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理上比较佛教与老庄的区别

理∵∵净

这里用佛道两家的最高理论来互相比较而言,先就“太虚”与“无相”比较,次就“真谛”与“杳冥”比较,有人认为老子所谓的道“太虚”,与佛教所说的道“无相”,是同一理论,皆是讲“无”,根本既然一致,那其他一切也应相同,佛道应是平等。实际上这是被道家的“虚无”所迷惑。因为“虚无”只是讲“无”为天地万物之母,是世间法;而“无相”是佛教对事物本体的认识,一切万物皆是缘起的事相,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体相,故曰“无相”,是出世间法。此“无相”并不排除缘起事相,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而“太虚”是虚无,是无,二者根本不同,故道法也不同。“虚无”仍然在有无四句之中,而“无相”超四句,绝百非。

“太虚”是道家的最高理论,老子云:“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就是道,道即是无形,故不可为名,故是“无名”,“有名”指天也,天地有形有名,能生万物,故为万物之母,此是从无生有故称为道。所以老子所说的道就是“虚无”,也叫“太虚”。“无相”是佛教对万物诸法的本来体相之定义。佛教认为事物没有恒常不变的体相,并不是说没有缘起的事相。只是说缘起的事相没有不变的实体,因而叫“无相”。“无相”是非有非无,离四句绝百非,超越世俗之见;而外人则认为“无相”就是无有法相,同无虚无。

次以“真谛”和“杳冥”比较二者之优劣。又有人认为佛教所说的真谛体绝百非。而老子所谓的道杳冥,也是理超四句。所以说二者没有什么浅深。可是世间之学术九流可以统统摄尽,七略可以全部概括无遗。但九流七略只谈到有和无两方面的问题,并没有标明超四句离百非的理论思想。如果说老庄的学说也讲非有非无之双非的道理,那就只好说等于是泥沙糅金,盗贼偷牛的故事。说明老庄的这种思想是盗用佛教思想,凡是有德之士都不赞成老庄有出世双非的思想。

言“真谛”为出世佛法,是如来的真实智慧,是佛教的最高境界,理超四句,体绝百非,是表示圣者对世俗法认为是假,对出世法认为是真。这种真理不在言说行相之中,超越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句。“百非”是有无的重复理论,此是形容真如实相的最高理论,是超言绝虚的意思。言“杳冥”者,是深远而黑暗的意思,有深隐难知义。即老子说的“杳杳冥冥,其中有精”,这是道家的最高哲理,因此有人认为二者皆是说真理的高深、微妙,非一般人能知。故说“体绝百非,理超四句”。所谓九流分别是:儒、道、阴阳、法家、名流(文人名士)、墨(庙堂之士流)、纵横流(专权称霸)、杂流、农流。这些都是讲养生治世的学说,不是谈有便是谈无,没有讲出世间之离四句绝百非的道理。所谓七略者即是编辑、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伎。略谓谋略,是知识策略的学问,这些都是为人立身治国的文化知识,也没有出世之道。

所以说老庄的学说是世间有无之法,不能与佛法相比。如果人有非说是相同,那就是“泥沙糅金,盗贼偷牛”之事。这里“以沙糅金”是比喻,道家比沙,佛法为金,将金混入沙,金即不见。“盗牛”即是说贼盗了牛去用牛奶制醍醐,因为不懂方法,结果连牛奶也败坏了。比喻其他学派,偷窃佛教术语,而不解其意,不仅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反而把佛法原典歪曲了。说明道家也讲“双非”的道理,如同盗牛的故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