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霍童山考略

高学钦

今宁德霍童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首,位居五岳之前,这是东晋南朝以来流传了近两千年的历史事实。今宁德霍童山,就是唐代长溪霍桐山,也就是东晋、南朝时的罗江霍山,虽文献记载语焉不详,但仍有迹可循。兹排比资料稍作考释,以资参考。

唐五代着名道士杜光庭所着《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载:“谨按本教《龟山白玉上经》具列所在去处。第一洞,霍桐山,周回三千里,名霍林,在福州长溪县,有三清观及游仙湖。”素为道教界和学术界所重视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云笈七签》记载:“第一霍桐山洞,周回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宋代潘自牧在《记纂渊海》也记载:“第一霍桐山洞,高三千四百丈,周回三千里,名霍林之天,即郑思远、韩众、许映真人为司命,府君所理,在福州长溪县。”还注明不同之处:“《云笈》云‘仙人王纬治之’。”这些记载大同小异,似同出一源,可见“第一霍桐山”在唐宋时已是公认的。

唐代着名的宫廷道士司马承祯薄于功名,笃信道学,“尝遍游名山”,他明确指出“霍桐山洞”“在福州长溪县”。他的记载正符合当时行政区划,《旧唐书·地理志》载:“长溪,武德六年置,其年并入连江。长安二年,分连江复置。”宁德县是五代闽国分长溪而置的,《三山志·叙县》云:“唐开成中,析长溪、古田二县地置感德场。伪闽龙启元年,升为县。”唐长溪县相当于今宁德市,唐时属福州。“霍桐山”,原名“霍山”,据西汉刘向《列仙传》记载,“周时霍桐真人栖真之地”,故名霍桐山。《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霍童山”条云:“在福建宁德县北七十里,《列仙传》作霍桐山。”唐玄宗大封天下名山,天宝年间霍桐山也受到封表,并刻石记载,改为今名。《太平寰宇记》长溪县条载:“霍童山,在县西二百五十里,高七里,冈甚远”,“云是列仙霍童游处。天宝五年,敕改为霍童山,亦曰游仙山”。天宝后人们多称霍童山。今宁德霍童还有一块写着古篆“霍童洞天”及旁隶“天宝敕封”的残碑。

晚唐着名诗人,人称“闽中文章初祖”的黄滔在其《碑记铭》中称赞龙雷山“奇姿异景不可殚状,虽霍童武夷,无以加之,实闽越之神秀”。可见此前霍童、武夷已相当闻名。唐朝人知道很早以前,这里“古老相传,是群仙所宅”。唐代沈汾撰的《续仙傅》云:马自然“又南游霍桐山,入长溪县界”。许石昔,“晚学道於王屋山,周游五岳名山洞府,后从峨眉山经两京,复自襄汴来抵江淮,茅山、天台、四明、仙都、委羽、武夷、霍桐、罗浮,无不遍历,到处,皆于石崖峭壁人不及处,题云:‘许石昔自峨眉山寻偃月子到此。’”

司马承祯“遍游名山,密契仙洞”,游历过“霍桐山洞”。宋朝祝穆在《方舆胜览》载:“霍童山,在宁德北七十里,《洞天记》所谓‘霍林洞天’是也。唐武后时,司马炼师于此修炼,后驾鹤升天,遂赐名鹤林。”《明一统志》也载:“霍童山,在宁德县北七十里,神仙霍童所居,《洞天记》谓‘霍林洞天’是也。唐司马承祯于此修炼,后驾鹤飞升,遂名鹤林。”不管到过与否,他记载的地理位置十分明确,唐宋许多着名道士与高僧慕名到过霍童山,如白玉蟾、本净、元表等。

司马承祯着《天地宫府图》,应该有一定依据。有人考得,早在东晋时已有“三十六洞天”的提法,南朝着名道士陶洪景在《真诰·稽神枢》云:“大天之内,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而司马承祯与陶洪景颇有渊源。他师事籓师正,“师正特赏异之,谓曰:‘我自陶隐居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他与陶洪景本属一脉,应该听过或直接看过陶洪景的着作。在陶洪景的着作中常提到一座相同地理位置的山———霍山。陶洪景《真诰·稽神枢》说:“罗江大霍有洞台,中有五色隐芝”,并注“此则南真及司命所任之处也。”

此罗江明显不是指江名,应指行政区划的郡县名。而早在晋太康年间,在今福建境内就有罗江县了,当时有建安郡与晋安郡。建安郡最早,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以会稽南部为建安郡”。宋《三山志》也说:“永安三年,置建安郡,治建安,候官属焉(时建安属县吴兴、东平、建阳、将乐、邵武、延平)。”县多在闽江上游闽北地区。

晋安郡是西晋太康年间分建安而建立的,“及晋平吴”,“分建安立晋安郡”,“晋安郡,太康三年(282年)置。统县八,户四千三百”。并注其八县为“原丰、新罗、宛平、同安、候官、罗江、晋安、温麻”。多在闽江下游。宋《三山志》也证实:“晋太康三年,始以候官为晋安郡,严高为守,初治故都,迁今城。县八(原丰、新罗、宛平、同安、候官、罗江、晋安、温麻)。”

晋太康以后,闽北有建安郡,闽江下游有晋安郡,罗江县是在今福建境内是毫无疑问,并且是在闽江下游一带,不会是在闽北地区。《宋书·州郡志》载:“罗江,男相,吴立,属临海。晋武帝∵立晋安郡,度属。”《宋书》是南朝齐梁间的沈约所撰,他三朝为官,梁时官至中书令、尚书令,对当时的行政区划是不会弄错的。罗江县是三国孙吴时建立的,属临海郡,到晋武帝太康三年建立晋安郡后,罗江县即划归晋安郡管辖,足见罗江县历史悠久,也可知罗江县必定在临海和晋安两郡之间。晋安郡建立时还没有永嘉郡(今温州),罗江县更靠近晋安郡,故划归晋安郡。永嘉郡建立后,罗江县还属晋安郡,未归永嘉郡。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分临海立永嘉郡,统永宁、安固、松阳、横阳等四县”。

南朝沈约与陶洪景生活的时代,罗江县还属晋安郡。《南齐书·州郡志》记载,江州“领郡如左”,“建安郡”,“晋安郡(侯官、罗江、原丰、晋安、温麻)”等。

陶洪景“遍历名山,寻访仙药”,而且“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他不会轻易写下“罗江霍山”,按地理位置及地形看,罗江县当在今闽东北宁德市境内,靠近浙江温州地界。

陶洪景还来过罗江霍山。据《华阳陶隐居内传》记载,陶洪景炼丹多次不成功,认为是当时车马往来、香客不绝,环境太嘈杂所致,炼丹应该在远离人世清静的地方,因此他决定暂时离开茅山,《内传》说:“改服易氏,遐遁东迈,当去建晋中,以其山海沉旷,民不知道,见所营为无关视听。”《茅山志》载:“(天监)七年往永嘉楠江青嶂山,十年涉海诣霍山。”到霍山一年后,就回茅山了。《登真隐诀》载:“壬辰年(天监十一年)六月,便乘海还永嘉。”

根据陶洪景的记述,天监十年“涉海诣霍山”,到霍山一年后的“壬辰年(天监十一年)六月,便乘海还永嘉”。按来回的路程与时间计算,罗江县就在永嘉(今温州)旁不远,且一定靠海。《太平广记》的记载也证实这点,“释僧群,清贫守节,蔬食持经,居罗江县之霍山,构立茅室,孤在海中(出《高僧传》)”。有如“闽在海中”,居霍山,称“孤在海中”,霍山也临海。

在晋安郡,唐以前就“古老相传,是群仙所宅”的,与永嘉(今温州)毗邻接壤的,又临海的霍山,只有长溪县(今宁德市)霍童山。毋庸置疑,东晋南朝的晋安罗江霍山就是唐代长溪霍桐山,也就是今宁德市霍童山。在宋朝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里还有霍山乡。《三山志》载,“霍山乡,北七十里”,有三里,“水漈里”、“霍童里”、“安乐里”。有关山上石盂、石杵及古老相传的神仙故事的记载,唐宋以来一直不断。唐释道世的《法苑珠林》载:“晋安罗江县,有霍山,其高蔽日,上有石杵,面径数丈,杵中泉水深五六尺,经常流溢,古老传云,列仙之所游饵也,有沙门释僧群隐居其山,常饮此水,遂以不饥,因而绝粒。晋安太守陶忧闻而求之,群以水遗陶,出山辄臭。”宋代释赞宁所撰《宋高僧传》说:“长溪县霍童山多神仙洞府。”《三山志》也载:“霍童山,高约七里,顶平可坐百人”,“上有泉,名甘露,服之延年,有石行廊,三十余步,石室颇深广,石桥横跨半空,有石臼,石盆,石盂,皆天成,石坛旁生竹一枝,遇风则能自扫坛上,西北有玉镜,碧色鹊尾,香炉在焉。”

东晋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中说:“今中国名山不可得,至江东名山之可得往者,有霍山,在晋安;长山、太白,在东阳;四望山、大小天台山、益竹山、括苍山,并在会稽。”

葛洪曾游历过许多地方,“余周旋徐、豫、荆、襄、江、广数州之间”。定居罗浮山之前,曾在南方游历多年,“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镇檄命一无所就。后还乡里,礼辟皆不赴。”他说“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接着又说“按仙经,可以精思合作药者”,有大江南北的华山、泰山、王屋山、罗浮山等。东晋十六国时,他知道江北中原已不可去,所以说:“今中国名山不可得”,可以去修炼合药的只有东晋境内的江南名山,“至江东名山之可得往者,有霍山(在晋安);长山、太白(在东阳);四望山、大小天台山、盖竹山、括苍山,并在会稽”。葛洪说得很清楚,括苍山等“并在会稽”。他知道“天下名山多霍”,所以特意在后面注“在晋安”(东晋南朝时晋安罗江霍山,上文已述),不是别处的霍山。与葛洪同时代的郭璞在《山海经注》中说:“又北四十里曰霍山。今平阳永安县,庐江潜县,晋安罗江县,河南巩县,皆有霍山,明山以霍为名者,非一矣。”虽天下名山多霍,但晋安罗江霍山是道家修行隐居、修炼养生的理想场所,并非是南岳霍山,或中镇霍山,不应混为一谈。

总之,依据古籍文献记载、地理方位及历史遗迹遗物来看,今宁德霍童山就是唐代的霍桐山、南朝的罗江霍山、晋朝的晋安霍山。宁德霍童山第一洞天之称是有古老传统依据和深刻的历史渊源。

《福建史志》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