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寺名之由来

据《雪窦寺志》记载:“晋时有尼结庐山顶,名瀑布院。”它是雪窦寺的前身。当时雪窦山称瀑布山,因山上诸多瀑布而得名,故以山名名院。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寺移建今址,懿宗咸通八年改名“瀑布观音院”。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敕赐“雪窦资圣禅寺”寺额,始称“雪窦寺”。雪窦之名,来自雪窦山主峰乳峰下面有一石洞,洞中有泉水喷出,似乳若雪。山名寺名均出于此。

缘何成为弥勒道场

雪窦寺成为佛教弥勒道场,有三个条件:一是雪窦寺所在的雪窦山是一座名山。早在千年前的北宋真宗皇帝,曾经梦游此山,赐名“应梦名山”,雪窦寺也成为“应梦道场”。民国时期的蒋介石称雪窦山为“四明第一山”,历代文人形容雪窦山“秀甲四明”。二是雪窦寺为佛教禅宗名刹。宋宁宗时评定寺院等级,雪窦寺位居“五山十刹”之一,明时又获“天下禅宗十大名刹”之一称号。三是雪窦寺与弥勒有缘。弥勒化身布袋和尚是奉化长汀村人,出家、圆寂于奉化市区岳林禅寺,常去雪窦寺做佛事,因此岳林寺、雪窦寺均为“弥勒应迹圣地”。正由于有这些条件,所以早在1934年出版的《佛学辞典》“四大名山”条目就记载着:“近有主张四大名山外,加奉化雪窦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者。”1987年,全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莅临雪窦寺,也赞同此说,并建议在重建雪窦寺的规划中增建一座专供布袋弥勒的殿堂“弥勒宝殿”,以增加弥勒道场的气氛。

黄巢墓探幽

据《旧唐书》记载,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兵败,被唐军围困于山东泰山狼虎谷。他的外甥林言(黄巢的侍卫头目),为求活命,杀娘舅取其首级投降唐军。而据古代宁波古籍记载,林言既要保住自身,又不忍杀害娘舅,就找了个相貌与黄巢相似的人代杀,以“疑误唐兵”,结果“巢实遁免”。

黄巢从山东南逃,一直到宁波栖心寺(今七塔寺)。进入寺内,见一和尚打坐禅床,专心做课。黄巢数问不答,就抽出佩刀吓唬:“和尚,你没有看见杀人不眨眼的将军吗?”和尚开口答道:“你晓得不怕死的和尚吗?”说完继续闭目念经。黄巢被激,火冒三丈,举刀向和尚砍去。和尚挥挥手,刀就弹到禅床角落里去了。黄巢知和尚法术非凡,就下跪礼拜道:“请问大师法号,指我一条生路。”这个和尚就是唐代名僧心镜禅师。他念了四句偈语:“百万貔貅入我家,老僧不悟慢空华;挥刀三下禅床角,只为将军眼见花。”然后指点:“尔好杀不忌,须日月并明,见雪即止,可上雪窦山度汝。”于是黄巢来到雪窦山,髡发为僧,死后葬于寺前含珠林。宋代诗僧《题黄巢墓》诗云:“图王成霸业,自古仗戈矛;英风今何在,都成一古丘。”

名人遗迹众多

雪窦寺的魅力在于山水秀美,历史悠久,名人名僧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到过雪窦寺的古代名人有贺知章、刘长卿、方干、孟郊、皮日休、陆龟蒙、王安石、曾巩、梅尧臣、邓牧、戴表元、王阳明、黄宗羲、全祖望等等,还有知觉、明觉等高僧,日本画僧雪舟。近代有蒋介石、张学良、郭沫若、太虚大师(任方丈14年)等等。方干、王阳明的游雪窦寺诗,王安石、曾巩、戴表元的千丈岩诗,梅尧臣的咏三隐潭,邓牧的《雪窦游志》等等均脍炙人口,令人神往。

与蒋氏家族之关系

雪窦寺和蒋氏家族关系密切。蒋介石的母亲是晚清雪窦寺方丈果如法师的弟子,常到寺内拜师做佛事,而且在寺内设有佛堂。蒋介石的发妻毛福梅,是雪窦寺的大施主,曾出资为雪窦寺修了一条卵石路,从入山亭到御书亭,全长数公里,大大方便了信徒朝山进香。蒋介石本人是雪窦寺的常客,在妙高台别墅建造以前,雪窦寺曾是他的行馆。1927年8月他第一次下野,就在雪窦寺住了11天,而且抽签求神,卜算未来。由于以上情况,所以***来客有人称雪窦寺为“蒋氏家庙”。***僧尼为修复雪窦寺捐资最多,弥勒宝殿和法堂(藏经楼)两座殿堂均由台资建造。

与张学良之关系

1937年1月至11月,张学良将军因发动西安事变,被蒋介石软禁于溪口雪窦山中旅社招待所。招待所与雪窦寺近在咫尺,所以张学良常到雪窦寺观光。时任雪窦寺方丈的太虚大师积极主张抗日,和张学良甚为投契。张学良曾两次邀请太虚大师遨游附近风景名胜,一次是二人同游徐凫岩瀑布,另一次是一起泛舟剡溪,从亭下到沙堤,并在沙堤村野餐。太虚曾作两首“七绝”赠给张学良,一首是《张汉卿(张学良字汉卿)邀游徐凫岩(丁丑)》,另一首是《张汉卿邀自亭下坐竹筏到沙堤宴桃花间》。1937年春天,雪窦寺知客僧(负责接待工作)又新法师在法堂前栽植从福建引进的楠木,刚好张学良进寺游览,就停下脚步,与又新一起刨土、栽苗、浇水,共同完成了种植四株楠木的任务。1958年“八一大台风”,两株楠木被风摧毁,剩下两株,郁郁葱葱,已长成参天大树。

张学良还与蒋孝先的妻子袁静之在雪窦寺发生过一次冲突。蒋孝先是蒋介石侍从室第三组组长,负责蒋的警卫,在西安事变中被东北军枪杀。袁静之在雪窦寺做佛事超度亡夫,听说张学良被软禁在中旅社。一天,她知道张学良游山观景,就等在寺门口找机会泄恨。果然,那天张学良游山回来,路过寺前,袁静之马上上前责骂张学良,张学良先是很不高兴,既而一想,妇人无辜,值得同情,就命人向袁静之传话:蒋孝先之死,系乱中被杀,并非本人下令,现人死不能复生,这堂超度佛事所需之款,由我承付,作为补偿。从此袁静之不再记仇张学良。

历史沧桑

由于兵灾、失火、文革等原因,雪窦寺曾经5毁5建,5次毁坏的时间分别是唐宣宗大中末年(860年),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年),文革期间的1968年。5毁5建充分说明了雪窦寺的生命力。雪窦寺从宋代皇帝赐名“应梦道场”,被评为佛教“五山十刹”之一,到明代位居“天下禅宗十大名刹”之一,再到民国时期太虚大师提名列入佛教五大名山弥勒道场,到最近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批准建造露天弥勒大佛,充分说明了它的影响力。

链接篇

雪窦寺建造露天弥勒大佛意义之所在:一是有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溪口雪窦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雪窦寺是雪窦山的主要景观之一,露天弥勒大佛在全国属于惟一,它的建成自然能进一步促进溪口旅游的兴旺。二是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布袋弥勒的形象,以“和”与“乐”为主要特色。布袋弥勒佛象两旁的一副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人们观此佛象,谈此楹联,宽容和谐、积极乐观之心油然而生。三是有利于***海峡两岸交流交往。太虚弟子印顺曾在雪窦寺编纂太虚全集,1949年去台,继承太虚遗志,继续弘扬弥勒信仰,被称为***佛学泰斗,因此***弥勒信仰十分风行,***僧尼捐资建造了雪窦寺的弥勒宝殿和法堂(藏经楼)。弥勒大佛的建成将进一步吸引***同胞特别是佛门信徒前来观光朝拜。四是大佛建成是雪窦寺历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将影响到几百年几千年,具有深远的意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