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4.12∵

在师父的茶室听过《空山寂寂》之后,那种清烟空濛神秘缭绕的气氛一直在我的身边。回到红尘中后,我把空山寂寂下载下来,一共10首,只听了两三首,还是最喜欢空山寂寂,枯木听禅也很好听。大概是古琴、箫声和葫芦丝等乐器共同演绎的,很清静,完全中国味道。无法表述音乐呈现出的寂静空旷和舒缓悠然,犹如山水画卷一般在面前徐徐展开。感谢师父为我呈现出的意境。

自从2010年有机缘接触老法师的《和谐拯救危机》纪录片之后,从此走上学佛道路。出于对老法师的感恩,一直跟随老法师学习。学习了《了凡四训》和《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之后,就非常渴望能像了凡遇到云谷禅师、俞净意遇到灶神一样遇到一个师父。对别人都有师父很羡慕。也希望能像很多人那样在一个特殊的机缘遇到自己的师父,猛然醒悟,从此坚定不移跟随师父。我很想跟随在师父身边,在寺院里扫落叶,锄地劳作,禾陇躬耕。早晚能唱经咒,可以坐在树下读经书。跟师父一起行脚,一起走遍山川河流、荒草土坡,共同领略寒夜黎明,一起助人不需人知道,愿意为众生付出所有不需要感激。跟师父不用言语交流,只用心灵感应,一个笑容,一个动作,彼此都能心领神会。

我从来没有对师父有过任何设想,在家、出家、比丘、比丘尼,都无关紧要,只盼望打开尘封记忆的那一刻,跟着师父走。事实上,这种情况很少出现,除非那些累世的修行人,师父能找到他们,把他们从红尘中带出。

跟广行法师结缘是缘于字画。我原以为现代的出家人只会念诵经咒、做法会,有时去寺院,看到出家人走来走去,表情冷漠,也无所事事的样子,所以不了解他们的生活,也从未想过跟他们结缘。去年师兄很热情地带我去北照寺,为的是拜访当时的住持法师,广行法师只是在当家师身边悄无声息地微笑陪同。陪了我们两天都没听他说一句话,当时还以为这个人不会说话呢。除了奇怪这个师父整日不讲一句话之外,对他也没有别的印象。但对他的止语是非常敬佩的,因为我向来敬重话少的人。我原以为出家人也都是口若悬河的。

所以在客堂看到师父抱着一摞卷轴要离开的时候,我很自然地问了一句:“师父,是您写的吗?”

师父终于说话了:“是的。”原来他会讲话。按师父的个性,话越少越好,如果师父不说下面的话,我们的缘分也就终止了,师父又加了一句让我很意外的话:“你想看吗?”

我说:“想看。”

“那来书房看吧。”我跟随师父还有一位居士来到了师父的书房。画案上摆了很多已完成的字画,师父一张一张找出来给我看,有以前写的,有最近写的,一边看一边问我有什么不同。师父讲话轻声细语,感觉如沐春风。渐渐地,我看出了一点门道,师父早期的字比较清秀,很圆润,而后期的字比较大气,字里行间有了气势,用笔也是浓墨重彩,笔势也越来越随心所欲。原来师父也是在一点一点成长的。

没好意思直接跟师父要字画,就迂回了一下,问:“师父,有没有人跟您求字画?”

师父一听,翻了翻已写好的那一摞,从中找出一张“无上清凉”,说:“送给你。”

缘分就这样结下了。知道古时高僧大德都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从未想到现代的出家人还会写字画画,更别提弹琴赋曲了。

从此我就细细观察师父。我从未想到现代和尚是如此缓慢,如此安定,如此内敛。身边的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说,不停地表白,有一说成二,把无说成有,而他却努力收着,一点都不外露。我惊讶于他的沉稳,和完全没有时光感觉的安定。他生活在自己的节奏里,有自己的频率,自己的电波,自己的步伐,几乎不会被外境所搅扰。而他又似乎没有我,因为他没有个性,没有脾气,没有棱角,他对一切都能接纳,就像空气,充满空间,却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而他喜欢写字画,又让我感到他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他就像从山水画中走出的修行者,气定神闲,空灵飘逸,若即若离。

他做到最好的就是:

一、善护口业,决不讲话。需要讲才讲,决不多讲。只讲有用的话,没用的话都不讲。

二、他竟然用启发来教导人。这是我上学、工作几十年来很少见过的。课堂上的老师也启发你,启发完之后把答案告诉你。我上学工作几十年,问任何问题都会当场得到答案。而广行法师是唯一一个不告诉我答案的人,他让你自己去找答案,他有足够的耐心等你找到,决不会半途就把答案说给你听。他不急于告诉你经教义理以表示自己水平高,让人慢慢省悟。他不表白。对于佛法,他只点到为止,决不把法全部讲给你听,因为他说:“我悟到是我的,我说给你听,也不是你的,只有你自己悟到才是你的。”所以,我有什么问题,其实都很少去问他,自己想方设法找答案,熟读经书,反复看开示,很多问题就这样自己解决了。真的,这样去做,自己不断成长起来,因为总是自己去渴求,而不是师父填鸭,两者带来的结果差别非常大。当然,如果你确实不明白,他也会讲给你听。他细致入微,似乎能完全了解你的所需所求,并给与恰当的引导。

三、慢慢来。我对师父敬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耐心,决不着急。这份耐心给我很大的安全感。师父安排我做一件事时,我就想赶紧做完,好让师父看到行动力快。但这件事情需要好好规划,不能一下呈现出来时,我就很着急,好像自己办事能力很差就责备自己,师父总是说一句“慢慢来。”我就问他:“您不着急是吗?”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无论何时永远都是:“是的。”师父的慢慢来态度给我无限安慰。几十年来,我已经习惯风一样走路,怒气冲冲说话,工作不过夜必须完成,上学上岗都要竞争。稍稍慢一点,要么招致批评,要么干脆被替换。整个人越来越烦恼,越来越空虚,越来越不安。而学佛之后才明白,做人首先要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心浮气躁,怎会出精品呢!唯有宁静才能致远,唯有安定才能得道。

师父是我心性另一面的具体呈现,是我一直所要追寻的理想状态,而他完全行出来了,就在我的面前,缓慢、安定、从容,他的存在提醒我要这样去行。他没有自我,没有喜乐,没有表情,没有时光,没有年龄,有的只是存在。

∵空山寂寂http://www.kaiquanbiotech.com/img/01.mp3

广行佛教:http://12345changhong.blog.163.com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