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琅琊山佛教发展历史

琅琊山中的佛教传播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伴随着社会的盛衰而兴废不一。兴盛时僧众云集,钟鼓之声迂回山谷,建筑富丽有制,衰败的阶段,僧散寺毁,蒿莱遍寺,院野五分。

琅琊山寺院的寺额经历三次更名:“宝应寺”、“开化禅寺”、“开化律寺’。在教派方面,早期属禅宗,清矗庆期间属律宗,沿传至今。

唐代大历六年(771年)寺院兴建,劈山垒石,构制禅房,历经法琛,道标,道揖请法师管理住持。

宋代乾德年间(963—968年),重新扩修了寺院,规模较前期有更大的发展。寺院宏丽,佛门弟子朝山拜佛络绎不绝,云游、挂单、常住僧日达五百多人。宋代皇佑五年(1053年)寺院内还增建了“御书阁”等建筑,上山的古石道路隅增设舍利石塔四十九座,布设其间,壮寺院盛况。佛事与龙蟠,龙兴、光孝诸寺相往。

明代洪武十六年(1383年)在滁州设立了佛教管理的机构——僧正司。德孝禅师为僧正,住龙兴寺任住持,管理琅琊寺院及周围诸寺的佛事。此间,有西土之僧来山住寺面壁六年之久。

清嘉床年间,皓清律师来山住持琅琊山寺院,重建开化堂,开坛传南山律宗,中兴本山寺院。江淮诸寺众僧云集,日达八百余僧,钟鼎集食。嗣法门人分别住持六安观音寺、六合长庐寺、白下静海寺、金陵卧佛寺。本山寺佛教的影响涉及全国数州,可谓“鼎盛之时”,当时较大规模的佛事活动为授戒等。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达修律师来滁任本寺住持,重建寺院,重振佛事,并葺修了龙蟠、龙华、虎踞诸寺及清流关、蚌埠等地的佛教寺庵,持理诸寺内较大的佛法事宜。达修以后,根如律师、超然律师相继任住持,维持寺院内佛事活动。建国后其寺院曾隶属地方服务部门代为管理,地方***三次拨款葺修寺院环境。1983年果圆律师住持寺院,经***宗教管理部门推荐了三位年青僧人去北京、南京佛教学院学习佛法理论。1985年后,寺院划归僧人自行管理,这期间寺院内举行了较大规模的佛七法会的佛事活动,放焰口三天,参观人数达数千人次。

佛七法会在大雄宝殿内进行。殿内设置庄严肃穆,佛蜡和长明灯光亮通照,供桌上铺着大红布饰,三位肩披大红祖衣、头戴毗卢五佛冠的高僧正前方盘腿坐定,周围众僧身着袈裟,手中各持一法器,由一高僧领音,左右二高僧各和一句,众僧附后念唱,法器奏鸣,声音此起彼落,回响山谷。这样一场活动需要持续六小时方能结束。做的是往生佛事和延生佛事(哀悼亡故之人和祝愿生安太平之事)。在佛七法会上吟诵的经典主要有《弥陀经》、《楞严咒》、《大悲十小咒》、《心经》、《金刚忏》、《药师忏》等。

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琅琊山寺的佛教在逐步发展,现巳定编常住僧十五人,隶属于滁州市***宗教事务科管理,其佛事活动由僧人自行管理。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