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双林寺修复有感

<<李干朗>>

作者简介:李干朗教授,莲山双林寺古建筑修护及总体规划顾问,现为***中国文化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及中原大学室内设计系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曾执笔《***建筑史》、《庙宇建筑》、《传统建筑》、《华夏之美--建筑》、《***的寺庙》等传统建筑研究着作,并于一九八五年成立“李干朗古建筑研究室”,专事古建筑研究工作,并曾参与***地区多处传统建筑调查研究及修护规划工作。

双林寺是新加坡很重要的文化资产,它也是新加坡规模较大的古建筑,对于百年前华人开拓新加坡的历史而言,是一座历史见证物,所以近年双林寺的落架大修工程,显得非常有意义,因为这次整修是百年来第一次以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所订古建筑维修标准来进行,当整修完成之后,它可能被列入国际承认的文化遗产之一。

在***我常参加有关古迹调查研究及审批的事务,同时也担任中国古建筑史的教学工作,对闽南式建筑有些认识。一九九四年一次机缘由香港宏勋法师推荐,让我有机会对双林寺古建筑,包括天王殿与大雄宝殿的修复提供一点技术上的建议,数次到新加坡仔细参观落架大修的工程。

双林寺的古建筑修理,是采用落架大修方式。就中国式木造建筑来说,当木构件遭到严重腐蚀时才使用解体的落架修理方法。它的优点是可以彻底的拆卸与重组,检查任何一根出毛病的梁柱或斗拱。但此法也有风险,因为拆卸过程里难免将木构件榫卯或雕刻图案损坏,而且重组时如果尺寸发生误差,那么外观就可能变形,失去古建筑的造型神韵了!

很幸运地,双林寺聘请到曾经修理中国泉州开元寺的工程队来新加坡,这批匠师主要来自泉州惠安附近,从清朝以来,这里出现了许多名匠,是中国最着名的木匠与石匠的故乡。我们知道双林寺在一百年前创建时,即是远道从中国运输材料而建的,依据建筑风格及技巧判断,当时的石匠来自惠安,大木匠师来自福州、泉州与漳州,屋脊镶瓷匠师来自潮州。因此,这次特别聘请泉州一带匠师负责落架大修,可以说克绍箕裘,技法一脉相承,我们相信百年前创建双林寺的人。包括出钱出力的华人移民与匠师,他们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安慰与满意的。

双林寺的天王殿构造与大雄宝殿的不一样,天王殿属于一种叫“厅堂式”的建筑,大雄宝殿则属于一种叫“殿堂式”建筑。前者主要构造为梁柱,后者主要为斗拱与藻井。因此修复技术略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两者都必须将木构件以榫卯搭接,古时为使建筑更坚固,常常使用外表看不到的“暗榫”,这就又增加了维修技术的难度。

由于工程刚开始时,由北京的古建筑专家李竹君、宋森才与泉州的方拥教授诸位详细测绘大样图,奠定了古建筑维修的良好基础,工匠将已经编号的数千个木构件拆下后,不会发生混乱的现象。现在经过两年,天王殿与大雄宝殿的上檐部分都解体落架了,我有机会观察拆卸下来的梁柱与斗拱,发现百年前的匠师技巧很高明,暗榫用得多,且作工不马虎,每个构件榫卯内都以墨笔记上名称与安放位置,显然是很科学性的操作技术。

另外,颇为特别的是大雄宝殿由两组匠师合作建造,依梁架风格判断,上檐为福州匠师所作,下檐则由泉州匠师完成。两派的匠师当年如何携手合作?这是令我们颇感兴趣的,也许答案是一个谜,但我们认为这是很罕见的建筑,因为在中国福建,并没有福州与泉州混合式的大殿,双林寺的大殿也成为百年前华人移民志同道合建寺的一个历史证物。因而此次大修更应该保存这项特色,双林寺复原委员会主席惟俨法师非常重视这些细微的特征,他希望承包商除了继续聘用来自泉州一带的木匠师之外,石雕也远向惠安订购,将来大雄宝殿上檐屋顶修复也要聘请福州匠师指导,甚至屋脊镶瓷也必需自潮州聘请专业的匠师。我想,这样的整修古迹是新加坡空前未有的。

当然,在工程进行中也遇到许多难题,例如屋顶瓦片的材质与防水性很难找到一家合乎要求的,石匠所雕琢的风格也很难与百年前原物的雕琢风格取得一致。再加上有些构造曾遭到修改,例如天王殿的屋脊与大雄宝殿的梁架,也造成此次考证复原的困难,修复的目标仍以几幅古老照片为依据,希望能恢复原形原貌。不过,也有必须加强力学标准的部分,例如大殿的室内大梁经过百年已经呈现下垂之毛病。此次经过结构工程师计算屋顶重量,决定略增加大梁的断面,以符合安全要求。

落架大修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每个构件拆卸后应作详细记录,否则未来重组回去后就看不到榫头内的细节。为此,双林寺也顺便进行构件解体测绘,希望能为新加坡保留一份珍贵的文献史料,这些测绘图样将来可以出一专书,也许可供二十一世纪的修缮者参考。

为了确保大木屋架重组完美无缺,匠师们最近在地面上先试组一次,传统上称为“穿屏煽架”,意即预组一次,检查是否有松动不稳之处,或者榫卯有不吻合之处,这个预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

将来大雄宝殿的屋架与三个藻井也是重头戏,特别上檐的屋顶将恢复为福州风格,将直接考验匠师的能力与技术。藻井有数百个斗拱,斗拱也布满花草雕刻纹样,它衬托着大雄宝殿的庄严气氛,而屋顶两侧的屋架与悬鱼也必须防止雨水渗入,因此工作难度很高,我们希望RSP建筑师与承包的工程队匠师们能顺利地完成难巨的任务。

此次双林寺落架大整修,是建寺百年的大事,通常木材与砖石混合造的建筑每隔一甲子(六十年)就要一次大修,双林寺整修的准备工作也很谨慎,除了绘制图样,也制作一比二十的模型,这种不厌其烦、力求尽善尽美的工作将立下一个典范,是未来其他古迹维修工作一个良好的指标。新加坡近年也有牛车水老市街之整修,但双林寺作为一个合乎联合国文化资产保存标准来评估,它的意义是特别重大的。

在维修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泉州的匠师还运用“丈竿”法制作梁柱及斗拱构件,这是一种很古老的传统技术,使梁柱的尺寸以一比一的比例来度量,达到最高的精确度。其次,使用的木材非常坚硬,要比一般用更大的力气才能雕刻纹样,这也是很难能可贵的成果。这些点点滴滴的工作累积,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使后代子孙能感念到维修古迹所投下的心血是何等的巨大,而更能发自内心去爱护古迹!■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