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梦胜地白云寺

陈荣邃

“春祈石竹梦,冬求九鲤签”。福建省的祈梦胜地福清石竹山、仙游九鲤湖,闻名遐迩,而连江县黄岐半岛祈梦胜地白云寺却鲜为人知。

白云寺地处连江县安凯乡奇达白云山上,深山古寺,沧桑岁月,更添佛教净地的庄严古朴。

初秋,天高气爽。来到白云山下,抬头望去,峰奇岩秀,蓝天白云。山脚下一座白云庵,沿着石阶直上白云寺。途中有数座石亭,造型别致,可供休憩。到山脊,北行一段小路,白云寺隐隐约约掩映在绿树丛中。

绕过小树丛,豁然开朗,白云寺就在眼前。这是山坳的小平地,四周望去,郁郁葱葱。据说这里有千亩山场,寺周广种楠木、松樟、白柯等名贵林木。白云寺如同一位仙风道骨的高僧,静坐在茫茫的林海之中。寺前一个放生池,俗称“天湖”,湖中缀以小亭,称“天湖亭”。传说,建寺之初,泉流不断,遂拓之为湖,现为白云寺一大景观。

白云寺的青石外墙,显示着年代的久远,现在建筑系民国十一年(1922年)重建。两个圆形小窗,温馨和谐,外墙上方是四幅精美的彩色灰雕,内容均取材于《西游记》,边框配以如意、莲花、祥云等吉祥图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我们不禁赞叹,灰雕艺术的表现手法如此精湛。外墙正门上方悬镶双层斗拱寺匾,青石凸刻“白云寺”三字苍劲有力。

入寺门,天王殿供奉弥勒佛、韦驮。后面是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端坐正中,正接受善男信女的朝拜。释迦牟尼佛下边,供奉着赫赫有名的何氏九仙。史书记载,汉武帝时,何氏九兄弟在九鲤湖采药炼丹,丹成骑鲤成仙,因而,何氏九仙成为“司梦神灵”。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各有一进厢房,这就是白云寺的祈梦之所,并排着床铺,一些善男信女正虔诚地躺在床上祈梦。

“清馨数声,与天风答响;白云一片,随野鹤飞来。”大殿的楹联生动地描绘出白云寺的秀丽景色。东海之滨,天风海涛,白云禅寺,静谧雅致。寺周除了林海之外,奇岩怪石,形象生动,有“鲤鱼跃龙门”、“仙人摇橹”、“十八罗汉”等景观,从这些名称,你就可以想像出岩石那生动的造型。

坐在天湖旁的石椅上,绿树浓萌,看看天湖里放生的鲫鱼、龟鳖,不断发生“扑腾、扑腾”的声响,活泼可爱。爽爽秋风,给人带来悠闲的情致,我和年轻的僧人交谈起来……

美丽的风景都有美丽的传说,美丽的传说使美丽的风景更为传奇。白云寺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南宋时,高僧玄空长老云游白云山,林海涛涛,山色秀美,遂化缘建寺,香火鼎盛,成为黄岐半岛一方佛教圣地。半山腰还有一种“龙井”,井内泉水翻滚,投入石块而不下沉,探幽揽胜者无不叹为观止。还有,宋荣王时,连江下宫出了位附马爷姚鸿,迷恋白云美景,曾经到白云寺避暑,更使白云寺美名远播。

谈到祈梦文化,那是中华传统的神秘文化。祈梦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有“众占非一,而梦为大,故周有其官”的说法。周代时,朝廷就设立了专门释梦、圆梦的官职。“夜夜游人问梦频。”千百年来流传着许许多多以梦文化为题材的优美诗篇和梦验故事,使祈梦文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人神往。

祈梦故事散见于民间文学、文人笔记之中。古时候,连江一秀才,寒窗十载,苦读诗书。一日,往福清石竹山祈功名梦。梦中见到一人,一手托着乌纱帽,一手拿鲤鱼。梦醒,秀才大喜,以为功名可就。一手托鲤鱼,不是鲤鱼跳龙门?一手托乌纱帽,不是功能名就,为官一任?他高兴地将梦境告诉好友。好友说:“此梦不吉,仍乌纱哪里(拿鲤)之意。”后来,秀才进京赶考,果然名落孙山。哈哈,真有意思啊。

连江史书还记载一则有趣梦事。连江明朝名宦李肖山,年幼读书时做一个梦,梦中到一个地方,有一石壁上题着“乌台”两字。醒后,觉得很奇怪。老师告诉他,“乌台,仍是当官的地方呀。你应该刻苦攻读,将来才有功名。”后来,李肖山官至按察两浙,为官清正,颇有政声。一日,李肖山见官署后石壁藤萝密布,遂叫旁人清理藤萝。不料,石壁上竟现出“乌台”两字。李肖山感叹:“我的官位、寿命可能就到这里了!”于是,乞求归乡。不久,就去世了。瞑瞑之中,真的有天数吗?我似乎听到李肖山那轻轻的叹息。

“好梦不如好谶,好谶不如实干。”祈梦胜地白云寺,每天都迎来许多祈梦客。也许,祈梦的善男信女也知道,在今天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的浪潮中,他们一定能实现和谐社会、小康生活的梦想。

不觉间,太阳偏西。我向僧人告别,下山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