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与佛教

佛教不是一神教,也不是多神教,佛教的特色不在“神”教,佛教的特色是“佛”教。“神”还留有自我臆想的自恋情结,“佛”教的目的是要教人离开自我中心,而不是去讨好神的自大或向神的自负看齐,“佛”是透过戒、定、慧,断除无明与贪嗔的解脱者,一生四十五年的教化,破迷启悟,奠定人类由“无明”转向“文明”的历史关键。简要地说,佛教就是佛陀的人格教育,一种在情绪上、态度上、价值取舍上超越凡情俗见的智慧之教。身为佛教徒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佛陀的人格,把握时间(精进),传播佛陀的智慧与精神,俾使社会“无明”更少,“文明”更多,以弥补当前家庭、学校与社会对人格教育的轻视与缺失。

当前社会的人格缺失,主要是“铜臭味”很重,有下列症状:价钱优先于价值,投机优先于投资,个人利益优先于社会公益,营利事业优先于教育事业,资源开发优先于生态维护,工业生产优先于污染防治,巧取豪夺优先于公平分配。

一个人染上“铜臭”症状,必然轻视教育,轻视文化,事业上“唯利是图”,家庭上“赚钱的是老大”,个人生活则酒色财气,与人往来则任性恣意、贪婪妒嫉,症状越多,内心冲突越多;症状越重,内心折磨就越为痛苦,一俟“铜臭”满身,人品就沦为“当铺人格”,待人处事全凭钞票多寡来斟酌份量,与人相处不再有适当尊重与款款深情。

“铜臭味”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拜金主义,衡量一个人有没有份量,全看他有多少资产,衡量一件事值不值得做,全看它能否赚钱,不但要赚钱,还要看是不是有超额利润。金钱使人对外在情境具有某种程度的控制力,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越习惯用金钱来操弄感情,人的感情世界就越被架空,内在情操瓦解,人就变得空虚、冷漠和被动,不再有关心内在生命成长的活力。

日常生活不是互相麻醉的饭局、牌局、球局、打屁(瞎掰),就是上班不与人往来,下班看电视球赛,眼光肤浅,说话没营养。传播媒体报导的,不是哈哈镜般失实,就是哗众取宠的讨好读者或观众,人越来越缺乏面对事实、容忍异见的开放与雅量,越多缺乏维持生命活力所需的热情、好奇与冷静(热情导向关心公益,好奇导向科学,冷静导向心平气和)。

对治之道当然是对症下药,针对人的身心五蕴等种种积习,澈底整顿,用佛教的术语来说就是“止观***”,修止(定)又修观。

修行不是神秘或神经兮兮地与“神”往来,修行也不是教条式的拿起传统道德规范来约束自我,前者可能因感染“神”的自我迷惘而非因计因,凡事以“信不信神”为价值取舍的终极判断,后者则老是像佛洛伊德说的自我夹在“本我”与“超我”间斗争冲突,服从“超我”,太压抑了自我;服从“本我”,又太放纵了自我,放纵也不是,压抑也不是,搞到最后,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止”的修行使人不散乱,“观”的修行使人不昏沉,止观***就能做到不散乱、不昏沉、心平气和、神智清明,面对五蕴,如实知,如实见,生理有生理的因缘,感受有感受的因缘,想像有想像的因缘,行持有行持的因缘,意识有意识的因缘,因缘生、因缘灭,不主宰也非听天由命,洞澈因缘而八风不动,自在无畏而深入社会,积极改善交通,防治生态污染,净化环境;改革金融制度,革新财税运用,发展经济;争取言论自由,提高教育预算,平等参政;关心学生所学,加强智慧思辨,成就人格。

当前社会“铜臭味”那么重,问题症结归因起来,关键还是在各级教育忽略人格的修行,面对这个“势如水之就下”的现象,佛教中流砥柱的责任相当坚钜,身为佛教徒,没有借口,没有延宕,只有精进不懈,努力以赴,庶几无惭无愧。(1988.6.《新雨月刊》第13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