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胜勇:中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模式与特色研究

本项目的选题是基于当前我国佛教发展中的重要现实问题,旨在研究当前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在现代社会变迁与转型过程中的寺院管理和运作模式,探索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发展趋势。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和单元来说,其制度、管理与运作都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寺院管理和运作方式是反映佛教发展的重要方面,关系到佛教的健康、持续发展。传统的汉传佛教寺院通常的管理模式是以历史上形成的“丛林清规”为基础的丛林制度,它包括寺院的财产制度、人事制度、分配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等各个层面。当前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和佛教组织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传统的寺院管理模式在现代化过程中遇到很大挑战,对于管理模式的探索、改革和实践在汉传佛教地区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并成为佛教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改革开放后佛教的发展面临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宗教政策的发展和转换,佛教宗教组织尤其是汉传佛教寺院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环境,面对的这种变化,使寺院的管理模式发生很大的改变,汉传佛教寺院管理的改革和新的探索势在必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为了使佛教寺院健康、规范的发展,急需从现实和学术两个方面对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功能、定位与管理模式进行探讨。这将是一个涉及社会学、宗教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本项目的选择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确立的。

近年来,佛教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在探索与现代社会和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寺院管理模式,出现了一批有特色的寺院,如杭州灵隐寺、上海玉佛寺等现代都市寺院,河南少林寺、赵县柏林寺等新型现代化寺院,还有如浙江普陀山的全山制寺院群、以及江西云居山真如寺、辽宁海城大悲寺等传统寺院。还有一些与佛教密切相关的企业型、景区型现代化组织,如江苏无锡灵山、海南南山等宗教文化景区。对这些寺院与相关组织的管理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汉传佛教寺院在现代化过程中管理模式的经验、特色以及面临的问题,对于把握和引导当前佛教寺院发展的方向,制定合理的宗教政策,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因此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新环境下汉传佛教寺院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一方面对于我国佛教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佛教与社会主义的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国家宗教事务部门制定相应的决策和政策提供切实的依据;同时,通过对汉传佛教寺院在现代化条件下管理模式的研究可以为各类寺院应对现实社会环境、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运转模式提供切实的帮助。因此,该项目立足于国家宗教管理和宗教组织发展的现实需要,能够为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汉传佛教寺院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和现实参考。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本项目属于社会学实地研究,本研究在国内选取几个不同类型的汉传佛教寺院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和地点。通过田野工作(field∵Work)、个案研究和社区研究法进行研究。在田野工作中主要使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Deep∵Interview)。个案研究法,即以寺院组织为个案研究的对象,对本项目拟选是几个不同类型的寺院组织进行个案调查和个案分析,考察现代化社会变迁中不同寺院如何依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条件实现寺庙对管理,以及寺院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模式,以及寺院如何从佛教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转换等诸多方面,以探索研究中国佛教寺院组织管理的一些新视角,建构新的理论解释和政策研究框架。(稿源:世界佛教论坛网责任编辑:颜玉科)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