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名胜古迹——东寺晚钟

东寺晚钟即东山寺。在县城东0.5公里处,一山拔地而起,高出地面60余米。山上林木葱茏,藤蔓荫深,遮天蔽日;山势险峻,三面均是悬岩,只西面有一曲径可以攀登。山腰有一寺庙,名曰东山寺,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以后多次重修。寺庙由正殿、前殿、钟楼、鼓楼、山门组成。正殿“梵帝宫”,系5间并排悬山式木结构建筑,通阔18.71米,进深7.75米,9架梁,木浮雕花枋支撑,瓜柱雕各式花纹图案,青瓦屋面。前殿亦系悬山式木结构建筑,四角翘首,阔21.52米,深8.72米,前有斜形靠背栏杆走廊作上山通道,如悬空楼阁。前后殿间左厢为钟楼,构成梯级四合天井。钟楼内原悬铁铸大钟一口,日暮方击,钟声悠远可达20公里外,故名“东寺晚钟”。

寺后30米处有一洞,洞前有观音阁。阁前俯瞰,全城尽收眼底,夜景尤为壮观。寺阁间有108级曲折石径相通,石径左沿栏杆由108节石龙构成,龙随石径起伏,蜿蜒而上,尾起于寺后,头达于阁旁,全长58.5米。

东山由大理石与石灰石相间构造,山上溶洞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即观音阁后的慈云洞,洞内钟乳形似观音。中层一为打拳洞,洞内宽敞平坦,乃昔日僧侣习拳练武的地方;二为穿洞,洞口西向,从东山寺左右侧入,东通后山上入打拳洞,洞径南壁中部有窗洞开于绝壁,引光入洞便于穿行。下层由大小不同的溶洞组成,分布山麓东南一带,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洞。

山上石刻壁题共16处。其中,清同治年间军门提督赵达庵题的“佩剑披云”字大如斗,笔力遒劲,醒目壮观;民国时期织金县长王佐题刻“出岫云蒸”圆润浑厚,笔法欧苏。还有多处小字石刻,亦足供观瞻和研究。

山西南麓有白帛石佛塔数座,均为七级塔墓,现尚存两座,一座系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的临济宗三十七世塔,另一座为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的临济宗三十八世塔。

东山乃织金城关群众游览之胜地。特别是每年端阳节这天,城内及周围各族男女皆会集于此及附近山上对赛山歌,古朴民风洋洋洒洒,雍和气象其乐陶陶。有诗咏之曰:

瑰丽山靡昼日开,∵云峰翠掩涤尘埃;

发人猛省端无价,∵古寺钟声夜半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