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日∵∵

∵道教,顾名思义就是以“道”立教。在道教看来,“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它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具体来说,“道”就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道”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密切联系,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发展的根基,是世人美好的精神家园。由道而演教,道教的许多教义学说,不仅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而且能给我们的现实生活以重要启示,从而利益人的生存发展,利益社会的和谐进步。

一、从善以美好生活

∵道教自古以来就有众善奉行的修行追求,要求对人对物都要有慈爱之心。所谓善,《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每一个人,若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可以全人道而致仙道,积道德而成神仙。

∵首先,要躬行孝道,精忠报国。“百善孝为先”,忠则是孝的扩充。忠孝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内容。道教认为,学道之人也必须力行忠孝,这是学道的基础。《太平经》明确提出:“天下之事,孝忠诚信为大。”∵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说:“仙经万卷,忠孝为先。”可见,道教十分强调忠孝在引人向善中的重要性。

∵第二,为人学道要诚信为本。“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立身立业,只有做到“诚”,才能有所“成”。“信”即守信用、讲信誉。道教认为,大道始末,以信为归结,历来强调诚信既是学道修道的基础,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太平经》要求人们“内外为一,动作言顺,无失诚信”。《老子想尔注》说:“人当常相教为善,有诚信。”

∵第三,存好心莫诽谤嫉妒他人。人往往最容易以我为主,也最容易对他人产生嫉妒之心,更容易出于各种原因妄自诽谤他人,这是人性最容易由淳善走向不善的开始,由此发展下去则会生出仇恨之心,使人走向邪恶。道教在其戒律中特别强调不嫉不妒、不憎不恨,要乐人之善、成人之美,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修斋正心,以清静心而弘大愿。

∵第四,要有慈爱之心,慈心于一切。《度人经》说:“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要求道教信徒不仅要“度己”,而且还要担负起“度人”的社会责任。“度人”的内容很广泛,统而言之是要行善积德,济世利人,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要为社会多做贡献。《道德经》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为什么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完善呢?首先,助人者,人亦助之。其次,做了好事,心情舒畅,做起事来得心应手,事业会越来越发达。

∵第五,要积善以立仙基。《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太上感应篇》说:“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道教认为,积善行善才能获得吉庆,才能得到神灵的护佑,才有希望修炼成仙、功德成神。

二、从简以享受生活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总结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或许可看作是对道家从简精神最合适的概括。从简是道教应物处事的重要指导思想。“至道不繁”,从简使自己和他人都能有一个轻松的心情,相互交往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机关和算计,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司马承祯说“简则益生”,认为从简而行才能健康身心。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以简处事,一是要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二是要明白什么是无益于生的;三是要安闲无累。对于如何做到以简处事,孙思邈则提出了“十二少”的方法,即“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保持了这“十二少”,即守住了生命的根本。

∵从简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崇俭抑奢,这也是道教的传统美德,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所谓“俭”,即节约,包括对物质追求的节制和个人贪欲的抑制。老子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于名缰利锁,不仅会损害身体,更会妨碍体悟大道。因此,老子倡导少私寡欲、恬淡俭啬,节制物质欲望和个人私欲。节约而不奢侈,收敛贪欲,甘于恬淡,顺乎道义而有所节制,乃是俭之德。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阅读有价值的书籍,写诗,唱歌,欣赏艺术,学习新语言,到公园散步,去大海游泳,观看日出及日落,或去听小鸟唱歌——这种诗意而浪漫的生活方式看上去简单无比,实行起来却无比艰难。舍弃物质而重精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似乎很难让人做出选择。神仙逍遥的道教思想,可以让我们从中寻找到解开困惑的钥匙。

三、从朴以珍爱生活

∵《道德经》第十九章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的本质是质朴而无华,像生命之初的婴儿一样。道教讲“抱朴”,就是去除后天之伪,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素之道。也就是要求学道者持守质朴无华的本真,这样才能与道合一,达到自身人格的完善。走向这种复归之路的关键则是少私寡欲。珍爱生活是一种智慧,而古老的道教,是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能帮助世人更合理、合“道”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素朴纯一,足以知天”,知天者,即能与天同寿。保持恬淡无欲、清静素朴,不过分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不为个人的私欲而绞尽脑汁,不为个人的得失而心神不安,始终保持一种“安时而处顺”、“知足而常乐”的高尚情操,养成一种“与人无忤、与物无争”的旷达胸怀,才是返朴归真的真谛所在。《太平经》中有“下古人心邪蔽,不若太上古之三皇,人心质朴,心意专一,各乐称天心,而忠信不欺其上,故可无文也”之句,意在批评世人品行邪蔽,颂扬古人的质朴。在我们经常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尤其需要这种返朴归真的境界。

∵治身返朴以归真,治世之道亦当归于“朴”。《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称“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五十七章中又说“我无欲,而民自朴”。执政者将“朴”作为治政原则之一,则民众也因此可以保持自然和朴实。《南华真经》称“同乎无欲,是谓素朴”,认为执政者要“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就是自身要静,行为要随道的规律,动静都要无为,使天下和自身都达到朴素的自然本性,这样天下就无人能与之争夺。从道的人则应“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就是去除对本性的雕琢,恢复纯朴的本质,以自己本来的形象独立于世。因此,执政者要“澹然无欲而民自朴”,从道的人应该“偃其聪明而抱其太素”。

∵庄子提出返归纯朴的措施,即“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不要用人为的东西去毁灭天然,不要用造作去毁灭性命,不要因贪求名声而成为名声的牺牲品。这样“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四、从和以快乐生活

∵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的主题就是“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和”的意义,一是要通,二是要顺,三是要悦,四是要包容。通则和谐,和则相生。“和”所包含的以上四个方面,引导着世人快乐地生活。具体当从以下三方面来促进。

∵第一当以人自身的和谐为基础。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要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和谐,我们首先要保持个人内心的和谐与安宁。道教认为,烦恼实际上起于妄心。《清静经》说:“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心身,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只有我们内心清静恬淡,少私寡欲,无为不争,去除贪求妄想,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自信而不自傲,自强而不自恃,才能使生活既充实又平和,无我而又能坚持自我,在心灵的深处树立起和谐和平的信念。

∵第二当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为现实追求。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要求我们人人都心怀慈爱,对他人友善,宽容他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而是要求我们充分理解他人。《南华经》中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之间,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是完全能够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社会和谐的根本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建立在相互尊敬、相互帮助和诚信友爱的基础上。

∵第三当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高追求。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只有确保天地自然的平安,人类才能获得长久的平安。因此,要追求社会的和谐,我们还必须树立起对自然的正确态度。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源自于“道”,“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有按照“道”所赋予它的本性自然发展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存权利,不要随意作践自然、毁坏自然。人应该“与天地合其德”,对万物利而不害,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和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毁灭各种自然物、扼杀宇宙的生机。《道德经》教导我们说,应“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要顺应世间万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自然本性,不以人为的强制方式去破坏这个过程的本来面貌,因势利导,无为而无不为。

五、从静以安宁生活

∵“静”是道教最重要的概念和方法之一,还是生发智慧的源泉。《清静经》中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如果能保持清静的心态对待周遭一切,就能体悟天地之道。《道德经》也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宇宙万物虽然复杂万端,但终会复归于寂静虚无的本初。人虽然会有喜怒哀乐,但也会归于寂静圆明的自然本性。

∵∵∵在老子的宇宙观中,清静不仅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态,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故而《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这里所说的无形、无情、无名都是说明“道”的清静,不但要清静,而且要常清静,要“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应常静”就是清静,在经中又叫“真静”,就是要“心无其心”、“形无其形”、“物无其物”,能够“唯见于空”,并且“观空亦空”,最后达到“湛然常寂”。

∵宁静才能致远,《清静经》中说:“夫人神好清,而心忧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要想达到返朴归真,必须有一颗清静之心,也就是我们常引以为鉴的一句话:“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守住心灵的宁静,等于守住内心真善美、积极乐观的阵地。《坐忘论》中说:“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智慧,是从静中灵光一现而得。所以道教教义中有明心见性的实践原则,以清静心地为初地法门,主张十二时中,念念清静,不被各种虚幻世情蒙昧真源,常处如虚空,逍遥自在。《晋真人语录》说:“只要无心、无念,不着一切物,澄澄湛湛,内外无事,乃是见性。”所谓无心、无念、不着,乃心不染着外境之意。清静还仅是修性的第一步,尚须进一步将清静心地的念头也加以泯灭,达到《清静经》所说的“寂无所寂”,才算功夫精进。

∵有人曾说,“越是宁静的水面,越能映照出四围的景色和满天的繁星”。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唯有拥有一颗没有动乱、无有争执、宁静安详的心,才能洞悉世事的本来面目,才能更好地化解各种矛盾。

六、从虚以高尚生活

∵《南华经》里讲“唯道集虚”,也就是说“道”以“虚”为体,虚怀若谷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品质。虚则能容,虚则逍遥,虚则翱翔,虚则合道。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虚之极,乃是万物之极,是体悟大道的最高点。要达于此,必须抱一笃守而达虚无之境,在这最高境界,获取最大智慧,可以体察万物生长、宇宙生息的奥秘。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当我们把自我融入宇宙的永恒法则当中去的时候,就能以高屋建瓴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就不会戚戚于“小我”,而会自然显露“真我”,像天地一样涵容一切、无所不包。从空间来说,有虚才有空间,有空间才能有自由和发展。

∵虚要高远而明达,要以道观物,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以宽阔之胸怀包容他人,超越小我,融入大我,以达到无私无欲无我的境界。《道德经》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心胸宽大如山谷一般,才是君子之德,以虚怀若谷的境界面对一切,以高远而明达的目光观察一切。《道德经》告诉我们:“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一个人气度、胸怀的大小往往决定了他所能成事的大小。大容纳小,小归于大,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虚在道教思想中还体现着兼容并蓄,正如司马谈所说:“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故能“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道教的这种善于融摄百家之长的特质与中华民族兼收并蓄、宽广能容的特点是一致的。陈寅恪先生曾将道教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概括为道教之真精神,一方面尽量吸收外来文化、外来思想学说,另一方面又坚持本民族的地位。这样一种既开放吸收又不失去本来自我的精神,正是虚无之道赋予我们的生生不息的力量。(信息来源:中国宗教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