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禁止舍身碑

禁止舍身

济南府泰安州军粮厅加一级张,为岱顶已经筑墙禁止舍身,再行晓谕事切。查泰山顶偏东高崖,不知作俑何人,假南朝梁武帝舍身同泰寺之说,立名舍身崖,哄动香客。为游山计,世人不察,误传圣母登仙之处,谓一投崖,可以成仙,可以报亲。呜呼!使舍身而仙可成,亲可报,则昔日之梁武不应饿死台城,今人之舍身岱顶,不应枉死非命矣。其吾人之身,父母之身也。古孝子不登高,不临深,惟爱其身,斯爱其亲,奈何以父母之身轻试万仞之下,形神俱丧,而尚得谓之成仙,尚得谓之报亲耶?矧读顶庙碑文内载《玉女卷》云:“天仙圣母本石□西牛国奉符县人,生东汉明帝永平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三岁解人伦,七岁礼西王母,十四岁感母教,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后石屋修炼,三年丹成,遂依于泰山。”并未载及舍身字迹,则舍身之诬妄不辨自明矣。本厅于康熙五十六年十月,内奉藩宪委赴顶庙查收税票,目击山东曹县李进贤十月初十日投崖身死,河南商丘县韩大小十月十五日投崖身死,江南徐州张文举十月二十日投崖身死。未经一月,轻生者三,而成仙者何在?报亲者又何在耶?本厅忝佐一州,何忍坐视!因捐俸周围筑墙三十丈,阻其死路,绝其痴心。犹恐终迷不悟,越墙舍身,现雇更夫司正恒等巡查外,令再晓谕。为此示谕进香人等知悉:与其毁身以辱亲,何如保身以养亲?与其身死而求仙,何如身存而积善?况数千里□□□求福泽,何苦抛田园、弃家室,长作异地鬼魂,使尔父、尔兄、尔妻、尔子倚门倚闾,号呼莫告耶!殪殪好生恶死,□天之怀物,与民胞守土之职,故谆谆为尔民指示,各宜猛省,凛之慎之。

予□□□庠士,屡困场屋,援例成均,初援蒲坂州佐,补任兹土,适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六月六夕山水暴崩,盘路全冲,各宪处香税缺额,檄予至顶查收税单,一旬之间,有投崖死者三,侧然心痛,早夜思报,捐俸筑墙,以阻其径。长三百尺,高十五尺,厚五尺,经营半载,告竣于戊戌年春。犹虑愚民越墙,派更夫轮流看守,令道□□□□分给殿庭香钱四十文,供其饭资。是年十月,又有大名县之姚文举欲投崖,更夫师天义救免。己亥二月,有长山县之周在礼越墙投崖,更夫李德善救免。庚子四月,有德州之崔登科欲舍身,更夫战得胜救免。三年以来,欲投崖者不胜其人,而竞无一人损命,则墙之不可不筑,而守之不可以不勤也。顾予转思,天下事非创之为难,惟继之足恃。矧山高风烈,日久难免倾颓,则祈望继予志而修葺者,幸甚矣哉。今勒禁止舍身示于前,并述筑墙始末于后,非敢自以为功也。特祈望后之在位仁人君子,本幼学而怀壮,行其恫∵一体之念,谅□有先我而具触境而动者。不揣鄙陋,黻以公同志云尔。

大清康熙五十九年岁次庚子仲秋。

敕授承德郎、同知泰安州事、加一级石门张奇逢撰。

泰安州道正、道人牟位兴,遥参亭住持、道人王成,吏部侯选、县丞大宋王诗丹书,石匠张世举镌。

【说明】

此碑刻于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碑高210厘米,宽80厘米,圭首。碑阳文22行,满行62字,凡1006字,字径2厘米,正书。额题“禁止舍身”横列4字,字径l0厘米,正书。碑文反复劝导香客不要投崖舍身,言“舍身能成仙、报亲”之说纯属诬妄,不可迷信上当,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此碑是康熙四十年二月,泰安阖州人民为豢安知州张某、山东布政司刘某所立的功德碑,计刻文5行72字。立后l9年,州同张奇逢借用此碑碑阴,刻制了禁止舍身碑文。碑原立何处无考。1983年3月,驻泰部队在遥参亭院内挖树穴时始得发现,遂立于遥参亭院南侧。铭文多残缺,但尚可认读。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