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4日∵∵

∵张嗣成,字次望,号太玄子,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长子,为天师道第三十九代天师。延佑三年(1316)奉元仁宗诏入京,次年被授太玄辅化体仁应道大真人,嗣天师位,“袭领江南道教,主领三山符箓如故”[1]。泰定二年(1325)被封为“翊元玄德正一教主”,知集贤院道教事,后又数次入朝,累有加赐。在他去世后,明太祖仍封赠他为“太玄弘化明成崇道大真人”。自三张依《老子》弘道阐教,成《老子想尔注》以来,历代天师亲注《老子》者并不多见。而张嗣成认为,“为老君弟子而不知老君之道,犹终日饱食而不识五谷,终夜秉烛而不识火也”[2],所以他对《老子》十分重视,撰《道德真经章句训颂》以弘扬道教教义。该着完成于至治二年(1322),把有关《老子》的训释与赞颂结合起来,行文简洁流畅,内容蕴藉,在道教老学著作中别具一格。∵

∵∵一、理气性命之说

∵∵张嗣成解《老》,其中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显示出了援儒入道的倾向。当时的儒学,就是理学。理学经朱熹发扬光大,到元代影响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元仁宗于延佑元年(1314)恢复科举,以程朱理学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此举不仅使程朱理学的官方地位得以最终确立,而且极大地推进了理学在社会上的传播速度。张嗣成作为一代天师,亦受到理学的影响,在诠释《老子》时将理气性命结合起来。如他对《老子》首章解释云:

∵道者何?理与气耳。因于无者理,着于有者气。有此理,道所以名;有此气,道所以形。理常于无而神,故自然而性;气常于有而空,故自然而命,天地万物无能违者。譬诸路焉,造于此必由于此,故有理必有气,有气必有形,形则为天地万物,所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也。理之所以为理,气之所以为气,又可得而道、得而名哉?是则非无非有,有不可得而易,所谓常道常名者也。天地之始以理言,万物之母以气言。常无欲则寂然不动,所以观未发之理,常有欲则感而遂通,所以观方发之气。同出、异名、又玄、众妙皆理气二者相为无有有无耳。曰妙、曰徼、曰门,又所以示学者进修之地。于是究之,则万有芸芸,亦孰离理气性命也。

∵此段注文有两层很重要的意思:其一,以理气释道。理气论是理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要点为理气不离和理本气末。如朱熹说:“有是理,则有是气;有是气,则有是理。”又云:“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3]将理气关系讲得很明白,理是天地万物之本体,气是构成万物的元素,它们互不可分。由于老子之道玄妙莫测,难以把握和理解,要用语言解释清楚,更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道可道,非常道”。而把理气概念引进来加以比附后,老子之道也似乎变得清晰起来。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有两个很重要的范畴即无与有,道是无和有的统一,而理气的性质可以与无有对应,无指理,有指气。这样,天地之始便是指理,万物之母则指气;常无欲,寂然不动,为未发之理,常有欲,感而遂通,乃方发之气;“同出”、“异名”、“又玄”、“众妙”都是理气二者在相互发生关系。应该说,老子首章内容十分玄奥复杂,头绪很多,所以历来解《老》者都难以得到确解,而张嗣成用理气作为解《老》的钥匙,把老子此章梳理得颇有条理了,这应该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方法,如他本人所言:“道何形象强名之,说得分明说又非。无有有无相造化,只于理气究真机。”[4]。其二,性命***,先性后命。张嗣成指出,如果把理气之说与修道联系起来,那么,理就是性,气即为命,理气不可分离,性命必须***。而从理本气末的关系来看,修性当居于更加重要的地位。如第21章之训颂:“惟无有空,惟空有神,惟神有炁,惟炁有精。空炁相入,实有不物,静以揽之,妙变汩汩。咦,上药三品精炁神,从无而有自然成。世间万物皆如此,不信神仙浪得名。”这里说明,精炁神的生成变化遵循从无而有的顺序。从无到有,亦即从理到气,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体现在修炼次序上,就是先性后命。对此,第33章之训颂讲得更加明白:“自知自胜有深功,笃实刚纯守此中。九窍百骸皆幻妄,无今无古是真空。咦,明乎静,安乎定,以有其性,不听于命。”代表身体的“九窍百骸”被认为是幻妄,“以有其性,不听于命”的意思则是,如果在性命两者之间一定要作出选择的话,还是以性为重。

当然,从张嗣成对《老子》的诠释中可看出,尽管他坚持先性后命的修炼次第,但并不反对修命,这也是其道教立场的反映。《老子》第50章之注说:

∵天地人物,内外皆不离乎气。气聚则成形,气顺斯能生,所谓养生,亦顺其气而已。养生之道,以其厚自奉养,乃有以伤其气而致死矣。吉凶晦吝生乎动,动之效四吉仅一焉,故知道者慎乎动,明乎静。静则定,定则久,久则复,复则知,所谓一而为不死不生之徒矣。是盖神气空无之妙,生死两忘,出入无间,外物于我奚有加焉。明乎静,知其所以静而静之也,非若数息呆坐,顽然以为空者。使其顽然以空,则又安能外气以观天地哉。然阳气虚,阴气寒,阴常盛,阳常抑,事之成常难,事之败常易,晴明之日常少,冥晦之日常多,于三生六死概可见矣。是非其本,然皆人事有以致之。天地万物之气,于吾身未始一息不相通,养生者可不慎动。

∵注文的主旨是通过气以论命,论生死。天地万物的形成都不离气,人的生命同样如此,所以养生之道的关键在于养气。养气的要点在于静而非动,由静入定,不仅修命,而且修性。张嗣成强调,只修性不修命是行不通的,因为只注意修性就是堕入了“顽空”,离开了气的支持,不会有理想的效果。而气贯通天人,在人身上生生不息,理应为养生者重视。注文中的“一”有特定的含意,其义如以下注文所言:“生死常理,不离乎数,十有三分,自生自死。过于求生,反入死地,又有其三,死数六矣。生三死六,合而九具,不死不生,惟一而已。一为坤元,一为乾始,以全吾神,以敛吾炁。神来空无,一而不二,物我俱亡,何伤何累。咦,一二相依不少离,随之生死数难违。不于炁外观天地,梦里谁知说梦非。”生死之数九,一则代表着超越生死之道。而要想把握这玄妙的一,既要全神,也须炼炁,如果离开炁去求一,当然是行不通的。

∵由上面的分析可见,尽管性命***的次序有先后之别,但又是一种彼此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的原则就是自然。如下面两注:

∵天地如何逃始终,独能长久夺元工。能知性命人人寿,莫道神仙非至公。咦,知性存神,知命顺炁,无心之私,乃为至理。[5]四大假合,托乎灵明。顺以保之,冲然无营。内视何有,天下自宁。出入之机,审动与静。众眩其聪,我则若瞑。不有其功,不圣其圣。体用自然,斯真性命。咦,真性命只在斯,不可窥不可违。[6]

∵无论是修性还是修命,都要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对上引第二条材料,张嗣成还加了一个附注:“魂魄合而为人,抱一者,守此性也。所谓致柔、玄览、无为、无雌、无知、不有、不恃、不宰,皆所以言抱一之道本乎自然者也。”[7]抱一即守性,但不修命,性难以守,所以抱一之道即为性命***之道,性命之道,出于自然。所以张嗣成最后总结说:“非言非道道非言,辩博谁知妙不传。人法者天天法道,道何所法自然然。”[8]

二、金丹不在他求

∵∵尽管天师亲自解《老》者并不多见,但三张之《老子想尔注》确乃开创了天师道的老学传统,所以张嗣成说:“吾祖正一真君,两承神驭,下降西蜀,亲授至道,发五千文言外之旨,无余蕴矣。家世守之,盖千数百载,嗣成藐焉传嗣,累奉德音,以遵行太上老君经教,为祝厘第一义。是以每于三元开坛传箓告祝之余,必即此经敷畅之,使在坛弟子及慕道而来者如鱼饮水,各满其量。”[9]自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即以《老子》五千文传教,张嗣成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每每开坛说法,都要阐发《老子》义旨,使教内弟子及慕道者深受教益。那么,《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呢?张嗣成指出:

∵诵是经者,倘有得于无为之绪,则可以修身,可以齐家,可以安民,可以措天下于太平。虽然,此特其粗耳。《南华经》云:其尘垢秕糠,犹将陶铸尧舜者。非耶?若夫性根命蒂,交摄互融,妙有真空,微言显说。险语棱层,则孤峰绝岸;至味澹泊,则元酒大羹;其澄涵,则镜里之花;其窈泬,则水中之月。可以默契而不可以言悟,可以神遇而不可以迹求。[10]

∵学习《老子》,从中悟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验,对一般人来说,这是大收获了,但张嗣成认为这仅仅是老子智慧中的旁支小技,其主体思想乃是阐发“性根命蒂”,故性命之道才是《老子》的主旨。怎样去把握性命之旨呢?外来的传授和言语的暗示都不足以发其真义,唯有默契自悟才是入道之门。因此,张嗣成撰写《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的目的,“非敢自谓得老君之旨,然使吾门弟子与夫尊德乐道之士得而玩之,倘有悟入,则金丹不在他求,而至道吾所固有,功成行满,法身不坏,亦券内事耳。所谓千载而下知其解者,犹旦暮遇之也”[11]。张嗣成强调,至道为每个人本来具有,那么金丹的修炼也毋须向外,而要靠自证自悟。

张嗣成在《老子》第11章的训颂中云:“青天何荡荡,万象无不容。顽然一块土,有井便泉通。咦,莫言二物大,乃在虚空内。更于何处着虚空,元来不出吾身外。”“二物”指天地,“元来不出吾身外”指心。天地虽大,仍在虚空之中,比虚空更大的是什么呢?是人的心,是道。正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至道,所以张嗣成解《老》时时常提醒,修道一定要返归自身:

∵人居理气间,譬如鱼在水,不自知其然,出入有生死。因之以顺理,柔之以守气,至宝存诸中,天地一终始。[12]

∵执夫事而必于用,舍夫正而趋于邪,治其末而失其本,厚其身而肥其家,是皆自盗其所有,乃不知惜而仍夸。咦,渡海驾桥终费力,好花无实谩逢春。莫将捷出矜才智,盗取吾家无价珍。[13]

∵“至宝”、“无价珍”指的都是每个人固有之道,也即是每个人的本来心性。修炼者如果漫溯外求,舍本逐末,逞个人才智之长,当然不能超越生死,只有返回自身,顺理守气,而以真性为本,才是正途。

∵张嗣成强调返身于内而求道,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的,即人为万物之灵。正因为如此,所以人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修成金丹而毋须借助外部的力量。张嗣成说:

∵道有不物,妙哉混成。内外天地,化化生生。求之不得,强名而名。孰能反之,人物之灵。灵其自然,毋执以形。咦,欲望昆仑顶上头,层层楼上架高楼。眼前自有昆仑在,指向傍人得见不?

∵人为物灵,体道知道,行道系焉。曰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知而行之方也。不离不忒乃足,皆曰常德者,道体而德用也。知此则造化吾握中物耳。[14]

∵独阳不成,独阴不生,生成万物,阴阳合凝。用刚则折,柔久是能,刚内以守,柔外以行。事天法地,人所以灵。裁成妙合,天地清宁。返之一己,万有包并。示以槁死,存吾刚明,绵绵不亡,朝乎太清。[15]

∵老子之道具有至高至上的地位,天地万物、日月山川都赖道以生以存,但它们无法从主体上去认识道。能够体道得道的,只能是人,因为人具有天地万物所不具备的灵明。

∵关于人的灵明的阐述,还见于《老子》第6章的训颂:“怪怪奇奇理气形,自虚而实互相生。元来天地一物耳,妙应无穷是我灵。咦,此是生身处,此是朝元路。……”此注同样是肯定最能体现人的主体性的灵明。注中提到的“朝元路”,即指求道的途径。张嗣成指出的入道之门有二,其一是顿悟。他说:

∵天地之先,父母之前,有始末始,是谓一元。为父而母,造化出焉,知出而复,斯神之全。神全不杂,明光相一,外想不入,内言不出,皎然见之,青天白日,不造不化,奚有乎物?知微知彰,知柔知刚,知用知藏,知变知常。仙则鼎湖,治则陶唐,噫其秕糠,死而不亡。咦,此是朝元第一方,顶心直上见虚皇。斗旗祭灶皆成技,捉虎擒龙枉发狂。[16]

∵“此是朝元第一方”指求道的第一种方法。张嗣成有注加以说明:“此修炼顿悟直造者,与第五十九章积功累行者虽然入门为异,及其成功一也。”[17]相对于“捉虎擒龙”之类的修炼技术而言,顿悟心性才是最重要的。基于此点,《道德真经章句训颂》有很多的颂语都是引导人去顿悟的,如下面两条:

∵不闻乃真闻,不见乃真见,不用执柴头,不吹火自现。无始便无终,今古归一串,从渠千万变,只是本来面。咦,识本来面,提正法纲,分明便是虚皇,稽首十方皈向。

∵自然而然者天之行,齐而不齐者物之情。执其行,得其情,而返之于无形之形。寂兮寞兮,无臭无声,亦孰使夫天清而地宁?咦,观水还知道用徽,微波巳静又风吹。不妨小立待其定,自有人人照见时。[18]

∵首条训颂直指人的本来面目,后面一条以观水之喻,强调悟道须等待时机。张嗣成进而指出,老子所曰常为而无为,功成不居、不为主、不为先,曰柔曰静,曰复曰自然,曰损又损等等,都是一经本旨,都是求道之方。其大旨在于使人明心见性,超越物我。

∵如上面所提示,求道的第二种方法是积功累行。张嗣成训颂《老子》第59章云:

∵推吾身以外及者,治人之方。敛吾心以内守者,事天之则。因其实而为虚,不尽用之谓啬。由是而复本,由是而积德,以能无能而能,以极无极之极。故有国者治人之施,而有母者事天而得。既得其母,子不待索,性根命蒂,灌溉凝植。环二炁以为丝,化万有而莫测,固将观天地之终穷,而逍遥乎无方之域。咦,此是朝元第二方,蓬莱不在海中央。伏雌莫为寅风动,胎蚌还分夜月光。

∵“此是朝元第二方”紧接“朝元第一方”,阐发修道的另一门径。张嗣成对上引训语加以解释说:“修真学道,则一而入门,有不同此,则审动静之机,明感应之理,守之以待,自然而然,所谓积功累行而满三千者是也。”[19]在张嗣成看来,修道者如果不能直接顿悟本来真性,那么还有第二种方法,即多做功德。如果求道者“积功累行而满三千”,同样是可以与道合真的。积功累行应该包括两个主要的内容,一是具体的修炼,一是为善。特别是为善,张嗣成多有强调:“下于人者,其善乐取。合天德以同归,盖古人之极致。咦,保身平气两惟艰,更信全功取善难。水火相和龙虎伏,人天合处即金丹。”[20]尽管为善并不容易,但与金丹相关,而只要坚持,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天道无亲,惟善是与,善不责报,天斯报矣。咦,万有俱无万虑澄,怨何所在德何名。人人皆善从何与,大古青山只么青。”[21]

从张嗣成对《老子》的诠释可以看出,这位第三十九代天师在提倡一种超越符箓法术的修道方法,由此也表明,元代的正一道在教义教理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出现,与全真道的影响当有一定关系。

[1]∵《元史·释老传》。

[2]∵《道德真经章句训颂·序》。

[3]∵《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黄道夫(一)》。

[4]∵《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第1章。

[5]∵《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第7章。

[6]∵《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第10章。

[7]∵《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第10章。

[8]∵《道德真经章句训颂》81章。

[9]∵《道德真经章句训颂·序》。

[10]∵《道德真经章句训颂·序》。

[11]∵《道德真经章句训颂·序》。

[12]∵《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第36章。

[13]∵《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第53章。

[14]∵《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第28章。

[15]∵《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第60章。

[16]∵《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第52章。

[17]∵《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第52章。

[18]∵《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第37章。

[19]∵《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第59章。

[20]∵《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第68章。

[21]∵《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第79章。

∵(信息来源:中华宗教文化交流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