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

列表

佛教与文人

佛教史“佛教与文人”。佛教与文人佛教在中国盛行千余年,与儒家思想融和而为我国文化最重要的内涵,并对中国的社会民生产生全面性的影响,诸如:政治、经济、建筑、信仰、风俗、饮食、服饰等。尤其在文学方面,由于不少文人受到佛教博大精深的教义影响,写下了名垂千古的不朽着作,如: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刘鹗的《老残游记...

佛教的入世应用

佛教史“佛教的入世应用”。佛教的入世应用佛教中有两个名词,一是‘出世’,一是‘了生死’,往往为人误解,作为佛教厌世主义的根据。着者不得不于此辩正。所谓‘世’者,即是时间,故说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所谓‘出世’者,即是超出时间的束缚。时间从何而有?曰:从念念生灭而有。念头转得多就觉得时间长,念头生得少,时间就觉得短,例如等待人时...

佛教对生命之认识

佛教史“佛教对生命之认识”。佛教对生命之认识1.生命之存在佛教肯定死后生命仍然存在,最通俗就是讲三世因果、善恶业报。无神论者不相信死后灵魂不灭,这是非宗教思想。一般宗教都是相信死后灵魂不灭、精神存在的。只的各个宗教是出的理论不同。佛教如何肯定死后生命仍存在呢?这真是个大问题。要人相信轮回之说,是很因难的,尤其是一般受科学实证思...

佛教的平等观

佛教史“佛教的平等观”。佛教认为在无始时万物是平等的,即在时间开始时是平等的,而一旦人们开始“行”(无明缘行)就造成了不平等,所以要实现平等就要改造人们的行为。在改造人们的身心与言行上,佛教提出了“八正道”,这就为平等的实现提供了内在的保证。从改造内心来实现平等正义正是现代伦理所缺乏的内容,对此佛教无疑可以提供很多可供借鉴...

佛教妇女境遇和佛教妇女运动

佛教史“佛教妇女境遇和佛教妇女运动”。佛陀对妇女的态度从来都是肯定的,客观公允的,对于女性的优点、缺点都有所指出,女性加入教团也得到了允许。北传佛教史中,从晋朝女尼净俭开始,一直有女众僧团。唐朝时期比丘尼人数曾达到50万人。但在南传佛教中,女性的地位一直很低,南亚一直没有比丘尼团。各国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不同,男女地位关系甚为复杂,当今...

中国佛教伦理的社会意义

佛教史“中国佛教伦理的社会意义”。∵佛教是以追求超越迷妄、烦恼、痛苦和生死的解脱之道为核心的宗教思想体系。而作为解脱之道一部分的佛教伦理,其内涵主要是确立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确立人与诸佛、菩萨等之间的关系,强调要信奉佛教,要尊崇佛法,敬仰礼拜诸佛和菩萨;二是确立人与人,人与众生之间的关系。强调要遵守五戒,实践十善等,以协调、完善人与...

佛教与国家

佛教史“佛教与国家”。佛教与国家佛法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以世间法为权巧,出世间法为究竟。出世间法有大小二乘,以小乘为自度,大乘为究竟。大乘佛法行菩萨道者须深入世间,度化众生,所以归根结底说起来,佛法只在世间,不在世外。误解佛教的人,说佛教徒消极遁世,不事生产,进而说佛教对国家对社会都是无贡献的宗教。这种论调,似是实非。佛...

印顺呼唤人间佛教

佛教史“印顺呼唤人间佛教”。印顺呼唤人间佛教为了让佛教更加贴近现实社会,表现出佛教也是以人为本位的,是“淑世善民”的,近现代以来,佛教界的某些有识之士,极力倡导佛教的“入世”性,要使佛教尽量地能够为现实人生服务。印顺对此也是极力倡导的,印公的一部专着《佛在人间》便是专门阐述“人间佛教”的要义的。印公认为:传统的中国佛教一向讲究...

佛教与象

佛教史“佛教与象”。佛教与象佛陀曾经讲述一个瞎子摸象的故事。他说沙巴蒂邑旧君命令他所有的盲目臣民集合并分成小组。各组盲人被分别领到大象身边,要他们摸索大象躯体的某一部位,如头如身如其腿尾等等。然后再让他们分别描述大象的形状。摸过象头者就说大象如水壶;摸过象耳者则说如箩筛;抱持过象腿者称象如同石柱;而碰过象牙者更断定大象...

简论佛教的人本化

佛教史“简论佛教的人本化”。简论佛教的人本化尽管佛教惯于以六道轮回中的所有生命体为对象讨论各种问题,但“人”无疑是其理论最深切的关注点。从原始佛教到中观学、唯识学,印度佛学无不将“人生”问题当作立论的出发点,而佛教心性论正是为更好地解决人生问题而产生和发展的。佛教传入中土,首先面对的就是“人学”倾向浓厚的儒家思想的挑战,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