所以佛所说的真理,不是他一个人独有的,因为佛只不过是一个「真理的发现者」而已,就像牛顿所发现的「地心吸引力」,并不是牛顿专有的一样。

因此佛教认为一切合理的、具有永恒不变的道理的都是「佛法」。

「你要爱你的仇敌。」虽然出自於圣经,但佛教毫无疑问地承认它是具有美德的真理。(与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相同。)

佛法像浩瀚的江海,它能容纳地球上的一切大小河川。所以佛经上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啊!

第十∵∵佛教是民主和自由的

在其他宗教里,教主所说的话就是不可抗拒的「命令」,就是不容怀疑的「真理」。谁要是不服从或稍微表示怀疑,那麽必遭天谴神罚。

在外教的经典里明白地记载着:人类的始祖因为违背了上帝的命令,而永远地被赶出了伊甸园;而且他们的子孙——也就是千千万万的人类,包括以前、现在和未来的,也因此而莫明其妙地跟着受苦了。

依外教的解释,这叫做「原罪」的遗传。不过;我只听说过某些疾病会遗传,没有听说过「罪」也会遗传的。除了古代专制野蛮时代,一人犯罪,全族会遭受诛连,以致被斩尽杀绝而外;现在任何一个进步的文明国家,父亲犯罪,父亲坐牢,跟妻子儿女扯不上半点关系的。

而佛教就是这样主张:佛教认为一人做事,一人承当,父亲杀人,儿子是下不了地狱的。(儿子也不能代替父亲受罪。)

我有一个要好知己,他本来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以前我们常为了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而被「驱逐出境」的故事,辩得面红耳赤。

以下是我们当时的谈话:

「亚当他们为什麽会被赶出乐园的?」我问。

「因为夏娃不听神的话,受了毒蛇的引诱偷吃了禁果,他违抗了神的命令。」

「请问神是全知全能的吗?」

「是的,它是全知全能的。」

「请问全知全能的神事先晓得夏娃受不了毒蛇的引诱吗?」

「不知道的,因为神要试验亚当、夏娃是否听祂的话。」

「既然神事先不知道,那麽祂还能被称作全知全能吗?」

「咦?喔,错了,上帝事先当然是知道夏哇会受不了引诱的。因为祂是全知全能的主呀!我真该死,刚才我冒渎了神,说祂事先不知道。」我的朋友见风转舵,可是他没想到另一边也是死巷呀!

「好,全知全能的主既然事先明明知道夏娃受不了毒蛇的引诱,却还要让毒蛇来引诱她,而不加以制止,事後还要惩罚他们。这不是存心不良,故意纳人於罪吗?」

「咦?」我的朋友终於为之语塞。

亚当和夏娃就是这样胡里胡涂地被赶了出来的。我们也是这样胡里胡涂地跟着受苦了。

不管如何,神的话总是对的,违抗神的话,後果就是这样悲惨。但是神自己却不自我反省,祂自己的「话」是否合理?是否自相矛盾?是否太武断?太专制?

除此以外,在各种宗教经典中,时常记载神因人的不听话而震怒的故事,处罚的方式包括用惨绝人寰的洪水来淹没人类;用瘟疫来杀害人类。

在佛教经典里,绝对找不到佛会发怒的记载,更不会有这种残酷、无情的处罚方式。在佛四十九年的教化中,弟子们所看到他们的导师,总是和颜悦色,慈悲安祥的,他对好人如此,对坏人也是如此。

佛对自己所说的道理,绝不强迫弟子们接受,他鼓励他们怀疑发问。一直到他八十岁在婆罗双树间即将临终时,仍然谆谆地教诲,一再地垂询弟子们还有没有疑问。

佛说:「大疑才有大悟,小疑只有小悟,不疑就永远不悟。」

佛也在最後的遗教时说:「我没有想过你们弟子是我的,众生是我的......我不过是你们当中的一个,常常和你们大家在一起。......我从不压迫别人,也不会要人来服从我。」这是多麽慈祥,多麽感人的遗教啊!

佛教这种准许以及鼓励教徒对教主本身所说的道理,自由怀疑发问,进而深入探讨的精神,我想是举世无双的吧?

朋友们,真理是不容许强迫别人接受的,勉强人去接受他所不了解的,或他所不喜爱的,那是政治而不是宗教。真理只有在民主、自由的前提下,反复地思辨,才能更加地显出它的精神和价值。

而在全世界的宗教中,只有佛教的教主与经典是允许被怀疑、讨论和追究的。

欢迎有研究精神,有独立自主人格,有智慧聪明的同学们来研究佛法,佛教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第三章∵∵消除几种不必要的误会

佛教发源於印度,迄今将近有二千五百年的时间,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由於时间的长久和地域的广阔,难免或多或少改变了它原有的面目。这种面目的改变,有的是为了适应本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形成的自然变异;如佛教传入中国後与儒道思想的融会贯通;又如禅宗的开创,大乘宗风的发扬等等,皆具有中国独特的色彩与精神。有的则是後世人们不明究竟,人云亦云,活生生地自己戴上有色眼镜,产生了莫须有的误会所致。

本章所要讨论的,就是要帮助读者们取下自己预先戴上的有色眼镜,希望能藉此清楚地看清眼前的事物。如果能因此而进一步地认识佛教,了解佛教,澄清对佛教的误解,不管那是你听来的或自己看到的,那都是作者所最欣喜盼望的了。

至於一般人对佛教的种种误解,我把它归纳为八项,以便加以叙述说明:

第一∵∵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的

在还没有讨论到本题之前,我们要对「智信」与「迷信」先下个定义。

简单的说;凡不是经过慎密的思考与明确地观察之前,就盲目信仰的就是「迷信」。

反之;凡是能经过「慎思」、「明辨」的功夫,才去信仰的就是「智信」。

而现在一般人,在指责佛教为「迷信」之先,只要看到佛教一些肤浅的表面,或听到一些「先入为主」的谣言,就一口咬定佛教是「迷信」,其实他自己的脑海里存有多少智慧与思想呢?没有深入探究,未经明确地观察,就盲从附和别人的话,他本身早就「迷信」了——迷信他人的胡说。

释迦牟尼从不强迫弟子们盲从的信仰,同时鼓励他们发问。关於这一点我在第二章中的第十点「佛教是民主和自由」里,已经说得很详细了,同学们可以参照阅读。

佛教的经典同一般宗教的经典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地方,那就是佛经是准许怀疑、研究的;而外教的经典则是绝对的真理,不容辩驳,否则就是冒渎神。

佛曾经教导弟子们说:你们的怀疑,你们的迷茫是正当的。因为对一件可疑的事是应该起疑的。

佛认为一个人要注意不可被流言、传说所左右;不可依据宗教典籍,不可单靠论理或推测,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为实。

佛教更伟大的思想还不止於此,佛认为一个人不可以因为「他是我们的导师」而就对他所说的话深信不疑,而要求弟子们要在:「当你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

佛教不认为怀疑是罪恶或愚蠢,反而认为怀疑是达到觉悟的途径,「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正可说明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所以梁任公先生说:「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难道他是信口胡说的?

第二∵∵佛法是科学而非反科学的

国父说:「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换句话说佛学不但合乎科学,而且可以对科学补偏救弊,改正科学研究的错误。

在这儿我想随便举出几个大家容易了解的例子,来说明科学和佛学并不冲突,因为他们的目标都是在追求「真相」和「事实」。

(一)佛教的宇宙观

从前天文学家们有人假定宇宙是有穷尽的,有边际的,但被今日天文学家愈来愈多的新发现所推翻了。以前依照「托勒密」学说(Ptolematis∵System):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绕着地球运行。当时也被罗马教廷认为不容怀疑的真理。後经哥白尼和伽利略等人,力斥其说,为此;他们差点把老命葬送。但宗教的权势终於阻遏不了科学的证据,现在连一个小学生都知道地球只不遇是宇宙无数星球中的一个小角色而已,而且它不但会自转同时还会绕着太阳公转呢。(见高中历史第三册一一一~一一二页)

现在我们来看看佛教所描绘的宇宙伟大组织,跟现代科学所叙述的正不谋而合(甚且有过之)。

佛教以一千个太阳系为一个「小千世界」,以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再以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每一个大千世界称为一个「佛国土」(佛所教化的地区)。那麽一个佛国土共有多少个太阳系呢?包括一千的三次方,即1000,000,000个太阳系,相当於天文学中的一座星云。(一个恒星由一群行星、卫星环绕着,构成一个系统叫做太阳系。如我们的太阳,周围就有地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九个大行星,及廿七个卫星,和一千一百多个小行星)。

而宇宙中到底有多少个佛国土呢?我们仅就「阿弥陀经」中所说的:「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来说明就够了,就是说从我们地球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有十万亿个佛国土那麽多,宇宙的浩瀚,由此就可见一斑了。

所以释迦牟尼说:「十方虚空无有穷尽,世界国土不可限量。」(十方虚空与我们所说的「太空」一词意义相同)。

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在太空中有算不完的星球,太空是没有边际的。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的群星,天文学才逐渐地进步,一直到今天,我们才稍为了解太空的广大无边,才了解我们的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中的一个小行星而已,而太空中竟然有算不清的太阳系,有千千万万无数个太阳。

但是在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没有望远镜,却已经告诉我们太空的无边无际,而太空中的星球更是不可计算。(佛以「不可思议」来形容,意即不但不能计算得完,而且简直连想像都无法推测。)

不是一个具有伟大深邃智慧的先知先觉,描绘不出这样伟大、神秘、浩瀚的宇宙真象的。

(二)一杯清水有八万四千个众生

佛说法的时候,曾经明确地告诉我们,宇宙众生是不可数的,是不可想像的,除了我们所住的地球有众生之外,宇宙中无数的星球中也有众生存在;除了我们用肉跟所能见到的众生之外,还有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众生。他曾指着桌上的一杯水说,这一杯水中就有八万四千个众生存在。(当然「八万四千」在佛经中表示数目很多的意思。)

今天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家已经不敢否定宇宙其他星球中可能有生物存在。但我们相信总有一天科学家们会再一次地证明佛教假设的正确。(宇宙中尚有无数的众生存在。)

而今日在显微镜底下,一杯水中的微生物何止千万?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不用显微镜观察就能说出这样合乎科学的事实,能不使我们钦佩心服?

(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依照旧有的物理学,有两个重要的定律:一是「物质不灭定律」;一是「能力不灭定律。」也就是说以前物理学家认为物质和能力是互不相关,不能互相对换的,且两者都是常住不灭的。

物质在佛经上称它做「色」,(注意:并不做女色解释),而佛教认为「色」即是「空」,这就跟科学冲突了;而且依照佛法的解释,宇宙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本体是空的,没有一样是「不灭」的,这也跟科学不合。

但自从爱因斯坦发表了「质能交变的等量公式」,说明每一磅物质毁灭的时候,可以变成惊人的大量能力(E=mc2);再等到原子弹的试爆成功,才证明物质可以变为能力。那物质(色)的本体不是「空」的吗?

於是旧有的物理学定律被否定了,佛学再一次地从科学的千锤百链中屹立不移。

或许这种解释太难懂了些,我们再来叙述一下。(同学也可以参阅第二章第六点的後半段说明。)

一、色即是空:物质(色),是由原子所组成的,而原子中有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中又有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又可以打破而变成能力(空)。(以前的物理学家认为原子不可再分,这是错误的。)

二、空即是色:能力(空)可以变为物质(色),亦已经得到科学界一致的承认。

三、最後我要再举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一个例子:时间是随着速度而改变的,人要是坐上一架速度等於光速的火箭到某一星球去,早餐在地球吃,中饭在那个星球上吃,晚饭他准备回到地球来吃。可是等他回来以後,地球已经过了数百年了,他的亲友全死光了。

科学家们现在没有人敢否定这个例子的可能性,但请看佛教「妙华莲花经」上所记载的,佛对着听他讲经说法的人说,你们在这儿听我说法讲经,觉得经过的时间并不长,但外在的世界已经过了几千亿年了。受因斯坦「时间相对」的理论,佛在二千五百年前就说过了。

因此;国父才会说:「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因为佛学一直是走在科学的前头的。

第三∵∵佛教是慈悲不杀生的

时常在报纸上看到:「菩萨生日,善男信女杀了一百多头猪公祭祀,表示他们的诚心。」不禁摇头叹息。

有时在街头看到观世音菩萨面前,供奉着一条张嘴露齿、吐破毛光的大猪公,也忍不住要苦笑。

谁都知道「不杀生」是佛教基本禁戒,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对於弱小的动物施救放生都来不及,怎麽可能再加以残杀呢?

佛教是主张轮回学说的,凡是没有得到「觉悟」的众生,都要在生死苦海中轮回不止。因此;除了今世之外,人还有千千万万的过去世,换句话说在过去世中,我们曾经有过千千万万的父母、兄弟姊妹、邻居、朋友、师长,但是由於我们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觉悟,没有智慧了解这些,所以不明白。如果今天我们随便杀害动物,可能就杀害到我们前生的父母、兄弟姊妹等亲戚朋友。所以佛教不杀生。(这也就是佛教吃素的理由之一。)

当然有些人要反问我:「你又怎麽知道的?如何去证明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请诸位看下面一段对话:

甲:「请问有没有风?」

乙:「当然有。」

甲:「那麽请用颜色、形状,来指出这个风给我看好不好?」

乙:「这是不可能的事。」

甲:「你既然不能指出这个风给我看,那麽意思就是说没有风这样东西了?」

乙:「不,风虽是用手抓不住,摸不到,但风还是有的,只是我不能把风指出来给你看吧了。」

在宇宙中有许许多多的事实虽然我们不能指出直接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但我们并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再者,今天的科学限於本身的成就,尚不能解答的宇宙现象更是不计其数。而森罗万象、错综复杂的宇宙人生,难道又是一般人所能轻易了解的吗?

释迦牟尼早就看穿了这一层道理,所以他对弟子们说:「我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他希望佛弟子尽量去研究、了解可能被了解、被解释的部份,剩下的就只有暂时相信佛所说的了,因为有些道理不是用语言、文字所能解释清楚的。所以佛典上才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话。能够正确而清楚地了解过去世的情形,在佛法上叫做「宿命通」,这种能力(神通)是要经过努力修行才能得到的。

对一个瞎子说这世界是多麽桃红柳绿,他懂吗?对一个白痴说某某人就是他父亲兄弟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堂兄弟,他能够了解吗?

既然佛教是主张戒杀茹素的,因此;凡是常常杀生,用鸡、鸭、猪来拜拜的,同学们,记住!那绝对不会是佛教。

第四∵∵佛教是积极乐观的

一般人批评佛教,总是说:佛教太悲观了,太消极了。

为什麽一般人会有这样的误解呢?我想这是因为:

佛教揭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痛苦;又说:「人生无常」。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暂起的,都是瞬息万变的,所谓名、利、财、色都是虚幻的,因此劝人不要太过「执着」——即爱恋不舍。

佛教亦认为「多欲为苦」,欲望太多,常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本。因此劝人要知足少欲,每一个人都要衡量自己的才力以决定欲望的多寡,自己的才力不够,却整日空思梦想,岂不是自惹烦恼?

但,请记住,佛教并没有要我们「绝欲」,而只说「少欲知足」。过分地节省,以致伤害自己的身体,是佛所反对的。他自己在廿九岁出家以後,就曾经依照当时外道的苦行办法,瞎链盲修,每天祗吃一颗米,一粒麻,搞得骨瘦如柴,体力不支,结果并没有达到他所希望的觉悟。最後佛才了解虐待自己的身体,并不是达到解脱之道的方法,身体虽然不是真实的,总有死亡的一天,但修行却用得到身体,身体不健康,既不能思考、推理、也不能打坐,禅定。

「少欲知足」就是一种「中庸之道」,四十二章经里,第三十四章有这麽一段记载:

佛问一个未出家前喜爱弹琴的和尚说:「琴的弦如果太松,拉得出声音吗?」

「不能。」

「如果弦调得太紧呢?」

「弦会断了。」

「如果弦调得恰到好处呢?」

「就可以拉出各种美妙的乐音了。」

所以佛教并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纵慾主义者,也不是故意挨饿受冻的自我虐待主义者。佛教的「少欲知足」乃是达到幸福快乐的「中道」主义。(即不矫枉过正,中庸适中之意。)

好了,闲话又扯多了,再谈到佛教不是消极和悲观的问题吧!

佛教劝人要了解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道理,叫人不可浑浑噩噩,不要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样人们才会爱惜光阴,努力去做一番有益世道人心、自利利他的工作。

佛教认为「四大皆空」。四大是指的地、水、火、风,这四种是一切世界和身体赖以成立的元素,故名之为四大。

细言之:地是物质的固体,水是物质的液体;火是物质的暖性;风是物质的动性。

就人的身体而言,皮肉筋骨是属於地大;精血涎唾属於水大,体温暖气是火大,呼吸运动是风大。人的身体就是由这「四大」元素组合而成,亦将因「四大」之分离而消灭,人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所以说「四大皆空」。

因为「四大皆空」,所以说「无我」。有些读者又搞胡涂了?明明我在这儿,怎麽说「无我」呢?诸位,所谓「我」只不过是上面所说的地、水、火、风四种原素暂时聚合体。而人的细胞每一秒钟都在不停地新陈代谢,换句话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脱胎换骨」,那麽是前一秒是「我」呢?还是後一秒是「我」?(时间像瀑布找不出一点是「现在」。)

或许有人说会「思想」的才是「我」,可是人的思想是刹那生灭,迁流不息的,又像海浪,前仆後继,前一念未灭,後一念又生起了,在念念不息中,到底前一念是「我」呢?还是後一念是「我」呢?(所以人的观念一直在改变,思想一直在迁换,昨天以为对的,以为好的,但今天你却认为是错的,是不好的。)

因此;从「身体」和「思想」中根本找不到「我」的影子,所以说「无我」。

佛教讲「无我」,并不是要人自暴自弃,错以为反正「我」没有了,胡作非为又有什麽关系?反正「我」是假的,努力又有什麽用呢?

存有这种观念,其实是大错而特错了,佛教讲「无我」的道理,就是希望人们了解,一般世俗的人所认为真实的「我」,其实是四大暂时聚合的假相,总有一天会因四大散坏而衰老死亡的。因此不必要汲汲於名利的追求,不必与人斤斤计较,要以宽让容忍处世待人。

唯其有「无我」的认识,才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对义之所在,才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一个人能做到「无我」,他就不会损人利己,不会假公济私,能抛头颅,洒热血去做救国救民的大事业了。

所以佛教是以「无我」、「看破一切」为手段,去达到他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目的。因为如此,他再也不会有名枷利锁的羁绊,能得到真自由、真自在,再也不会有患得患失的烦恼了。

第五∵∵佛教不是逃避现实的

有人看到许多和尚都是索居山林,埋名隐姓地潜修苦链,似乎对社会一点也没有贡献,就指责佛教是逃避现实的。

其实这也是似是而非的论调。

佛教是主张「悲智***」的,单有救人救世之「悲」心,而无真才实学的「智慧」还是没有用处。(有仁心拯溺,却不懂得游泳,有何用处?)

因此真正的大乘修行者(乘是船的意思,船的大小决定载人的多少。大乘以「兼善天下」为目标,小乘以「独善其身」为目的。)隐居潜修,只是为将来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作准备。(就像科学家们,苦心孤诣地,一天到晚躲在实验室中研究一样。)

其实不只是出家人如此,在家修行的居士们也是要「福慧***」的,不只要为自己将来的「幸福」打算,也要学习磨链弘法济众的「智慧」。

以下我只想举出一位沟通中印文化的高僧,「西游记」小说的主角——玄奘的故事,来说明佛教并不是逃避现实的。

玄奘,俗姓陈,名褘,河南偃师人,生於隋文帝开皇十九年。他家是个书香门第,祖父是北齐的国学博士,父亲做过隋朝的江陵县长。

玄奘出家後,人家推荐他当长安的一间大寺院——庄严寺的住持,但他婉拒了。

他当时看到国内的佛经太少,而且义理晦涩,不能令人心服。於是发誓要:「舍命西行,求取佛法,来宏化中土,不仅要大量译经,而且要解决今日佛法上的症结,替我国文化,作一件神圣伟大的工作。」

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三年,开始了他多彩多姿的求经生活,他走过炎热沙漠,翻过崇山峻岭,经过九死一生才来到印度。

玄奘在释迦成道的菩提树下大哭印度佛教的衰微,立志要努力精研佛法,後来在曲女城大会中,一席宣告(即真唯识量颂)震得全印度小乘的教徒哑口无言。

玄奘饱受各国国王的尊崇礼待,大家为了争相引请他去讲经,甚至不惜大动干戈。

就在「功名富贵」达到最高峰的时候,玄奘却决定要回国了。他当时对他师父戒贤大师所讲的话,二千多年後的今天,我们听了还是不禁要万分感动:

「师父,我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幸福和才学,如果仅仅为了这些,我就不会冒着生命的危险了。现在我已在贵国学到了不少东西,应该回国去传道,解救苦难中的同胞,如果我久留不归,我就对不起苦难的同胞了。」

这是何等抱负!何等胸襟!这才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才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种伟大的精神,值得同学们效法啊!

在张起钧和吴怡先生合着的「中国哲学史语」书中,对玄奘有着这麽一段的评语:

「这一代的高僧,一半生涯在求经,一半生涯在译经,他有着游历家的多姿生活,有着宗教家的殉道的精神,有着思想家的救世热情。他为了佛教,为了中国文化,为了世界人类,贡献了他的一生,如今已心安理得地离开了人世。他手中的笔掉落了,他的那颗心停止跳动了,但他在沙漠中印下的足迹,却永远留在人类的记忆里,他一手翻译的千卷经书,也永留在中国文化的宝库内。」

谁说佛教是逃避现实的?谁说佛教是消极、悲观、厌世的?(请参阅第二章第八点「佛法是入世的」。)

第六∵∵佛教不只是空谈玄理的

当听到有人叹息说:「并不是我不去研究佛理,也不是说佛理不好,祗是它太繁复、太高深了。」

言下之意好像怪佛经太多了,也太深了。

有一个朋友就曾经对我说:「为什麽佛教不学学基督教,只提出一本简明扼要的圣经来?」

其实这个问题问得太幼稚,也太肤浅了,我当时反问他说:「人生宇宙的现象是简单的呢?还是复杂的?」

我说:「佛法是探求宇宙人生的真象的,因为宇宙人生的现象太复杂了,所以不能三言两语地讲清楚,也因为宇宙人生的道理不容易被了解,所以解释它的佛法就显得高深了。」

同时佛法是讲给众生听的,众生是无边的,众生的根器(智慧)也不同,有高有下,有智有愚,所以说法就不能执一不变,同样一件道理可能就要由不同的角度去阐释解说。

佛教不只是空谈玄理的宗教,它是可以经由实修而亲证,而使之与理论相配合的。

这里仅举坐禅为例,坐禅的方法很多,可依专注、观想、调息、念诵、运动、心性等等而行。无论你依照那一个方法,都可以达到「明心见性,转迷成智。」的觉悟境界。

例如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大师,他是一个不识字的和尚,但却能指出五祖门下的第一大弟子神秀所写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尚未得道,批评他只是登门而未入室;而托人写下了(他不识字)那千古不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赢得了禅宗五祖的赏识,而把象徵继承禅法的衣钵传给了他。

我们祗要看过「六祖坛经」之後,(这本书钱穆先生曾在台北作公开演讲,他认为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看它。)都会对六祖的真知灼见,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讲的这些道理和佛所说的,竟然是平等如一,毫无差错。

以下是有关慧能大师的一段公案(故事):

有两个和尚看见讲堂外的长幡,被风吹得飘来飘去。

於是他们的争辩开始了:

「是风在动。」

「不,是幡在动,你怎麽说是风在动呢?」

「没有风在吹,幡又怎会动?」

这时慧能听到了,他对两个和尚说:

「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自己的心在动呀!」(原文是「仁者心动」。)

还有一位是清末民初的诗僧八指头陀,(头陀是苦行僧,意即修苦行的和尚。)本来人是有十只指头的,他为了表示对佛的虔诚和求道的决心,就在佛前把两只指头烧掉了。

八指头陀本来不会做诗,他连识得的字都有限,可是一旦静坐习定觉了悟之後,有一次他到洞庭湖去会见朋友,第一次提笔就写下了:「洞庭波送一僧来」的句子,语惊四座,从此做诗如有神助,信手拈来,不着痕迹,

读者们一定去过阳明山吧?在观日台上就刻有八指头陀的诗:「满天星斗樽前落,无边河山足底生。」这是何等气概,何等豪迈,岂像是一个识字不多的和尚写的?(樽是酒杯的意思。)

其他还有许多高僧,也是起初连个斗大的字都不识,到後来禅定功深,一旦豁然开悟,讲经说法,头头是道,不用说世间技艺如诗词书画,也都超然出尘,自成一格。因限於篇幅不多作介绍了。

以上介绍的是「禅宗」的修行可以实证,就是单念阿弥陀佛的「净土宗」修行者,也能得到正果的,(佛教依修行方法不同而有不同派别叫做宗。)

如二十年前在台北逝世,经五年封缸而肉身不坏(即屍体不腐烂),现在装金成佛像,安奉在台北汐止的慈航太师,就是一个例子,(慧能大师也是肉身不坏,死後屍体也不腐烂,且栩栩如生,现存在广州)。

又如印光大师,以及弘一大师(即音乐家李叔同)等,他们都是持名念佛,而死後烧得的舍利,竟有两、三千颗。(舍利又名坚固子,佛教修行者努力修行之後,遗体火化即能拾得。)在***我看过屏东东山寺圆融尼师,楠梓慈云寺眼净和尚,以及章嘉大师的舍利,五光十色,晶莹透剔。这些就是修行可以证果的说明。

第七∵∵佛教否定宿命论

什麽叫做「宿命论」?简单地说就是人一生的吉凶祸福,都是前生注定的,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

再简单一点说,相信「宿命论」的人,就是「听天由命」的意思,以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很多人有这样的思想,很多的宗教也有这样的主张。他们以为:命中注定考不取大学,就是再努力也考不取;命中注定不会穷,骄奢浮华,再挥霍也不会穷。

佛教却彻底地反对这种论调,肯定有一分辛劳,就会有一分收获。套用佛家说的话就是「功不唐捐」——意思是说努力不会白费的意思。(可以读一本叫「了凡四训」的书。)

佛教认为一个人未来的前途,都是一个未知数,其好坏由自己现在的作为而决定,自己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所谓命中注定考不取大学的,自己肯努力,大学之门永远为你敞开;也没有命中注定富贵的,奢侈浪费,不知持盈保泰,不知开源节流,最後一定落得贫贱下场。所以佛教不是「宿命论」者。

这里还想再讨论的是佛教对於「因果报应」的说明。虽然我们经常听到的是「种瓜得瓜」的说法,但佛教的因果说,详细一些,应该说是:「因缘果报」。那就是说佛教在因与果之间,十分重视一个「缘」字。什麽叫做「缘」呢?「缘」有什麽作用呢?比如说我们种下了一颗瓜子在地下(因),但如果没有日光、水份、肥料、或人工的辛勤培育(缘),它就会影响到种子的萌芽、茁壮、和开花结果了。

因此假若一个人前生虽然种了善因,但他今生若不继续修持,行善以为助缘,就会影响到善果的成长,也不见得会有丰收。(惟所作的善因并不消灭。)

孔子说过:「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就是说一颗禾苗的开花、结果,要看後天的栽培而定。

同理;假若一个人前生做了坏事,他如果今生能改过自新,反恶为善,就可能不会招受恶果了。

朋友们看到这里,一定会有怀疑发生,那就是:一个人做了坏事,如果能反恶为善,就「可能」不会招受恶果,而会反问我说:「那不就是说,他仍然『可能』招致恶果吗?」

这里我要打一个比喻来解释:

一个人如果吃了毒药,送到医生那儿救治,这僧人的下场也有两种:一种是化险为夷;另一种是死亡。

为什麽这个人吃了毒药(恶因,比如做坏事),送到医生那儿医治(善行,比如做好事),却也「可能」死呢?

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解释得通的,这最少牵涉到三方面:

(一)他中毒的深浅。(做坏事的多少,犯的罪是那一类等等。)

(二)他送医的快慢。(悔悟的迟早。)

(三)救治的得法与否。(行善的多少,行善的种类与以前所造的恶因之间的关系。)

以上这三点都可以决定这一个人是否会招致「恶果」。不过在这儿我要请同学们千万不要误会,我这个比喻是不得已而说的,目的在帮助大家了解因果的真义而已,诸位千万不能钻牛角尖,因为所谓「比喻」并不「等於」事实,祗能说是「相似」而已。

佛教的因果说,纵横无穷的宇宙人生,包括无尽的空间和时间,其中的错综复杂、千头万绪,除了具有真实智慧(佛教称作「般若」)的觉悟者之外(如佛、菩萨等),平凡的我们还不能窥其奥妙的。

就好像拆开一架电视机,里头的线路千条万条,除了专门的技术人员之外,谁能看得清楚?又有谁能够了解呢?因此我的比喻不能涵盖万千的因果关系,就像一条腾空而下的大瀑布(佛教谓之「因果大相续流」),又怎麽可能从中截下一段来观察,来说明呢?

好了,底下我想说明的就是这种「前世做坏事,今世虽努力行善,也可能招致报应」的问题,佛教对此持何种态度呢?

佛教对此所抱持的态度是:

(一)继续更积极地行善,因为这些善行仍然在来日会有美满的收获,千万不能灰心。

(二)对这种不可能改变的「恶果」(佛教称之为「定业」),佛教安慰人们要勇於忍受,因为君子敢做敢当,既然做错了事,如同犯了法律就要安心、忍耐地接受处罚,怨天尤人或蓄意逃避,都是弱者的表现,都是一种不敢自我负责的行为。(这一点常被世人误会为听天由命,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三)要从这些痛苦的报应中,切实地反省,从此更加地谨慎小心。知道因果报应丝毫不差,就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一句是刘备临死前对他的儿子说的,用佛教的话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因此;佛教的人生观是积极向前的,对於以往做错的要勇於认错,安心忍受,藉以磨链人格节操。同时为了来日的快乐与幸福,只有努力奋发,千万不可消极、泄气、或自暴自弃。

最後要谈的是:为什麽有人今生行善,却反而潦倒不堪?或濒临不幸?而一些坏人终生做恶,却反而逍遥自在,富贵命长的问题。

佛家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话已经很明白地告诉我们「如果不报」,只是「时候未到」罢了。

行善而遭恶报,做恶反遭善报,并非「因果报应」脱了轨,失了真,而是这个行善的人以前曾做了坏事,到了这一世就先尝到了恶果了,而他的善行却要在来日才能有善报,同理,行恶而报善者亦然。

佛教又认为因果报应,有的是今世做今世即报,有的却要经过一世或好几世才能有所报应的。这是为什麽呢?

请看举例说明:

(一)今世做今世报应——如种蕃茄一个月就能收成了。

(二)今世做经过几世以後才报应——如种苹果、葡萄要经过几年以後才会有收成。

古人说:「善恶终有报,天道本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朋友们,记得「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吧?一切恶事就是芝麻小的坏事也不可以去做,因为一个小小的癌细胞,可能就会攫去你的宝贵的生命,带给你极端地痛苦了呀!

第八∵∵佛教是不崇拜偶像的

常常看到或听到外教徒攻击佛教最剧烈的一点就是:「祟拜偶像」。

到底佛教崇拜不崇拜偶像呢?我的答案是绝对否定的,而且我要公正地讲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比佛教更不崇拜偶像的了。

朋友们在怀疑之前,请先听我的解释:

在本书中我已经一再地强调,佛教主张「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再地说明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暂时聚合而成的,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本体,像冰是水加冷凝成的,水是氢氧化合而成的,而氢、氧等元素又是由原子核、电子等集合而成的,那里有不变的实体呢?

因此佛教主张「破相」,何谓破相?就是要打破人类因不明真理而认为「因缘所生的事物」是永存不变的观念。

那麽「偶像」是不是在佛教所要破除的「相」之列呢?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偶像祗是由木、石、泥土饰金而成,也是一种因缘的假合体,当然本体是空的。既然偶像是由「因缘所生」,所以佛教不能承认它是永存不变的。所以也要破其「相」——破除偶家的观念。

有的朋友忍不住要反问我一句:「既然偶像是因缘暂时的假合,佛教破之都来不及,为什麽寺院里还有那麽多的佛像呢?」

因答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顾到佛教高深的哲理,另一面也不能抹杀佛教以方便为法门,救度众生的作用。

(一)哲理方面:佛教认为「佛像」是由木、石、泥土等材料(因)由人工(缘)雕饰而成的,拆之即无,没有不变的主体,所以本体是「空的」;而当初雕饰的工人若做成观音即观音,做成阿弥陀佛就成阿弥陀佛,若做成玛丽亚也就成玛丽亚,做成耶稣当然也就成耶稣。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称它为「佛像」的东西,它的形状、称呼是「假的」,一尊佛像站在莲台上,你可以称它做阿弥陀佛,也可以叫它释迦佛,就是叫迦叶佛,日月灯佛......等等,又何妨呢?(如杯子,喝茶的叫做茶杯,喝酒的叫酒杯。)

以上对事物的分析,在佛教前者称为「空观」,後者叫「假观」。但虽然佛像的本体是「空」的(拆之即无),形状、称呼是「假的」(可随意塑造、呼叫),但并不表示佛教否定佛像的存在。佛教在教人「空观」、「假观」之後,要我们用「中观」来认识佛像的价值和用处,那就是佛像可以使人兴起「见贤思齐」之心,令人生起仰慕效法之思呀!

(二)方便济众方面:世上的人如果都有足够的智慧了解「佛像只是让人仰慕效法,使人见贤思齐」的话,那麽就用不着佛像了。因为这时佛在每个人的心中,在清风明月里,在山光水影中,而每一块石头,每一根草,甚至每一片云彩,每一抹夕阳,何事何物不能当做佛像来想、来看的?

但世上的人并不见得人人都是圣贤大智,他们不懂佛教这种圆融、伟大的思想,没有被他们看见的,被他们摸到的,他们就不肯信,就生不起仰慕效法之心了。不相信你叫一位老太婆把一块石头当佛像跪拜,她死也不会肯的。

唉!芸芸众生,又有几个人懂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高深哲理呀!

因此,佛教拜不拜偶像,聪明的朋友已经有所了悟了。佛教为了救广大的众生,所以不能单凭高深伟大的佛法来启悟聪慧明智的人;对於根器浅薄,愚钝昏昧的众生,则不得不用浅近的、世俗的道理来作为引导的桥梁,否则佛教就不能称作平等、圆融而伟大了。所以崇拜佛像的意义,在偶像所象徵的真理,而并不在於偶像本身呀!

试问世界上那一个国家不设国旗来激发国民的爱国心?悬挂开国元勳的肖像,来启迪国民的抑慕心情?以及效忠领袖的赤诚的?如果有人说向国旗、元首肖像敬礼是拜偶像的话,那麽这种人正是不懂道理,最幼稚、肤浅、愚蠢的可怜虫呢!(以前其他宗教的教徒,就曾经无知地闹出了风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