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圆通寺●杨永生

圆通寺位于仙游县榜头后坂高平山下。始建于南宋高宗初年。传说当年有一位陈姓放牛娃进山放牧,受到一位童颜鹤发的仙翁指点,因而云游天下,募款修建圆通寺。恰在破土动工那天,仙游何氏九仙从这里路过,为之动情,伸出热情援助之手。众仙从高平山上施展仙术,移下石板为瓦,劈开石洞为室……。于是,圆通寺千百年来因它那神秘的传说,加上优美的自然景观、奇特的造寺建筑吸引了广大的游客。

那天早晨,我们从仙游县城乘车前往圆通寺。县城距圆通寺约16公里之遥。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我们行了约一个小时。到达高平山脚,顿觉一股股山野特有的清香伴着潺潺不息的流水声迎面拂来,沁人心脾。驻足于过溪石上骋目四盼,但见天朗日丽,白云轻悠;群峰起伏,层岭凝碧;山腰云岚,袅袅上升;山间溪谷,鲜英纷呈;一溪清流,潺潺欢歌。宛若国画山水般意韵深远。几只没系僵绳的羊羔羔正乐逍遥的在村边小坡啃着嫩草;十多只白艳艳的鸭子沿着小溪上游嘎嘎地叫着游动;一位穿着棕色皮衣的山里小伙子正挑着沉甸甸的两竹箩芦笋,一步一步地从钭上方的土坡上走下。我们沿着小石路来到圆通寺前。寺院周边全是磐石横亘、堆叠,间夹杂着一小丛一小丛青青翠竹。圆通寺依山傍石巧建,石景达三十余处之多。有的像春牛闲卧;有的像蟾蜍望天;有的像猴子抱桃;有的像鸳鸯戏水……千姿百态,如雕似塑。特别是那些溜圆巨石,附崖危立,大有一旦山岚骤起便会滚滚坠下的态势,着实令人观之瞠目结舌。

我们从寺的正门迈入,沿着洞中石阶而上。到得石阶尽头,就是圆通寺前殿了。殿正中摆着一副古朴的香案,香案上摆满各种供品。香烟缭绕,一派严肃气度。我们曾多次观赏过类似的佛像雕塑,所以并不怎么留心眼前这咧开大嘴笑哈哈的金黄色大佛像、瞪着两只圆溜溜大眼睛,摆出一副盛气凌人样子的四大金刚。想想这些被升华为神像的一堆堆泥土,为当初那双充满灵感的手而存在至今。这样的“泥土”不生长五谷,却满面贴金。摆摆架势,却能饱享五谷清香,享受黎民敬畏?!那些稻麦田里的泥土吧,只有农人最理解它昂贵的价值。

自前殿左边再穿一石洞,盘曲而上,才到了后殿。洞(殿)中大书“桃源寺”三个字。洞(殿)顶却是用一大巨石为盖。这是自古以来善男信女求梦的圣地。出得右侧小门,顿觉泉水潺潺,水波滟滟;春莺声声,娇蝶翩翩。好一派清幽静修所在!传说清代着名学者郑樵曾来到此间舀泉煮茗,静修苦读。再往前十余步,又别有洞天。洞外漆门描金,洞内可办五、六桌酒席,能够容纳五、六十人。

当我们走出寺外,来到马路上,已是中午时分了。真乃“春天孩子脸,一日变三变。”刚来之时还是晴天丽日,此际已是阴云满空,细雨霏霏了。我们都没带雨伞来,雨水落在我们的脸上,柔柔的,凉凉的。我伸手在脸上抹了抹,手上沾满了水,也沾满了凉爽。回首高平山,在细雨中昂首耸立。起伏的群峰色泽空氵蒙,宛如笼上了轻纱一般。山是土地呼吸的曲线,是土地力量的拳头,是土地坚硬的骨节———山是最高内陆象征。一程山水一程景。就这样,那座山,连同偎依而立的圆通寺,便溶进我心中,成为大自然赠予我的心灵的一方憩息之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