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青龙山龙泉寺

青龙山龙泉寺。

■姚善岳

十堰市区西部有一脉山系,它顺依犟河而卧,头饮堵河水,尾至大路河,顺势绵延几十公里,以这条蜿蜒的山脉为脊梁伸展出了许多山梁和沟壑,恰似一条长龙横卧在这片土地上,被称为青龙山。在这青龙山深处有一座古刹——龙泉寺。

“相约户外,踏遍青山绿水、寻访遗落的文明。”正月十四,我们户外徒步爱好者一行前往这处古龙泉寺,探访这座被遗忘了的古寺遗迹,追寻龙泉寺那古老遗风。

青龙山龙泉寺坐落在柏林镇鲍花沟里面的山上,最近的线路就是从西沟口或草店起步走鲍花沟或杨家沟。但我们想走长一点儿的线路,决定从花果62厂起步,走花园沟翻山上龙泉寺。经过几个小时的徒步攀爬,翻山越岭,树林中的穿行,中午时分,闻听远远传来寺乐声,龙泉寺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青龙山龙泉寺坐北朝南,四面环山,山野森林茂密,植被丰厚,这寺庙就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其背靠苍翠大山,南朝山外,视野开阔,望群山起伏跌宕,晴天时远可眺武当山,近可望石佛寺;俯看山下亦是郁郁葱葱;阴雨天气时山谷云雾缭绕、烟雨氵蒙氵蒙,颇显有山野的风韵和灵气。

据《郧县志》(清朝康熙版本)第二十二卷第四教记载:佛教传入郧县(十堰原属于郧县),大约是在唐朝,相传唐朝贞观∵(公元627-650)年间,李世民三太子濮恭王李泰被贬到郧乡∵(今郧县),曾兴建佛寺传播佛教,当时郧县范围内就修建了十多座佛寺。想必青龙山龙泉寺也应该是始建于这个时期。

佛寺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一条南北中轴线,主要建筑建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则在中轴线的东西两侧。龙泉寺亦是这个布局。据说,这龙泉寺始建时是由地方***募集资金修建的,它是一个群体建筑群,其规模不小,前山后山左山右山到处都是附属庙台等建筑点。但龙泉寺的主体建筑面积并不算太大,其建筑风格与布局是:座北朝南,前山门(前殿),后大殿(正殿),左右是斋堂和僧寝,形成一体四合院,以及前后左右的附属建筑。据传大殿下面封有一眼水泉,泉水丰盈,冬暖夏凉,一旦打开,泉水喷涌而出,故为神泉“龙泉”。寺庙里供奉着数百尊花岗岩佛神、弥勒佛、十八罗汉,造型各异,古朴逼真,工艺精湛,形似神似,惟妙惟肖。曾经的龙泉寺每日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旺盛,佛乐不断,浑厚的钟声、佛乐声在山间绕云回荡,一派热闹胜境。

以龙泉寺为中心,周围环山建造有玉皇庙、大庙、玉皇塔、古石塔、龙王庙、古碑、药王洞以及一些小庙,而今当我们行走在这山梁子上、树林中处处可见一些小庙台或小庙遗址。

在寺殿山门下面不远处,是一座古石塔,石塔三层,高约三四丈,全有花岗岩石切割雕刻后一件件嵌合切扣搭建而成,底座是莲花基座,塔脊则是翘角飞檐,在其遗址上依稀可以看到古石塔中间是石刻佛神,佛神头部是二龙戏珠石雕,塔的四周是雕刻精美的各种佛神和图案。可以想象当年的古塔工刻技术一定别致精湛。这座古石塔,根据龙泉寺现存的石碑记载:最后一次是于同治五年(1867年)依据原样捐资重修的。而今这些历史文物都被破坏,只留下残垣断壁遗迹一片。如若细心观察探寻,随处可以发现古寺古塔古碑的遗迹和余存。

在古寺和古塔呈三角对应处,有一眼水井,水井边有一棵古树,二者紧紧相依。水井井口宽大,井深数丈,水清甘冽、充盈丰盛,虽处高山之上,但不曾枯竭干涸。传说这井水可以治病防病,称为龙泉神井。古时候,每逢天气久旱无雨,当地人们便上山来到这水井边祈雨,一场法事之后,天上便立即云滚雷鸣,顷刻暴雨而下。

看到这如此甘冽清澈的高山神水,我们忍不住品喝这龙泉井之水。“啊!甜!”

从井口那一大块井口面石被打水绳子所拉磨的深槽磨痕,可以看出,这眼水井的历史悠久。如今只有这口古井和这棵古树依然能固守着这龙泉寺的风水,见证着龙泉古寺的兴衰和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龙泉寺自始建至今,已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沧桑,也经历了多次的破坏和劫难。有战乱的破坏,有火灾的毁坏,也有人为破坏。而今的龙泉寺庙舍是当地村子里集资在原址上修建的土墙木梁青瓦房,虽然缺少了许多古寺的风貌,但为以后恢复古寺留存了基础。在这里留守看护的是一位王姓师傅,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恢复重建龙泉寺的愿望却不小。他说这一两千年的古寺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呀,希望能够重建修复起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处历史文物,也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我们听着王师傅的诉说,心里不免觉得惋惜与遗憾:当年盛世时佛乐声声、香客群群、香火旺盛的龙泉寺,而今怎么落得如此荒凉一片,香客无几,被人冷落,心里难免有些沉重与悲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