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于飞∵∵抗城揽胜--访杭州凤凰寺

余葶

来杭州几日,一直是雨朦朦的,沿着街慢慢地走,领略这座江南名城特有的文化韵味,仿佛是在品尝一杯醇醇的西湖龙井。在柳浪闻莺公园内看过元末明初以诗文成就留名于世的回族着名学者丁鹤年的墓厅后,向人打听到凤凰寺的方位。经清波门,来到中LLI中路,路边房屋多半是黑瓦白墙的旧宅子。到了一个路口,友人停—F来指着马路对面——家生意很好的清真饭馆旁的一扇铁门说:∵∵“呶,凤凰寺!”不显眼的门面让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想象中的凤凰寺应该有个非常醒目的门面,如果不是旁边挂着的牌子,我这个外地人是无论如何也注意不到的。

杭州凤凰寺与扬州仙鹤寺、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合称我国东南沿海伊斯兰教四大名寺。明成化《杭州府志》称“礼拜寺”,《西湖游览志》、万历《杭州府志》记“真教寺”,《杭俗遗风》载“回回堂”。1884年重修丁鹤年墓碑记中出现“凤凰寺”,是对这个称谓的较早记载。由此看来,元明时期,“凤凰寺”称谓尚未出现。“凤凰寺”之名始行于清末,并——直延续至今。“寺名凤凰,此乃象形。雄伟高耸的望月楼和穹形门是凤凰之首,进门一条长廊如颈,二门首石蜗牛一对称凤爪,左右参天松柏恰如凤毛,南北房屋宛如凤翼,前后礼堂礼拜殿形似凤身,殿前两边水井各一,为一双凤目,殿后成荫细竹为凤尾。1929年,因拓建马路,该寺望月楼被拆”。

整个清真寺坐西朝东,我沿着围墙,走了半圈,和以往见过的清真寺大为不同,黑色筒瓦配以白粉墙,没有繁复的装饰图案,没有穹窿圆顶,只有江南建筑的典雅和简洁,让人印象深刻。

和门房说明来意,步人寺内,东西中轴线上依次布置着门厅、礼堂和礼拜殿三座建筑。主体建筑礼拜殿为砖构无梁殿,平面呈横向长方形,墙壁厚实,达1米许。面阔三间,明间两缝壁面各做成两个大拱券,使三间相连以供穆斯林礼拜。根据古建学家鉴别,中间一组为宋时所建,其余两组为元代增建,后由明代依原形重修,全用砖砌成。每间四壁上端转角处作菱角牙子叠涩逐层收缩,形成穹窿顶,不用梁架,故称“无梁殿”。其中明间穹顶直径达8米,两次间穹顶直径6米,殿中通面阔28.15米。殿内高敞深邃,穹顶绘彩画,以暗红、棕色等蔓卷纹为主,构图流畅,色彩鲜明。整个建筑具有伊斯兰教与中国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特点,是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寺后墙有青石制经台,袅混线脚,朴实无华。因为提前查了资料知道,所谓“枭混”,是指上凸下凹的线脚形制。经台的束腰望柱雕有竹节纹和蔓草,据说可能是元时遗物。到明代,上置木制经函,遍髹朱漆,刻阿拉伯文经句,并以海石榴花、方胜合罗等图案装饰,配以红底贴金,函上雕出飞檐,工艺精美,是中国古代伊斯兰教艺术珍品。穿过门厅,为1953年新建之礼堂。寺北墙内建有碑廊,存有阿拉伯文、波斯文碑石24块,还存有明永乐、弘治敕谕以及清顺治、康熙年间重修寺碑记等文物。

杭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很早就和阿拉伯世界有了友好往来。华丽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吸引子经海道而来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留居杭州,伊斯兰教随之传人,并建立了清真寺。宋代来杭州经商的阿拉伯人口多,元代大批西域人因官因商而定居杭州。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聚集在今清泰门内荐桥以西羊坝头的礼拜寺(今凤凰寺),形成一个回回居住区。明代杭州回教(因回族人多信仰伊斯兰教,过去也将伊斯兰教称为回教),取得了与佛、道教同等的地位。清代,杭州的回教又有了发展。今凤凰寺内的碑汜中有“吾教之行于中土较前尤盛”之记述;顺治年间(1644—1661年)着手重建了真教寺;康熙年间(1662—1722年)立了《真教寺碑记》,此碑上方正中书以“皇清”二字。民国时期,杭州的回族人皆称回回或穆斯林,在中国回教协会杭州分会和凤凰寺董事会等组织中,有商、政方面知名回族人士任职,在教内还举办公益和教育事业。

杭州解放后,信奉伊斯兰敦的民族及其风俗习惯,受到***和社会各方面的尊重。宗教人士也积极参政议政,热心举办各项文教、公益事业。1953年,杭州市***三次拨款修复凤凰寺,使其保持了原有的宗教建筑特色。1961年,浙江省***将凤凰寺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凤凰寺重新对外开放,1979年恢复正常的礼拜活动,1980年成立杭州市伊斯兰教协会。2001年6月,凤凰寺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凤凰寺的前后门面都有穆斯林餐厅,为许多来杭州的穆斯林朋友解决了吃住问题。宁夏吴忠办事处也设在这里。

离开凤凰寺时天色渐暗,三步一回首,走出去不远,雨幕中的凤凰寺就已显得朦胧起来,可尖顶、粉墙乌瓦、凤凰双展翅的风姿,已牢牢映人心中……

责任编辑∵∵杨∵∵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