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位于连江县东南部晓沃镇附近的云居山间,属于晓沃镇道沃村地界。沿着乡间蜿蜒逼仄的石板小径,一路上行。山风阵阵拂面而来,虽已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倒也能体会“树杂山如画,林暗涧疑空”的意境。∵攀行约1时余,来到山门前,一座黄墙赤瓦卷檐歇山式仿古建筑,前后八根石柱均镌刻着楹联,其中一联觉得颇有含义:“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寿唐音。”这乃是云居寺历史的浓缩。早在唐朝时此寺便已落成,晨钟暮鼓香火颇为旺盛,到了宋代又有所扩建,此后屡次兴废,数次修缮,到了清康熙年间,鉴于古寺已破败不堪,当地僧众进行重建。然而到了民国初该寺因年久失修,部分殿堂坍塌,再次陷入破落,有僧人四处化缘募捐再次予以重建,现存殿宇就是民国初年的建筑。近年对寺院进行了重新设计规划,建筑更趋雄伟,布局更趋合理,香火也更趋鼎盛。∵跨过山门,拾级而上,路边有块一人多高的巨石长满苔藓,上书八个楷书大字:“天上云居,人间仙境。”字体遒劲刚健。据史籍记载,此石刻为原籍浙江金华的赵崇栻所书。攀登数十级便是云居寺前殿天王殿,殿前一口半月形的放生池,12根粗大的石柱支撑起大殿,殿前空地上一株茂密的古树遮天蔽日,雕梁画栋的横梁古朴素雅,给人赏心悦目、清凉舒适之感。越过月牙门,来到天王殿后面,这里有一块小空地,莲花石基上耸立着两座千佛塔,塔中一尊尊精致小巧的佛像据说有上千尊。千佛塔边是一口七星井,井后便是云居寺的主殿大雄宝殿。大殿高十余米,重檐歇山顶结构,依山而建,雄伟高峻。殿前九根青石柱,上面雕刻着九条奔腾旋转的巨龙,姿态各异,雕工精湛。大雄宝殿两侧分别有斋堂、祖师殿和伽蓝殿。∵大雄宝殿内右侧墙边,立着一块石碑,因年久风化,碑上字迹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据寺内人士说这是唐朝石碑,是该寺最初建筑时留下的,但因字迹漫漶,难以考证其具体年代。寺中还有三块清朝石碑,一是《重兴云居上寺碑记》,为雍正巳酉年菊月立,也就是1729年。在中国民俗中,把菊花盛开的时节称为菊月,为农历九月。此碑是当时寺院住持所立,记载了重建云居寺的经过;二是咸丰癸丑三年(1853年)仲夏之月立的功德碑。此碑顶部有“大清”两个大字,由当时的住持行清所立。碑文首句为“今将重建云居寺并起盖门楼塑绘佛像捐题各信士姓名银两开列于左”。碑中记载捐钱最多的一位名叫陈名万的信士捐出白银二十二两;三是“大清光绪乙酉壹拾壹年”(1885年)冬立的功德碑,此碑也是由当时的住持所立。碑中所记也是重建寺院捐款信士姓名和所捐银两。这三块石碑分别记载了当年修缮云居寺时的情景,为研究考证云居寺的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史料。∵云居寺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当年这里是一个清悠旷远的道场,同时也是学术交流的课堂。明代着名学者连江籍名士陈第曾在此设堂讲学,传道授业,为这佛家寺院增添了些许书卷气息。陈第为明代一位文雅的儒将,他曾助戚继光抗倭,在用兵上有独到之处。他同时也是一位文人、藏书家,一生着述颇丰,藏书万余卷,其中不乏稀世珍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在云居寺附近的山间石隙,曾发现散落的石斧、石刀、石锛等石器,还有绘制着几何纹、篮纹的陶片,经科学鉴定,这些都是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址,这说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此地便已是先民们居住的地方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