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遁沃洲小岭寺何处寻

傍山寺在我县大市聚镇何梁浦村,此地古属沃洲山范围,俗称鳌峰台地,亦称山背墩。寺院建立在平衍的山头上,四周松林茂密,翠竹成片,四季长青,阳光明丽,冬暖夏凉,是理想的僧人修斋习静之地。

傍山寺四周多名胜古迹,佛教氛围浓厚,寺东约五公里有水帘庵、香林寺,古称东峁山寺、剡西禅院;寺南不到一公里,即真君殿,古属真觉寺,唐为沃洲禅院。寺院与沃洲湖省级风景区住隔一条短短的山岭。

说起这一带的佛教渊源,令人惊喜而自豪。原来,1600年前的东晋时代,尚属佛教传人中国的早期阶段,这里就是全国佛教中心之一。东晋及南朝共300多年(317-589),全国佛教中心有两处,一是京城建康(南京)地区,二是地方中心,在会稽山和剡山。新昌当时属剡县,新昌境内的石城山、沃洲山、东峁山就在剡山的统一名称之内,而且是剡山佛教几个最着名的闪光点。这里有大批高僧集聚石城沃洲的记载可证(约30人左右,占全省1/3,见《高僧传》);也有无数佛教圣迹的遗址可证。石城山是佛教传入浙江省的肇始之地(见《浙江通志稿·宗教》),沃洲是剡山佛教发祥之处。沃洲原是沃溪水中一沙州,今已沉入沃洲湖中。西晋时,西天竺印度罗汉僧白道猷栖隐于此,成了沃洲山开山之祖。这是新昌佛教最早的记载。随后,东晋时,全国着名僧人,大贵族出身,大乘般若学解义大师竺道潜(286-374)归东峁山,一代名僧竺法友、竺法济(着《高逸沙门传》)、竺法蕴(般若学心无义代表之一)、释道宝(俗姓王,东晋开国丞相,大政治家王导之弟),相继入山,形成峁∵山僧人集团,最多时近百人。东晋朝廷对竺潜供奉护法全力以赴,赏赐附近大片山地供其建寺,今傍山寺附近山林土地可以肯定地说在当时封赐范围之内。接着就有支遁和尚(316-366)“买山而隐”的故事。《世说新语·排调第廿八》记载:支道林钦慕竺道潜的道德学问,意欲亲近他,更托人向竺潜“买山而隐”,竺回答说:“欲来便给,未闻巢、由(唐尧、虞舜时有名的高人隐士)买山而隐”,使支遁有点惭愧起来。支遁也是东晋一代名僧,般若学大师,创即色宗。他是位多才多艺的人物,善于言谈,诗文书画,下棋,无所不精,当时社会上层名流人物,包括贵族、达官、文士、名流都非常赏识他,愿意和他结交。王羲之、谢安、许询、孙绰、戴逵等人都是支遁的好朋友。可以说,支竺二人是当时佛教界的领袖。《高僧传》卷四记载:支遁得到竺潜允许之后,就在剡山沃洲小岭建立了一座寺院,叫“沃洲精舍”,也叫“沃洲小岭寺”,曾有一百多人追随他,向他求教,支遁对他们要求也很严格,造就了不少杰出的佛教人才,这在汤用彤先生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这本权威性的学术巨着中有所记载。“沃洲小岭寺”确切地址今已无考,但从各种典藉记载比较分析,在今天沃洲山范围内则是无可置疑的。傍山寺位在沃洲山头上,有一条小岭通到山麓沃洲湖。应该说,沃洲小岭寺和今天傍山寺位置点十分相近的,作为傍山寺最早的渊源也是顺理成章的。我们可以说,追溯历史渊源,傍山寺实在不同凡物,其光荣历史是足以自豪的。

有关支竺的传说很多,记载在《世说新语》一书中就有五六十个故事,其中不少与沃洲山有关:支竺的行踪遗迹传闻也不少,如“放鹤峰”、“养马坡”、“支遁岭”、“王公大岭”、“独笔鹅字碑”、“潜公说法台”等,这一些故事都详细记载在《东峁志略》及《沃洲山志》这两部志书中。

沃洲山因其山水奇绝,古迹众多,历来倍受赞赏,有“东南眉目”、“天地神明境”、“江南佳丽地”种种美称,县志称它为“此地饶古迹,世人多忘归”“人在仙原,几忘世纪”。

这样一块文化资源、风景资源十分丰富的宝地,理应让它重现昔日光辉。保护好、建设好、十分谨慎地计划开发利用好!(作者:陈百刚)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