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释道合一古刹——∵石室岩寺

杨元添

石室岩寺“石室藏烟”,自古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是一处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蜚声海内外的莆田着名游览胜地和重要的风景区之一。由其特有的摩崖石室而得名。

石室岩寺坐落在莆田市城厢区西郊大象山中部。始建于唐初,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载,从此神僧南禅宗西岳下四世妙应禅师在此开山以石室习禅,时遭两只猛虎入室侵扰。后这两只老虎均被妙应禅师用禅杖度化,从此紧随禅师为其护法。因而后人尊称妙应禅师为”开山祖师”、“伏虎祖师”,石室岩称为“伏虎岩”。至今寺前路旁尚存一块宋代书法家方左钺写的‘伏虎岩”3字篆书崖刻。

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7年)由道静禅师募化建寺,改名“石室精舍”。后为纪念妙应禅师开山之功德,朝廷赐额敕封为“妙应寺”。元至正九年(1349年)遭火灾。翌年由道泰禅师重建。

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又遭火患而消亡。直至隆庆三年(1569年),里中进士陈经邦为母卜葬于此山,才发现古刹的遗址,且见此地超凡,风光秀丽,赞叹不已。于是在明万历五年(1577年)按旧址重建寺院。尔后为防范再遭火患之灾,择在寺后之北壬癸位置(北方壬癸属水,取以水制火之意)再建一座“北极殿”,供奉‘玄天上帝”。继后又陆续增建“大士殿”、“八仙阁”、“香积寮”、“山门”等,规模逐渐扩大,恢复了古刹旧观。陈经邦国师告官归里后还在此山建造别墅、课子读书。他为石室岩寺撰写牌记至今尚存。

寺院经明清年代,盛衰更迭。最后一次修葺在晚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增建了“凌云别殿”∵∵(即天地殿),供奉“玉皇大帝”、“天上圣母”、“十二天神将帅护法”、“城隍土地”诸神。从而开了神、佛同祀之先河,成为广大善男信女祈求平安,驱灾避邪、佛道合一的宗教胜地。

石室岩寺现存的∵∵“七层方形砖塔”古迹,是于明代期间在原为石塔的旧址上重建的,迄今有700多年。塔高30多米,分为七层成方椎形状,中央通孔,仰观似“天井”一般。原每层外围设有木构回栏塔檐,保护游人绕塔身外沿逐层环上塔顶。因年代久远,现木质风化脱落无存。然而古朴典雅,雄伟壮观之形象犹在。至今还是巍峨磅礴地矗立在寺院大雄宝殿之后,为国内少有的砖塔,具有较高的史科研究价值,已成为象征石室岩寺的标志。莆田市***于1983年列定为市级保护文物。

“南望壶公凌云阁,北倚九华笔架山”;“觉路传灯分作月,空门无物只藏烟”。此为石室岩寺古山门上尚存的两副楹联。点明石室岩寺坐北向南的朝向,并指出其寺别有一格的传统宗风和独领风骚的自然风光。

石室岩寺三面群山拥抱,古树参天,青松翠竹,林海绿波,接连莆田着名的凤凰山公园景区,交织掩映构成了一道莆田市区自然的绿色屏障。且山上奇岩怪石星罗棋布,现存有石门、仰天龟、将军把口、海豚搁浅、倒挂金钟、独眼双珠、卓锡泉、海印洞、龙舌石、禅床石、合掌石、木瓜石等天然景象,浑然天咸。千姿百态、造型各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别有风韵。每逢春季,景色更佳。雨后天晴晨昏时节,俯首仰观,胜景浮现,烟浮绿野,云封古刹,殿宇凌空,塔影渺茫,峦峰闪跃,白雾横腰。∵∵“石室藏烟”之胜景呈现,美妙绝伦,不亚于蓬莱仙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毗邻石室岩寺约1千米处有座智泉寺,属石室岩景区。其寺的智泉珠瀑”也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与“石室藏烟”紧挨相连、并驾齐名。“智泉珠瀑”如龙吐水,倾珠喷玉飞流直泻,白雾腾空,蔚为壮观。此一山一水和合相融,一阴一阳连理相依,阴柔之秀、阳刚之美,龙凤齐鸣、相得益彰,造化了莆田“文献名邦”。历代文人雅士为主嗟叹不已。遗留下诸多题咏篇章,摩崖石刻胜迹墨宝,风骨遒劲,端庄秀丽,飘逸潇洒。为景区点缀出一道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

(作者工作单位为莆田市石室岩寺)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