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山唐三教场——古代和谐社会的典范

山泉乡大佛村境内的古东大路上,有自古闻名的唐三教场(现称大佛寺或石佛寺,原是调解儒释道教矛盾的场所),内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即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北周文王碑(碑雕刻于石佛寺正殿后侧的一块俗称“天落石”的巨碣东壁上),历代名流墨客在此题刻造像者甚众,现存唐三教道场碑、宋诗碑及造像50余龛,计160余尊,形成一处集碑碣石刻造像之大成的胜迹。∵此处始建年代不详,但成规模是在唐大历年间建三教场,现存正殿与弥勒佛像。正殿居中,浮雕弥勒佛像,高4.24米,善跏坐,此即唐三教道场碑文所述唐大历六年(771年)建造的“丈六弥勒佛”。迄今已历1200余年,保存较为完好。∵

三教场是如何产生的,这还得从唐朝的宗教信仰说起。唐代朝庭给三教立过排行,道教第一,儒教第二,佛教第三。这是因为皇帝姓李,以老子(李耳)为先祖,并定下道教为国教的政策,但实际上佛教依然兴盛,不说武则天自认为弥勒佛转世,使佛教兴盛,就说宪宗便搞过迎佛骨之事,还受到了韩愈的指责。而儒家一直保持着超然的地位,一方面儒家的宗教色彩本来就单薄,孔子就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所以虽然不乏想把儒家改造成儒教者,但是更多的儒家学者更专注于世俗生活规范;另一方面儒家本来就对其他思想并不排斥,对道教佛教的思想,只要不触及自身,儒家更乐于接受。道佛两家都对儒家没有根本上的威胁,因而所谓三教之争实际上只纠缠于道佛两家,从我国历史上秦专任法术,汉王霸并用,唐三教并行,宋以后则以理学为正统的脉络看,唐朝是***(代表儒家)出面调解道佛之争,并在争斗严重地区修建三教场,明确各自的地位、权利,调解在日常中出现的矛盾,同时强调文化的包容性,以维护和谐的社会氛围。

具体再回到唐朝的龙泉,唐初是本地人朱桃椎弃官(国子监祭酒)归隐“朱真人洞”(在区一医院食堂附近),引来许多官员前来拜谒,将本地道教带上了一定的高度(此时基本上是一枝独秀)。唐玄宗时期禅宗第八代宗师马祖道一驻锡长松寺,应唐玄宗召对后被赐匾额“长松衍庆寺”,将本地佛教带上了更高的高度,于是就与道教产生了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后,***不得不出面干预了,于是在唐大历年间诞生了这里的三教场。这说明当时龙泉的文化是儒释道三教文化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和谐共生的景象,成为古代和谐社会的典范。试想今日,我区迁入了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等高等学府,又建了巴金文学院、沫若艺术院,已有石经寺、洛带教堂等信众繁多的宗教场所,听说还有个***高僧要建一个大型的中台禅院。这些文化势力聚集于此,会产生冲突吗?唐三教场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