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地藏阁为何供奉道教三眼王灵官

庄万翔

王灵官,在天庭封为“三五火车雷公”,道教奉为“护法监坛”之神,其在道教中的地位与佛门护法神韦驮大致相当。开元寺内地藏阁供奉有此位手执金鞭站着的三眼灵官,道教的护法神何以至此为佛家护起法来呢?

据说在南宋末年,护法神韦驮正在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周围执行其巡山任务,恰好有位新科状元在随从簇拥下,坐轿径直来到肉身殿上宝塔供奉着的金地藏前。他既不拈香,亦无顶礼,内心却嘀咕着:据称这是真身菩萨,今天我倒要试试,倘若真的是肉身,必然会淌血。接着便将随身携带的金针边刺向金地藏的腿,边说我要看看你究竟是真身还是冒牌货?没料到殷红的血果真顺着金针渗了出来,这一下可把祸给闯大了,吓得这位状元公傻了眼,惊骇之余急忙朝原路往山下跑。司巡山之职的韦驮闻讯赶到塔前,当获证果真有此事时,立即欲追下去捉拿。但是,金地藏却不准其前往,而韦驮则执着地要去,菩萨使神通观知状元已过了五溪桥,就顺口吩咐说:“若是状元已过五溪桥的话,就棒喝一声作罢,以示警诫。”韦驮获准就驾起云头追去,而状元公早已过了桥,韦驮毕竟是神将,身负的职责使他的嗔怒不是一句话就能得以消除,结果还是逾越过去,执降魔杵将状元打死。至今,当地还有座状元坟。韦驮回来禀报时,金地藏责备其无遵“法旨”,不应错犯“杀生”之戒,因此忍痛将其摈出九华山。金地藏尊重九华山素为道教福地,便请来在道教专司镇守山门的王灵官为佛教护法,并特意与其设了专殿——灵官殿,殿前对联为“三眼遍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这实在是佛教的宽宏大度。

一说王灵官在历史上实有其人,此人姓王名善,宋徽宗时师从西蜀萨真人守坚,萨守坚曾受法于温州林灵素,据此,他算得上是林灵素的再传弟子。北宋末,林灵素曾出家为僧,苦其师笞挞,含恨而转投身道观为道士,后为蔡京所赏识,京推荐给徽宗皇帝。徽宗听信林灵素的谗言,改佛像为道相,称僧人为德士,令穿道士服,逢做法事列在道士后面。未几年,林灵素失宠被斥归故里而死(绍兴间其故居并敕改为资福教院),佛教虽亦恢复旧制,但却暗伏着佛道之间的仇怨。元至正时,佛道在京师进行大辩论,全真教输,参加辩论的十七位道士被敕令剃发为僧人,佛教被道士所规占的寺产亦全部清还。据传,佛教就将已被道教奉为灵官的王善,唤来为寺院护法,出出佛门的一口怨气。

其实,王灵官真正的设像供奉,据《明史·礼志四》载,始于明永乐年间,其受封为“隆恩真君”,并于禁城之西建天将庙。以上二说只不过是反映了佛道二教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斗争、相互吸收的历史传说。而最能说明佛道互尊互融的例子有:沈阳太清宫正殿两旁站像,道佛护法王灵官与韦驮并立;北京西金山寺,灵官殿同时供奉的亦是韦驮及王灵官。这种佛道护法神同为一殿的设置,在佛寺道观中实属罕见。

佛寺地藏殿常见菩萨前两旁站立的胁侍为施九华山的闵公及其随金地藏出家的儿子道明***。而开元寺与上述不同,供王灵官当是直接仿自九华山而别出心裁的设置。明末清初,随着九华山晋升为佛教“四大名山”之列,开元寺在乾隆间亦随着将“轮藏阁”改建为“地藏阁”。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所以能在大殿前面为王灵官设专殿,而开元寺的地藏菩萨都仅供奉在大殿东侧这座朵殿——地藏阁,因此王灵官也就只能委屈地在阁内站在旁边充当胁侍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