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千年古刹“普照寺”

“普照寺”为东岳泰山的佛教古寺。坐落于泰山凌汉峰前,依山傍水,绿荫掩映,坐北朝南。传为六朝所建,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又据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载,普照寺为唐宋时古刹,金大定年间奉敕重建,题额“普照禅林”有敕牒石刻勒殿壁。明正德年间高丽僧满空重建,清高僧元玉主持普照寺后,使“荒者修,废者举,居然为泰山一名刹”(《石堂集、张序》)。

普照寺自唐宋以后不断拓建,但也屡遭兵火之灾,满空禅师目睹惨景,“遂驻锡禁足二十余载,以无为之化,俾四方宰官,长者捐资舍贿。鼎建佛殿,山门,僧堂,伽蓝焕然一新。寓内庄严,绀像金碧交辉,僧徒弟子及湖海禅衲依法者何止数千也。名公钜卿信向以师礼符之”。经过满空禅师艰苦的努力,把“颓零既久”的荒废寺院变成“焕然一新”既庄严又优雅的佛门圣地。从“乏人兴作”到“俾四方宰官,长者捐资舍贿”招纳弟子“何止数千”“名公钜卿信向以师礼待之”。这说明了满空禅师的大智慧。明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满空禅师圆寂于普照寺。临终前说:“吾年七十五,万物悉归土,光明奣∵方,无今亦无古”。而后坐脱而逝。弟子尊满空为“普照寺重开山第一代”。满空禅师墓塔建在普照寺西南,遗迹犹存。普照寺为四进式院落,南北长82米,东西宽75米,面积6150平方米,以一山门、二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线,左右配以楼、亭.、庑、殿及僧房、禅堂等。

一山门面阔三间,7.7米,进深3.85米,通高5.8米,二柱五檩五架梁,门楼式建筑,五脊筒瓦硬山顶。正间中部开门,装棋盘式大门。门前有石雕狮子一对,下有须弥座。

钟鼓楼分列一山门两侧,砖石结构,方形,通高7.7米,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砖石砌基座;上层砖砌,四壁各开一六角形窗,四角攒顶。钟楼内置石柱钟架及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铸莲瓣口形铁钟。

二山门一间,二柱五檩五架梁,筒瓦卷棚顶,面阔3.6米,进深3.9米,通高4.75米,四根角柱在墙内半显,中装棋盘式大门,两山墙各开一砖发券门。

大雄宝殿建在高0.66米的台基上,面阔三间,10.3米,进深8.2米,通高7.6米,四柱七檩五架梁,前后廊式,五脊硬山顶。正间和次间分别开门和窗,装隔扇门和隔扇窗。神台供释迦牟尼鎏金铜像,高螺发髻趺坐,像高1.33米,下金檩上有“大清光绪六年第三十八世本寺主监院毓梅重修”题字。院中银杏双挺,古松如盖,中间一铁铸香炉,婆娑阴影之中,时有缕缕青烟。

东西配殿各三间,面阔10.3米,进深4.8米,通高5.2米,五檩五架梁前廊式建筑,硬山卷棚顶。金柱下正间开门,装六抹四隔扇门,次间开窗,装四抹四扇隔扇窗。

正殿东西有垂花门通后院,两柱三檩三架梁,筒瓦卷棚悬山顶。长方抓形垂珠,其间饰方形花牙。垂花门面阔2.16米,进深1.4米,通高3.5米,装两扇红漆大门,有双弧形拱承托梁架。

摩松楼在后院,二层五开间,筒瓦硬山五脊顶。面阔19.4米,进深9.87米,横列六柱,纵列四柱。上层为五架梁九檩前廊式,檐檩、垫板、阑额均施彩绘。郭沫若题额“摩松楼”。它处在“六朝松”的遮掩下,夜晚月光飘散下来,被繁茂的松叶筛成了斑斑银子。筛月亭是方形,长宽各5.1米,通高6米,四石方柱,戗脊攒尖宝顶,筒瓦四坡飞檐。在四石柱上,四面都有颂咏此处佳景的楹联。东面成“高筑两椽先得月,不安四壁怕遮山”,南面题:“引泉种竹开三迳,援释归儒近五贤”,西面为:“曲径通幽宜种竹,空亭月郎正当楼”,北面是:“∵收拾岗光归四照,招邀明月得三分”。

石堂院在摩松楼东,有正房三间,五檩五架梁,仰瓦单脊硬山顶。面阔10.2米,进深5米,通高5.6米,一门两窗。东耳房两间,面阔6.7米,进深5米,通高5.6米,单脊仰瓦硬山顶。耳房将正房和东厢房连接在一起。东厢房三间,五檩五架梁,仰瓦单脊硬山顶,面阔7.35米,进深5米,通高5.4米,前面开一门窗。

菊林院在摩松楼西,有正房五间,面阔16.8米,进深7.3米,通高6.1米,七檩五架梁,前廊式耳房,卷棚硬山顶。正间开门,次间开窗,稍间有门与廊两头相通。

在北面五间房的正中悬挂一匾,题曰:“菊林旧隐”,因诗僧元玉和尚曾居于此而得名(元玉晚年号为“菊林盂隐”)。门侧悬挂清道光年间泰安知县徐宗平所书一幅楹联:“松月好青,竹日好缘;天吾一瓦,地吾一砖”。上下联语均取元玉和尚诗句。上联取其诗《结交行》句意,诗全文为“泰山松蓬岛竹,路隔虽万千,情结逾金玉。竹寄松日子好青,松寄竹日子好缘。买镜所贵为端容,买剪所贵为成服”。诗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至诚彼此了解;下联取自元玉《渡江》诗全诗为:“缆解邗关,帆悬邗水;日暖风和,直渡扬子。帆悬邗水,缆解邗关;扬子即渡,夜泊河山,水既有舟。陆自有马,地吾一砖,天吾一瓦”。这里讲僧人云游,当跋山涉水,天地为家。徐宗干取元玉和尚诗句撰此对联,是为纪念这位诗僧,彰其旧居。

“菊林旧隐”房前还有一棵古松。主干挺立,枝干盘曲四展,盖如伞。树下立一石,上书清光绪年间(公元1896年)楚人何焕章题刻:“一品大夫”。

普照寺是泰山留存至今惟一的一座佛教寺院建筑群。站在大雄宝殿前,举目四望,薄雾轻笼,金辉遮幔,梵音袅袅,似见那当年的辉煌。

(本文来源:大众网-经济导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