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门寺

周会明(太湖县农委)

龙门寺是一代宗师清远禅师的道场,我与余世磊去年秋天就约定,到龙门寺去追寻清远禅师的踪迹,去领略龙门寺的无限风光。可双方公务缠身,虽龙门寺离县城不过10公里,交通方便,直到夏初一个星期天上午,我俩受海会寺妙慧法师的嘱咐,前往海会寺接待日本杨岐文化旅游团,下午我俩毫不犹豫地前往龙门寺。

做为每一个太湖人,谈起二祖慧可,那是无人不知;但谈起白云守端、五祖法演、以及清远禅师,谈起他们对我国佛教的贡献,了解的人就不多了。

自从义玄禅师离开江西前往河北正定临济院开辟禅宗道场,开创临济宗,六传至石霜楚园(987-1040)后,临济宗的活动区域才从中原向南方移动,楚园的门弟子以黄龙慧南和杨岐方会最为杰出,分别形成了黄龙派和杨岐派,对于黄龙派和杨岐派的发展和演变,《业林盛事》一书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黄龙、杨岐二宗,皆出于石霜兹明,初,黄龙之道不振,子孙世之,皆般般不减大师之数,自直净四传而至涂毒。杨岐再世而得老演,演居海会,乃得南堂三佛以大其门户,故今天下多杨岐之派。

文中“海会”是指太湖县海会寺。我们可以分析出,黄龙派经过四代传承,由于没有高僧继承发展已断绝了,而杨岐派得到了守端、法演以及“佛门三杰(佛鉴慧勤(1059-1117)、佛眼清远(1067-1120)、佛果克勤(1063-1135))”这些高僧的弘扬而发展壮大起来,使杨岐派由山林拓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为临济宗的正脉。随着历史的传承,禅宗的发展态势是“临天下,曹半边。”因此,临济宗杨岐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禅宗。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禅寺,都是临济宗杨岐派的子孙。而临济宗杨岐派在太湖县发展壮大起来的,临济宗八代传人、杨岐二代传人白云守端,三代传人五祖法演及其法嗣“佛门三杰”在海会寺、龙门寺修禅参道,开示大众,杨岐宗在太湖自成体系,无数高僧云集太湖,龙象辈出。杨岐宗从此走出了太湖,走向世界。

清远,山东人,14岁读《法华经》时,将其中不懂的地方请教师父,师父自己也不懂,回答不出来,于是清远辞别师父南行。不久,清远禅师与灵源禅师偶然相遇,清远向灵源介绍了南行的目的,就是遍访高僧。灵源说,白云山法演禅师乃天下第一等禅师,何故舍之远游。于是,清远来到海会寺拜法演为师。

清远到海会寺后,每天向法演请教,希望得到法演的开示,法演每次都说,我不如你,你会知道的。清远想我从远方来到海会寺,就是请教高僧,而师父法演却不教我,他越想越不想不通。清远又请教海会寺首座和尚元礼,元礼抓住清远的耳朵,围着火炉绕圈子边走边说,你会明白的。清远说,我觉悟了,同样会戏弄你的。元礼说,等你觉悟了,就明白今天的道理了。一天深夜,清远静坐,他起身拔炉子,见一豆大的火星,忽然想到法演是将自己逼向死角,要他自己去证悟。他高兴地说,深深拔,就有火,平生事,只如此。于是他拿起《传灯录》翻阅,当读到破灶和尚时,忽然大悟,向法演呈偈:

刀刀林鸟啼,披衣终夜坐。

拔火悟平生,穷神归破灶。

事明人自述,曲淡谁能知。

念念永不忘,门开少人过。

法演大喜,深知清远已开悟。

清远学成后,在太湖县大中寺隐居过一段时间,后一直住持太湖县城西龙门寺。所以,史书上亦称清远为龙门清远。

清远住持龙门寺期间,发扬了及丰富了法演的禅学思想体系,使杨岐宗更加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更加被社会各个阶层所接受。不少学人慕名前来听法。《古尊宿语录》收录了清远在太湖大中寺,龙门寺等地向大众开示的语录达八卷。

清远住持太湖城西龙门寺,法演住持海会寺时仍时时牵挂着清远,曾致信嘱咐他:“住持大柄在慧与德,二者兼行,缺一不可。慧而不德,则人不信,德而不慧∵,则人不怀。”要求他这位高徒要勤修苦炼,以期德才兼备,成为一代宗师。

清远没有辜负法演的教诲,据《禅林宝训。拾遗》记载:潜山县太平寺灵清源和尚每次见到清远临众周密,便到龙门寺请教要领。清远说:用事宁失于宽勿失于急,宁失于略勿失于详,当持之于中道,待之以含缓,庶几为临众行事之法也。

清远的行事风格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看出清远是一位办事稳当,原则性很强又不失灵活的一代宗师。

宣和初年,清远因病辞去龙门寺住持,到南京弘法,第二年在南京圆寂。他的弟子将他的灵骨从南京迎回太湖龙门寺,塔葬于灵光台前,宗徽政和年间谥法号为佛眼清远禅师。清远有法嗣21人,分布在大江南北,个个成为一方化主。再传弟子蒙庵元聪门下,有日本僧人俊∵∵回国开法,临济宗从此传入日本。

走树林冲,上方州水库,山道弯弯,一路颠簸,我与世磊兄终于到了龙门寺,住持宏昌法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方州村汤书记还特地从附近请来了三位年过七十的长者,给我们介绍龙门寺的过去和现在。

据长者们介绍,解放前,龙门寺常住僧人有数十人,庙产十分丰富,以寺为中心,四周山林以山顶分水岭为界,面朝寺的山林和水田归龙门寺所有,僧人和常住居士们农禅一体,谈禅说法,其乐溶溶。只是到了土改时,山林和水田全部被国家收回。文革期间,龙门寺的破坏程度是太湖县几大寺庙中,损失是最大的,几乎是毁灭性的破坏。所有殿堂、佛象全部被毁,清远的灵光塔被当成“四旧”,被附近村民推倒,灵骨被撒。寺址先后办过油坊、乡中学、村小学,直到1986年才在原址重建殿堂,在四方大众的护持下,20余年的艰苦努力,龙门寺才拥有二重狭小的殿堂,几间与大殿不协调的僧房,虽然整洁,但与历史名寺显然是不相称的。

值得庆幸的是,前几年,村民在灵光塔附近发现一块断碑,当家师请人运回寺内珍藏,上书“。。。下佛眼清远和尚。。。”几个粗犷的大字,虽经日月风雨侵蚀,至今仍清晰可见。这也是我们目前能缅怀一代宗师的唯一证物。

听当家师和几位长者讲,寺右侧一个叫“三塔弯”的地方,有许多石塔,在寺中小尼的带路下,我与汤书记、世磊走田埂、过小河、翻山岭,终于到了三塔弯,几个做工考究的石柱七零八落地撒在树林下面,我与世磊希望能得到几个“文字”,那怕是一个字。可惜,忙乎了半天,一个字也没有见到。回到寺后,当家师讲寺前面一个山包上,有一块大石碑,小尼也证实说,清明节还见到这块碑,我与世磊忘掉了爬三塔弯的疲劳,立即要求小尼和汤书记陪我们走一次,寺里的小尼带了一把柴刀,为我们开路,几经周折,我们终于见到了这块石碑,经扫掉碑上的泥土,从不太清晰的文字上,我们得知是一位名叫吕维杨的居士在康熙38年为一位当时寺的方丈立的碑铭。这位方丈叫文瑜润禅师,桐城人,是临济正宗平阳宏觉国师的三世弟子。其它内容我们就不知道了。

面对断碑,面对三塔弯散落的石柱,我们感觉到,历史已与我们渐行渐远,但做为一代宗师在我们心中仍然是栩栩如生。也就是今天上午,江西国际旅行社组织的日本法源寺20位僧人组成的杨岐文化考察团,不远万水千山,来到海会寺,拜谒白云祖师,听那位日本长老介绍,日本僧人俊∵∵回国后,先后办了六座寺庙,现在这六座寺庙保存完好,虽然日本佛教有天台宗、曹洞宗,但临济宗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还带来了一本临济杨岐派在日本的传承谱系,他们把杨岐方会尊为一世。白云守端、五祖法演、佛眼清远尊分别尊为二世、三世和四世,这位长老通过翻译与我讲,他们都是清远禅师的子孙,很想去拜谒清远祖师,但这通往龙门寺的路显然是不行的。

最近,我在近一期《求是》杂志上看到江西宜春市市委书记的一篇文章,里面讲到,宜春市将通过四大举措来发展地方经济,其中一条举措就是“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来弘杨杨岐文化(杨岐宗是江西宜春杨岐山开宗),做为临济宗杨岐派的兴盛之地,太湖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与世磊不知。江西国际旅行社针对日本游客市场,专门开辟了禅宗文化旅游线路,据旅行社一位副总与我讲,对于杨岐宗佛教文化旅游线路他们设计为,宜春杨岐山—九江东林寺---太湖海会寺等三个主要景点。今年,他们还将组织几批日本游客到海会寺寻根问祖。

转自:太湖宣传论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