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的各宗都与中国佛教有着渊源关系,其中的净土宗创始人源空法然在创宗时曾提出了“偏依善导大师”的口号,重视称名念佛,依靠弥陀本愿力(他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于是此宗信徒便追终南山阴的善导塔院香积寺为其祖庭。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之后,日本佛教协会于1978年、1979年两次组团来华拜谒香积寺,并与中方商妥着手修复该寺,然后又在善导逝世1300周年纪念日的1980年5月14日和法然诞生850周年纪念日的1982年11月15日组团到香积寺与中方僧人隆重举行法会、表演歌舞和举办净土书法展览,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中日两国僧人间的友好关系。日本日莲宗依据《妙法莲华经》创立宗派,此宗的“三大秘法”中奉日莲亲书的“妙法莲华经”5字及绘有天部诸尊的十戒互具的曼荼罗为“本门的本尊”、“妙法莲华经”5字同时为“本门的题目”、《法华经》即本门的精华。《妙法莲华经》于姚秦弘始年间(399—415)在圭峰大寺由鸠摩罗什译出,因此,日莲宗便以大寺,即今之草堂寺为其祖庭,并对鸠摩罗什感恩载德。1980年9月,日莲宗应中国佛教协会邀请组团访问中国,并专程参拜草堂寺,归国后即成立“草堂烟雾会”为协助中方修葺草堂寺募集经费。1982年日莲宗向草堂寺奉献鸠摩罗什木雕像一尊,并在草堂寺联合举办尊像奉安开光法会,后来又在草堂寺内修建了一座鸠摩罗什纪念堂。日莲宗与草堂寺的密切关系正在与日俱增。

四、释道消长与融合道教推老子李耳为始祖,尊《道德经》为根本经典,终南山道教之始一般被追溯到老子入关传经设教之时。终南山西段有楼观台,在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山麓中,相传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最先于此结草为楼,以观星气,故名草楼观,后来简称楼观。老子西入关,在楼观南筑台为尹喜授经,故台称说经台,又因位于楼观境内,故亦称楼观台。《楼观本起传》谓“此宫观所自始也”,“此大教所由兴也。”继楼观之后,汉武帝于元封初(前110)因夜闻太乙神之告而于第二年在终南山大和峪口建太乙宫,以祭山神,至光熹元年(189),始有道士杨谌,住此主宫事,“胎息辟谷,炼气飞神,咒水飞符,役使六丁,召龙至雨”,从而使其成为道教的又一据点。南北朝时期,终南山道教有了新的发展,至有唐李氏王朝的建立,道教被钦定于佛教之前,从而达到它的盛期,但在道观、道士的数量上都难比于佛教。随着唐朝的灭亡,政治中心的转移,终南山佛教开始走向衰落。而道教则不然,其始有陈抟、吕洞宾、刘海蟾、张无梦,种放等人居山修道,迨至金、元时期,王重阳及其弟子继之创立并弘扬全真教,终南山道教于是又进入它的第二个盛期,并且有了更多的新变化。历代于终南山中所建道观可考或现存者尚有楼观台、通道观、仙游观、金台观、重阳宫、清凉山、望仙宫、丹阳观、长春观、太一观、四皓庙、玉真观、金仙观、开元观、灵泉观(原华清宫)、白鹿观、太元观、艹负黎观(原

艹负阳宫)、化羊宫(亦称化羊庙)、太平观(原太平宫)等数十座。无疑地,昔日的道观数目实际上比这要多得多。特别是,道教的一些主要派别的祖庭就在终南山中。也正因为如此,有人将终南山列为道教名山。

在终南山的道教史上,有几件突出的事与佛教有着特别的关系。其一是楼观派的形成。楼观建成后,至三国咸熙(264—265)初,有道士梁谌事郑履道法师于此,受《日月黄华上经》、《水石丹法》、《楼观先生本起内传》,传“炼气隐形之法”,“水石还丹术”、“六甲符”及采服“日月黄华法”。北朝时,更有高道如王浮、王延、严达等住此修炼,并终于演成宗派,是为楼观派,楼观台因之成为道教的活动中心、道法重地。这一派的特点之一是宣扬老子西升化胡说,昌炼形之术,兼修内外丹,声称周、秦时已设道士,借以与佛教抗衡。这时的二教虽然同山,但其基本关系是磨擦乃至于对抗。这一派发展至唐代而尤盛。其二是通道观的建立。北周武帝曾7次召集百官及沙门、道士等辩论儒释道三教先后优劣问题,至建德三年(574)下诏禁佛道二教,经像悉毁,沙门道士并令还俗,三宝福财散给臣下,寺观庙塔赐予王公,先建通道观于教城,选着名道士、僧徒120人住观学习《老》、《庄》、《周易》,目的是要以道教教义改造佛教;接着又于楼观台附近的田谷建通道观别院,选华山道士8人、楼观道士10人居之,共弘“真教”,其中的德高望重者称“田谷十老”。北周武帝禁佛道二教的实质是尊儒、祖道、禁佛,通道观的建立即是一大证明。终南山这时是道长佛消。随着北周的灭亡,隋、唐两个统一王朝的相继建立,佛教劫后余生,走向鼎盛,终南山佛、道二教的形势才又随之番然变样。其三是全真道的创立。全真道由金代北宋遗民隐居不仕、自食其力、聚徒讲道而逐渐形成。其创始人王重阳系陕西咸阳大魏村人,早年习儒,后应文、武科考不第,遂于终南山下刘蒋村隐居,不久自称遇仙得道,并赴山东境内布道,创宗立派,点化马钰等7人。卒后归葬于刘蒋村成道宫,马钰于宫内修建一套大厅,亲题横额“祖庭”二字,此后各方门徒即以此为祖庵。元代,王重阳先后被追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重阳开化辅极帝君”,“祖庵”亦因此改名“重阳宫”、“重阳万寿宫,”这时宫内殿宇共计5048间,居宫道士上万人,仅元廷派来保护宫观的道兵便达3500人。重阳宫成了全国七十二路道教的总集合点。原属于楼观派的楼观台这时也归属于重阳宫统领,转弘全真道。王重阳的7大弟子也一度在终南山活动过,其中的马钰又收弟子10人,世称“十大解元”,这些人后来都成了终南山祖庭的“仙真”,有的在终南山另建道观。全真道主张儒、释、道三教同源、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它以王重阳《立教十五论》为行为规范,注重清修,不事烧炼与符竹录,不食荤腥,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兼有儒之谦逊、墨之坚苦,静修以明心见性则与佛教禅宗相仿拂。全真派道教的这种态度,也许就是终南山佛教为什么衰而不泯、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

六、佛国净土匡庐山

一、匡庐奇秀庐山,中国佛教名山之一,又名匡山、庐岳、匡庐。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依长江,东连鄱阳湖。其势正如毛泽东所形容的那样:“一山飞峙大江边”,俊极,壮极。山为东北——西南走向,长约50里,宽约20里,周围绵亘约500余里。其北紧接九江市,南傍星子县,西南临德安县。山为古老变质岩断块山,属淮阴弧形山系,约在八千万年前,由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而形成,经冰川的作用,其山岩峭壁,幽谷飞泉,更显得伟峨多姿。宋代欧阳修曾赞叹说:“庐山高哉,千万仞兮。根盘几百里,峨然屹立于长江”。唐代白居易的评价是:“匡庐奇秀甲天下”。李白也曾说:“予行天下,所游览山川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人们莫不为此无比壮丽的山川景致所折服。

庐山奇峰峻岭约有90余座。其中汉阳、香炉、五老等峰最为着名。大汉阳峰为最高峰,海拔1474米,高耸入云。徐霞客登此峰时说:“南瞰鄱湖,水天浩荡;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惟北面之桃花峰,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此其最矣。”峰顶有石砌的汉阳台。登汉阳峰,真可谓:“耸身缥渺,八荒皆顾”,“每风收霁放,仰眺列星,俯窥万派,迥然独辟者矣。”汉阳峰有峭壁,被称为禹王崖,相传大禹治水时登此,故名。在大汉阳峰的石柱上,有清代王以敏心撰写的联句:“峰从何处飞来,历历汉阳,正是断魂迷楚雨。我欲乘风归去,茫茫禹迹,可能留命待桑田。”五老峰位于庐山东端,石山骨立,突兀凌霄,如五老人并肩而坐。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说:“山之阴,一冈连属;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万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甚宽。”“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商丘漫语》写到,登此峰,“东南州郡,数百千里轩然呈露,可指顾而尽”。李白写过《五老峰》诗,对此大加赞颂,他吟道:“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后李白果来此隐居,太白书堂就构筑在五老峰旁的屏风叠。庐山各峰无不秀美,至山南,又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秀峰是香炉、双剑、文殊、鹤鸣、狮子、龟背等峰的总称。群峰竞秀。“双剑崭崭众峰间,有芙蓉插天之态”;“香炉一峰,直山头圆阜耳”;“孤峰拔起”,四望无倚,绝顶为文殊台、顶有文珠塔。此峰“对崖削立万仞,瀑布轰轰下坠,与台仅隔一涧”。群峰间还有瀑布多处。其中一支从鹤鸣、龟背两峰间泻出,喷薄数十百缕,称为马尾水。另一支从双剑峰东面凌空直泻至大壑中,悬挂数十百丈。李白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咏此。人们至此,无不惊叹造化何至如此神奇。

庐山不仅峰美、谷美、瀑布美,它的云雾也极美。由于三面临水,以及封闭的地形,江湖水蒸发,不易扩散,随山势上升即成云雾。庐山云雾千变万化,神秘莫测。无数文人墨客对此作了大量的描绘。试举其一:“晓起,推窗四望,烟雾弥漫,如舟行大海中,四面波涛,不复知有世界。微风东来,云气舒卷,忽而一峰乍见,忽而绝壁半开,忽而千峦中断,忽而万壑合寞,恢奇秘幻,不可摹拟。少焉,阳乌漏光,云收入轴,凭栏俯眺,见白云乍凝,有团团如轮者,有飘飘如丝者,有绵绵如雪者,有漫漫如絮者,俱横塞山麓罅隙间。青松红叶,怪石奔流,湖光一片,山城半角,或隐或现,又如天孙织锦,五色炫目,匡庐幽尝,无过于斯,观止矣。”春夏之交,云雾最重,变化万千。整个庐山隐现在虚无缥渺间,难怪苏轼要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之叹了。

二、佛国净土史载:“迨东晋末,山之南北名刹迭兴,远公居东林,陶渊明居栗里与陆修静辈日见称述,然后庐山之胜昭着人耳目矣。”可见名刹,名僧与名山的关系。东晋南朝至唐宋时期,庐山兴建了大量的寺院,遍及各峰。对此,唐宋诗中多有叙及,如:“僧屋五百住庐峰”、“庐山三百寺”、“宋时三百六十寺”,可见寺院之多。明人张率见佛寺遍布,赋诗曰:“庐山到处是浮图,若问凡家半个无。只为渊明曾好酒,至今有鸟号提壶。”据载,至清代初年,知道名称的寺观还有200多处。

庐山最早的寺院当推归宗寺:归宗寺位于庐山南面金轮峰下、玉帘泉附近,原为王羲之别墅,东晋咸康六年(340)舍给西域僧人达磨多罗作为寺院。唐元和中(806—820),智常禅师复兴重建,遂成禅院。诗人白居易、李渤等曾至寺访道。至太平兴国九年(984),释道诠主持寺务,为本寺第十二代住持,此时,寺中法事,极为兴盛。此后相继任住持的僧人是克文、正贤、昙华、慧南等。《归宗寺志》称:此寺之壮丽,“甲于南山诸刹”。其山门书有“江右第一名山”六字横额。苏辙曾赋诗咏叹: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

墨池漫垒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

佛宇争雄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

此外,还有宋王十朋《宿归宗寺》诗和清周体观《归宗寺》诗。王诗谓:

好山无数不知名,路入禅林气更清。

岩石不时开镜面,溪流入夜作鸾声。

临池墨客余风韵,拭眼高僧避宠荣。

安得清风生两腑,紫霄峰顶望寰瀛。

周诗谓:

坡前错落寺门古,山气苍凉秋日斜。

九月悬泉犹瀑布,重阳野菊尽开花。

云霓飞阁临丹壑,翡翠香烟出绛纱。

何处伽蓝曾舍宅,至今传是右军家。

影响最大的要算慧远和他的东林寺了。慧远(334—416),本姓贾,晋雁门楼烦(今山西崞县东部)人。早年于儒、道学说都有根底,后从道安出家。晋哀帝兴宁三年(365),他南游至浔阳(今江西九江),爱庐山峰林清静,定居下来。初住龙泉精舍,后在其师兄、西林寺主持慧永帮助下,另辟禅林。新寺建在原西林寺东,“寺当庐山之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山不甚高,为庐之外廓;中有大溪,自东而西,驿路界其间。为九江之建昌孔道。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寺院“规模甚大”。西林寺、东林寺是庐山北部最早、最主要的两座寺院。当年,慧远在东林寺率众行道,倡导念佛法门。鉴于当时江东于禅法无闻,律藏残缺,故令弟子法净、法领到天竺寻访。太元十六年(391),请南游浔阳的宾沙门僧加提婆入山,译《阿毗昙心》、《三法度》两论,并为两论作序,推重提倡,开南地毗昙学之端。安帝隆安五年(401),西域僧人鸠摩罗什到长安,他即遣人前往致书通好,并就大乘要义往复问答,又节录罗什所译《大智度论》为《大智论抄》。元兴元年(402),他率众于精舍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期生净土,结白莲社,以期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后世称之为净土宗,又称作莲社。净土宗立祖之说起于宋代,慧远被推为净土宗的始祖。慧远隐居庐山30年,其行止不过虎溪,潜心研究,弘扬佛法。其弟子有慧宝、法净、法领、僧济、法安、昙邕、曾彻、道汪、道祖、慧要、昙顺、昙铣、法幽、道恒、道授等。现在,东林寺内最着名的是神运殿,殿内供奉释迦、观音、文殊、普贤等佛像。

庐山着名的寺院还有大林寺、栖贤寺、开先寺、圆通寺等。大林寺在庐山北端的云顶峰,系晋慧远弟子昙铣所建。据说昙铣法师于云顶峰讲经台东南杂植花木,郁然成林,故云顶峰又称大林峰,寺称大林寺。白居易在《游大林寺序》中写道:“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寺前有树,甚壮伟,“铁干铜肤四十围,隔逢犹自望孙枝。涤云抹日空山里,曾见东林行道时”。据说此树种为西域僧人带来,昙诜手植,似娑罗木,被称为宝树。寺久圯坏,历代曾多次修复。今废圯。

栖贤寺位于庐山东南栖贤谷中。建于南齐。唐代智常禅师为纪念曾在此读书的李渤而命名。栖贤寺唐宋时最为兴盛,僧房多达数百间,寺僧多达五、六百人,殿堂楼阁极为壮丽。寺周风景古迹荟萃,有着名的激流奔涌的三峡涧、深不见底的金井、玉渊潭和被称为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泉旁还有着名的陆羽亭、飞跨峡谷两岸的三峡桥。智常禅师系禅宗传人马祖道一的弟子。道一派在庐山影响也很大,不少寺院曾由道一或其弟子任住持。

开先寺位于庐山南麓鹤鸣峰下,建于后唐初,南唐中主李王景即位前,以万金置地建读书台,来此读书。即位后,将读书台舍给寺院,为己有国之祥,故名寺曰开先。经历代维修扩建,寺“穷壮极丽”,可以“千人宴坐”。寺为香炉、双剑、鹤呜、龟背等峰所环抱,东瀑、西瀑飞漱两旁,苍松翠柏,掩映其间。

圆通寺位于庐山西麓石耳峰下,为南唐后主李煜建造。寺近江州至洪州驿道,香火很盛。

人们习惯将西林、东林、大林,称为“三大名寺”;将归宗、栖贤、开先、圆通称为“四大丛林”。

此外,千佛寺规模也很宏大。千佛寺位于庐山西南麓黄龙山南金竹坪。明万历七年(157∵9

)恭干仁敬法师始建,后经其弟子续芳智联禅师扩建,“遂成巨刹,聚僧垂万”,寺中大雄宝殿“巨丽甲山南北”。寺周环境幽美,所在金竹坪“无径不竹,无阴不松”。

古代庐山几乎峰峰有寺,甚或一峰数寺。随手翻开《古今图书集成》中的山川典庐山部分,知名的寺院俯拾皆是,数不胜数。现略举如下。慧远门人弟子建于晋代的寺院主要有龙池寺、清泉寺、龙泉寺、圆觉寺、中大林寺、上崇福寺、上化成寺。另外分布于各处的有,赤脚塔山东南黄龙寺,为明代彻空和尚所建,寺内有藏经阁;金竹坪西南有净土庵、圆觉庵,会胜庵、宝树庵;仰天坪有云中寺;寺东芦林有五叶寺;万仞峰南有青莲庵、朱砂庵;小天池山有小天池寺;石船峰有石船庵;九叠谷有九云寺;小汉阳峰有匡顶寺;大汉阳峰傍有竹影寺;汉阳之西南有香山寺;黄龙山温泉上有净慧寺;屏风山上有宋建屏风寺;开先寺西为黄岩寺,唐僧智常所建;庆云峰下有庆云庵,再向下有万杉寺;五老峰有吉祥寺、头陀寺、芒山寺;狮子峰有折桂寺、华严寺、方竹寺、实竹寺;华严寺南有海会庵,其东有石泉庵;石泉庵东有金竹庵;凌霄峰有唐道一禅师所建凌霄院;凌霄岩西南有太平寺;罗汉山有罗汉寺;东古山山上有***院,东古之阳有翠微庵,东古之阴有善山寺;西古山有西古寺;东古山南行为能仁寺,宋代大慧日木禅师曾居之;南康郡界有唐天宁寺、宋兜率寺;紫阳堤西北为水陆寺、铜铃寺;落星墩有落星寺,等等。

庐山不仅寺多,而且许多峰名、地名都被打上佛教的印记,如金轮峰、般若峰、佛头峰、佛手岩、文殊崖、文殊台、狮子崖、宝陀岩、罗汉岩、罗汉山、普陀岩等即是。佛塔遍布庐山各处,着名的有耶舍铁塔、天池寺东西舍利塔、赤脚塔、六和塔、文殊塔、观音塔等。其中般若峰巅舍利塔系东晋佛驮耶舍自西域来,奉佛舍利建塔于此,即阿育王所建八万四千塔之一。

在庐山活动的僧人极多,现据《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庐山”部分略举如下,东晋及南朝,除前已述及的慧远及其弟子外,还有慧永、慧持、道仪、慧安、山阴、慧静、慧归、慧明、佛驮耶舍等;唐代有道一、道明、智常、耶舍等;宋代有居讷、大慧日木、圆悟、太虚等;明代有慧空、静庵、彻空、恭干仁敬、高峰耆宿、镜堂、无染、了宗、慈舟、若昧智明、广玉等。

在庐山还流传着许多同佛教有关的传说神话,其中关于慧远的最多。相传慧远当年于法堂庵撰《涅般木经疏》,疏成而掷其笔,笔卓立虚空不堕,化为掷笔峰。相传东林寺建成后缺少泉水,慧远以杖掘地,泉水喷涌而出。再如关于“虎跑泉”的来历,据说慧远与名士高僧在东林寺后游玩,老虎跑来效劳,掘地成泉,供他们饮用,此泉故名“虎跑泉”。又相传天池山下有巨石障路,慧远弟子慧持往诵尊胜咒千遍,石忽开裂,路遂通。这些神话传说固不可信,但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这一佛国净土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释子与儒道名流庐山历来为儒士们所青睐,他们或游历,或隐居、或办学,在这里留下深深的足迹。这里重点提及的是白鹿洞书院和濂溪书院。这两个书院是传播儒家思想的阵地,也是儒士们活动的主要场所。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南山谷中。其北靠后屏山,其西倚左翼山,其南为卓尔山。山中林木繁茂、郁郁葱葱。贯道溪从凌雪峰来,经书院,穿过峡口,向东流去。白鹿洞原为唐代江州刺史李渤读书隐居处。时李渤养有一只白鹿,人呼其为白鹿先生,称其所居为白鹿洞。唐末,为避战乱,不少儒士来此读书讲学。南唐升元间(937—9∵42),此地开始建学置田,称为“庐山国学”。宋初扩为书院。宋太宗曾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下诏,将国子监印本“九经”颁发给书院。宋真宗则在咸平五年(1002)下诏在书院内塑孔子及其弟子像。大中祥符元年(1008),礼部郎中孙琛,为学院增建学馆十间。时学生“常数十百人”。与睢阳、石鼓、岳麓合称为全国四大书院。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战火连天,白鹿洞书院遭严重破坏,以至“屋宇不存”。南宋时,白鹿洞书院的中兴得力于朱熹的苦心经营。淳熙六年(1179),朱熹任南康守,他接连上书,力主重办白鹿洞书院,并争取到宋孝宗的赐额及御书,使书院名声大振。朱熹为书院制定有“白鹿洞规”,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规定学习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出“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认为“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关于“行”,提出“修身”、“处事”、“接物”三个方面。朱熹对书院倾注极大的热情,将这里作为他传播和研讨理学的重要基地,他在这里留有众多的诗文及题名。同时在这里讲学的还有陆九渊、王守仁等着名学者。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书院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一宏大的建筑群落。元代,白鹿洞书院为战火所毁。直至明正统元年(1436),翟溥福任南康知府时,才开始修复。明弘治年间(1488—1505),苏葵任江西提学佥事,重修部分殿堂。明弘治十一年(1498)御史陈诠为书院收回学田900亩。书院得到恢复和扩大。但好景不长,明万历七年(1579),宰相张居正请废书院,白鹿洞书院也在被废之列。书院虽终未毁,但征去学田1000亩,变卖后以充边防军费。此后,潘志伊任南康知府时,收回学田数百亩,“重构堂庑,召集坐徒”,但也只能勉强维持。明末清初,书院又一次遭到破坏,直至清顺治十二年(1655),江西巡抚蔡士英前来南康,书院才得到重修,并清核田租,使书院每年保有900余两白银的固定收入。此后书院得以多次维修,但仅处于维持状态。白鹿洞书院现存房舍,基本为清道光年间所修。仅存有圣殿、御书阁、彝化堂等。圣殿西原为启圣祠,现有碑廊存碑百余块,其中有朱熹制书院学规及历次修建文记、名人书法等。明万历间紫霞道人的《白鹿洞歌》为书法珍品。院外有独对亭、枕流桥等景观。后山洞中有石鹿,为明代正德年间复制。

庐山着名的书院还有濂溪书院,系宋代着名哲学家、教育家周敦颐于宋熙宁五年(1072)所建,位于庐山北麓莲花峰下。此后书院屡毁屡建,直至清末,为封建社会中国南方一重要学府。儒家与佛家、书院与佛寺长期并存于庐山,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当在必然之中。

自古以来僧人中不乏学者大师。这些人往往出身于知识分子队伍,他们不满社会的黑暗,深感仕途的艰险,遁入空门以寻求精神的寄托。这些人往往兼通儒、佛、道三家经义,既能谈禅又能论政。他们将深奥的佛教哲理同中国文化相结合,弘扬了佛法,并大大提高了佛教的社会地位。东晋南朝直至唐宋,庐山佛门中的慧远、慧永、智常、居讷等人,正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还有更多的士人,自己虽未投身空门,却同僧人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把和僧、道交游视为一种超逸风雅。在东晋南朝时,刘遗民、周续之、雷次宗、宗炳等士人与慧远、慧永有莫逆之交。晋元兴元年(402),慧远邀集刘遗民、周续之等学者居士聚会,研讨如何转生西方净土世界问题,并请刘遗民撰《发愿文》,123人共誓佛前,转托来世投生西方极乐世界。谢灵运与慧远交厚,慧远死后,着《慧远法师诔》以示悼念。王羲之也崇尚佛教,将自己的别墅舍给西域僧人达磨多罗,是为归宗寺。在唐代,白居易也同佛门联系密切,临别时,将自己的文集寄存在东林寺,并委托僧友代管在庐山的草堂。在宋代,李常将万卷藏书寄存在庐山白石庵。欧阳修与圆通寺住持居讷禅师一见如故,坐而论道,成为至交,并赠诗给居讷:

方瞳如水衲披肩,邂逅相逢为洒然。

五百僧中得一士,始知林下有遗贤。

三苏(苏洵及二子苏轼、苏辙)同居讷也有交往,相互以诗词应答。士人投身空门和僧人保持密切的关系,既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但更多的则应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佛教这一异质文化自东汉末年传入以来,已渐同中国文化相结合,已渐渐得到中国“文化人”知识分子的认同。也正因为这种认同,更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大发展、在庐山的繁荣。

除佛教外,道教在庐山也有一定的影响,着名的道观,要首推南朝时陆修静创建的简寂观了。此外还有祥符观、先天观、景德观以及唐朝的白鹤观、广福观、太平会等。当时的佛教寺院多集中在庐山西北麓,而道观则集中在东南麓。佛、道两家的竞争是激烈的,但道家往往处于劣势。清代文人李渔为简寂观书写一幅对联,反映了这种状况: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谛,出我先师。”

自古以来,名刹依名山,名山因名刹而更有名,二者相得益彰,这在庐山又得到一次很好的佐证。

四、国际交往庐山同其它一些佛教名山一样,也和国外有着文化上的交往。仅就佛教而言,其影响远及朝鲜、日本。唐开元中(713—741),当南岳怀让下二世法嗣智常禅师主法庐山归宗寺时,新罗僧大茅和尚曾前来从师求法,《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均录其机语。宋咸平中(998—1003),广济坚禅师在庐山罗汉岭下、白鹿书院南建寺,寺成不久,高丽国来献佛、罗汉像,以章圣皇后曾梦十八应真请求归住庐山,因诏令将高丽所献金像供奉于此寺中,寺亦因此称罗汉寺,寺所在之山亦称罗汉岭。庐山在历史上以慧远在东林寺弘扬念佛法门而颇享道誉,日本净土宗中的一些信徒,至今追根溯源至庐山,尊东林寺为其祖庭,不断有僧前来礼谒,开展各种佛教文化交流活动。

七、亦禅亦教衡岳山

一、山川独秀衡山,又名岣嵝山或虎山,以其俊秀名闻天下,被誉为“五岳独秀”。它位于湖南衡山县西。旧志将现在的岳麓山、石鼓山也划归衡山,所谓“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周回八百里”。东南俯瞰湘江,如泛舟江上,从此经过,就会“帆随湘水转,处处见衡山”,湘水环带山下,五折乃北去。魏源在《衡岳吟》中比较五岳雄姿时写到:“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南岳独如飞,朱雀展翅垂云大”。南岳山形似朱雀,加之缭绕山间的烟云飘移变动,72峰真像翱翔于太空的神鸟一般。其脉正如诗云:“西起岷峨接滇贵,东走江越连吴会。南条之山谁最尊,俯临五岭控八桂。沅湘夹流迤逦来,下注七泽洞庭开”,实为“南干之大宗”。衡山为花岗岩断块山体。地近亚热带,年平均气温为11.2℃,年平均降水量为2000多毫米,气候温暖湿润。这里森林茂密,花草繁盛。由山麓远眺,但见群峰罗矗,层现叠出。计有72峰,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一说为云密)、紫盖、石廪五峰最为着名。

祝融峰,海拔1290米,为衡山最高峰,相传古代帝王三皇之一的祝融曾在此栖息奏乐,死后葬于此地,故名。祝融峰之高为衡山一绝。峰为群山环拥,位于中心“***”位置。因其山高风大,故“草木坚瘦”,苍松低矮。峰顶有祝融殿,殿旁有望月台,还有风穴雷池。相传风穴“每雨将作,阴风怒号,自其穴而发”。雷池为古人祷雨的地方,旁有甘泉涌流。峰下有罗汉洞、舍身崖、会仙桥等景致。峰顶气象万千,当“烟霭未尽澄彻”时,“四望渺然不知所极”,如“大瀛海环之”。当月明星稀之时,则会感受到“人间朗魄巳皆尽,此地清光犹未低”的意境。至于日出,更令多少登山者为之惊心动魄。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趋之若鹜,在此留下美好的诗篇,试摘录几段以共尝: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

山翁爱山不肯归,爱山醉眠山根底。

山童寻着不敢惊,沉吟为怕山翁嗔。

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韩愈《祝融峰》,

曾到祝融峰顶上,步随明月宿禅关。

夜深一阵打窗雨,卧听风雷在半山。

陶弼《祝融峰》

云山于此尽,风袂不胜寒。

孤岛知人意,茫茫去不还。

朱熹《祝融峰》

紫盖峰,在南岳庙东。其形嵯峨有似麾盖,因以为名(一说有“紫霞华笼之状,其形如盖”故名)。诸峰皆向祝融,如“拱揖”之状,独此峰面南。杜甫有诗述及:“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山业相望”。峰顶有鹤泉、仙人池、翠麓岩、鹤呜台、宝露台及天宝台等景观。相传宝露台系夏禹埋宝露瓮之处。峰有飞泉如素绢,“分映青林,直注山下”。朱熹在《紫盖峰》诗中吟咏道:

谁能张紫盖,杳杳来空中。

双双逼人清,对侍两碧瞳。

我来待高秋,飘然御天风。

前驱二彩凤,乘予一苍龙。

芙蓉峰,在南岳庙北。峰有飞泉瀑布下灌田亩。相传赤精子曾授经于此,今留有讲经台。此峰风景极佳,《荆州记》称,衡山三峰极秀,一紫盖,一石,一芙蓉。芙蓉峰“最为竦杰,非晴不见”。

石廪峰,在岳庙西南。其峰耸峙,远望如仓廪之形,故名。相传此“仓”有二石门,门开预示歉收,门闭则预示丰收,所谓:“时雨闻开阖,年秋识歉丰”。峰顶有陈真人炼丹台等遗迹。相传南朝刘遗民曾受指点在此峰觅“仙方上药”,因迷路不复至,故称当地为“迷津”。有诗咏此:“新陈四时雪,启闭一天风,上药何曾得,迷津路罕通”。

天柱峰,在南岳庙西北方向。其形如双柱,因名。山势峻伟,正所谓:“一柱通天镇火维,层标拔起势孤危。翠摩日月蟠三楚,影落元湘带九疑”。

衡山不仅峰美,而且水也很美,不少飞流清泉奔突其间。一动一静,使得南岳更加多姿而迷人。据有关志书统计,主要有3涧、9溪、25泉、9池。3涧为灵涧,出自天柱峰下;寿涧,出自紫盖峰下;洞真涧,出自紫盖峰东、祝融峰南。9溪为舜溪、禹溪、清溪、明溪、双溪、渭溪、宏溪、云溪、夕阳溪。25泉为玉砂泉、鹤鸣泉、观音泉、梦应泉、甘泉、虎跑泉、夜乐泉、得道泉、浴丹泉、普客泉、悬泉、金砂泉、白鹤泉、卓锡泉、灵泉、洗药泉、白泉、雷霆泉、安乐泉、苍龙泉、一酌泉等。九池为仙人池、长生池、浴丹池、法雨池、洗钵池、雷池、洗药池等。

充足的雨量和江河溪流的环绕,加之南面盆地的地形产生的大量水气不易散失,使72峰常笼罩在云雾弥漫之中。烟云的飘移变幻,为南岳群峰蒙上一层瑰丽而神秘的色彩。“衡山烟云”成为南岳的一大奇景。

二、释子法苑衡山是佛教名山之一,自古以来这里寺院遍布、名僧会集,是万千信徒朝拜的圣地。据史载,这里祠宇寺观有300余所,其中佛教寺庵约有百余所。从记载看,最早的寺院建于晋代,多数建于南朝、唐及五代,宋以后新建的寺院已为数不多。

建于晋代的寺院主要有***禅寺、会善寺。***禅寺,位于岣嵝峰,晋咸和年间(326—33∵4)建,号云龙寺。隋大业末年,高僧大明居之。至唐末迁移山下。五代时楚马殷更名为金轮寺。宋太平兴国中,太宗赐“***寺”额。这里“环寺杉松数万,每至风激,林响声若海涛”,诗云:“茂林深似海,古刹湛如渊”。寺旁有普客泉、道人亭。会善寺,在会善峰,建于晋咸和年间,时称重理寺。相传为十八高僧禅会之所。据唐朝沙门惠日所撰《十八高僧传》,十八高僧指陈·惠思、梁·惠海、隋·智颖、大善、僧照、惠成、大明、惠勇、惠稠、惠诚、惠、善优、昙楷、义本、义颢、悟实、道伦、智明。

建于南朝的寺院很多,其中有南台禅寺、福严禅寺、方广寺。南台禅寺,梁天监中,高僧海印喜其山秀地灵,结庵而居。唐天宝初,希迁禅师见此地有石状如台,乃居其上,传授慧能南宗禅法,影响甚广,学者日众,寺亦成为南方禅宗第一大道场,亦为禅宗曹洞、云门、法眼三家的祖庭。希迁墓尚在,所着《参同契》刻石立于寺内。寺西有甘泉,注入寺内,名之洗钵池。宋代石曼卿书“释迦文佛”四字在寺前石崖上。寺周环境极佳,有诗吟道:“烟萝深处南台寺,景象观来地最高。拨土谁开诸洞上,层楼人架半崖牢。石桥过处数千仞,松径行时几万遭。到此心生清净外,峰头闲看戏猿猱”。后经历代重修,现寺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据说,日本僧六休,为唐僧希迁四十二代孙。日本佛教曹洞宗追认南台寺为祖庭。实际上,南台寺同为禅宗曹洞、云门、法眼三家的祖庭。福严禅寺,在掷钵峰,被称为岳中禅刹第一。陈太初中,法华宗先驱者惠思和尚自大苏山领众来此建立道场,因修《法华》、《般若》,故寺称般若寺。唐代南宗禅奠基人之一怀让禅师也曾结庵于此,为七祖道场。寺东北有磨镜台,相传,怀让曾在此以磨砖方式启发道一,使之“决然开悟”。这里古木参天、浓阴蔽地。怀让墓在台后,有唐碑“最胜轮塔”四字,传为裴休所书。寺周景致极多,有虎跑泉、马祖庵、三生塔(慧思墓)、七宝塔、坚固塔、玄泰塔、兜率桥等。风景极佳,有诗吟道:“掷笔峰高处,鳞排殿数层。有名千古寺,无念十方僧。云出松窗侧,苔粘石砌棱。正酬君禄切,难此继南能”。宋绍兴年间被焚毁,虽经修复,规模已远不及前。现寺内有大雄宝殿、藏经阁、斋堂、禅堂等建筑。寺内石柱上有一对联:“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除佛教殿堂之外,寺内又有岳神殿,属儒家神殿,寺兼儒、佛,可谓特色。福严寺在南岳佛寺中占有重要地位。方广寺,在莲花峰,梁天监初,僧希遁结庵山上,为南岳十八高僧惠海和尚的道场。唐代,李白曾到此游,留有《咏方广诗》:“圣寺闲栖睡眼醒,此时何处最幽清。满窗明月天风静,玉磬时闻一两声。”描绘出山中古刹的幽深和闲适。方广寺之深为衡山一绝。宋元丰中,山洪暴发,移寺于峰下。明再修缮。寺有正殿和祖师殿,侧有二贤祠,西有惠海和尚补衲台、洗衲台,附近还有石涧潭、黄沙潭、黑龙潭等景观。云峰寺,后倚云密峰,前临禹溪,建于梁天监年间,高僧法磴,曾在此聚徒讲道。有会圣阁、齐云阁、养亭、清照亭、松风亭、观音泉、梦应泉,风景极佳,正如诗云:“绀宫清绝占奇峰,迥在朱陵宝界东,赏遍禅林归驭晚,禹溪斜日照丹枫”。

隋唐五代寺院很多,其中有上封禅寺、胜业禅寺等。上封禅寺,位于祝融峰下,原古先天观,隋炀帝时始易为寺。“其势孤峭特迥,禽鸟不能及”,下视众山如觞豆而已。因高寒,故秋初已结冰,虽盛夏亦夹服。木之高大者不过六七尺,万年松亦不盈丈。若烟云稍开,四望千里,使人心旷神怡。历来游赏骚人题泳甚多。僧齐己诗云:“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四方皆碧落,绝顶正清秋。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寺侧有风穴、雷池、龙年堂、祝融庙基、青玉坛、白壁坛等。佛寺与儒、道遗址共存。毕田有诗咏此:“既壮黄金宇,何言青玉坛。谁将应供者,又此易仙官。”胜业禅寺,在衡岳庙东,即古圣容寺。相传,夏禹建清冷宫以奉虞舜之像,唐武宗朝废之,五代楚国马氏再建,改为报国寺,北宋政和中改为神霄宫,后复为寺。寺内有株禹柏树,极为高大,“庭际虽广,一柏尽蔽之”。寺后甘泉上筑有悦亭。寺中还有柳宗元所撰弥陀和尚第二碑。这里题咏也很多,试摘一首:“故宫余禹迹,胜地属僧家。古庙松阴合,幽亭竹影斜。岭云吟尝合,山鸟定中哗。谴逐成经别,空怀客路赊”。

此外,藏经殿也为佛教一圣地。因明太祖朱元璋赐大藏一部于此而得名。位于祥光峰下,殿极宏伟,周围林木繁盛。附近无碍林中还有三株“宝树”:“金钱柳”、“连理枝”、“同根生”。“藏经殿之秀”为南岳四绝之一。

南岳是名僧荟萃之所,但影响最大的当推天台宗三祖慧思、南宗禅奠基人之一的怀让和净土宗三祖承远。

慧思(515—577),被追为天台宗三祖。俗姓李,后魏南豫州汝阳郡武津(今河南上蔡)县人。15岁出家,“奉持守素,梵行清慎”。20岁受具足戒,“道志弥隆”,“栖幽静,常坐综业,日惟一食,不受别供”杜绝周旋迎送,每日诵法华等经,数年之间便满千遍。

因读《妙胜定经》,开始修习禅观。时慧文禅师聚徒数百,众法清肃,道俗高尚,乃往归依,从受正法。每天认真完成僧人常务,不怕劳苦,然时时不忘潜心修禅,终于开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一念明达。后将自己悟得的道理,请教于鉴、最等法师,得到他们的赞许。研炼越久,领会越深。后游行各州,讲习禅学,其名远闻四方,学徒日盛。他以大小乘中的定慧法,敷扬引喻推及其他。梁承圣三年(554),展转来到大苏山,在开岳寺、观邑寺讲《大品般若经》,信徒日众。陈永定二年(558),于光城县齐光寺完成书写金字经本并贮于宝函的心愿,并撰写《立誓愿文》,陈述自己弘扬般若、广度众生的思想。陈光大二年(568)自大苏山带徒众40余人入住南岳,继续倡导心学(修禅),当地信徒莫不归宗。陈主(废帝)迎他到建业(今南京),住栖玄寺,讲《大品般若》。鉴于当时南地崇重义门(理论),轻视禅观,于是双开定、慧两门,昼谈义理,夜间修禅,使禅法尽力于引发智慧、穷究实相。走所谓“因定发慧”的学道之路。陈主尊他为“大禅师”,道俗倾仰。后又返南岳,继续传授禅法。他平时讲学,“善识人心,鉴照冥伏,讷于言过,方便诲行”,深得徒众爱戴。平时奉持大戒,衣服只用棉布,寒则装以艾叶以避风霜。时人认为“自佛法东流几六百载,惟斯南岳慈行可归”。陈太初九年(577),从山顶下到半山道场,大集门徒,连日说法,语极苦切,旋终。凡所着作,口授成章,无所删改。撰有《诸法无净三昧法门》2卷、《立誓愿文》、《随自意三昧》1卷、《法华安乐行义》2卷、《大乘止观法门》2卷等。慧思的中心思想虽属于《般若》,但他更推崇《法华》。认为讲《大品般若》只有讲到《法华》才讲***义,这对于他的弟子智岂页后来创立以《法华》为中心的天台宗学说,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故后来被推为天台宗的三祖。他的弟子很多,着名的还有新罗人玄光、大善,南岳的僧照、枝江的慧成、江陵的慧威等人。慧思在南岳的主要道场是般若寺,即后来“岳中禅刹第一”的福严寺,另外许多地方也留有他的遗迹。例如,天柱禅寺下有慧思二生塔,会善寺也曾是慧思禅会之所,高台禅院处,相传原有500和尚居住,闻慧思将至,说:“山主即至,我辈当避之”,遂徙他所,石上犹留车辙痕。这些都可见慧思在此地影响之大。

怀让(677—744),南宗禅奠基人之一。俗姓杜,金州安康人。15岁往荆州玉泉寺,依弘景律师出家。后往曹溪参谒六祖慧能,执侍左右15年,得其法。唐先天二年(713)前往衡岳居般若寺,弘扬禅法。开元中有沙门道一,在寺附近常习坐禅,怀让知是法师,前往问道:“大德坐禅图什么?”答:“图作佛。”怀让乃取一砖,在庵前石上磨。道一问:“磨作什么?”答:“磨作镜。”道一说:“磨砖岂能成镜?”答:“磨砖既不能成镜,坐禅岂得作佛?”道一问:“那么如何作才是呢?”答:“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呢,还是打牛?”道一没有回答,怀让开导他说:“你是学坐禅呢,还是学坐佛?若学坐禅,而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禅门要道,不应有所取舍。如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着坐相,说明并未明达其理。”道一听后,豁然契会,从此成为怀让的得意弟子。怀让在这里用以开导道一的一番话,体现的是禅宗的基本思想,即,佛不由坐而得悟,成佛的根本在于自心,自心等同佛性,提倡主观觉悟。怀让居般若寺30年,对弘扬南宗教义作出重要贡献。其入室弟子6人,怀让这样评价过他们:“汝等六人同证吾身,各契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仪(常浩);一人得吾眼,善顾盼(智达);一人得吾耳,善听理(坦然);一人得吾鼻,善知气(神照);一人得吾舌,善谈说(严峻);一人得吾心,善古今(道一)。”可见道一得其心印。怀让对“心”评价是极高的,认为“一切法皆从心生”。天宝三年(744)终于衡山,春秋68,僧腊48。道一为其师建塔于别峰。后谥号为大慧禅师,塔号最胜轮。

承远(712—802),被尊为净土宗三祖。四川锦竹人。始学于成都唐公,次资川诜公,年24岁到荆州玉泉山依惠真出家。遵师嘱居南岳设教,从其化者万计。后离开衡山,到通相处学经律,又到广州向慧日求教。慧日开导他不可超然独善,应依《无量寿经》修念佛三昧,以济众生。自此顿息诸缘,专修净土。天宝元年(742)归衡山。“以专持名号为正行,以布施持戒为助行,以专念法门书之途巷、刻之溪谷”。自处于弥陀峰岩石之下,人施之以食则食,不施之食物则食土泥草木。“羸形垢面,躬负薪樵”,虽天子,征之不去,自律甚严。后在居处起“精舍”,号弥陀寺。寺内仅安置经像,精苦修道。贞元十八年(802)七月终于寺,年九十一,葬于寺之南冈。柳宗元曾为他制碑文,即《弥陀和尚碑》,立石寺门之右。代宗尊他为国师,赐其居处为般舟道场。门下最着名者为法照。

希迁(700—790),南宗禅承上启下重要代表人物。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省高要县)人。开元十六年(728)受具戒。初师慧能(南宗禅创立者),慧能逝世后,受遗命,往庐陵清凉山师事行思(慧能弟子)。当时行思弟子众多,但最中意的还是希迁,曾说:“角虽多,一麟足矣”,给予他很高评价。在行思处得法后,于唐天宝初年(742)。往南岳南台寺。寺之东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众仰之,号石头和尚。希迁在此传授南宗禅法。当时南岳的禅师怀让、固、瓒等人都很推崇他,对自己的门下说:“彼石头真狮子吼,必能使汝眼清凉。”由是影响更大,学者日众。南台寺成为南方禅宗一大道场。希迁殁,建塔于山脚,唐德宗赐谥为“无际大师”。大中初年,宰相裴休书《无际禅师见相塔碑》于其旁,行笔遒劲。所着《参同契》、《草庵歌》由善圆师刻石立于寺内。其弟子有惟俨、道悟、天然等21人,后来演化成曹洞、云门、法眼三家。故南台寺也应是这三家的真正祖庭。

道一(709—788),唐代着名禅师。汉州什邡县(四川什邡县)人,俗姓马,后人尊为马祖。幼依资州唐和尚落发,受具于渝州圆律师。唐开元中(735),习禅定于衡岳山中,时居于般若寺的怀让禅师见他不凡,遂借“磨砖作镜”导之以理,使他豁然开悟。从此在衡岳师事怀让10年,得其心印。离开衡岳,先后到建阳佛迹岭、临川、南康龚公山开堂说法,创建禅林。大历中(766—779)居钟陵(江西进贤县)开元寺。四方学者,云集座下。其入室弟子139人,各为一方宗主,转化传布于天下。道一在洪州传怀让宗旨,被称为洪州宗。六祖慧能所创禅宗至此而大盛。其言行,后人辑有《马祖道一禅师语录》、《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各1卷。唐贞元四年(788)二月殁,谥大寂禅师,塔曰大庄严。

法照,唐代净土宗着名法师。据考为南梁州(治今陕西汉中)人。游于南方,永泰中(765—766)到衡山师事承远,受净土法。大历二年(767)栖止衡山云峰寺。四年(769)又于湖东寺入般舟道场,传布五会念佛法。同年离南岳衡山北上,次年至五台山,弘念佛往生法门,建竹林寺为念佛三昧道场,后赴长安住敬业寺净土院,继续传布五会念佛法,在当时影响很大。唐代宗感其劝化之盛,遂迎入禁中,教宫人念佛,并尊为国师,世称为五会法师。遗着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3卷、《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1卷。

法澄(723—801),俗姓郭。居衡山云峰寺,广阅众经,故理得其深。平时“轨行峻特,器宇弘大”,有来受律者,示之以尊严整齐;有来求道者,示之以高广通达。前来受教者上自元臣硕老,下至“髫童毁齿”,凡度学者5万人。律己甚严,“冬不燠裘,饥不丰食”,为世之仪表。时推人师,则专其首,诏求教宗,则冠其位。乾元元年(758),唐肃宗命五岳推荐高僧,南岳首推法澄。凡莅事50年,弟子3千余人,其中着名的有诠、远、振、巽、素等人。所居云峰寺,后倚云密峰,前临禹溪,西有大禹岩。初建于梁天监中。法澄在此开坛聚徒讲道,直至迁化。柳宗元为他撰有《南岳云峰寺和尚碑》及《南岳云峰和尚塔铭》。

日悟(735—804),俗姓蒋,零陵人。13岁出家,22岁受具戒。师津大师。津大师在衡山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得正法。日悟尽得其道,接补其师地位,为浮图者宗。后以为由定发慧必用毗尼为之室宇,遂执业于东林恩大师。以为去凡即圣,必以三昧为之轨道,遂服勤于紫霄远大师。得道后归而传教。度比丘众,每年凡千人,37年不断。唐肃宗制天下名山,置大德7人,日悟即其中一人。曾于崇岭起精舍,凡南方专念佛三昧者,多由此出,被称为般舟台。逝后,唐元和三年(808),其弟子景秀为之立碑,柳宗元还为他撰写了碑文。

惠开(733—797),俗姓欧阳,潭州(治今长沙)人。天宝十一年(752)出家,大历十一年(77∵6)登坛为大律师。曾师峻、侃以究戒律,又师秀、昱以通经教。广德二年(764),立大明寺于衡山,诏选居寺僧21人,以惠开为首。后衡山立“毗尼藏”,诏选讲律僧7人,惠开在选中。平时律己甚严,动辄皆依教戒,为学者数万。后人对他的评价是“得众若独,居尊若卑。晦而光,介而大,灏灏焉无以加也。”其弟子有怀信、道嵩、无染(尼)等。其塔在祝融峰西址下,碑在塔东。碑文为柳宗元所撰。

玄泰,五代时南岳高僧。因不衣丝绸,号泰布纳。居衡山紫盖峰,其寺号七宝台。豁如自适,不收门徒。深于禅理,善着文,笔若有神。时山民斩木烧山,对环境损害严重。玄泰针对此,作《畲山谣》加以劝阻。相传有这样的句子:“由道今年种不多,明年阔斫当阳坡。国家寿岳尚如此,不知此理如之何?”此文广为流传,楚王马殷听到后令衡州太守对此山民陋习加以制止。佛教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由此可见一斑。

三、三教鼎炽之文化名山早在远古时代,衡山已被抹上浓厚的文化色彩。相传黄帝定五岳,衡山为南岳。这里有许多关于黄帝、炎帝的传说。据说夏禹导水岷山之阳至衡山,在岣嵝峰得金简玉牒治水之书,后人立有神禹碑以示纪念。周武王受命辨九州之国,正南称荆州,其山镇称衡。《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清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每年都有祭山神的活动,南岳衡山历来为享祭之山。现存的南岳大庙,即唐武德年间高祖李渊遣人修建的山祠,后经历代修建,至清光绪八年(1882)形成现在的规模。它是湖南最大的古建筑,位于衡山脚下,坐北向南。有正殿、寝宫、御书楼、盘龙亭等。占地九万八千五百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宏伟壮丽。正殿中的72根大柱(象征南岳72峰),由石凿成,柱头还有精美的雕刻。大殿四周的石栏上,还有144块汉白玉浮雕,表现的是《水经注》中的典故。据史载,通向岳庙的道路绵亘数十里,“夹道皆合抱松桂相间,连云蔽日,人行空翠中,而秋来香闻十里,计其数一万七千株”。岳庙正所谓“千杉翠拥,万瓦烟生”。

衡山历来是知识分子游历、讲学、休憩和隐居的绝好去处。唐代的韩愈、柳宗元都在此逗留过,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陈子昂、韦应物、贾岛、王勃、宋之问、张九龄等人都来过这里。宋代欧阳修、朱熹、张木式等都在此游历和生活过。他们为山川所陶醉,留下许多动人的篇章。李白认为衡山是“江南之仙山”,具有“黄鹤之英气”。王维在《方尊师归南岳》中描绘道:“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瀑布松杉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韩愈在《谒南

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中写道:“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值秋雨节,阴风晦昧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空。”衡山开云,从此被传为佳话。后人为纪念他,还在衡山县城西门高台上建开云楼,其岭称开云岭。钟灵山川,似乎可以予人以钟灵之气。许多文人学士都看中这块园地,在此讲学和研讨学问。见于记载的着名书院有邺侯书院、石鼓书院、胡安国书院、周廉溪书院、胡铨书院、南轩书院、甘泉书院、白沙书院、邹东廓书院、集贤书院、文昌书院等。邺侯书院即南岳书院,最先系唐朝宰相李泌子李繁为纪念其父曾在此隐居而建,位于集贤峰下。相传李泌、张九龄曾在此论道。石鼓书院位于回雁峰下,初建于唐朝,宋代重建,景年间宋真宗赐额并学田,与睢阳、岳麓、白鹿合称为四大书院。许多着名的学者在此留下他们的足迹。创办周廉溪书院的周敦颐(101∵7—1073)系北宋着名哲学家,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创办胡安国书院的胡安国(1074—1∵138)系南宋着名经学家,他的《春秋传》明初被定为科举取士的教科书。创办胡铨书院的胡铨(1102—1180)系南宋学者。创办南轩书院的张木式(1133—1180)也是南宋着名学者,和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建甘泉书院的是明代着名学者湛若水(1466—1560),与王阳明为友。以其号相称白沙书院的陈献章也是明代着名学者。建邹东廓书院的邹守益(149∵1—1562),初讲学于石鼓书院,从学者甚众。衡山也是儒学延播鼎盛之地。

不仅如此,衡山还被称为道教的洞天福地,道教甚至早于佛教在此传播,但基本上也是始于晋,发展于南朝,盛于唐。见于记载的道观有数十处之多。其中有,建于晋代的衡岳观、元阳宫、洞灵宫、招仙观、九真观;建于南朝的中宫、北帝院、九仙宫、西台观、西灵观;建于唐朝的紫盖院、圣寿观、田真院、寻真观、洞阳宫、紫虚阁等。现存的水帘洞古称朱陵洞,传为朱陵大帝所居,道教36洞天福地,此为第三。洞在紫盖峰下,上有谷地,下临绝壁,中有水池。水自谷口奔泻而下,形成瀑布,甚为壮观。张居正诗“误疑瀛海翻琼浪,莫拟银河倒碧流。自是湘妃深隐处,水晶帘挂五云头”,及毕田诗“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帘冷喷秋”即咏此。“水帘洞之奇”也为衡山一绝。衡山自古流传许多道教修炼成仙的传说,为它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从全国范围看,佛、道都盛行于唐代,但因李唐王朝尊李耳为祖,对道教更为推崇,故道教的发展应具备更为有利的条件。而事实上道教在此的影响远不及佛教。据唐末道士杜光庭所作《历代崇道记》,道士共15000余人,不及僧人二十分之一。据衡岳有记载的寺观来看,道教的观、宫不及佛教寺庵的三分之一。一些寺原为道观改建而成。如柚峰西北的西观台,相传最早为周穆王所建,陈代改为太初观,后改为寺。又如光天观,系道教二十二光天坛福地,天业中改观为寺,即上封寺。西有青玉坛福地,佛教改名为罗汉行道坛。灵峰寺建于五代天福年间,其西北有王母殿基,下有石刻真人像,原当系道教宫观。从一定角度上可看出此地佛长道退之势。在衡岳,佛道的分布大体是:道教宫观多集中在山之东北,而佛教寺院则多集中在山之中、西部。也有佛、道共处于一地的记载,如《南岳总胜集》载:吐雾巾子二峰“北有仰天台神庙尼寺基,亦有庵宇,僧道居之”。白马峰“上有庵宇,僧道居之”。

儒、释、道三家都在衡岳蓬勃发展,它们在斗争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作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就必须适应中国的国情,向中国的传统文化靠拢。无数佛教学者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这项工作。魏晋时期,佛教学者多用老庄玄学思想来解释佛教教义,以迎合上层社会的需要。南北朝时期,南岳高僧慧思在此基础上,还吸收了中国道教的神仙方术思想。例如在他的《誓愿文》中曾发愿“成就五通神仙”以期长生。至于后来创立的禅宗,则完全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了。“庄子的虚无主义思想和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玄学家的得意忘言理论以及旷达放荡、纯任自然、蔑视礼法的性格”,以及儒家“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性善论”都对禅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南岳高僧怀让对南宗禅的创立及其在南岳的传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道教对佛教产生影响的同时,佛教对道教也同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南北朝时期,道教着作中有许多宣传神仙长生的思想,而到隋唐时期则转向唯心主义哲学理论的研究,这同佛教理论的渗透不无关系。唐代曾在南岳活动,并对南岳道教产生重要影响的道教大师司马承祯倡导五戒、八戒、十戒。这些戒律是在吸取了佛教有关戒律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至于他提出修炼主要在于修心,修心在于主静,以及“坐忘”、“静则生慧”等主张,显然源于佛教的“三学”。

在三教混同中,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作用,许多高僧和道士本身就是儒士出身。他们的加入,抬高了佛、道教的地位,也提高了佛、道教的水平。改造后的佛教,也更加引起知识分子的青睐和关注。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自觉不自觉地将佛教文化、道家学说引进儒学中来。北宋,在衡山有很大影响的哲学家周敦颐就是个典型。他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都很大。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教思想,提出“宇宙构成论”。而他的达到道德最高境界须通过“主静、无欲”的思想则来自佛教。衡山白沙书院的陈南章,他主张修养“主静坐”的思想则颇接近佛教禅学的观点了。

三教混同,特别是佛、道的混同也反映在人们对佛道的看法上,往往界限并不分明。例如《南岳总胜集》载有这样一件事,唐永贞元年(805),南海贡卢眉娘,极聪慧,“工巧无比”,能在一丈绢上绣法华经7卷,字如小米粒,而点书分明。又善作飞云盖,其中有10洲3岛台殿麟凤之像,而执幢捧节的童子不下千数。唐顺宗极为赞叹,度她为道姑,赐号逍遥,敕居南岳魏阁。眉娘在绢上绣的是佛教的法华经,应度她为尼姑才是。可见在顺宗的概念中,佛道已有点不分了,这样的例子在民间还有很多。

三教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三教融合成为衡岳的文化特色。

四、国际文化交流

衡山的国际关系,主要是与新罗的关系。怀让禅师在山中开弘南宗禅法时,其门下有新罗弟子本如禅师和玄晟禅师预法席,但他们学成后是否还国,不得而知。如前所述,早在怀让禅师之前,天台宗三祖慧思门下已有新罗僧玄光法师承其法绪,第一次杷法华三昧传归海东。玄光在南岳山寺祖堂中,曾图写28人真影,玄光即其一,天台山国清寺祖堂亦然。足见其影响之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