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尼姑生活纪实

凌晨三点半,当茫茫群山还隐没在夜色中时,昌明就同普寿寺全体僧俗一起去上早课了。身穿褐色袈裟的尼众和身着海青的居士神情肃然。长长的队伍蜿蜒而行,除了细碎的脚步声和几声轻咳再无半点声音。

清瘦的昌明是位出家三年的比丘尼,今年二十四岁,她一个月前从东北来到佛教圣地五台山的普寿寺尼众佛学院,希望能留在这里修行。她说:“这里是最如法的律学院。我还不知道自己能否被收留。”

在这里修行的比丘尼多是大学毕业生,学历最低的也是高中毕业,她们在受戒前都经过了三年的考验。

出家女众的生活是清苦的。她们每天早晨三点起床,晚上十点熄灯。依照佛教的仪轨,普寿寺里每天只吃早、午两顿饭。

普寿寺诵经的法坛有两层楼高,能容纳上千人。即使是夏天,五台山的早晨还是很冷,不少人冻得直抽鼻子。早课以梵文的咒为主。诵经礼佛时,尼众威仪端庄。待所有的经文诵完后,还要念一段祈祷风调雨顺民安乐的话。

昌明说,五台山僧众还曾一起祈愿北京申奥成功。

五点半,全寺排队去“五观堂”用早斋。此时,群山仍罩在朦胧的晨雾之中。

早斋一般是粥、面食和一咸菜一热菜。对于出家人来说,吃东西只是为了支持修行的色身,食物无好坏之分。用斋时不能讲话,要多少只能用筷子表示。如果要半碗,就用筷子在碗中部划一横;要稀的,就用筷子在碗里晃一晃;要稠的,就将筷子直立在碗中。

饭前,昌明和所有人一起双手合十诵经,检点修行有无日日精进。饭后,和其他人一样,她用沙弥尼给每人碗中倒的一点开水把残留的饭菜涮干净,然后喝掉。有时午斋也吃早上或前一天剩下的饭菜。

用过早斋,七点刚过,群山苍翠清新。稍事休息,寺里的学员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居士则开始了一天的劳动。在这里,劳动已成为必需。

米面运到了,每个沙弥尼扛起一袋,飞快运到五观堂;砖拉来了,十几个居士分成两组很专业地卸车,人人脸上洋溢着笑;一个瘦弱的小居士努力地抱着一块沉重的木板往前走;旁边的一群人中有的埋头用力打磨暖气片上的锈,有的在涂防锈漆和银粉……整座普寿寺都是学员和来修行的居士一砖一瓦亲手建起来的。一九九一年筹建时,除了***批给的一块四十几亩土地,寺里只有一百零五元钱。如瑞和妙音两位院长亲自带领全体学员打井、拔草、盖楼。后来不断有居士来布施和添砖加瓦。

现在,普寿寺已发展成为海内外闻名的律学院,为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培养了高素质僧才两千多名。

除了慕名而来的出家人,前来拜佛供斋的居士也络绎不绝。一对来自上海的新婚夫妇来寺院要求给他们举行证婚仪式,为了少杀生,他们不办酒席,把钱捐给了寺庙。

院长对他们说:“每个生命都有可能是我们往生的父母,我们对待任何人或动物都要友善。如果每对夫妇都能互敬互爱,尊老爱幼,社会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包二奶’的现象了。”周围人听罢不住点头。

上午七点半到十点半,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是寺中学员集体上课的时间。此外,每位学员还有各自的功课和劳动。没有课的或在教室和图书馆里读书,或在宿舍里温习功课,或在电脑室里打字、上网。

知客师说,在这里,学习和修行是无止境的,最短的学制也要十二年。

暮课在晚上七点半开始,允许寺外的男女信徒参加,一直到九点才结束。回到住处,还有学员还在佛堂前不停地顶礼。

因为学历不高,昌明最终没能留在普寿寺,但她决心回到自己的寺庙后按照在这里的所闻所见修行。她说,她不会忘记知客师常对她说的——“出家人要报国土恩、父母恩、师长恩和众生恩;有国才有教,有教才有我们出家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