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寺忆旧

□李景梦

清凉寺,位于陕西省三原县鲁桥镇北峪口山,其建于唐朝,延于各代。直至公元1968年,仍是一座历史悠远、名传关中、建造体系整齐、宏伟清雅幽静,融有道教文化的佛教圣地。

古寺依东北而面西南,坐落于东峪口的山峁上。游人从山下依坡而上,经半华里路程,迎面是高约三丈的魁星楼,楼上南北两面塑有“灵官与魁星”等神像。穿过楼下的门洞,是通往南天门的陡峭的通天梯。石梯两面有铁链护栏,天梯约长两百米,中间缓步台上矗立着一座小巧的石牌楼,上书“终南远眺”四字。登上飞檐翘角、气势雄伟的南天门大殿,只见左右各塑一尊山门大神。南天门大殿连接一殿,殿中塑有寒山、拾得和合二神仙像。后边再接一殿,其中塑有接引佛等神像。也是僧人打坐、诵经、做功课之经堂。

因山势逶迤,天王殿建于此殿东侧。天王殿前矗立着五六通记事石碑。天王殿中是弥勒佛及与之背后的韦驮护法像。两侧依次是武财神关公、文财神比干及四大天王像。西南角的木架上悬一通高四五尺的大铜钟。出了天王殿,透过古木参天的宽阔院落,对面就是高达七八丈、面阔五六丈、紧贴悬崖的三层藏经楼。汉白玉台阶之上的一楼大厅连接三洞崖窟,正中供奉观世音菩萨玉身大像。左边是方丈居所,右边是储藏室。二楼是塑有千手观音的楼堂,三楼为藏经阁。

东配殿塑有慈航道人像。与东配殿“一”字并接的是客堂。西配殿置吕洞宾、药王孙思邈与华佗像。与之相连的是玉皇和王母殿。东配殿与藏经楼相连的过廊里有一通向院外山崖的门,出此门外的山崖上有深约数华里的山洞。洞口边是磨面的磨坊,与磨坊相接的是斋厨。

穿过四合大院的东角门,从围墙的东大门出来,山势在此处形成一凹进约十亩地的“平台”。平台的东北南三面仍是陡立的山崖。平台正中是恢宏庄严的大雄宝殿。殿内塑有如来佛,两旁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像。再两边是十八罗汉。三座大佛的背后是地藏王菩萨立像。大雄宝殿是清凉寺里最大的殿堂,也是僧人做道场法事的地方。大雄宝殿后边是一字排开的七八座大窑洞。分别是塑有城隍与十殿阎罗王的十王洞和送子观音的百子洞等。

清凉寺的大小建筑里均有精美的彩绘壁画。画中或人物故事、或山水烟云、或花鸟走兽,一概惟妙如真,颇有韵味。各种殿堂的建筑类似他处寺庙,只是布局以此处山势险、缓有所不同,但也足见匠心不俗。清凉寺山麓的上下左右满布苍松古柏,寺里寺外翠绿浓郁,游客驻足南天门,可远望终南山、俯视清峪河,渭北平原尽收眼底。鲁桥古镇街铺纵横,房舍黛瓦状如鱼鳞。

清凉寺的庙会是隆重的。每年的农历六月六前后,山下的城、山上的寺、路上的车马、往来的人流,沸腾如节日一般。北方夏季粮油、果蔬丰收的喜悦,无疑是人们赶赴庙会的兴奋理由。寺里寺外,人群涌流。大戏小吃、商棚杂耍,热闹非凡。

清凉寺东侧山梁后边是关中有名的正谊书院(又名清麓书院)。远看一片苍翠之中,台阶层层、牌楼座座、教舍栋栋、粉墙黛瓦……清代名士贺瑞麟先生编着《女儿经》即在此地。

清凉寺殿毁于20世纪“文化大革命”的1968年。与它相邻的正谊书院也未免此劫。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