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胜地:汉寿西竺山净照寺

在汉寿县城西郊,有一片佛教胜地,那就是西竺山净照寺。其实那里并没有山,只是平地上的一个土坡。为什么唤作西竺?因为“西竺”原为印度古称,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人们借此取名,以结佛缘。称其山则是此处庙宇巍峨,亭塔错落,竹木葱郁,花鸟繁多,具备了山的特征。

净照寺始建于东晋,原名香积寺,相传为印度沙门金色头陀初建,宋淳熙年间赐名“净照禅寺”。寺里原有两座庙,人们习惯称它为“老庙”和“新庙”,“老庙”于1935年拆除了。老庙有三尊佛像,其中一幅塑图是由飘海观音、善才童子和龙女组成的,由于没留名姓的大师们的精湛技艺,那一群塑像形态非常生动,善才与龙女彩带飘拂,恍欲乘风飞去;观音菩萨端丽凝重,真如迎面走来。塑造结构上,塑造者又别出心裁,使善才童子一只脚独立于风火轮,另一只脚悬空翘起,龙女赤足危立在一个侧面莲蓬的边缘上,凭想象,它们是一分钟也站不住的,说来也怪,它确已在人间屹立过一千多年。

“新庙”气势雄伟,在全县庙宇中是首屈一指的,有山门一座,大殿三起。山门外有对联一副,上题“古今明月沧浪水,新旧桃花西竺山”二句。是本县名士黎丙寿撰写的。门上方有长方石刻一块,上刻“西竺山”三字。

进山门过厅,再前行三十余步是关羽殿。殿檐下悬“义冠古今”木质匾一块。中柱上有对联一副,上联是:“赤面秉赤心,赤兔嘶风,千里常怀赤帝”∵;下联是:“青灯对青史,青龙偃月,一生不愧青天”。据说这副对联其他地方也曾看到过,因而没有款题。关羽塑像南向坐,文静威壮,右手捋须,左手执书一卷置膝上,右脚向前,左脚微缩,双目微睁。关平含笑捧印立右后侧,周仓怒目持刀立左后侧,层次分明,令人起敬。

第三进是“大雄宝殿”,此四字相传为唐朝金吾长史张旭书写。迎面三尊大佛,必须仰面才能看到他的眉目,莲台下十二尊黄巾力士,栩栩如生,个个赤膊披巾,裸露处肌腱突起,从这点上就可以说明他们是名不虚传的力士。他们的面部表情怒目蹙额,似嫌莲台太重,不得已而肩此重任。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同殿面北塑有观音像一尊,法像是千手千眼,背后上、左、右三方,众手层出,有持幡幢宝盖的,有拿兵器乐器的,凡百物件,莫不具备;没有拿物件的手,各有眼一只,明亮有神。凝视的时间一久,令人眼花缭乱,无法数清那些象孔雀羽尾似的手到底有多少。很多外地游人都说:“第一次看到!”同殿的十八罗汉,坐立俯仰,虽各具神态,相比之下,只能说是一般化了。

大雄宝殿后面,还有两处建筑,一座是卧佛殿,原是“老庙”的一部分,“老庙”拆除后,纳入“新庙”版图了。另一座是和尚们的祠堂,房屋高大宽敞,里面供着开山以来在寺中圆寂的和尚神主,他们的神主上写着:“临济正宗上X下X大和尚”的字样。可以说明这里是中国佛教临济宗传戒修行的处所。

大雄宝殿之前、关羽殿两旁,还有东西长廊,西廊是和尚打坐参禅的地方,东廊是斋堂和知客僧住房。斋堂内有长桌一方,可坐四十八人,据说和尚最多时达百余人。斋堂上方楹柱间,有两块大木匾,一书“唯舌不烂”四字,字态俊秀舒展;一书“X∵X古刹”四字,笔力雄浑劲拔(记不清“古刹”前面两个字了)。匾的正中有两方金印,好像是篆刻的“乾隆御笔之宝”字样。

由东廊经嵌有“云烟深处”石刻的小门,就到了西竺山的园林区了。园内有亭、有池、有塔,树高、竹密、花多,互相掩映,又互相衬托,构成一幅望不到边的园林画。

亭有两座,一在平地,一在五、六米高的土基上,它叫“来鹤亭”。亭呈等边六角形,六柱承顶,六柱内约一米处,砌有砖墙,五窗一门,形成亭内室,六柱间连以栏杆,游人可以凭栏倚窗,欣赏亭外景色。迎面的两根亭柱上,悬有一副对联:“江上回龙,似尔几时腾爪甲”;“亭前古鹤,知我平生惜羽毛”。上联指的是这庙里的“回龙井”,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一条龙来去不定,栖息井内,因此这口井就叫“回龙井”。下联指的是“来鹤亭”上的白鹤。以龙与鹤抒写作者的情怀。亭内室的门口,有木质对联一副:“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据说在这副对联以前,还有过这样的一副:“草圣已寻人去后,林亭几见鹤归来”。另一座亭,琉璃碧瓦,六角飞檐,空无一物,游人很少到那边去。不过,亭前的桂花树在金秋时节,香飘数里。亭四周有兰、菊之属,按时着花,疏密有致。

来鹤亭下有池一方,用大块方石砌成,上有石栏,约占地四十平方米,西南角有竖石一块,上刻“洗墨池”三字,字体端正,惜无款题,从字的间架和运笔的工力上,看得出是名家手笔。池水已不十分清湛,却还是能映出天光云影。关于这个池,说来你可能不相信,它还有一个争论了长达七百年之久的归属问题:有的说是晋朝征士伍朝的遗迹,有的说是唐朝张旭的洗墨池。揆情度理,伍朝是本县人,在这茂林修竹的古庙里读书写字,极有可能;草圣张旭身为金吾长史,又是富庶繁华的江苏人,一未贬官,二未出使,要来到这里写字,那就可能有点附会了。名胜古迹处,我们现代人总要牵扯点文人韵事进去,达到“相得益彰”的目的。不过,现代作家郁达夫、易君左1938年夏末来此游览倒是实在的。

除了两座亭子,一方墨池以外,点缀园林的还有七八座石塔,大小高低,各得其宜,隐现于竹林中。

在西竺山净照寺看到的是巍峨的庙宇,精美的雕塑,亭亭塔影,翠翠竹丛;听到的是暮鼓晨钟,红鱼青磬,叶间鸟语,邻村犬吠。没有闹市的烦嚣,也会忘却人生的不快。这片曾经风华过一千余年、长存在我儿时记忆中的佛教胜地,现在是看不到了,难免令人生出惆怅。回忆中的景物固然美好,但是,从幽深的历史长廊中走进滚滚红尘,拥抱时代的璀璨春光,享受富于诗意的生活,不是更为美好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