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仙山何处寻,灵秀峨眉甲天下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是着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当飘荡在金顶的云海上,升起夺目的红日,在耳边,寺院的的晨钟也敲响了。在这清净之地,时不时还有几只猴子跑出来同人玩耍嬉戏,眼前此般的事物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景象,心境自然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这就是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着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峨眉山弯曲柔美的山体轮廓犹如少女的面容和修眉,于是人们很早便称它为“峨眉”。纵横200余公里的峨眉山,与“亚洲脊梁”昆仑山的支脉邛峡山相连。峨眉全山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山组成,而大峨山就是今日人们通常所说的“峨眉山”。峨眉山以其“雄、秀、神、奇”的特色,雄踞于中国名山之首。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平地而起,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相对高差2600米,与五岳中最高的华山相比,仍高出1000多米,所以历代称之为“高凌五岳”。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生态要素交汇地区,植物垂直带谱分布明显,植物种类繁多,类型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达87%以上,不可不谓之秀丽。峨眉山作为佛教圣地,笼罩在一片神圣浓郁的宗教气氛之中。历史上峨眉山的佛教文化、寺庙建筑与自然景观有机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在中国名山中实为首屈一指。峨眉山奇特的天象景观如金顶的云海、日出、佛光、圣灯、朝晖、晚霞,以及雷洞烟云、洪椿晓雨、大坪霁雪、雨湘雾湘等,千变万化,绚丽多彩。

名山如香花,招来蜂蝶欢舞。峨眉山"秀甲天下"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吸引了一些名土高人人山探幽或居住。入峨眉山隐居有据可考的第一人,为春秋时楚国名士、江陵人陆通。陆通号称“楚狂”,为了“避世”、“导引学长生”,不远万里来到峨眉山,在歌凤台结庐而居,后来“羽化成仙”。东汉时,中国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也曾慕名而来,在白云茂林间着书立说,并有《峨眉山神异记》三卷传世。许多名人名士都对它有着很高的评价。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

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西眺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南望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巅,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登上金顶,四大奇观总是令人心驰神往。

登山观日出,视点高了,踞高望远,看到的景象更加浩瀚壮阔。由于峨眉山夜雨居多,常常是雨霁晨曦,雾露中的冰晶和水珠,将阳光中丰富的色相展示得淋漓尽致。峨眉山观日出,不仅开阔视野,涤荡了胸襟,振奋了激情,而且是深深地密切了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北宋诗人苏东坡咏道:“秋风与作云烟意,晓日令草木姿。”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诗中这样写道:“云物为人布世界,日轮同我行虚空。”明代诗人杨升庵也有诗抒情:“窗含晓日明巴蜀,树绾烟云锁牧樵”。这些流芳百世的诗人,在观赏峨眉日出之后,咏唱了他们的直感和真情。

来到峨眉山,壮观的云海,总是会使人感到精神为之一振。眼前的云海上露出的山尖,就像浮露出的许多岛屿,云腾雾绕,宛若佛国仙乡;云涛人才辈出卷,白浪滔滔,这些岛屿化若浮舟,又像是“慈航普渡”。近代诗人赵朴初诗:“天着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就是这一景致的绝妙写出照。

峨眉山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据现有考古资料表明,早在1万年以前,这一区域内已有古代先民的活动。进入文明社会,有文献、史迹可考的人文历史已有二千多年。峨眉山作为一座佛教名山,相传是释迦牟尼身旁的普贤大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它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峨眉山原为佛道两教并存的宗教重地,公元1世纪东汉初年,佛教经南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峨眉山,山间便有了第一座以药农舍宅为寺庙的普光殿,成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历史上寺庙最多时曾多达100多座。随着历史的变迁,全山现有寺庙30余处(其中规模大、历史悠久的主要寺庙约十余处),其中以报国寺、万年寺等“金顶八大寺庙”最为着名。佛教文物品类繁多,其中高5.8m,7方14层,内外铸全本《华严经》文和佛像4700余尊的华严铜塔以及明代暹罗国王所赠《贝叶经》等都是稀世珍宝。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

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约300人,寺庙近30座,其中着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寺庙中的佛教造像∵有泥塑、木雕、玉刻、铜铁铸、瓷制、脱纱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如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象”,堪称山中一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阿弥陀佛铜像,三身佛铜像,报国寺内的脱纱七佛等,均为珍贵的佛教造像。还有贝叶经、华严铜塔、圣积晚钟、金顶铜碑、普贤金印,均为珍贵的佛教文物。峨眉山佛教音乐丰富多彩,独树一帜。峨眉山武术作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之一享誉海内外。这些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峨眉山开始修建宫观寺庙始于东汉时期。初期道教流行。道教经典称峨眉山为“虚灵洞天”、“灵陵大妙之天”、“胜峰山”等。佛教传人峨眉山也在东汉时期。峨眉山第一寺普光殿,俗称祖殿,建于汉明帝(公元58~75年)时期,应为佛教传人峨眉山之始。自此,在历代统治者的支持下,佛教的香火日益兴旺;佛教的发展与兴修寺庙在峨眉山同步进行。

东晋时期,高僧慧持、明果禅师等先后到峨眉山住锡修持。他们以相传峨眉山是普贤菩萨显灵和讲经说法之所为依据,把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崇奉普贤菩萨,成为佛教禅宗的一统天下。据佛经载,普贤与文殊同为释迎佛的主要助手,文殊表“智”,普贤表“德”。普贤团广修十种行愿,故又称“愿”王,等号为“大行普贤”。普贤形象最富特征的是身下骑一六牙白象,作为他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普贤菩萨的名气很大,广有信众,佛因山而兴盛,山因佛而扬名。峨眉山被尊为普贤菩萨道场后,全山由道改佛。唐宋以后,佛教在峨眉山日趋兴盛;明清之际达到极盛。一时梵宇琳宫、大小庙宇170余座遍布山峦茂林间。峨眉山也被人们奉为“佛国仙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列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声名远播海内外。宋、明以后,先后有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友人慕名送来佛像和贝叶经等珍品。清末,牛心寺传品和尚还应邀到朝鲜等国讲经传法。清末以后,峨眉山佛教一度衰微;加以山地潮湿多雨,原有寺庙多破败,至民国年间所存不及半数。

近年来,国家曾两次拨巨款进行大规模修葺。目前,全山共有寺庙30余处。其中,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重点寺庙和园林不仅大多己复盛时面貌,而且有所扩建和发展。这些寺庙建筑富有地方传统民居风格,装修典雅,各具特色,因地制宜,依山就势,无论选址、设计和营造都别具匠心,既有庙堂之威严,又有园林之秀美;更有晨钟暮鼓、梵呗悠扬,使峨眉山的佛教文化、寺庙建筑和自然景观、四时变化有机地巧妙地融汇在一起。其设计合理,技艺精湛,堪称中国名山风景区寺庙建筑艺术的典范。

千峰似锦,细雨如织,看山如参禅;春秋阅尽水长冷,名山风雨百年心!在山中漫步,飘渺悠远的佛音从青山之中隐隐传来,更为峨嵋山增添了些许宗教的神秘与神圣,恍惚之中感觉红尘俗世中的自己已超然尘世之外。一路风景一路歌,暄嚣红尘中一颗浮躁不安的心灵,此时穿越过寂静的时空隧道,在如画的峨嵋山水间,终于找到永恒的精神家园。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