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

文/陈丽冬

唐代长安的一座名刹──慈恩寺,现在知道的人或许已不多了。然而,这座寺却是三岁娃儿都叫得出口的唐三藏──玄奘法师,长达二十年间埋首翻译经书原典的重地之一。彼邦,一座同名的古寺,它们相互间没有任何的关连,但是,是怎样的因缘使得玄奘法师的供养塔会出现在那里?

这座慈恩寺,位在琦玉县的岩槻市,寺号华林山,属於天台宗,是东观音道场中的第十二座。

寺的缘起,传奇有趣。天长元年(824),高僧慈觉大师,为了实现在东边弘法的志愿,在当时参访的日光山上,迫切地大声祈求:「东国里,可以弘扬佛法的灵地,向我显现吧!」。说罢,大师对着天空抛出一粒李子,突然,不知从那飞来一片紫云立刻将李子卷起带走。慈觉大师後来找到李子落降的地点,发现在一夜之间,李子不但抽枝发芽,长大成树,并且盛开花朵,忙着结果。华林山之称的典故由此而来。而为何又以慈恩寺命名呢?原来慈觉大师是留唐的学僧,曾经在长安的慈恩寺内受教学习,有感於两边的地形及环境十分地类似,才沿用相同的寺名。

慈恩寺内供奉的本尊是千手观世音菩萨。原来的佛像是慈觉大师一手雕制而成;相传,使用的佛木,是经由毗沙门天之指示才寻获而得。遗憾的是这尊佛像已在一场大火中烧毁。目前,大殿内的千手观世音菩萨是江户初期的天海僧正从比叡山延历寺(天台宗总本山)分请而来。

大殿(观音堂)重新建於天保十四年间(1843),厚重庄严,是座面阔十间,进深九间的宏伟建物。殿内的设计,精巧内心。以天花板为例,在格状的空间内,布满花鸟、凤凰等吉祥的图案,下方周边再衬以优雅的天人木刻雕饰,精彩夺目,令人叹赏。

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之间是慈恩寺最为繁荣的阶段。当盛时,境内三万五千坪的面积,同时有六十六间之寺坊并存,规模之大,在当时关东地区的观音道场中,首屈一指。目前,该寺的附近,仍有数家农户保留当时寺坊的名称。

1942年,中、日战争对抗期间,日本军高森部队,在南京中华门外的金陵兵器厂中,无意间,掘出玄奘法师的灵骨。被视为重宝的顶骨舍利,後来分为四分,分别在南京、渖阳、北平及日本的琦玉建塔供养。

玄奘法师的伟大贡献在历史中早有定论,中、外皆然。出自对法师的景仰崇慕,三藏遗骨的被带离出境,在当时的战况中,也是十分自然的人性反应。而因为三藏法师和长安慈恩寺之间那份深厚的因缘情谊,日本同名的该寺自是当仁不让地作为造立供养塔的场所。

玄奘法师的供养塔位於慈恩寺东南方的小丘上。它是一座十五公尺高的十三层石塔,纯净的素色,一如法师完美、崇高的人格,不假任何修饰。法师的顶骨舍利妥善地置放在两层的骨坛内;由印度式的水晶内瓮及精细的合金外瓮组合而成。整个骨坛深藏在塔心上端的中间部位,周围的空隙则填满了慈恩寺境内采掘出的玉石;每一粒玉石都书写上一个「心经」上的字语……

在日本,唱诵「心经」是观音道场巡礼的必备仪式之一。作为「心经」原典的汉文翻译者──玄奘,慈恩寺以玄奘的供养塔为傲为荣,并热心地要求每位参访者必到这位伟大的宗教导师前一拜,诵唱「心经」。

在***也有一座真正的玄奘供养塔。民国四十四年(1955),应当局之请求,日本把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分了一块奉还当时在台北的国民***。湖光山色、风景秀丽的日月潭被选为当时建塔供养的最佳场所。

《金光明经》〈舍身品〉上说:「舍利是戒、定、慧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般若经》也记载:「佛身及设利罗(舍利),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罗密多功德所熏修,故为一切世间天、人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一场残酷的战争,意外地带来名僧的遗骨舍利。时空的一点,有人受战祸横害;时空的另一点,有人因舍利供奉中,心灵提升向上。法不可说,这或许是玄奘舍利出现的另一层意义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