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刹融光寺

劳定友

融光寺(俗称大寺)旧址系宋代古刹灵秘院,其寺址坐落在现融光桥西南,急水弄西岸,即今柯桥剧院及四周之地。

融光寺前身灵秘院,系僧智性于宋绍兴六年(1136年)创办,开始只结茅(草舍)一厦,后日益增茸,智性得到绍兴府的允准,挂安昌乡灵秘废院的匾额及编着制员额,智性90余岁还能领导院事。宋淳熙16年(1189年)九月有准尚书礼部符甲乙主持,经150余年至元朝末年院毁,明洪武14年(1381年)僧海印重建。明英宗正统12年(1447年)诏从侍郎王佑言赐经一藏,购重屋贮之,并赐融光寺额,才正式称融光寺。

明万历年间,大学士王应遴得金藏,筑藏经楼,融光寺已成为规模壮丽、远近闻名的大寺。从清《康熙山阴县志》(山川志之二)“柯桥图”中可看出,融光寺在融光桥西南面,山门、大殿气势雄伟,藏经楼耸立在寺的西面。据新发现的光绪13年间国月竖的勒石记载:融光寺系明代古刹,咸丰辛酉尽遭燹殿,经僧徒构木荣巢,建造大殿,旧寺重新。融光寺在清咸丰辛酉(1861年)又遭兵火灾以后,直到光绪11年(1885年)才再次修复。

融光寺闹中取静,古远空灵,一派森森气象,为三进院落加侧厢。进山门即为融光寺,寺中弥勒巍然高坐,伟宅肃然屹立,两旁四大金刚矗至屋顶。寺后屋脊中心铜镜高悬,两端插剑飞龙凛凛威风。出寺,移步为一平桥,平桥两旁是约为40平方米的放生池,池内荷叶涟涟,是为古柯亭遗风(一说古柯亭遗址原在此)。在放生池外侧,左为高迁桥,右为宣宜桥。过平桥,是百步禁阶,其旁为行人阶,拾级百步禁阶即是大雄宝殿(第二进)。大雄宝殿斗拱飞檐,朱柱黄瓦,颇具皇家风范。殿中有一尊如来佛塑像,像前有一石桌,据说石桌之巨无法运输,最后只得将石桌绑于船底,随船运抵柯桥。如来佛像旁有一钟一鼓,钟有一人高,鼓则形如圆桌之面,如来佛身后两旁有十八尊罗汉围护。大雄宝殿四角屋檐雕以龙凤,飞升仰天,长及3间屋面,气宇轩昂,壮观至极。出大雄宝殿,松柏槐柳,荫荫蔽日,过10余米处,是二层结构的大悲楼(第三进)。进入大悲楼,最醒目的便是彩塑千手观音,彩塑千手观音自底层直达二楼屋顶,其气势为一般寺院所少见,人称江南“第一千手”。

融光寺南北两侧厢亦是风景独特,除了十殿阎罗、百子堂、北岳殿、东岳殿外,还有增福殿、增寿殿、魁星楼、死无常、活无常等。而挂于南侧厢房的铁制铛,其铛口约有一米余(直径);悬于北侧厢房的木雕鱼,其长度超过今之乌篷船。

融光寺历经4毁4建、800余年的历史,现只留下了一个破损的大石础和一块原山门弥勒佛的石板废弃在沿河的道地上,仿佛在向世人诉说融光寺的兴衰历史。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