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之游

周斌∵

到了镇江,当然要去金山寺。以前虽未去过该寺,但有关它的传说却听了不少,也看了不少。特别是《白蛇传》的故事中“水漫金山“的情节,则是记忆犹新。而由张曼玉、王祖贤、赵文卓主演的影片《青蛇》,更加生动形象地演绎了这一故事,这种演绎又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原来传说中的人物,赋予其更多人性化的色彩,故令人印象深刻。于是,对金∵

山寺就有了一种好奇心,很想看一看它的真实状况。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前往金山寺游览。∵

金山寺位居镇江市西北部之金山。金山原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有“江心芙蓉”之称,古名浮玉山。清道光年间,因水流变迁,岛南沙涨,始与南岸陆地相接。山不高,约60多米,但陡峭巍峨,景色壮丽。东晋时始在山上建佛寺,初建时称“泽心寺”。后因唐法海禅师开山得金,才改名为“金山寺”。北宋时,因宋真宗曾梦游金山,便赐名为“龙游寺”。清康熙南巡时,也给金山寺题写了“江天禅寺”的匾额,尽管这块匾额至今仍挂在寺的门楣上,但皇帝的赐名似乎并未得到民众认同,故该寺仍以金山寺声名远扬,众人皆知。金山寺依山就势而建,寺门正对长江,殿堂楼阁沿山之西侧顺势展开,殿宇相衔,楼阁层接,几乎将西侧山崖全部占满,颇具气势,故有“金山寺包山”之称。∵

我们乘车到江边,远观金山,见山上各种亭台楼阁大多映掩在绿树丛中,而与山形轮廓错落有致;尤其是坐落于山巅的金山塔,高耸江天之间,格外醒目。因过江要乘轮渡,游客又多,为节约时间,我们遵照陪同者的建议,乘索道直接上了山顶。从山顶观江景,视野开阔,浩瀚之长江和镇江市的各种建筑,均历历在目。∵

我们先去看了金山塔,该塔又名慈寿塔,高约30米,砖木结构,八面七级,翼角高举,具有江南建筑婉丽秀美的风格。由于它矗立于数重楼台殿宇之上,似乎把金山也拔高了。据说最早的慈寿塔建于南朝齐梁时期,原为两座,南北对立,后倒塌。宋朝修复重建后,成为一座八角七层塔。明朝时又重修。现在的塔,则是清光绪年间修建的。塔可登,若攀上塔顶,可极目千里,各种景色尽收眼底。终因时间紧迫,我们未上去。∵

离塔不远有一凉亭,因宜于赏云望江,被称为“留云亭”。又因亭内立着一块刻有康熙御书的石碑,上有“江天一览”四个大字,故该亭也名“江天一览亭”。站在亭内,可欣赏金山胜景,俯瞰镇江全貌。∵

金山上有“四大名洞”,即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和仙人洞。法海洞中有法海和尚威严肃穆的塑像,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法海禅师与文艺作品中的法海和尚是不一样的。法海原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后出家为僧。他在山上挖土时,挖出黄金数缢。上报朝廷后,皇帝下诏以黄金重修庙宇,并因此将该寺命名为金山寺。可见他与神话故事中的法海相差甚远。白龙洞在玉带桥旁,传说当年许仙就是从此洞直奔杭州断桥与白娘子相会的。其他两个洞也都与神奇的传说相关。∵

我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下,来到位于山脚的大雄宝殿,该殿40年代曾毁于火灾,90年代重建后既保持了原有的特色,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大殿更加坚固壮观。其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匾额,为大殿增色生辉不少。∵

经过历代修建,金山已有不少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如被称为“天下第一泉”的中泠泉,还有百花洲、镜天园等诸多景点,终因我们赶时间,未能逐一游览,只好留待下一次。∵

显然,金山之所以成为江南名山,金山寺之所以成为佛教名寺,很重要的原因乃是与发生于此的众多历史故事紧密相关,无论是《白蛇传》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还是王安石、苏东坡曾多次游历金山写下传世佳作等,都为其增添了独特的人文因素,成为吸引后人前往探访观赏的重要原因。无疑,只有充分发掘出自然景观的人文内涵,才能使其具有长久的美学生命力。∵

上海青年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