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寺游记

◎冯玉庆

儿时就听祖辈讲:陵川有个宝龙寺,寺里的公鸡早晨打鸣时的叫声,能传到高平、长治和陵川三县,又说宝龙寺吃水不用担,自动流到缸里来。那是我的家紧挨着有名的东井,这口井供着全县城的吃水,由于家里穷,我每天都要到东井上担水去卖,一担水能挣五分钱。为了书钱和学费,我的肩膀每天被压的红红的,直至现在,一提起担水,我的心还是忐忑不安的。那时的我一听说有吃水不用担,自动流到缸里来的故事,简直就像是在听神话,心里想,如果真有那么个地方该有多好啊。也就是从那时起,宝龙寺就成了我心中一个十分向往的地方。十几岁时,偶尔看到一册陵川画报,上有陵川八大景,其中一景叫秦岭卧云,有人告诉我,宝龙寺就在这个地方,更激起了我的好奇。转眼30多年过去,因缘所致,已步入中年我皈依了三宝,成了一名佛教居士。由于接触佛教多了,对宝龙寺逐步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宝应寺位于山西省陵川县西南20公里外的礼义镇沙河村关岭山腰,当地人称宝龙寺,古称宝应寺,清末又称卧云庵。该寺创建于汉,大兴于元明。座落在陵川、高平、长治三县交界的卧云山(秦岭)上,北和长治相接,西与高平毗邻,自古有“寺内雄鸡一唱,寺外三县相闻”之传说。关岭山旧名卧云山,又名秦岭,相传为秦始皇南修五岭之一,因秦始皇曾在此处筑寨故名。陵川八景之一的“秦岭卧云”就在此处。此山周长约20公里,主峰海拔1340米。山腰和山下,清泉潺潺。每逢雨季,秦岭笼罩在云雾之中,建于山腰的宝应寺时隐时现,故称秦岭卧云。此岭青松翠柏,巍峨壮观,连绵起伏,酷似一条绿色巨龙,在云雾中盘旋。山岭东起陵川杨村镇岭北底村,西连高平吴家等村,长有十余里;南到沙河、西沟等村;北与长治西火、西峦掌等村相接,宽约一公里。宝应寺,这座创建于有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长城遗址上的千年古刹,就雄踞秦岭之巅。据∵《∵秦始皇略传∵》∵记载:【宝应寺在县西北四十里,汉名卧云山,叠嶂层峦,时有云栖其上,岩半有寺,并古涧,世传有僧创寺,凡所需,取自洞中,工竣,僧退入洞内,拥大石闭口,故名。又乃秦始皇筑寨处,故称秦岭。】

宝应寺所处是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其地悬崖峭壁,幽谷曲径,苍松翠柏,奇花异草、处处飘香、四季如春。其地蚊虫不生,冬暖夏凉。寺前涌泉小溪、潺潺流水。寺后圣窟仙洞,摩崖石刻,云蒸雾腾,隐现飘忽。该寺居高临下,俯瞰平川,居山门之上远眺,三县四镇,五百村落,尽收眼底,顿时胸廓目朗,实乃一派仙境。

宝应寺后面山腰处,有三眼自然生成的水井,每井相隔十米,井并不深,井内泉水清澈见底,涝时不增,旱时不减,不管人多人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昔日寺院有常住僧人百余名,全仗此井供给。三井位于一条平行线上,但水质有别,一井水苦,一井水涩,一井水清澈甘凉。相传,僧人受戒时,先喝苦水,再喝涩水,受戒圆满后,再喝甜水,正所谓应先从苦中来,再向涩中磨,后在甜中而成佛。

记得初次去宝应寺是在1995年的冬天,那是佛历二五四五年,岁次辛巳冬初,一个长治籍名叫果智的僧人来找,说是有钱,想修复宝应寺。他说自己有病,是菩萨夜里托梦让他来的。我从县宗教局给他办了同意修复的手续,并由宗教局批准为临时佛教活动场所后,亲自到宝应寺去考察。

顺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到了那里,只见寺院荒废,殿宇坍塌,山门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羊踏牛踩,满目疮痍,仅存大雄,摇摇欲坠,东西寮房,数间虽存,乃村里人为看护林木所修,并非寺院旧址,昔日的旧貌面目全非。我拨开一人高的荒草,踏着满地牛羊粪的瓦砾,吸着臊气冲鼻的羊粪味,在寻找久久萦绕在我心中的好奇。只见东寮房的后墙上砌有数丈长沙石条,其尽头有一雕刻成并突出的龙头,有水滴时断时续地从龙嘴中滴出。听住在寺里的一个放羊的人说,这就是“宝应寺吃水不用担,自动流到缸里来”的传说的出处。我顺着那墙上的石槽找去,只见寺院后有一天然生成的水井,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甜水井,原来龙头里的水就是这井里的水,沿着石槽流到厨房的水缸里去的。

啊,原来是这样!我不禁为古人的智慧而赞叹,而折服。

看着那倒在荒草中的断碑上写着:【宝应寺,历经多次修、改、扩建。昔常住百余,职事十八,所用钵碗,刻有寺题。寺创于汉唐,兴于元明,历代及近代高僧丹霞大师,安隐禅师等禅门巨匠曾住于此。】

鸡鸣闻三县,水流缸自满,景致奇特,誉满寰宇。此时的我仿佛看到了寺院那昔日的情景,那百余名僧人在大殿上早晚课的朗朗经声,那十八位职事僧在有条不紊地管理着寺务;过堂时那上百个一模一样的刻有宝应寺专用的钵碗。想着过去,看着现在,憧憬着将来,我盼着宝应寺的明天能早日回到它的昨天。

果智去了宝应寺的第二年,我安排了县佛协的副会长靳兰香居士去那里护持。因为果智常常不在寺院居住,又见其人夸夸其谈,言过于实,终非可靠之辈,所以才让兰香居士住寺接管,任寺院法人。后来果智真的一去不返,下落不明。兰香居士率信众,清除瓦砾,拔草填坑,又将日常所用的锅碗炊具,床被桌帘,增添空缺,一应俱全。至此,寺院每日里香火袅袅,佛号不断。此举为寺院日后的修复,夯实了基础。在此期间有湛永、万秋等僧尼,先后暂住。甲申季夏,寺被批准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兰香居士任寺院法人。乙酉仲夏,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五台山普寿寺住持上如下瑞尼师,应兰香居士之请,率缁素二十余,莅临宝应寺。作为佛协会长,我陪同前往。

这是我第二次去宝应寺。那时的宝应寺是院落整洁,窗明几净,已初具了复兴的迹象。作为东道主,我自报奋勇当起了导游,也是第一次上到寺院后的石窟去看。拨开两旁的荆榛丛枝,沿着崎岖的羊肠小道攀登而上,在比寺院高出丈余的山腰处有秦汉魏晋时的石窟五处。其处,有兴建该寺时,木石材料皆从洞中取出,寺院落成后,僧人即进入洞中拥石自闭的守身洞。洞两旁有雕刻的力士金刚站立,洞内有一块长两米宽一尺半的大石头横在洞底,北高南低,人可入内躺在石上,洞外有一墙碑记载着洞涌宝物之事。有能治病的静心洞,据当地人讲,人们若身上疼,在洞内拍打疼处,立即能治愈。洞之左右又有锣、鼓二洞,石击有锣鼓音,悦耳动听,惟妙惟肖。锣鼓洞和守身洞俱在一大岩石下相连,有石顶和石柱依托,犹如一个殿堂。锣鼓洞前向外有一倾斜大石,乍看巨石摇摇欲坠,风吹似觉巨石在动,人称试心石,一般人不敢上去,就是胆大人上去也感到头晕目眩,吓的眼不敢睁开,身体一动也不敢动。中间是秦始皇曾在此休息而名的休身洞,该洞虽然依山而凿,四周是土,草被茂盛,可洞内冬暖夏凉,十分干燥。洞口草木遮掩,幽静而不昏暗。再往西走有一独立的巨石,犹如用刀劈开一般,所以称刀劈洞。其石上凿石龛,口小内大,面朝南向,内正面有一佛二弟子坐像,东西两侧亦有一佛二弟子坐像,洞外两侧有站立的护法金刚力士。加之锣鼓洞在内,所有石刻佛像共39尊,风格独特,栩栩如生。其面部表情与衣饰均由简洁明快的线条勾勒而成,尽显其文雅、和善、亲切、明朗而含蓄的神情,端庄威严,颇具神韵。具有汉民族文化特有的凝重、典雅风格。据推断,大部分为北魏、南北朝时期作品。以碑文推算,该处是先有石窟后有寺院的。

也可能是如瑞法师与众法师的加持,次年有湖北籍僧人上能下弘法师慈悲发愿,携昌昙、悲如、耀善、慧光等僧尼应请驻锡。兰香居士举贤任能,辞去寺院法人之职,由能弘法师任寺院住持暨法人之职。自此寺院归入三宝,摄受信众,法雨普洽,广施教化。

能弘法师原籍南方,他克服水土不服之虞,躬亲劳作,身体力行,风餐露宿,奔波化缘,讲经说法,摄化信众。同来的昌昙法师,设计督工,亲身劳作,既是指挥,又是匠工。寺中诸僧尼,搬砖和泥,出坡务作。所有常住把工地作殿堂,箩筐为鱼磬,劳作当修行;他们夏天头顶烈日,冬季畏缩破屋,风餐露宿,寒来暑往,在工程进行之余,又开垦荒地,自种粮菜,自供自给,可谓艰辛备尝。法师们的行动众皆钦佩,四方信众闻讯前来做义工,大家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法师们威德所感,善信倾囊襄助,历时三载,耗资四百万元,维修了大殿、增修了东西配殿、观音、地藏、大悲、伽蓝、祖师、天王、老君诸殿及斋堂、寮房、关房近百余间,建有大小院落十个,闭关院一个,闭关房4套,复原古山门,天王殿,院落护墙整修一新,塑请佛菩萨像六十余尊。在寺院的修复中,能弘法师的宗旨是不欲豪华铺张,而求朴素实用。他说建成后的宝应寺,非香客云集览胜之境,乃闭关静修证果之所。在当今社会好多的寺院被作为旅游景点开放或利用,法师之苦心,实乃佛陀本意,成道捷径。蒙师慈悲,不舍本土,初工告竣。现在的宝应寺是殿宇生辉,圣像庄严,法筵重开,法务日隆。从外看,宝应寺灰墙灰瓦,和那里的生态环境混为一体,寺院罩在云雾之中,青松翠柏之间,翠绿掩映,时隐时现。它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红墙黄瓦,它没有那么张扬,显的是那么和谐,那么自然。尤其寺院的闭关房落成后,已先后有各地僧尼在内闭关,少则一月,多到百日,收效甚佳。

至此,祖师创建本寺的宗旨,幸法嗣以继,古刹昔日之光辉,今日再现。我在想,能弘法师莫不就是宝应寺祖师乘愿再来的吗!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