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胜迹——南安灵应寺

黄建国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我国许多着名的寺庙宫观大都建在名山大川之中,庙宇由山扬名,山因庙宇增辉。但是,也有一些年代久远,在一定地域内颇有影响的古刹,默默无闻地隐踞僻静的山野峡谷之间。它的建筑虽比不上那些着名寺院之宏伟气魄,却以本身独特的乡土风格,以及颇有影响的名僧行迹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人。坐落于福建泉州南安六都仁宅玳瑁山的灵应寺,就是这样一座古刹。

古刹灵应寺始建于五代后唐年间(923-936年),原名“紫帽岩”,乃禅门诵经处,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寺宇原为五间大殿硬山式屋顶古建筑,千百年来,屡经修葺扩大。据载,明末清初遭遇兵燹,高僧如幻法师募化重建并改”岩”为“寺”;清道光乙未(1835年)因连年旱灾,祈雨应验获武荣知县赐名“灵应寺”;民国十至二十年间(1921-1931年),住持定眉法师继承其师父本莹法师精心设计和募化,并得到海内外众善信捐资,扩建了寺外的山门、护界亭、桥、涵、真心塔,以及通往大寺的石路、台阶……寺内的楼阁、大厅、佛殿,历经重修、扩建,灵应寺规模日益宏大:青山环抱,红墙碧瓦,塔桥流水,池塘鱼跃,殿堂楼阁,雕梁画栋,亭台轩榭,飞檐翘角,梵钟叠起,香烟袅袅,幽静苍古,庄严浓厚的宗教气息充溢其间,令人神往!

灵应寺荟萃着大自然神奇造化的景观,融合诸多稀有独特的古迹。“此寺号灵应,后唐身化来;溪山两亭峙,周宋一尘埃;梦逐寒钟去,诗携老衲回;君看竹倒抛,大造不能栽。”(林骚《题倒抛竹》)传说后唐年间有个神童李文愈,幼有孝行,家贫有志,童真弃俗,坐化于玳瑁山南面半山腰一棵悬挂壁岩的“茄吊藤”上,乡人柯长者将其造成佛,祀奉为灵应祖师。带着浓浓乡土风味的“茄吊藤”便成为该寺朴实无华的古迹。相传灵应祖师坐化前曾在此亲手植竹,成活后竹丛盘石而生,枝叶青翠,竹杆腰弯如弓状倒垂,似向来寺朝觐的善信拱礼阿弥。此竹俗称“倒抛竹”,是为古刹独有之“千年奇竹”,令人赞不绝口。灵应寺前建有“真身塔”,塔上刻有祖师文愈“渡溪飞笠,行鞭赶瓮,立石朝天,插竹茁地,逮及示寂,异香远闻,坐化笳吊藤”之灵异神变与乡人献建伽蓝、募建浮屠等事迹((唐神僧灵应祖师现化记》)。“真身塔”为青石加工砌成的多角柱形实心体,造型小巧玲珑。凡此等等,灵应寺历史悠久的文化遗风和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参谒祈福者络绎不绝。

灵应寺,古刹圣地,净境乐土,留存着历代达官骚客、高僧善信的大量墨宝诗文。人们从这些字里行间读出了古人描绘灵应佛门的形胜原貌,和四方善信慕名朝拜的文化遗风。我国着名高僧弘一法师曾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间驻锡灵应寺闭门着述,这期间,他通过大量墨宝与四方广结字缘,其中题写了“千年古刹”挂匾和”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救国不忘念佛,念佛不忘救国”、“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等佳联更为灵应寺增添了光彩。如今,寺厅大门上之“灵应”一匾,乃清道光乙未(1835年)夏南安知县梁韶清所献;大门对联“天下大丛林似此亦当古刹,个中佳山水由来始驻真人”系光绪壬辰(1892年)刑部主政黄尔沤所书;寺厅内正中横梁所挂“润物洪深”一匾为状元黄培松于民国八年(1919年)所立;寺厅前方石柱上“灵承帝事昭神化,应感人心奏佛光”和“为悯众生多灵应,长存万古大真身”两个对联也是乡绅黄位中、黄赞奎同立的。人们从大量的题咏诗作与牌匾对联中,既可寻踪历史上灵应寺的自然景观,陶醉在古人对灵应寺的称美氛围之中,又能感受到灵应祖师灵性永存、神威显现。善信群生,参谒祈福,得祥云普护,而蜚声海内外。

大路一条到此,万家黔首拜灵应;好山四面归来,千载岩峦着浮屠。灵应寺,钟鼓齐鸣,香烟缭绕,风范犹新!

(作者工作单位为南平市延平区教育局)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