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许多景观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有或罕见的。贡嘎山,海拔7559米,不愧为蜀山之王:四姑娘山,西岭雪山雄峻美丽;若尔盖、阿坝、红原大草原广袤无垠;“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久享盛名;大足安岳石刻、都江堰、乐山大佛等人文景观中外驰名;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的九寨沟、黄龙更比作“童话世界”“天上瑶池”,这充分见证着四川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风光无限、魅力无穷。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称凌云大佛。世界最高的石刻佛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是在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上凿造的石刻弥勒坐佛。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凌云寺海通禅师起发凿造,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竣工。完工时的大佛全身彩绘,并覆以大像阁。两侧临江崖壁上,还刻有众多神态各异的佛像。大佛通高71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6.2米,鼻长5.6米,肩宽24米,中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大佛相貌庄严,雍容肃穆,脚踏三江,背负九峰,远眺峨眉,近瞰乐山,“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联合国遗产专家称赞乐山大佛“是中国佛教信徒们的奉献、决心和技艺的结晶,是一座世界的丰碑”。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乐山大佛距峨眉山40公里,名山名佛,珠联璧合,被赵朴初先生誉为中国五方佛中的西方大佛。乌尤、凌云和东沿三山连襟组成乐山睡佛,乐山大佛端坐在其心脏部位,形成“心中有佛”“佛中有佛”的奇观。巨大睡佛安卧碧水云天间,妙趣天成,令人叹为观止。

乐山大佛气势宏大、气派非凡。头与山齐、临江而坐,威镇三江。气势雄伟,体态匀称,衣褶流畅,剑目凝神,面容慈祥威严,造型饱满壮硕,姿态威严雍容,与神奇的凌云寺山水融为一体,与天地日月同在。

着名弥勒道场乐山凌云寺

乐山凌云寺建造于唐初武德年间,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乐山岷江东岸。凌云寺俯临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雄踞凌云山就日、丹霞、望云、祝融、兑悦、栖鸾、集凤、灵宝、拥翠九峰,与峨眉山遥遥相对。寺宇轩昂,苍楠翠柏,修竹茂密、花木扶疏,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士墨迹、碑刻众多。

凌云寺有历史悠久的珍贵佛教文物700多件,有唐代至今的摩崖诗文、石刻佛龛、碑刻350余通,古今楹联150余副。有乐山大佛、兜率官、沫若堂、东坡楼、九曲古栈道、九顶城古炮台遗址、碧津楼、东汉崖墓等三十多处古迹景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3处,国家一级文物保护2处,国家二级文物保护4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处。每年接待游客、信众三百余万,香火旺盛。现中轴线建筑以早清风格为主,由弥勒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三重四合院组成。凌云寺弥勒殿门外咫尺之间,即是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气势浩浩荡荡而来的三江水汇流凌云山麓,从大佛足下向南迤逦而去。1300年来凌云寺在海内外影响很大,是中外游客观光佛教文化的胜境,是世界着名的弥勒道场。

2005年12月,凌云寺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照观大和尚率僧众驻锡凌云寺,依法开展佛教活动,宝镜重光,法炬复燃。

与时俱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中国第一大佛守护者、乐山大佛凌云寺照观法师爱国爱教,禅德高尚。作为四川省政协委员、乐山市人大常委,法师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提案,积极维护好信教群众合法权益,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把党和***的决策部署传达给广大信教群众,及时反映广大信教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得到广大信众称赞,在省内外信教群众中影响大、威望高。

法师十分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从我国南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到舟曲泥石流灾害,法师和寺院全体僧众表现出高度的慈悲济世情操,在自身受灾较重、急需大量维修资金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仅2008年来,法师个人及寺院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时俱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先后给灾区捐赠善款共30多万,捐赠药品等物资价值1万余元。同时广泛动员信众,为战胜灾害行善事、积功德、作贡献。法师亲自主法举行了多场消灾祈福法会,祈愿三灾永息,逝者往生净土,生者吉祥安康,重建美好家园。充分证明了他们有一颗回报国家和社会的赤子之心,令人肃然起敬。

来源:四川政协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