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妙高台忆往

□∵《金山》∵2008年第02期∵

古城镇江,古老的金山寺内,有一座妙高台,那里,曾经演绎过文人邀月、天人合一的千古佳话,也曾记载了擂鼓战金兵的金戈铁马,这是一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令人神往,又使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往事如烟,又如同昨日今天。十五年前的一天,我和余耀中同志,应慈舟法师之邀,去妙高台一叙,进入山门,慈舟法师领着我们,走过大雄宝殿,再拾级而上,来到古朴典雅,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妙高台。走进妙高台抬头一看,墙上的一块匾额使我的眼睛为之一亮,近前观赏,木质黑底金字的横匾,宽约二尺许,竖约尺许,上面刻有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名篇佳作《水调歌头》,十分端庄、秀丽。入座后,慈舟法师便从《水调歌头》谈起了妙高台上的陈年往事、历史佳话。慈舟法师以十分怀念的心情,向我们介绍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千古绝唱,千载流传。脍炙人口的苏东坡这首词作于丙辰(公元1076年)中秋之夜,这是他的吟月着名之作。品茶之余,慈舟法师从往事又谈到了往事,他说:金山寺有个传统,高僧与高士常有缘份,苏东坡与佛印、陆游与宝印,他们之间都有深厚的友谊,那时苏东坡经常来到金山访友佛印。金山的妙高台,古时可以俯视四面长江,滚滚东流的江水至此,被碧玉浮江的金山迎头劈开,分为两股,向东奔腾而去,气象万千。此妙高台,是宋代高僧佛印,于元佑初年在金山的山崖之上,开凿而建,台高瞻远,晴天阳光明媚,佛印禅师就将珍贵的佛经放在山崖上晾晒,所以又称“晒经台”。每到中秋,妙高台又是赏月的胜地,这里可闻三秋桂香,可赏明月千里,自古以来,就是邀月、赏月、吟月、唱月的一方佳绝地,以月会友,直到夜静更深,金山月满楼的良宵美景,使人久久不愿散去。当年,苏东坡也曾在此台赏月,与他一同赏月的着名歌手袁绹还特别演唱了苏东坡的名篇《水调歌头》。∵

又一年的中秋佳节,慈舟法师又一次相约金山妙高台,那天余耀中带领全家三代人,迎着晴朗的夜空,来妙高台赏月。慈祥友善的慈舟法师,已在妙高台的八仙桌上,摆满了花生、菱角、藕、芋头、葡萄、糖果等应时食品,慈舟法师一见到余耀中的不满三岁,取名佛慧的小孙子,就乐呵呵地抱在怀里,并合拍了一张照片,至今还珍藏在他家中。∵

妙高台上,秋风送爽,眺望天空,玉兔东升,一轮明月,美如婵娟,穿过薄如轻纱的浮云,姗姗步入我们的视野之中,明月照高台,江城展新姿,月下看镇江,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月色伴着夜色,古城挽着新城,多姿多彩,流光溢彩。月光下的金山风景区,展现的是另一种美,那么秀丽,那么宁静,塔影湖迎着月色漾起波光,芙蓉楼迎着月色,尽显冰壶之端庄,中泠泉迎着月色把天上一轮明月映入泉中,使得人的身心与皓月一样清澈透明,仿佛置身在仙境之中。∵

这时的余耀中与慈舟法师,以月为伴,以佛为缘,两人交谈的更是那么的融洽,那么的亲切,又是一番境界,他们谈经论道,又是佛理,又是悟禅,探询着佛教文化的经典和高深,感知着佛教文化的智慧和魅力,最使我记忆犹新的是聆听到的那番言简意深的亲切话语,慈舟法师如是说:“出家人,讲修行,结善缘,说白了,就是行好事,做好人。”∵

妙高台赏月,也在提升着友情,焕发起诗兴,友情深深,月趣浓浓的慈舟法师,即兴挥毫,为余耀中书写一联:∵

山居不随流水去∵

安静常笑白云忙∵

壬午秋月金山惜残道人慈舟∵

妙高台往事多,忆往也忆起了这段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难忘的妙高台,难忘的慈舟法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