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佛教圣地梵净山

作者:黄鹰

夏秋之交,我们去江口县采风期间游览了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梵净山,感受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领略了那里的自然风光与山林野趣。

我们从江口县城出发,乘车先去到距县城约6公里处的太平乡参观了中国土家第一村,当晚住宿黑湾河。黑湾河是梵净山自然风光的山门,这里山清水秀,竹木成林,新建有颇具民族特色的各档次的酒店、宾馆、旅社、饭店,林立山门内外。一到天黑和清晨各种名点小吃应有尽有,特别是在新建的那条小街上,叫卖声声。当地的土特产茶叶、竹笋、香菇、以及种类繁多的果品应有尽有。在街上的小店里,还有品种齐全、色彩斑斓的奇石、根雕、石刻等手工艺术产品,无不让人兴奋。溪流穿林而过,水声打破了深山的幽静,擦亮了梵净山门户大窗口。

现在好了,登梵净山有索道了。从黑湾河游览区入口处乘车9公里,便可抵达登上金顶的索道入口处。据当地人介绍,梵净山索道是今年(2009年)4月末才正式开通的,索道设备是从奥地利进口,也是当今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一流产品。乘坐索道上到距金顶不远的茴香坪处,只需15分钟。梵净山海拔2572米,有八千多级石梯,未开通索道前步行登山,即使最棒的青年小伙子也得半天的时间,若是上了年纪的或体力较差的人上山,用一整天也不一定能爬到山顶。

进入梵净山大门,我们就被山中的天然景色所吸引,感到真的回到了大自然。江口文联的同志告诉我们说,梵净山山上生长的树有735种之多,如珍贵的珙桐、黄杨、冷杉、铁杉、高山柏、红豆杉等莽莽林海,覆盖面积达567平方公里。林中还有形态古怪的苔藓树,形似黄山迎客松的迎客杉,苍劲挺拔,特别有趣。山上星星点点的红叶,虽不是花,但比花还夺目。我坐在落差约1200米的览车里,一边看,也一边用我的尼康单反相机拍下了这些镜头。珙桐是第三世纪古热带植物的孑遗树种,这种稀有树,春天开花,花呈白色,形如白鸽,微风吹动,酷似群鸽欢来,因此人称它为鸽子树。据说,林中还有黔金丝猴、华南虎、云豹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梵净山既是我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也是一座久锁深闺,具有奇异生态文化内涵的生命之山。据江口县文联的同志介绍:“梵净山开山建寺,早在明万历年间李皇后到梵净山修行,就修建庙宇,普塑佛像。万历皇帝下诏重建金顶殿‘古佛道场’兴盛至极。”2006年,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到梵净山升坛开示,并题词:“中国佛教名山弥勒道场”。

金顶在山脊梁上拔起,如下临深壑的擎天巨石,94米高,崖上这条将上部份分成两半的巨石,各叫金刀峡。传说,金顶本是一根完整的石柱,只因释迦佛和弥勒佛都看中了这个地方,相争不下,燃灯古佛公开裁决,用金刀将这根石柱一劈两半,二佛各居一边。从此,这小小的金顶上就有了释迦佛殿、弥勒佛殿、金刀峡天仙桥、晒石、藏经洞、说法台、拜佛台等古迹。我们攀登金顶,由右侧从绝壁上凿出的逼仄险道,手脚并用的攀援而上,很是惊险,不过一路上都有热情而又忠于职守的保安,关键时刻他会扶你一把的。金顶上弥勒殿、观音殿、释迦佛殿香烟缭绕,并有僧人在讲佛诵经,远近香客都来朝拜。金顶上不时飘来流云,或淡如轻纱,山形绰约隐现;或浓如云海,使人觉得细雨霏霏,人们腾云驾雾在金顶高声吟诗、放喉歌唱。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如今已是74岁的人了,但我手中的相机还是亮出了它的英雄本色。

从金顶下山后,我们又向万卷书和磨菇石方向一步一步的登上去,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磨菇石,是真正称得上梵净山的精魂的。磨菇石屹立于老金顶的悬岩之处,石高10余米,顶上有数吨之沉的斗状巨石,而下面支撑巨石的是一根稍细的偏斜石柱,上大下小,形如磨菇。此石,看似重心不稳,奇险异常,然而它却顶天立地,岿然万年。在磨菇石旁我和已先登上顶去的贵州师范学院教授、省写作学会会长袁昌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许雯丽,贵阳市报业集团主任记者涂万作,贵州新联集团副总盛成达以及文友赵景新等10多位文友相聚了,我们以磨菇石为背境,集体留了影。

来到这里,我们完全忘了上山的疲劳,但只因天公不作美,一阵阵浓浓的、厚重的云层,云雾翻卷过来把山和石都严严实实的盖上了,这里海拔高约2400米,与山下气候宛如冬夏两季,而我们穿的又是短袖T恤,有的朋友冷得臂膀上都出现“鸡皮”疙瘩了,禁不住寒冷,大家只能留下遗憾,流连忘返的下山了。

梵净山,让人们在旅游、朝佛活动中去体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佛教内涵!

(作者系贵州省写作学会副秘书长、高级摄影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