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闻名遐迩的林虑山中,到处都刻印着释、道、儒三教发展的历史篇章,留下了众多三教活动的遗迹。然而却有一座名山独为佛教的乐土,其它二教很少插足,它就是有着“文物宝谷”之称的洪谷山。

《隋书·地理志》记载:“林虑县有林虑洪”。林虑洪即洪谷,又名洪峪,俗称洪山。这林虑洪当真是非同一般,群峰环绕,溪流潺潺,十二峰直耸云间,中间一道深谷,谷内有三级悬瀑高达百丈,犹如一卷长纱。

名山如仙境,自然有修道念佛之人,也就催生了寺院的发展。洪谷山中有两座寺院,均为创建于东魏、北齐时期的古寺,恰又分布在谷中和山顶,双寺宛如连缀一体的两粒明珠,吸引了不知多少膜拜者来此观瞻拜佛。谷中的洪谷寺早已成为全国名寺,其历史价值在佛教文化中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山顶金灯寺北倚陡崖,南临深谷,立于绝壁之间却又稳如磐石。

名山藏古洞。最着名者当为千佛洞,内有大小石刻佛像128尊,最大的石佛高达2.78米。山顶上凿有大大小小17个洞窟,其中最大的称为“水陆殿”,整体从悬崖上挖门凿进,内部面积约120平方米,高近5米,上面刻成平顶天花,下部为池沼,泉水晶莹。池上凿有“田”字形石蹬桥。窟中有高出水面的石佛台,上面是一块巨石,雕刻成六尊白色连体坐佛,其中三尊迎门正向,三尊背门里向。其四壁与洞顶刻有浅浮雕佛像近百个,雕刻之精美令人叹服。

名山驻雅士。北方全景山水画派的鼻祖荆浩就曾在洪谷山隐居,并收关同等为弟子,编写了画派理论专着《笔法记》。在他的引导下,还成就了李成、范宽等一批北宋知名画家。而着名的《匡庐图》也被认为是取材于洪谷山的佳作,名噪一时。

出林州城向西南行15公里,就是远近闻名的洪谷山风景区。其实未登山,却早已闻其名。

金代文学家王庭筠在《五松亭记》中记载:“林虑西山,横绝百里,隐然犹卧龙。洪谷为首,天平为脊,黄华为胁,鲁班门为尾,迤逦而北去。”龙首含珠,其丽自不待言,可见洪谷山在千里林虑山中的地位。

洪谷山可谓“翠红照耀三千界,屏障周围十二峰。雪涧清泉响寒玉,云岩乔木卷苍龙。”山中十二峰或如笔格,或如玉笋,山势陡峭,卓立云间。

(小标题)金灯洪谷高低寺

沿着红旗渠干渠迈进洪谷山,远远就望见了一座牌坊,这当是洪谷山的门户了。牌坊高14米有余,宽也有13米,四墩三门,仿古建筑,上书“洪谷山”三个大字,两旁刻有一联,上联为“天造地设飞瀑流泉皆图画”,下联是“鬼斧神工石窟栋宇尽文章”,一副对联彰显洪谷山的精髓所在。

洪谷山中最有名者当属洪谷寺,它也是林虑山四大古寺之一。洪谷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在天保年间所建,唐朝时称为洪谷寺,宋朝时又改名为宝岩院,后来仍取名为洪谷寺。据说,此寺是文宣帝为着名的佛学大师僧达所建。

《续高僧传·卷十六·僧达传》载:“释僧达,俗姓李,上谷人,十五出家”。又言其“虎头长耳,双齿过寸”,却一心学佛,为北魏孝文帝所重。先向慧光大师学十地,又到徐州通地论,此后来到建康与梁武帝讲学“连席七宵”,深得梁武帝欣赏,并拜僧达为师。十二年后,僧达坚辞北还。

到北方后,僧达又受到北齐文宣帝的特殊礼遇。“达性爱林泉,居闲斋业”,文宣帝遂为僧达在林虑山黄华岭下立洪谷寺,又舍神武旧庙造定冠寺,使其往来其间,讲经说法。

僧达是少林僧慧光的大弟子,北齐文宣帝为他建造的寺在历史上一直享有盛名。僧达禅师精通佛法,传说他常在千佛洞西的一个自然石洞中诵经,山上的猴子听到他讲的佛法,深受感化,不仅每天为他在佛前敬献瓜果,还甘愿让他为众猴摩顶受戒。这洞也因之被称为戒猴洞。

僧达以后,洪谷寺连续出了几名高僧,如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的大缘禅师;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年)的故大禅师;曾两赴西域和印度取回佛教经书,并且翻译成中文的义泓法师和中国早期以孝求法的乾寿法师。

相比谷中的洪谷寺,建于山顶的金灯寺又有所不同。其建筑年代之久令人追慕,它是北齐武平年间(公元550——557年)所建,据说当初是一位安阳籍的和尚所修造,寺初名宝岩寺,后因荧光夜飞入寺,改称金灯寺。

金灯寺建于万丈悬崖的上部,仰视令人咋舌,攀登更让人却步。整个建筑处于悬崖之中,修建的长度达150多米,宽近30米,有七进院落。

顾名思义,金灯寺是因为人们在夜间能看到金灯得名,也因此引来了不少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北宋年间,曾当过宰相的张商英就在此着有《观圣灯记》,由此迷恋佛教,经过多年研习,终于成为了佛教中着名的理论大家。其后金、元时期的观金灯者更是屡见不鲜。

由于金灯寺在悬崖中凿成,传说羊的功劳最大,所以当地有“人在金灯须进礼,羊住金灯不用钱”的俗语,大概就是因为在修建寺院时,砖、瓦和一切器具均是羊驮上去的缘故吧。

洪谷山中的高低两寺各具特色,却又相依相连,成为林虑山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小标题)石刻唐塔古洞天

在洪谷寺的古建筑中,最早的当数千佛洞石窟。千佛洞石窟位于洪谷寺东北的山腰上,乃是用一块巨大的青石雕刻而成,洞内外共有大小佛像128尊,最大的2.78米,最小的仅16厘米。后壁中间雕有一尊阿弥陀佛像,莲花项圈,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座上,旁边立有两位弟子。如今三尊佛像的头手均已破损,甚是可惜。外侧为二胁侍菩萨,头残,颈饰项圈,袒胸,披长帛,赤足立于束腰莲座上。

佛像外是以青石砌成的单层塔龛,东西长3.97米,檐高2.67米。门楣上两侧檐下分嵌两方造象题记,东侧题记为“大齐武平五年于洪谷寺东四百余步,名山之侧,遂造大石象一躯,并二菩萨、阿傩、迦叶等”。西侧刻有比丘僧员操于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敬造的龙华浮图,并《观音金光明经》一偈,《无量义经》半篇。

大佛上顶部浮雕两个飞天,头束高髻,袒胸着裙,手捧供果。大佛头部东侧后壁刻有“张商英结缘来此”七个二寸见方的字,系北宋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时任开封府尚书右仆射张商英游洪谷时所刻。

在西壁上部嵌刻着《金刚经》,下边刻着半篇《无量寿经》;东壁南侧上方也刻有《金刚经》,下方为《妙法莲花经》和《金光明经》。洞门拱券面上凿三龛,中龛较大,为阿弥陀佛,两侧为阿傩、迦叶二弟子,外侧为胁侍菩萨。

洞外东崖壁上刻有“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大齐武平五年八月建”。北齐武平五年是公元574年,距现在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了。千佛洞石窟以其建造年代久远和造像精湛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洪谷寺旧址的东边,有一座七层密檐式砖塔,其形状酷似西安大雁塔。塔高15.4米,平面呈正方形,底层面宽4.64米,进深4.62米,高3.38米。它就是赫赫有名的洪谷寺塔,当地人称“唐塔”。

洪谷寺塔下宽上窄,由下向上各层逐渐缩短,每层均在南面辟门,除第一、四两层为真门外,其余各层均为假门。塔为宝瓶式,塔内中空,无阶梯。塔外壁用水磨窑砖砌成。

塔前有元代《勍公禅师塔铭》碑,碑立于元宪宗八年(公元1258年),高2.77米,宽1.22米,厚0.34米,介绍了勍公从事佛教活动和重修洪谷寺的历史功绩。

勍公禅师生于北宋年间,河北人。从小出家进入佛门,曾云游四海,遍求良师,掌握了深厚的佛学知识。《大朝第一代勍公禅师塔铭》记载,他“勘羊质虎皮之辈,验龙头蛇尾之徒”,意即勍公禅师对在佛学界故弄玄虚,歪曲混淆的理论能够识别真伪。

来到洪谷寺之前,勍公禅师曾先后在河北蓟县、四川峨眉山等一些地方的寺院担任住持。有一年他来到洪谷山游览风光,看到此处景色壮观,颇有佛缘,然而寺院却残破不堪,十分痛心。遂与寺中僧侣交谈,流露出重振洪谷寺的愿望,深得寺中僧人的赞许。此后,当地官府和僧人连下四道“疏”,邀请勍公禅师来此担任住持,重建洪谷寺。

勍公禅师欣然来此,担起重建洪谷寺的重任。他终日四处奔波,收拾整理破旧的寺庙,用了三年时间,兴建了观音殿。又获得当地***的支持,重修了洪谷寺大殿。前后花费六年时间,建造了许多庙堂,洪谷寺终于恢复了当年的风采。

元宪宗七年(公元1257年),勍公禅师卒于洪谷山中的太平小寺内,享年74岁。圆寂的消息传到河北正定府时,当地府官书写了“韶阳宗,得勍公。修古刹,厥有功。高基冢,深其穴。石可转,铭不灭”的赞语,这是对勍公禅师的最高评价。

勍公禅师的石塔立于洪谷寺的西北坡上,在它的西面,还有一座石塔,乃是金代宝公石塔。这座建造于金大定十三年(公元1173年)的石塔,塔高2.34米,束腰处刻六奔兽、卷角绵羊、鹿、狮等,其上为六角束腰须弥座,须弥座上层刻有奔兽、折枝牡丹等内容的六个乳突状雕刻。再向上为一圆形仰莲座,座上为球形塔身,其上刻有“第一代宝公和尚之塔”字样。

宝公和尚即金代着名高僧法宝,河北磁州人。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宝公和尚来到洪谷寺,寺中僧人请宝公担任此寺住持。在宝公和尚的统管下,洪谷寺“钟鼓清新,林泉改色,始为天下名寺”。

勍公石塔的东南,有座广公石塔,塔建于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下为六角形塔座,上有圆形仰莲座,束腰上有虎、羊、牡丹等乳突状雕饰。广公是河北保定人,曾在邢台、磁州等地的寺院修行,传说其言语之间能破除妄念,觉悟佛理,深受勍公欣赏。

公元1242年,勍公禅师呈文疏请广公住持洪谷寺。广公在洪谷寺住持的三十余年中,入室弟子六人,升堂弟子三十三人,受戒弟子多达三百余人。

在山顶金灯寺的东山还有塔林,从北齐到隋、唐、宋、元历代的石塔46座,建筑风格各异。最大的佛塔是其开山祖师弥禅师的墓塔,塔体呈六棱形,高10米,9层,周围雕刻许多大小不等的佛像,正面有石门,门框两侧刻“坐莲从西至,拽虎自东来”的佛联。

在洪谷山中最着名的石刻当为唐代“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碑,此碑位于洪谷山北崖,立于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碑有三大特点:一是文章内容优美,碑中的两篇文章均入选《全唐文》;二是碑文书法精湛,元代许有壬说碑“刻甚精”,《重修林县志》评其为“林县碑刻中第一”。三是碑文记载了义泓和乾寿两位高僧的生平事迹,实为难能可贵,很有史料价值。

此碑西侧有两个唐代和尚的摩崖石塔,一塔面南,一塔面东。面南之塔保存比较完好,龛高0.80米,宽1.95米,摩崖雕刻通高2.40米,塔身高1.10米,宽1.11米,其上雕刻精工,极具历史研究价值。

面东之塔分上下两层雕刻,其下为一圆拱形门。龛室为方形,中有莲花藻井,龛门外两旁各刻有一个力士,南侧为执剑天王,身着铠甲。北侧为多闻天王,赤裸上身,下围短裙,双手高举金刚杵。传说此塔内放骨灰的小石坑能预报天气,如果小石坑发潮,天必有雨,如坑壁有水珠出现,即有大雨。

在洪谷山口北坡面西崖壁上,还有一座凿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的大缘禅师摩崖石塔,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凿于一浅龛内,通高0.77米,塔身正中凿一小龛,内雕大缘禅师像,结跏趺坐,作禅定状。浅龛外左侧摩崖记载了大缘禅师生平及立石弟子等。塔南凿有一较大摩崖石塔,雕饰细腻华丽,可惜无文字可考。∵

(小标题)石刻唐塔古洞天

在洪谷寺的古建筑中,最早的当数千佛洞石窟。千佛洞石窟位于洪谷寺东北的山腰上,洞内外共有大小佛像128尊,最大的高度达到2.78米,最小的仅16厘米。后壁中间雕有一尊阿弥陀佛像,莲花项圈,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座上,旁边立有两位弟子。如今三尊佛像的头与手均已破损,甚是可惜。外侧为胁侍菩萨,头残,颈饰项圈,袒胸,披长帛,赤足立于束腰莲座上。

佛像外是以青石砌成的单层塔龛,东西长3.97米,檐高2.67米。门楣两侧檐下分嵌两方造象题记,东侧题记为“大齐武平五年于洪谷寺东四百余步,名山之侧,遂造大石象一躯,并二菩萨、阿傩、迦叶等”。西侧刻有比丘僧员操于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敬造的龙华浮图,并《观音金光明经》一偈和半篇《无量义经》。

大佛之上浮雕两个飞天,头束高髻,袒胸着裙,手捧供果。大佛头部东侧后壁刻有“张商英结缘来此”七个二寸见方的字,系北宋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时任开封府尚书右仆射张商英游洪谷时所刻。

在西壁上部嵌刻着《金刚经》,下边刻着半篇《无量寿经》;东壁南侧上方也刻有《金刚经》,下方为《妙法莲花经》和《金光明经》。洞门拱券面上凿三龛,中龛较大,为阿弥陀佛,两侧为阿傩、迦叶二弟子,外侧为胁侍菩萨。

洞外东崖壁上刻有“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大齐武平五年八月建”。北齐武平五年是公元574年,距现在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了。千佛洞石窟以其建造年代久远和造像精湛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洪谷寺旧址的东边,有一座七层密檐式砖塔,其形状酷似西安大雁塔。塔高15.4米,平面呈正方形,底层面宽4.64米,进深4.62米。它就是赫赫有名的洪谷寺塔,当地人称“唐塔”。

洪谷寺塔下宽上窄,由下向上各层距离逐渐缩短,每层均在南面辟门,除第一、四两层为真门外,其余各层均为假门。塔为宝瓶式,塔内中空,无阶梯。塔外壁用水磨窑砖砌成。

塔前有元代《勍公禅师塔铭》碑,碑立于元宪宗八年(公元1258年),高2.77米,宽1.22米,厚0.34米,介绍了勍公从事佛教活动和重修洪谷寺的历史功绩。

勍公禅师生于北宋年间,河北人。从小出家进入佛门,曾云游四海,遍求良师,掌握了深厚的佛学知识。《大朝第一代勍公禅师塔铭》记载,他“勘羊质虎皮之辈,验龙头蛇尾之徒”,意即勍公禅师对在佛学界故弄玄虚的理论能够识别真伪。

来到洪谷寺之前,勍公禅师曾先后在河北蓟县、四川峨眉山等一些地方的寺院担任住持。有一年他来到洪谷山游览风光,看到此处景色壮观,颇有佛缘,然而寺院却残破不堪,十分痛心。遂与寺中僧侣交谈,流露出重振洪谷寺的愿望,深得寺中僧人的赞许。此后,当地官府和僧人连下四道“疏”,邀请勍公禅师来此担任住持,重建洪谷寺。

勍公禅师欣然来此,担起重建洪谷寺的重任。他终日四处奔波,收拾整理破旧的寺庙,用了三年时间,兴建了观音殿。又获得当地***的支持,重修了洪谷寺大殿。前后花费六年时间,建造了许多庙堂,洪谷寺终于恢复了当年的风采。

元宪宗七年(公元1257年),勍公禅师卒于洪谷山中的太平小寺内,享年74岁。圆寂的消息传到河北正定府时,当地府官书写了“韶阳宗,得勍公。修古刹,厥有功。高基冢,深其穴。石可转,铭不灭”的赞语,这是对勍公禅师的最高评价。

勍公禅师的石塔立于洪谷寺的西北坡上,在它的西面,还有一座石塔,乃是金代宝公石塔。这座建造于金大定十三年(公元1173年)的石塔,塔高2.34米,束腰处刻六奔兽、卷角绵羊、鹿、狮等,其上为六角束腰须弥座,须弥座上层刻有奔兽、折枝牡丹等内容的六个乳突状雕刻。再向上为一圆形仰莲座,座上为球形塔身,其上刻有“第一代宝公和尚之塔”的字样。

宝公和尚即金代着名高僧法宝,河北磁州人。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宝公和尚来到洪谷寺,寺中僧人请宝公担任此寺住持。在宝公和尚的统管下,洪谷寺“钟鼓清新,林泉改色,始为天下名寺”。

勍公石塔的东南,有座广公石塔,塔建于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下为六角形塔座,上有圆形仰莲座,束腰上有虎、羊、牡丹等乳突状雕饰。广公是河北保定人,曾在邢台、磁州等地的寺院修行,传说其言语之间能破除妄念,觉悟佛理,深受勍公欣赏。

公元1242年,勍公禅师呈文请广公住持洪谷寺。广公在洪谷寺担任住持的三十余年中,入室弟子六人,升堂弟子三十三人,受戒弟子多达三百余人。

在山顶金灯寺的东山还有塔林,建塔时间跨越七百余年,从北齐到元朝,历代建造石塔46座,建筑风格各异。最大的佛塔是其开山祖师弥禅师的墓塔,塔体呈六棱形,高10米,9层,周围雕刻了许多大小不等的佛像,正面有石门,门框两侧刻“坐莲从西至,拽虎自东来”的佛联。

在洪谷山中最着名的石刻当为唐代“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碑,此碑位于洪谷山北崖,立于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碑有三大特点:一是文章内容优美,碑中的两篇文章均入选了《全唐文》。二是碑文书法精湛,元代许有壬说碑“刻甚精”,《重修林县志》评其为“林县碑刻中第一”。三是碑文记载了义泓和乾寿两位高僧的生平事迹,实为难能可贵,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

此碑西侧有两个唐代和尚的摩崖石塔,一塔面南,一塔面东。面南之塔保存比较完好,龛高0.80米,宽1.95米,摩崖雕刻通高2.40米,塔身高1.10米,宽1.11米,其上雕刻精巧,极具历史研究价值。

面东之塔分上下两层雕刻,其下为一圆拱形门。龛室为方形,中有莲花藻井,龛门外两旁各刻有一个力士,南侧为执剑天王,身着铠甲。北侧为多闻天王,赤裸上身,下围短裙,双手高举金刚杵。传说此塔内放骨灰的小石坑能预报天气,如果小石坑发潮,天必有雨,如坑壁有水珠出现,即有大雨。

在洪谷山口北坡的崖壁上,还有一座凿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的大缘禅师摩崖石塔,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凿于一浅龛内,通高0.77米,塔身正中凿一小龛,内雕大缘禅师像,结跏趺坐,作禅定状。浅龛外左侧摩崖记载了大缘禅师生平及立石弟子等。塔南凿有一较大摩崖石塔,雕饰细腻华丽,可惜无文字可考。

(小标题)渠水流来济世曲

林州自古以来就缺水,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县人民投身建设红旗渠,就是为了求水。十余年奋战在太行山上,方有了这条全长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惠及林州60万亩田地,被称为“生命渠”。

由此上溯四百多年,明代万历年间,在洪谷山中也开凿了一条水渠,成为当年的一条“生命渠”,它就是在林州赫赫有名的“谢公渠”。

站在洪谷寺的西北高地上,就可以看到当年的渠首。从洪谷山的谷口,沿洪谷河北崖蜿蜒向东,至山下辛安村池内止,全长9公里,渠宽0.5米,深0.7米。

这条“生命渠”养育洪谷山周围40余个山村的村民,是林州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起名“谢公渠”,自然和谢公有关,此谢公就是明代万历年间在林县担任知县的谢思聪。

谢思聪,字崇谋,号联塘,河北滋阳人,任林县知县时功绩比较卓着,受到当地百姓的赞誉。他首编《林县志》,在建城、办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看到林县缺水,谢思聪组织民众在县城南关修阜民池,疏导桃源水流入,供县城居民饮用。

上任不久,谢思聪来到洪谷山视察民情,看到当地百姓成群结队到洪谷河中担水,山路难行,往往一担水从山上挑下来只剩下不足一半,让视水为命的百姓痛心不已。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谢思聪当即率领当地社首和水利专家登山勘察地形,准备开渠引水。当地百姓闻听此事后纷纷奔走相告,喜笑颜开。一时间,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根本不用动员,百姓们就扛着工具上山了。

肖街村里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婆婆领着刚刚六岁的小孙子来到谢思聪面前说:“小孙子的父母都病故了,自己年龄大,也无法亲自上山开渠,实在惭愧,只有把自己家传的银手镯捐出来,算是为此出一份力吧!”

老婆婆的言行感动了谢思聪,发誓一定要修好渠,不负百姓所托,并且把自己珍藏了多年的一方铜砚台送到当铺,换回银子用以修渠。

历时三年有余,长达9公里的水渠终于完工。当地百姓感恩于谢思聪的功德,遂把此渠命名为“谢公渠”。

此后历朝历代,当地百姓自发维修此渠,方圆百里的人家尽得其便。

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6年),洪谷山周围的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为民造福、勤政廉洁的父母官,遂在渠旁的开阔地建造了“谢公祠”,祠内塑谢思聪像,教育子孙后代不要忘记当年谢公的大恩大德。

谢公祠现存三间,1993年重修,祠内墙壁上嵌有谢思聪在林县任职期间的六幅政绩石刻图,展示了其体恤民情,关心民意,为民造福的爱民情怀。

祠外院内有13通碑刻,其中以谢思聪所书创建渠道的大字碑为最早。碑的下半部分已经破损,立碑时间模糊不清,据推断约是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前后。碑文上书:“彰德府郡守史公、司理吴公主议,修渠建桥,源头活水……”从留下的短短几行文字可以看出,虽然当年谢思聪主持修建了谢公渠,为当地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但却并不贪功,反而在立碑时把功劳让于了彰德府的官员,由此可见其品行高尚,高风亮节。

在院内还有一块《抗日军民重修谢公渠碑》,乃是近代抗日名将徐靖远将军所撰写,亦为谢公祠增色不少。

此碑立于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当时徐靖远将军奉命退守林县,转战太行山区,抗击日寇。恰逢原国民党游击第三支队司令李福和投降日寇,被北平日军总司令部任命为“皇协军”第一军军长。徐靖远、黄宇宙等爱国将领发动突袭,当场击毙李福和及日军长川少将、植田大佐、前田少佐及尉官16名、士兵32名,此事震惊中原,徐靖远将军的爱国举动不仅令民心大振,而且引发了林州周边地区的抗日高潮。

后来徐靖远将军率部在洪谷山中驻扎,带领广大抗日军民修复谢公渠,并亲自撰文记述此事,一方面歌颂谢思聪一心为民,留下了千古功绩,另一方面抒发了自己坚决抵抗日寇,保家卫国的志向。

如今,谢公渠水已经流淌四百余年,渠道的水槽已被水流磨光,仅剩渠的上游部分可以使用,为附近北庵沟村饮用灌溉所用。

从谢公祠出来时,可以看到一块巨石上刻有一个斗大的“水”字,让人感悟到水是万物之源,也体会到当年在崇山峻岭之间开凿谢公渠的伟业。

(小标题)丹青划出北庐山

从谢公渠首顺洪谷河向西行,约有1公里左右,远远就望见了一块石碑,上书“荆浩隐居处”,乃是当代着名书法家启功所书。

启功先生为何独对此处青睐有加呢?

细看一番,此处果然与众不同,依山傍水,草木青青,三五块怪石令人遐想,自然而然产生一种融化于山水之中的感觉,怪不得吸引了众多名家来此写生,周围的巨石上刻着“一代画师”、“荆浩画苑”、“开宗巨匠”、“匡庐心源”等书法刻品。

众多名家中最着名者当属荆浩,后人也以他命名此处。

荆浩,字浩然,自号洪谷子,河南沁水人,生卒年不详,通经史,能诗文,善书法,工佛像,尤精山水画。

唐朝末年,荆浩为躲避战乱而隐居洪谷山。当地人传说,荆浩来洪谷山时,后面有追兵,他顺手画了一幅山水画往树上一挂,立即在追兵眼前出现了一座真山,追兵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荆浩,只好垂头丧气回去了。

又有一说荆浩来到洪谷山后,看到此处有一株巨大的荆蒿树,喜出望外,遂定居于此。当地百姓问其姓名,他即指荆蒿树说:“荆浩!”由于当时战乱,人们以为他不愿暴露真实姓名,也不深究,后来他收了许多学生,大家就都称他为荆老师、荆师傅。据说他来时荆蒿树非常茂盛,他走时树却枯死了。

相传荆浩性格孤僻,不多与当地乡人交往,经常是一个人去看山作画。即使后来开始教授学生,往往也不愿意相互交流,只是点到为止,仅凭学生们自己感悟。

其实荆浩的故事在《重修林县志》中有着明确的记载:“隐于太行之洪谷,自称洪谷子。买田数亩,自耕而食,闲画山水树石以自娱。尝登神钲之山,四望古松,因惊其异,遍赏之,明日携笔就写,凡数万本,云中山顶四面峻厚,气韵绝佳,山水遂为唐宋之冠。”

确实如此,荆浩的作品在当时堪称名冠天下,其山水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笔墨技法等诸多方面为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使山水画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全盛时期。

可惜他的作品在战乱年代多有遗失,仅有寥寥几幅流传至今。其中最着名者莫过于《雪山行旅图》(现藏于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和《匡庐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尤以《匡庐图》为佳。“匡庐”乃是指江西庐山,但图中的景色却是林虑山水,后人为此多有研究。

查《说文解字》可知,旧时“虑”又读“庐”,“庐”亦指容器,荆浩以“匡庐”为名,乃是形容山的形态如“庐”。也有学者认为,古时林虑山又名北庐山,所以荆浩命名为“匡庐”。

《匡庐图》是一幅全景山水画,群山之中挺立一峰,隐隐欲动,而高峰之后,壁立千仞,宛如芙蓉初绽,山径曲折盘桓,一道飞瀑从天而降,其下汇成溪流,山间散落亭屋、桥梁、林木,若隐若现,真正刻画出了“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林虑山水。

荆浩隐居于洪谷山中,向世人展现了林虑山水的风采,同时,博大精深的林虑文化也把他熏陶成一位丹青大家。

根据后世史籍考证,荆浩是在隐居洪谷山后才成长为画派大师的。在洪谷山的数十年间,荆浩反复实践各种笔法,刻苦钻研画技。在绘画时荆浩强调山水画不能单纯临摹,要融主观于客观,“度物象取其真”,从而表现“气质俱盛”的艺术形象。

荆浩善于借鉴前人之长,同时又加以发展,他曾告诉弟子:“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长为一家之体,故不为古法所囿。”

在其所撰的《笔法记》中记载了一则故事:来到洪谷山的第二年,荆浩遇到一位老者,两人一见如故,老者遂传授给他各种绘画的特殊技巧,如“画有六要”、“笔有四势”、“画病有二”等。为此荆浩曾留下“诱进若此,敢不恭命”的敬语,意思是说他在受到神人点化后,方才学会了绘画的精髓,而后更是据此写成了我国山水画的第一篇理论着作--《笔法记》。提出山水画要注意气、韵、思、景、笔、墨六大要素,在用笔时要把握筋、肉、骨、气,系统地总结了山水画的构思、构图和笔墨技法。

在荆浩的教导下,其弟子关仝、李成、范宽等画技大长,深得山水画的精髓,此后均成为一代宗师,名扬天下。

(小标题)五松亭上行吟处

来洪谷山之前,就听说此处有座五松亭。然而走遍洪谷山,却始终没有找到这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古亭。直至走出洪谷山,才有当地朋友告诉我,五松亭就在洪谷寺南的坡地上,可惜早已随风而去。

五松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林虑县丞李弼在此主持修建。当时他在游洪谷山时发现南山一高丘上地形平坦,长有五株大松树,是一处极佳的观景地,遂组织人员在此修建了一座观景台。

五松亭周围松柏青翠,更兼谷底有潺潺流水,山托水,水映山,实是一处胜景之地。后来金朝翰林学士王庭筠来到此地,也为这里的风景倾倒,并写下了名篇《五松亭记》,刻碑立于此处。

数十年后,曾官居右谏议大夫的彭城人刘涛,在清明节游洪谷后题诗于此碑背面,诗云:“田园随地脉,林麓假山形。石峡横幽寺,松阴得野亭。水传哀谷暗,春效瘦原青。寒食怀乡客,衔悲怕晚醒。”极具特色的是,刘涛此诗是用鸡毛蘸墨急就而成,字径五寸大,别有风趣。

洪谷山是历代达官贵族的游览乐土,元代集贤殿大学士许有壬游洪谷山时,也留下了着名的篇章。此外金代的刘祁与清朝的潘耒都在游览时写过优美的游记文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