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寺中,除铜殿外,唯石戒坛最负盛名。清人赵时揖称“宝华山戒坛为天下律宗第一”;薛正平则更进一步,称之为“天下戒坛第一”。其评价已至峰巅了。

戒坛自然是大刹放戒时用的,然而它的来历就鲜为人知了,好在宝华山的二世祖见月曾作地定番介绍:相传释迦牟尼佛歇宿在卫国[今尼泊尔]的祗园时,不少比丘[和尚]闻风而至,乞求佛为自己授戒。释迦牟尼佛遂让弟子在祗园院外的东南处置一高台[佛门称此台为坛],作为给众比丘的授戒之所。佛祖的话自然是至高无上的法旨,当时西方16国的僧院随即兴起高台来,这就是戒坛的诞生经过。

据《中国佛教史》载,我国的第一个石戒坛是终南山的道宣大和尚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在净业寺首建的。道宣一直被认为是佛教律宗之祖。因此,戒坛还是律宗的标志哩。

不过清人王既在《戒坛赋》中写道,昔人僧人在修建南京大后报恩寺时,发现塔中藏有一铁匣,匣内保存着一幅《宝志戒图》,坛高三阶,宝志踞上座,镇江金山寺的祜律师侧坐在尊证师席。这和《中国佛教史》的说法有悖,也和见月留下的史料不同。

宝华山的第一代祖三味和尚曾于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在隆昌寺立了第一个戒坛,这戒坛是木制的,他当就坐在这木戒坛上为僧众授过戒。

三昧的弟子见月是一个“开拓型”的大和尚,对宝华山的贡献十分突出。清康熙二年[1663年]三月二十六,他忽然鸣椎召集僧众议事,决定在隆昌寺院外的东南处建造一座永久性的石戒坛,僧众自然竭力赞成,因为石戒坛的建立,本身就标志着隆昌寺地位的大大提高。

次月的廿日,正值石戒坛奠基之日。这天初夜,细雨晦螟,山岚迷障。忽然间“坛殿交光五色,直冲云霄。峰峻显翠,万松环抱,群楼朗如白昼,经时始散”。

这石戒坛相传是按佛祖在卫国祗园的遗制建造的,当时是在隆昌寺的外面,大约也是在露天。后来隆昌寺的规模愈建愈大,才被圈入了寺院之内。戒坛殿似乎也是若干年后才筑成的。当时,见月为砌石戒坛吃了许多辛苦,连戒坛周遭的花纹也是他亲手绘在石头上,再请石匠雕刻而成的。可惜这戒坛在“文革”中已被彻底毁坏,现有的那座石坛是1987年宝华山第二期修复工程中,工匠按照原样重建的,戒坛全部采用大理石,石上所雕花纹,系工匠仿照原坛碎石片上留下的花纹绘制雕刻而成的。

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曾为石戒坛分别题过“精持梵戒”、“精进正党”之匾额,乾隆皇帝还曾撰写过“地控秣金殿香浮华曼动、山蟠句曲石坛月朗戒珠圆”的对联,意境十分优美,惜今人已见不到其真迹了。

石戒坛为什么置于坛殿之中间?据《宝华山志》解释说,这是表示遵守律宗“不倚不连”的规范。∵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