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寺钟鼓楼小考

南郭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由东、中、西三座牌坊式大门连结形成三个相对独立但又结合紧密的院落。当沿着西山门前七八级石条铺砌的台阶步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院前第一座院落。正中为天王殿,东为杜少陵祠(东禅院),西为西禅院。院之东北及西北角,为砖木结构鼓楼及钟楼各一,型制相同:长14.4尺,阔12.6尺,高两丈有余。硬山顶屋面,檐下额坊饰牡丹、莲花、菊叶等图饰,主柱上饰“寿”字图案。鼓楼内置直径3尺牛皮面大鼓一只,惟钟楼内金钟今已不存。

寺院中的钟鼓楼由城市钟鼓楼演变而来。钟鼓楼因报时而设,钟鼓报时源于汉代。蔡邕《独断》中说:“鼓以动众,钟以止众。夜漏尽,鼓鸣则起,昼露尽,钟以止众。”表明汉时已有“天鸣击鼓催众起、夜暗鸣钟催人息”的司时制度了。

隋唐时期,国家霄禁制度严格,司时击鼓由***控制,当时寺院中只设有钟楼。公元759年秋天,杜甫客居秦州游历南郭寺,其诗中“晚景卧钟边”一句,说明南郭寺当时已有钟楼设置或未可知。两宋以后,霄禁制度逐渐解体,寺院中鼓楼出现,此时已有了钟鼓楼相对而设的定制。明清时期,相对而设的钟鼓楼一般位于山门以内第一座院落两侧,但也有与山门平行而设的,如山西陵川崇安寺的钟鼓楼,就设在山门的两旁。寺院的钟鼓楼都是东钟,西鼓,合“晨钟、暮鼓”之制。黎明撞钟、夕阳击鼓,为寺院僧众控制作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