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的少林寺之谜

完成于东魏年间的杨★之的《洛刚伽蓝记》被誉为是“反映一个京师、一个王朝的历史文学”。

杨氏自序说:“迨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逾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履;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于是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与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

北魏后期的洛阳,佛教呈现一派光怪陆离的兴旺景象,寺院多达1367所,较西晋时的42所,猛增了32倍。据潘桂明先生的统计,《洛阳伽蓝记》记录了洛阳城内有寺名的寺院共71所。其中,诸王所立者12所;百官所立者10所;阉宦所立者6所(其中5所为尼寺);诸帝所立者5所;诸后所立者5所;平民所立者4所;西僧所立者2所;军士所立者1所……甚至于㈩现了“寺夺民居,三分且一”的局面。

北魏自宣武帝元恪(483~515),对佛教采取了宽纵的政策。元恪本人“笃好佛理,每于禁中亲讲经论……上既崇之,下弥企尚。”接着,六岁的孝明帝元诩登基,灵太后胡充华“亲揽万机”,更把崇佛之风推向高峰,也使国运走向了死亡的边缘。所以《魏书·释老志》说:“正光以后,天下多虞,工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人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白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略而计之,僧尼大众二百万矣,其寺三万有余。流弊不归,一至于此,识者所以叹息也。”

武泰元年(528年)二月,孝明帝崩。四月,大都督尔朱荣举兵向洛,在河阴,一举杀戮王公卿士1300多人,将灵太后及三岁的幼主元钊并沉人黄河之中。北魏末年,政局迭变,人事无常,六年间(528~534年)换了四个皇帝,改了七次年号,至天平元年(534年)∵十月,孝静帝元善见迁都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北魏灭亡。

当武定五年(547年)杨衙之再游洛阳时,所见已是“城廓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塔庙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的惨相了。

我们说过,杨★之在他的《洛阳伽蓝记》中对少林寺只字未提。

杨★之对于住过少林寺的译经大师菩提流支是了解的,他在该书卷4“永明寺”条中提到了他;他对于在嵩少头陀坐禅的菩提达摩也是了解的,在该书卷广永宁寺”条及“修梵寺’’条中提到过他。那么,杨★之怎么会遗漏这大名鼎鼎的少林寺呢?

在《魏书·冯亮传》中也许能找到—些端倪。

这冯亮,原是萧衍“平北将军”蔡道恭的外甥,正始元年(504年)八月,当北魏中山王元英攻宁丁梁国义阳城(今河南省信阳市北)时被俘虏。元英素闻冯亮“博览诸书,笃好佛理”,便以礼接纳之。冯亮到洛阳后,因性喜清静,即隐居于嵩少道场寺。不久,菩提流支、勒拿摩提在少林寺“翻经堂”翻译《十地经论》(508~511年间译出),冯亮恐亦参与其事,所以在511年时宣武帝命冯亮“侍讲”《十地经论》。足见冯亮和译师们“同步”对此经深有研究。这暗示:冯亮可能一直住在少林寺,而少林寺当时可能就叫道场寺。

冯亮在寺内与僧徒一起,礼诵为业,蔬食饮水,并有终焉之志。他曾一度因逆人王敞事件受牵连,被执送尚书省十余日。虽获免雪,不敢还山,寓居城内之景明寺,“后思其旧居,复还山室”。这“山室”应是“少室”的形误。

冯亮雅爱山水,又兼巧思。宣武帝曾给其工力,命他与河南尹甄琛、沙门统僧遥等人修造闲居寺,即今登封县城北五公里处的嵩岳寺。该寺峻工于520年,而冯亮本人却于513年冬天去世。有趣的是,他在临终前的遗嘱中说,他死后要左手持笏板,右手执《孝经》,置尸于磐石之上,然后火焚、起塔,表示三教同归之意。

还有一个旁证,说明少林寺就是道场寺。《续高僧传·法上传》云:法上(495~580))是跋陀的法孙、慧光的大弟子。他长期在少林寺学法,声誉很高,时人称赞说:“京师极望,道场法上。”意思是京师洛阳的顶尖人物,便是道场寺的法上。

完成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的道宣的《续高僧传》,在记述孝文帝为跋陀立寺时说:“有敕就少室山为之造寺,今之少林是也。”同样暗示当年这寺院还不叫少林寺。同书又记跋陀称其所住处为“少林精舍”。“精舍”一词,最初是指汉代儒家教授学生之处。《后汉书》中的《姜肱传》、《刘淑传》、《檀敷传》、《包咸传》等均有记载。三国、西晋以来,道士及沙门所居亦往往袭用“精舍”之名,后来,“精舍”一词含义扩大,亦泛指寺院。则可推测“少林”的名目,最初只属于跋陀所住的禅室而已。∵∵∵∵∵∵∵∵∵∵∵∵∵∵∵∵∵∵∵∵∵∵∵∵∵∵∵∵∵∵∵∵∵∵∵∵∵∵∵∵∵∵∵∵∵∵∵∵∵∵∵∵∵∵∵∵∵∵∵∵∵∵∵∵∵∵∵∵∵∵∵∵∵∵∵∵∵∵∵∵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