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亲密见证:大昭寺·唐蕃会盟碑∵

作者:贾立君∵

来源:新华网∵∵

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的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是***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经历代多次扩建,形成如今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宏伟规模。它有5座金顶、108个佛殿,统摄苯教、宁玛、萨迦、噶举、格鲁等***佛教的五大教派和各教派所崇奉的佛、菩萨、本尊、祖师、护法诸神像。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语意思是经堂。“大昭”,藏语为“觉康”(意为释迦牟尼),意思是有释迦牟尼像的佛堂。这尊释迦牟尼像便是由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的等身镀金像,它在佛教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传,当时拉萨平原遍布湖沼,藏王松赞干布的尼泊尔妃子赤尊欲建寺庙,供奉她从家乡带来的释迦佛祖8岁等身像。可是,白天建寺,夜里倒塌。这时,赤尊听说刚从长安到来的文成公主懂得阴阳八卦、善勘舆地形,便派女仆带上一升金粉的礼物登门求教。

文成经过勘舆和测算,认为***地形如一巨大魔女仰天而卧,拉萨城中心是魔女的心脏,卧塘湖(大昭寺现址)是魔女的心血汇成,在此处填湖建寺可以镇魔。为使“女魔”四肢受到控制,人们在她身上钉了12根钉子。传说这12根钉子就是现今大昭寺主殿内的12根柱子;要建成供奉释迦牟尼的寺庙,还须调集1000只白山羊驮运土石,才能完成这样的功德。

松赞干布和尼泊尔公主采纳了文成公主的主张,征集了许多民夫和1000只白色山羊,开始填湖建寺。大昭寺开光的时候,松赞干布和他的两位妃子,感念白山羊的功德,吩咐匠人雕出一只白色山羊,安置在大殿一角,让它享受信徒香客的朝拜和祭祀。神庙也定名为“热阿曲朗祖拉康”,意为“山羊负土幻化的释迦神庙”。

大昭寺坐东向西,殿门边框上雕刻着莲花、飞天、禽兽,可见唐代建筑风格。

在大昭寺的正门入口处前面,竖立着两块石碑,南边一块是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会盟碑”或“甥舅和盟碑”。碑高342厘米,宽82厘米,厚35厘米,用汉藏两种文字刻成。这是公元823年,吐蕃赞普为纪念长庆元年至二年间的唐蕃会盟所建。

公元704年,吐蕃第四代赞普赤德祖赞继位后,派官员到长安请求联姻,经过长期的努力,唐中宗终于答应将金城公主嫁给他。

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进藏。这次联姻,是继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之后的又一次藏汉联姻史上的重大事件。

唐穆宗继位后,唐蕃双方为长期和解,决定“刻日月于巨石”,写甥舅会盟碑。据历史记载,从公元706年到822年,吐蕃和唐朝之间的会盟达8次之多。公元823年所立的唐蕃会盟碑,记载的是第八次会盟的盟文。

公元821年,第八代赞普赤热巴巾派使臣论纳罗向唐请盟,当年9月会盟于长安西郊。公元822年在拉萨设盟台,吐蕃最高僧官本参布参加会盟并诵誓约;公元823年立碑,唐朝使臣太仆寺少卿杜载等参加落成典礼。

碑文记载:“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碑文中强调了唐文成、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缔结了舅甥姻好之事;追溯唐蕃的历史和功业,并记载了这次会盟的经过、立石年月以及双方参加登坛会盟的官员名单。这块会盟碑表达了汉藏历史悠久的亲密关系,是汉藏历史上一件可贵的文物。

历史记载,此碑立后,唐蕃之间的纷争宣告结束,双方甚至结下甥舅关系,从而产生一种血缘上的亲近感。

在唐蕃会盟碑的两侧种有着名的“唐柳”,相传是文成公主将皇后在长安灞桥所赐的柳枝带来***,并亲手种植于大昭寺周围,所以也称“公主柳”。公主柳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尽管它现已枯萎,却依然被人们珍视。据传,***原无柳树,而现在各地的柳树都是从文成公主所带树苗而发展起来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