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证,大理崇圣寺最迟建于公元九世纪初的南诏丰祜时期,在其鼎盛时,方圆七里,庙宇有九百八十余间,分三阁、七楼、九殿,寺内大小佛像共计一万余尊。因此,崇圣寺的名声远播西南,有“南中梵刹之胜在苍山洱水,苍山之胜在崇圣一寺”的称誉。后来,经过历代的兵燹和地震,除了三座大塔巍然屹立,原来的崇圣寺已经荡然无存。

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大理知名文人李元阳从荆州知府任上告老还乡,“里居不出,不营生业,薄自奉、厚施予”,花了三十年的时间重修崇圣寺。他倾心于崇圣寺,死后就埋葬在寺的后面。他专门写了好多篇有关崇圣寺的碑文,其中最着名的是《崇圣寺重器可宝者记》。他说:“寺之重器有五:一曰‘三塔’,二曰‘鸿钟’,三曰‘雨铜观音像’,四曰‘证道歌’、‘佛都扁’,五曰‘三圣金像’”。他还说:“这五重器,天下没有与之相比了。”什么是重器?重器即宝器。《孟子?梁惠王下》说:“毁其宗庙,迁其重器。”

这五件宝器,巍然三塔不必多说。建于南诏丰佑时期的中塔高入云表,旁边两座建于五代的小塔如翼内向,显得巍峨挺秀,历来是大理文明的标志。崇圣寺山门塔西紧靠,门的正上方悬挂一块巨匾,书斗大“佛都”二字,这是元代苍山念庵圆护禅师的真迹。圆护是大理人,大理总管尊称他为弘辩大师。传说,他的书法与赵孟笔力同一二昧,可见其笔力之精妙;相传他的右手从肘自腕“洞澈如水晶然”,因此世称“玉腕禅师”。大师的手迹除此“佛都”二字外,在寺内还有“证道歌”石碑和李道源撰文的《大崇圣寺碑铭并序》。《证道歌》又作《永嘉证道歌》、《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全一卷。唐永嘉玄觉(665~713)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玄觉初学天台,后闻禅宗六祖慧能说法,遂改宗入禅门,着作这首歌词。全文有247句,每句大部分为七字,共1814字(一作267句1817字),体裁为古体诗,或四句或六句一解,只分51解,揭示其悟境的要旨。撰述年代推定为神龙五年(公元705年)。以流丽的文体叙述禅宗真髓,是禅文学的绝唱,故广受禅门喜爱。进入崇圣寺山门,迎面有钟楼,名曰“胜概楼”,“嵯峨弘敞,八窗洞达,千村烟火,百里田畴,山色海涛,空于一览”。楼的正中悬挂一口直径丈余、厚近一尺的鸿钟,。钟为六面,分上下两层上层:上层每面高二尺五寸许,广二尺二寸余,各铸金六波罗密图;下层每面高一尺三寸许,宽一尺三寸余,各铸梵释四大天王像,以及“维建极十二年岁次辛卯三月丁未朔二十四日庚午建铸”题记。因此被称作“建极大钟”,制作精好,“制大而雅,声远而洪”,“自禁钟而下,此为第一”,即除了皇宫里的钟,这就是天下第一了。钟声百里可闻,楼上楹联对此作了描述:“大叩大鸣,小叩小鸣,普觉梦中之梦;一声一佛,千声千佛,遥闻天外之天。”大理一带居民称:“一方晨昏作息,视以为节。”每逢鸿钟敲响,点苍山中三百六十寺的大钟小钟一齐应和,使“妙香佛国”的苍洱大地弥漫着肃穆庄严的气氛。因此,“钟震佛都”被誉为“叶榆十六景”之最。钟楼西有观音阁,又称观音殿,南北九楹,瑰丽精巧。殿内观音铜像高二丈四尺,细腰跣足,人称如吴道子画风。传说,当年寺僧募铜铸像,铸时分三节,肩以下成而铜已尽。正当众僧束手无策之际,夜里下了一场夹铜的雨。寺僧掬而熔化,用铸佛首,像成铜尽,无欠无馀,因名“雨铜观音”。三圣金像在极乐殿,并高丈一尺,嘉靖间铸。传说,时值盛夏赤日,冶人无措,忽阴云如盖,独覆铸所。像成而云散,众人都很诧异。

有了这五件宝物,使南诏的内道场崇圣寺的美名远扬了上千年。可惜它们都在岁月的风雨中泯灭,不知去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