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寺庙综述

作者:杨再荣

梵净山是佛教名山,禅宗圣地。早在明代就与四川峨嵋山、云南鸡足山为鼎足西南的三大佛教名山。

一、梵净山开山建刹历尽坎坷

梵净山何时开山建刹,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贵州宗教概览》一书认为:“唐代,牛腾在爿羊爿可大布佛教,黔北、黔东兴建寺院10余座,为佛教传入贵州之始。”上海东方大学教授章海荣经过实地考察,引证分析后作出结论:“远在唐代,梵净山地区就有佛教活动和建有寺庙,约在明代中叶,梵净山上开始建有寺庙。”(《梵净山神》第164页)。《嘉庆思南府志》、《铜仁府志》、《松桃厅志》分别对梵净山佛教寺庙有所记载,但很简略。

据史志记载宋代黔东地区就建有颇具规模的沿河沿丰寺、印江西岩寺、大圣墩铁瓦寺、思南华严寺等。位于梵净山主峰金顶山腰石壁上的一方“院道”摩崖是至今在山中发现年代最早的有关在梵净山建造庙宇的刻石。这方摩崖刻于明万历初年,记述印江上街乡绅里老杨再运向当时省级最高行政机构“都察院”、“都清道”、“抚苗道”等衙门申报开发梵净山建造寺庙的史实。“一院两道”责成印江知县雷学皋等实地考察。雷知县详察后“回呈”报告“委系古迹名山”,得到上司批准,给颁“火牌告示帖”,招善人对梵净山进行大规模开发。当时开发的主要项目是“开砍道路”和“起竖庵殿”。距金顶五里的剪刀峡处另一方摩崖刻于明万历十六年八月中秋,记述杨洪德等人为完成开砍路道的使命,远到镇远府板桥屯去化缘筹资,修筑小尖山至凉水井一段长约8里的朝山便道。从这两方摩崖内容分析,梵净山开山建刹时间至少是在明隆庆至万历初年。这个阶段,在梵净山顶部的老金顶、茶殿等处已建有规模较小的庙宇。四方善众的朝拜使梵净山成为“古迹名山”。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举兵反明,史称“播乱”,使梵净山寺庙毁坏殆尽。“播乱”平息后,钦命僧妙玄来到此山,重新开山建刹。梵净山顶部寺庙群及天池寺、天庆寺、承恩寺等得以重建,且规模更宏伟,佛刹更庄严。

有李皇后修行于此,有皇帝的“敕赐”,有钦命僧妙玄等大德高僧的住锡,有各抚按道府官员的频顾,有地方土司长官、绅士善士的支持,更有梵净山的灵气,天时、地利、人和,梵净山及周边寺庙林立。“立天地而不毁,冠古今而独隆”的“古佛道场”梵净山成为“驰名于两京,倾动于十三布政”的佛教名山,使梵净山佛教文化达到鼎盛时期。

清兵入关,战乱匪乱使梵净山寺庙一度再遭毁坏。清康乾盛世,梵净山寺庙又得以重修和扩建。咸同年间号军起义,沿山寺庙再遭破坏。隆参和尚于同治九年来到梵净山,先后修复坝梅寺、回香坪、报恩寺等寺庙,整修道路,梵净山佛教又出现了一派生机。光绪元年,马鞍山刘盛等再度入山以梵净山为根据地抗清,环山庙宇再受其损。云贵总督岑毓英亲临督剿,把松桃协都司营署移驻护国寺旁,统管沿山八讯,扼要防守,以维护梵净山周边的社会治安。僧人重返,道路整修,寺庙维修,使这一地区佛教活动维系正常。

梵净山佛教寺庙经历了“起竖庵殿、维修扩建、毁坏、重建、再毁坏、再重建的坎坷历程。”

二、四大皇庵奠定了梵净山佛教名山的基础

明万历时期,梵净山建有天庆大寺、天池寺、承恩寺、朝天寺四大皇庵和太平寺、白马寺、白云寺、坝梅寺、香山寺、觉华寺、镇江寺等八大脚庵。

皇庵,即是皇家寺院,认定四大皇庵的主要依据是:1、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北京户部朗中李芝彦题写的《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碑有明确的记载。2、《贵州宗教概览》记载:“明代官方在贵州兴建的皇家寺院,当以明万历四十六年李太后及朝廷和贵州地方大员重建梵净山的承恩寺、朝天寺、天庆寺、天林寺、天池寺五大皇庵最为着名”。3、刻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的《下茶殿碑记》也云:“时在明季万历间,李皇后修行于此,肉身成圣,白日飞升,因之创修庙寺,满塑金身,建立四大皇庵”。4、现存遗址内的碑刻、寺庙文物也可佐证。如承恩寺门墙正中有门额石碑一块,长方形,中行楷书阴刻“圣旨承恩寺”五字,两侧阴刻三角旗图案,图案中有“敕令”二字。木黄金厂九台山天庆寺有竖于清乾隆拾年(1746年)的界碑一块,碑文中明确写道“天庆寺乃前人创建,有明万历戊午(1618年)敕封”。天池寺(现护国禅寺)在重修时出土雕刻精细、形象逼真的石佛造像16尊。其中一尊完好的佛像背面刻有“万历三年”字样。

(一)天庆寺

天庆寺,又名天庆堂。位于梵净山东北麓印江木黄镇金星村九台山腰,距金顶40公里。天庆寺始建年代待考。

天庆寺庙宇规模宏大,号称“九重堂”,计有殿堂45间,建筑宏伟壮观。最为奇特的是大佛殿下的天井,由巨石板铺就,最大的石板长8米,宽2.4米,厚12厘米,阶沿石最大的长6米,宽50厘米,厚40厘米。这样的巨石在过去工具简陋、山野箐林、道路崎岖的条件下是如何运抵的,留下了一道谜。

据“界碑”载清乾隆十年(1745年),经总督部院张、贵阳分府王、朗溪正副土司长官四级官员共同勘定天庆寺四至界址:东抵沙子凹沿岭直上金顶为界,南至月镜山沿岭直下九皇观为界,西至牛角洞跟岭直下象鼻岭为界,北至金厂大擂口跟岭直上大尖峰沙子凹为界,并竖小界碑六块。

天庆寺现存遗址内有木屋5间,深持和尚、大方和尚等石墓塔4座,藏经楼遗址,石院坝天井,对研究梵净山佛教文化有很高的价值。

(二)护国禅寺

护国寺位于梵净山西北麓的永义乡大园址村。始建年代待考。竖于明万历四十六年的《敕赐碑》和竖于清康熙二十六年的《海阔慧惺和尚墓碑》都称为“天池院”,清初重建后更名为护国寺。

护国禅寺背靠棉絮岭,面向肖家河,两侧有大小狮子岩拱护,地处西上梵净山要冲,是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

护国禅寺原有殿堂三进:前为玉皇殿五间,两侧配殿各两间,中进为正殿七间,侧各三间禅房,中为天井,两侧各有厢房五间,对厅五间,是朝山时香客宿息处,后进为观音殿,两侧耳房分别为厨房和库房。清光绪七年,清***移松桃厅都司衙门于该寺旁,称“护国营署”,总揽八汛军务。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黔东独立师师部亦设于此。

护国禅寺历尽沧桑,几经毁建,直至大跃进时,庙宇全部拆毁,仅存遗址。1998辽宁高僧释佛友方丈重建护国禅寺。经五年多的努力,现已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建起了大雄宝殿、天王殿、放生池、山门、围墙、东西厢房。画栋雕梁,殿内佛像高大庄严,金幡宝幢等设施一应俱全,堪称“大山、大寺、大和尚”。护国禅寺现已成为黔东北佛教文化活动的中心。

(三)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梵净山新老金顶之间,是梵净山顶寺庙群的主体建筑,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

承恩寺始建于明初,原寺建筑奇特,全用梵净山页岩砌成,石墙、石柱、石院坝,原有正殿三间,长13.7米、阔9米,左侧建有方形烽火台,正面石门墙高5米,门额楷书阴刻“敕赐承恩寺”五字,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承恩寺下为镇国寺,俗称下茶殿,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六年隆参和尚重建,建国前复毁,仅存遗址,占地面积为1100平方米,1988年僧释通灵募化重修,改石屋为砖混结构,有正殿3间,两侧厢房,正门及耳房,1998年竣工,举行开光典礼。

(四)朝天寺

朝天寺,原名冲天寺,位于梵净山东南麓的三角桩,有梵净山南天门之称,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贵州宗教概览》第5页)。据《下茶殿碑》载,咸同年间赵子龙、刘满作乱,庙宇被毁,清道光六年后由隆参和尚募化再修,光绪五年(1879年)又毁于兵燹。

朝天寺地处东南线上梵净山要冲,历来为“兵来匪去,匪去兵来”之要隘。

三、星罗棋布的脚庵见证梵净山佛教文化的深入和普及

除金顶以承恩寺为中枢的寺庙群(释迦殿、弥勒殿、观音殿、通明殿、九皇殿、接应殿、药王殿)外,在山麓、山脚还修了不少寺庙,称之为“脚庵”或“觉庵”。由于梵净山海拔高,冬季大雪封山,僧众难以生活,山顶上的佛门弟子就必须到“脚庵”越冬,夏季才上山。皇庵、脚(觉)庵,山上山下联成一个整体。

明清时期梵净山地区佛教脚庵有:

1、坝梅寺。坝梅寺位于梵净山东南麓今江口县德旺乡的坝溪和梅溪之间。始建于明初,原名承恩堂。

坝梅寺是梵净山明代八大觉庵之一,几建几毁,清咸丰五年,赵(子龙)作乱,据山以叛,竟将诸寺烧毁,片瓦无存。同治九年隆参和尚经四方募化再次修复。清光绪元年,马鞍山刘满作乱,到处劫杀,寺庙再次遭劫而毁。光绪二年后匪患平息而再次复建。1958年因失火烧毁,仅存遗址围墙山门和数十株古树。

坝梅寺由于地理条件优越,梵净山历代高僧性佛天恒、敏树如相、天隐道崇、密空、证党修禅、月盛全禅、月意参禅、松青、应方等大禅师曾住锡圆寂于此。坝梅寺计有六面三层六角攒尖顶式和尚石墓塔13座,碑碣三方,惜1966年破四旧时大多被捣毁,现仅存月意禅师、密空和尚和严兴和尚墓塔3座。

2、白云寺。白云寺位于梵净山西北麓海拔2153米处,距金顶约十公里,原名天恩寺,又名接引殿,明万历四十六年(1816年)敕建,清道光八年重修(《松桃厅志》载)。

白云寺毁于何时现无资料可查考,仅存遗址。遗址内有破败石屋1间,正殿阶沿、台阶、残墙等依然可辨。

3、朝阳寺。朝阳寺位于梵净山东南的江口县德旺乡红光村朝阳山上,寺以山名,是梵净山八大脚(觉)庵之一。朝阳寺始建于明万历时期,清咸同年间毁于兵燹,光绪7—15年重建。原寺为高封火墙四合院式建筑。正殿5间,通面宽19.11米,进深9.1米;左右厢房各两间,面阔6.4米,进深4.3米;下殿5间,面阔19.11米,进深5.77米。整个建筑占地409.5平方米。现寺院建筑保存比较完好,正殿竖碑两方。

4、太平寺。太平寺位于梵净山西北麓的印江境内木黄镇昔坪村盘龙田的亭子坡上。其前身是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观音阁。清光绪12年改建成寺,更名为太平寺,是梵净山八大脚(觉)庵之一。其大殿7间,两边厢房各2间,右侧观音堂3间,全木结构。寺庙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1975年大殿及厢房被折毁,仅余观音堂。1982年,住持僧慧松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书呈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得到各级支持,省宗教局拨款15万元在原址重修大雄宝殿及两侧厢房,大殿面阔14米、进深8米,砖混结构,殿内供奉释迦、阿难、文殊、普贤及十八罗汉泥塑神像。

太平寺历来是尼姑庵,她们一边拜佛诵经一边坚持生产劳动,自食其力。

5、天马寺。又名永兴寺、永兴堂。位于梵净山东北麓的乌罗镇双凤山下,距金顶40公里。据《松桃厅志》载:“明洪武六年(1373年)僧毁墨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重修,清道光七年(1827年)再次重修,四个四合院相连,层层迭迭、依山就势、规模宏伟。民国十八年后两次拆迁,寺观佛像尽毁,遗址仅存100余平方米,现存残碑一方,铸于明万历元年的铁钟一口。

6、钟灵寺。钟灵寺位于梵净山西麓永义乡大园址村,距金顶12公里,距护国禅寺3公里的大狮子岩上部,是西线登山的必经之地,是游客中途息歇的场所。钟灵寺始建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建筑占地两亩有余,有正殿、厢房、寮房。寺后是高大的乔木林,绿荫掩映,寺前一片毛竹林,翠竹青青,寺后侧一汪清泉,遗址内有石墙、石佛造像和残碑。

7、洞德寺。洞德寺位于永义乡张家坝杨家厂月亮坝。该寺始建于明宣德二年(1426年),是梵净山八大脚(觉)庵之一。距护国禅寺7.5公里。原建有大殿、厢房,占地2亩有余。清咸同年间被毁,道光七年重建。由于地处梵净山山脚,为往来香客息宿之所,建国初正殿被毁,仅余厢房3间,有石碑数方均已断残,为建庙之功德碑。

8、香山寺。香山寺位于江口县双江镇粮食局宿舍旁,修建时间和规模无资料可考。现存高封火墙四合院式建筑,占地300余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寺门、天井、正殿。据梵净山和尚墓塔和碑碣载,在明中叶至清早期,许多禅师都曾在香山寺受戒为僧,如天庆寺的福圆满、天池院的海阔慧惺,毗寂楚岳都是“香林嗣法”弟子。清顺治时香山寺住持圣符道越禅师威望很高,使香山寺成为梵净山地区的传戒寺庙,梵净山天池院海阔慧惺和尚墓碑(1662年)中有载:“思唐王公镇台请师圣符,符乃破山明祖三世孙也”可以佐证。

9、朝阳寺。朝阳寺位于松桃大路乡岩洞村,始建于清顺治二年(1646年),光绪十一年(1885年)印邑翰林代锡之改为白云洞,次年代再次云游改为“白马洞”。镌刻“白马洞”三字在洞门前。文革中庙毁,存遗址。

10、观音山寺,位于江口闵孝镇红石,始建年代不详。

11、水源寺,位于江口凯马快场,始建年代不详。

12、法华寺,位于江口太平河,始建年代不详。

13、回香阁,位于江口回香坪,始建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光绪六年重修。

14、罗蒋寺,又名罗江寺,位于江口闵孝镇高峰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遗址。

15、回龙寺,位于江口双江镇,始建年代无考。

16、云落寺,位于江口闵孝镇,始建年代无考。

17、青龙寺,位于江口鱼坳,始建年代无考。

18、鱼泉寺,位于印江木黄凤仪村,清雍正二年(1724年)建,现存木结构寺庙3间。

19、兴隆寺,位于印江木黄镇凤仪村,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现存遗址。

20、过江寺,位于印江新业乡芙蓉坝,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现存遗址。

21、回龙寺,位于印江新业乡木社,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现存遗址。

22、觉华寺,位于印江新业乡芙蓉坝,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早毁,现存遗址。

23、江口寺,位于印江新业乡,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现存遗址。

24、兴隆寺,位于印江新业乡芙蓉坝,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现存遗址。

25、海马寺,位于印江新业乡,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656年),现存遗址。

26、青微寺,位于印江新业乡落坳村,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现为开放寺庙。

27、天津寺,位于印江木黄镇,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现存遗址。

28、诸天庙,位于印江木黄镇李家沟,建于清康熙二年(1623年),现存木结构正殿3间。

29、行祠庙,位于印江木黄镇娄贯村,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1983年重建,现存木结构正殿3间,厢房2间,龙门、为开放寺庙。

30、行司庙,位于印江木黄镇金厂村,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现存遗址。

31、迎恩寺,位于印江合水镇新场,建于明永乐元年(1404年),现存遗址。

32、落佑寺,位于印江合水镇新场,始建年代不详,现存遗址。

33、石万庙,位于印江合水镇新场石万村,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现存遗址。

34、太平寺,位于印江朗溪镇坪柳树,始建年代无考,1958年毁,现存遗址。

35、圆通寺,位于印江朗溪镇,始建于明代永乐三年(1403年),1960年毁,现存遗址

36、回龙寺,位于印江朗溪镇孟关,始建于明隆庆三年(1568年),1994年重建,砖混结构,正殿3间,两侧厢房各2间,为开放寺庙。

37、莲花寺,位于印江合水镇莲花穴,建于清道光年间,1953年毁,现存遗址。

38、镇江寺,位于印江永义乡慕龙村,始建于明永元年(1400),1966年毁,现存遗址。

39、大坳寺,位于印江永义乡张家坝,始建年代无考,1951年毁,现存遗址。

40、地母庙,位于印江永义乡苏家坡,建于清代,1951年毁,现存遗址。

41、观音阁,位于印江罗场乡左坪村,建于清光绪6年(1880年)现存正殿3间,两侧厢房各2间。

42、大兴寺,位于印江新寨乡乐洋村,始建年代待考,现存木结构正殿3间,左右厢房各2间,对厅5间,解放后曾作村公所,学校,供销社,大队办公室,现保存较好。

43、龙津寺,又名龙兴寺,位于印江峨岭镇甲山村中寨口,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2年),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建,占地2000平方米,原建有观音殿、厢房、僧房、客房,建国后为龙津粮站。现部分建筑尚存。

44、西岩寺,位于印江峨岭镇甲山村,始建于宋乾德三年(967年),明嘉靖年间重建,毁于兵燹,清康熙十九年再建。明代道人张三丰曾云游于此,以手指镌刻“山水奇观”四字于石壁。

45、玉泉寺,位于印江峨岭镇坪兴村观音沟,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原建有正殿、后殿、观音阁、厢房,占地500平方米。建国初期拆毁,现建有砖木结构正殿3间,由于环境清幽,是县城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46、中山寺,位于印江峨岭镇桶溪村与黔江村之间,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清嘉庆二年(1796年)重建,是县城郊最大的寺庙,1958年拆毁。

47、天池寺,又称“罗池寺”,位于印江新寨乡善都村,始建于清咸丰五年,光绪二十七年(1847年)扩修,建有上殿、下殿、观音殿、仁义堂、进斋堂、厢房、对厅、山门计20幢,80间,供各类佛像菩萨150尊,规模宏大,建国前拆毁。

48、青云寺,位于印江新寨乡云半村,始建于明嘉庆三十八年(1560年),建有上殿、下殿、两侧厢房,清道光十年(1830年)重建,建国后一直作学校用,文革后期拆毁。

由于地域和历史及民间信仰诸方面的原因,还有不少寺庙儒、释、道三教合一。如斗坛、城隍庙、文庙、武圣宫、万寿宫、川主庙、龙王庙、水府庙、黑神庙、玉皇阁、关帝庙、白虎庙、土王庙、文昌宫、梓童阁等不再赘述。

主要参考书目:

1、《嘉庆道光民国思南府志县志》点校本;

2、《铜仁府志》(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3、《梵净山神》(章海荣着,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4、《漫谈寺院文化》(傅润三编,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5、《印江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6、《梵净山纪略》(松桃政协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7、《贵州宗教概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8、《中国佛教基础知识》(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9、《印江文史资料》(梵净山专辑);

10、《中国文物地园集》贵州分册印江卷;

11、《梵天佛地》(文志高着,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