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寺历史悠久,几经兴衰。其初始建筑规制因缺乏记载,已不能祥知。

北齐、北周时期,佛寺遍布天下,僧侣占去国家人口的一般。据记载,北魏末年,我国江北地区已有佛寺3万余所,僧、尼达200万人。“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因国计民生受到很大影响,北周武帝宇文邕采纳了益州成都人卫元嵩“定教先后”的建议,余建德三年(547年)下令禁止佛、道而教传流。僧道尼姑被遣返回乡,寺庙庵观遂遭废弃,财产散给王公、臣子。当时的明练寺(永泰寺)亦不能幸免。释靖彰撰《大唐中岳永泰寺碑》说“倾遇武周不敏,正教陵夷”,导致永泰寺佛像被毁,尼僧流亡。这种衰败的境况一只持续到隋朝才得以缓解。

隋开皇年间(581-600年),文帝杨坚对明练寺“重加修复,又度尼廿一人,以崇景福”。仁寿二年(602年),又在明练寺建造一座大舍利塔。隋代在中岳嵩山建造舍利塔的佛寺除明练寺外,还有大法王寺。

唐贞观三年(629年),因明练寺位居深山,朝廷恐怕女僧遭受歹人的侵扰,敕令把明练寺迁徙到嵩山北麓,距京都洛阳很近的偃师县平川地区。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七月二十五日,嵩岳寺都维那僧道萤向朝廷“奏闻此故寺,依山带水,形胜幽栖,不假多工,便堪居住”。遂把寺院从偃师县又迁回嵩山故址,恢复了寺院旧制。

五代(907-960年)至北宋时期,永泰寺院仍保持了唐代贞观、天宝年间的规模,并有扩建。永泰寺现存的10余件雕刻精美的建筑物石构件,就是宋代扩建永泰寺的实物例证。

金代,永泰寺增建了一座千佛阁。因此阁的每一块砌砖的外侧面均雕有六龛佛像,多有千块,故称千佛阁。

元朝前、中期,永泰寺住持智和、圆公二人先后修整寺院,倡兴法场。元代晚期到明代初期,永泰寺后继乏人,殿宇废坏,佛像无光。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永泰寺有开始了修复。特别是万历三年(1575年)至(1576年)七月初一,河南郏县眼明寺尼僧圆秀来嵩山,见寺院荒凉,殿宇破损,乃泣而叹曰:“真佛祖之地也,今若此!”遂捐出自己的钱物,并发动登封、巩县、偃师、密县、郏县、汝州等五个县的70多位善男信女,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捐资修复了总持殿。该殿亦称后阁。总持殿建成后,“层云高洞,巍然焕然,井然毅然美观”,使永泰寺尼僧引以为豪。约从万历十三年至万历三十五年(1585-1607年),尼圆敬在圆秀修建的基础上重兴永泰寺,修建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基本维持了唐、宋以来永泰寺的小康局面。

清康熙三十七年至四十年(1698-1701年),尼道重、道安、道坤等;雍正末年至乾隆二十八年的三十余年间,尼惺智;乾隆十六年,永泰寺住持尼同保;乾隆五十五年尼贤义;道光八年住持尼净玥等,先后率众尼僧或修筑寺院殿房,或金装佛像,或置田建地等。清代永泰寺僧尼的生活比较富裕,有时也资助其他寺院进行建设。如雍正五年,尼玄长代表永泰寺众僧曾捐资嵩岳寺完成金装佛像(白衣大士)。

1928年,河南省***主席冯玉祥没收寺庙田产归文教部门,永泰寺亦在其中。新中国建立前夕,永泰寺院尚有山门、中佛殿、大雄殿、皇姑楼和大雄殿前两侧的伽蓝殿、六祖殿及寺院北侧的洪武殿、关帝殿、白衣殿等33座古建筑,多是年久失修,殿堂破旧,残墙断壁,碑碣倒伏,衰败的使人不堪入目。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逐年拨款修葺,使永泰寺的珍贵文物得以妥善保护。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公布永泰寺塔、永泰寺院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登封县文物保管所保护管理。

1964年,河南省文化局拨款1万元,由登封县文物保管所负责整修加固永泰寺唐塔塔基和金代嵩山永禅寺均庵主塔塔基。永泰寺唐塔塔基经历一千多年的山水冲刷,西、南两侧地面已经悬空,危及塔体安全、此次整修共用石80多立方米,垒砌了悬空部分,稳固了塔基。

1986年,河南省文物局拨款1.5万元,由登封县文物保管所负责落架修复了永泰寺清代建筑大雄宝殿和六祖殿。

1963年6月,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从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的5年间,郑州嵩山永泰旅游有限公司经理屈玉荣女士多方筹集800万元,与登封市文物局合作,对寺庙古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和修复工作,塑造了大量的佛教造像,绘制了大面积的彩色壁画等,使昔日残破不堪的永泰寺焕然一新,光彩夺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