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斗峰宝积禅寺

史科

千年古刹斗峰山宝积禅寺史科

(一)∵地理方位:

斗峰山在建郡西北,现属徐敦镇山边村行政村境内,是崇阳、南浦溪中间的一座主峰,海拔五百米,离山边村五华里,里市政治六十五华里。斯山原名黄龙,田垅出口,双上紧锁,一注而出。因山形如一斗势;故曰大斗峰。

(二)∵寺院历史:

唐末光化已末二年(899),真觉禅师创建斗峰寺,元末至正间(1841至1868),大主正璋禅师重建,<明《八闽通志∵∵,寺观》有“斗峰寺,洪武三年建(1370)在丰乐里”,应属重建>。明正统庚申五年(1440)春二月,杨荣太师归里祭祖,倾从故里乡亲之求,特地奏请明英宗朱祁镇御赐“宝积禅寺”。嘉靖间邑人李默天官,又帮助天真道觉禅师修复大小殿宇二十余座。此后明清两朝寺院主持古音净琴、天真道觉、古雪通吉诸师均相继兴建。乾隆间(1786至1795)山边村潘、杨、葛三姓名士善信,曾鼎力捐资重建修扩建,后来山寺传辟小殿供奉潘明圣等三位福首雕像,直至文革三尊雕像方被毁灭。民国三十四年(1945)自行离职的建阳县长、山边人潘儏民与度来禅师曾主持重建大雄宝殿。一九八九年本邑僧尼释世日、释世定两师主持在旧基上重新建大雄宝殿。一九九五年本寺僧尼释远志师恢复重建了活龙桥,二零零五年又重建了大悲殿,即是今寺。另有道光壬午二年(1822)贡生潘道经、潘道诚主持所建的观音殿,原屋保留至二零零五年,因这一年发大水才坍塌。

(三)盛世传实:

斗峰山堂代始兴,五代十国和宋代均末能寻德文字史科,未知其详。山上遗有普同塔,又名海会塔,通吉主持建于康熙庚申十九年(1680)。还有康熙间古雪等历代名师石砖灵塔五座。据史记载和山边村老人口头相传,元末、明初、清初、清末和民过期间,曾几度大兴。老人记忆,古时寺里有块题赐芳名牌,写有乾隆三十二年(1767)重修,今传三十六殿、七十二间,兼有一座尼庵,即是当时山上建筑群体,直到六七十年前山门仍有“第一名山”四字,传为乾隆皇帝游江南时赐号(水磨斗砖四块,每块一字,文笔俊秀,原物仍在)。清代的爱国名仕徐谦有题御墨峰诗云:“古德天为表,淋漓御墨存,………上世无文字,青山变寒署”,未知是写“宝积禅寺”为御墨,还是写“第一名山”为御墨。山下还附建下院,专门接待香客歇脚山上之所。传说当时僧尼人众数以百计。据海灯大师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九日致世日师云:“斗峰寺僧如映重刊明万历三十年三月初三日,建城和东坊,信士谢如云舍资印造华严经八十一卷”水吉大觉寺至今仍藏此经本。

寺院财产最盛时有水田百来亩,山地上千亩,田地收亩(祖谷)千担。现在仍有水田二十五亩,可产粮食二万市斤上下。明甲科村郑氏第八代祖先刑部左侍郎郑元亭,曾向寺院捐送石门下垅五十担亩田。民国年间,官士副村达莲氏没有儿孙,带三十担亩田上斗峰出家,享寿八十余岁。宝积寺寺院宽阔,地势隐蔽,田肥山沃,粮油富足,传说附近回源溪曾有三十六棚小水碓专为宝积寺加工粮食,直至解放仍有两棚水碓。历史上社会动乱时,地处官路边上的丰乐、山边群众均关锁渡口,避难上山栖身躲祸。今建在老人记得的“长毛造反”、南兵打北兵、卢部作乱、抗日兵乱、国民党军队逃跑和青州村南浦溪口载击溃敌等“反浪”来时,群众都曾退入寺院避难躲祸。

(四)∵历代名师:

收入明代《建州弘释录》和民国县志的斗峰名禅就有五位,即元代大主正璋禅师,福清人,曾参加湖南天王寺、广州稷西堂、浙西东海等地名刹名师学佛传教。明代大阐慧通禅师,政和邵氏子,几经参求教学释,成化癸巳(1478)曾抵燕京(北京)开堂普说,四众大悦,有语录一卷传世。明代古音净琴禅师,建阳蔡氏子,曾求佛学于东峰、赤石、将乐、回龙、四川、南阳、巫山各地、归闽后住斗峰重创大刹,弘化一方,有醒醒集三卷传世。明代天真道觉禅师,建安七里张氏子,以琴鼓歌舞而传佛家之乐,世寿七十有九。清代古雪通吉禅师,西欧陈氏子,参禅黄岩、天童、翠岩,入闽扫塔,重兴龙山、佛迹二寺。郡守范公,知县郑昱又请其重兴斗峰,传世语录四十余卷,闹法雪门十二人。在一座山门寺院中,有五位禅师入录释籍和县智。斗峰仍居全建第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